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国有企业思政工作创新研究

2021-01-08柴同臣

化工管理 2021年24期
关键词:舆论职工思政

柴同臣

(兖矿鲁南化工有限公司,山东 滕州 277500)

0 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与媒体成为大众浏览信息的主要渠道,更多的企业开始关注新媒体的运营和建设,特别是在思政教育与宣传方面,通过建立信息化系统来提高信息共享效率,充分发挥新媒体范围广、实时性、便捷性等特点,实现思政工作效果的最大化,为深化企业的转型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生态。

1 利用新媒体加强思政工作的必要性

新媒体具有受众广泛、互动性强、内容丰富、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成本低等特征和优势,是继电视、广播、报刊等传统媒介载体后的一种新型信息宣传模式,例如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手机APP等传播媒介。人们通过这些媒介可以随时发布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浏览信息的同时也可以发表评论意见,加快了信息的沟通与交流。新媒体独有的特征给思政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但也带来了全范围覆盖、传播便捷的积极作用,许多传统媒体也纷纷与新媒体相融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为思政工作的开展也带来了新的契机。在实践中,新媒体在思政工作上主要承担着以下几点责任。

一是思政工作的新平台。在“人人都是网络发言人”的新时代,网络媒体已经成为反映职工群众意见不可替代的渠道,成为满足职工精神需求的重要途径,也为企业管理、团队建设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夯实了决策基础。在国企,报刊已经无法再满足职工对信息立体化、多元化的需求。而QQ、微博、视频APP、官方网站也为微电影、微党课提供了发展传播平台,这些新的媒体提供了海量的信息资源,给职工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更为符合他们新的多媒体信息需求,对于他们表达利益诉求具有重要意义。发挥新媒体传播速度快、直达个体的优势,作为传达重点工作、解读政策措施、形势任务教育的重要手段,第一时间把需要职工知道的、职工想要知道的信息传递下去,是做好思政工作的基础。事实证明,采用互联网+党建的方式更容易让职工群众接受,能够把职工需求作为切入点,将音频、图文等时尚元素作为点缀,将党的理论政策、改革部署转化成为职工喜欢的文化产品,更能引发职工的共鸣。

二是职工沟通交流的新平台。我国的特殊国情和社会发展脉络促使国企要不断改革创新,特别是在管理机制、利益格局上要主动适应市场的深刻变化,越是在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的条件下,越要凝聚职工的普遍共识,提高他们的归属感。新媒体的引入具有双向性、互动性,职工也可以同企业平等、便捷交流和沟通,促使教育形式从“说教式”转变为“启发式”,从静态转变为动态,从规模化转变为精细化[1]。通过网络媒体创造微电影,发挥劳动模范、道德模范的重要作用,可以更快拉近企业与群众的距离。以往在开展思政工作时,企业多采用文件下达、下级遵循的方式与职工进行对话,这种集中宣贯、自上而下的信息传递模式缺乏针对性、适用性。运用新媒体畅通职工诉求渠道,实施集“诉求收集、专题研究、解决问题、公开回复”于一体的《职工思想动态调查反馈长效机制》,及时回应职工关切,解决职工诉求,以实际问题解决促进思想问题解决。当前,越来越多的90后加入到国企,他们的个性鲜明,创新意识强,如果能从他们的心理出发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将为企业带来可观的效益。

三是基层舆论引导的新阵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需要实现互通互融,才能保证意识形态工作和宣传舆论引导工作的正确性和统一性。在“全媒体时代”背景下,如何因势而为,构建好、运用好、管理好网络“舆论场”,最大限度地发挥正面舆论宣传效应,是党委宣传部门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引领网络红色阵地,在舆论面前统一发声,促使学习资源、政务信息始终与发展形势相符合、与干群需要相匹配、与发展大局相一致应为舆论引导的原则目标。企业在产业转型、技术升级过程中会遇到众多的挑战和困难,这也是社会公众关注的舆论焦点。此外,职工对企业发出的疑问、利益分配、多元思想也成为企业无法避免的存在。新媒体发挥着解疑释惑、连接内外、统一思想的作用。打造主流思想,就要有目的、有计划、有部署地去设计内容、制作信息产品,强化思想意识形态的宣传,实现信息共享,让企业的战略目标深入人心,促使党员干部更好地履行职责。企业要对创先争优、创新创效的精神加以广泛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牢牢把握信息的主动权和制高点。

2 如何利用新媒体做好思政工作

在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要充分发挥新媒体的引导与宣传作用,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新媒体在信息接收与传递方面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受众面更广,信息即时性更高,增强了教育的互动性。要正确认识国企开展思政工作的根本目的是服务生产中心,成就经济效益。其中,创新改革是国企的中心工作,是压倒一切不利因素,促进和谐稳定发展的基础。过去,在思想政治宣传上多以企业报刊、电视宣传为主,虽然权威性强、内容容易审查控制,但为单向传播方式,且较为封闭。新媒体则打破了这种封闭式传输系统,赋予思政宣传更强的开放性和互动性,但在内容控制上更需严格审查,否则一旦发生危机事件,容易引发社会负面舆论效应[2]。对此,如何在第一时间挽回消极影响仍需工作人员深入探索,在运用新媒体时应当秉承审时度势的原则。

2.1 综合分析受众分类

从信息资源的需求结构、管理层级等角度来看,国有企业的思政宣传对象主要分为高管以及其他核心管理者、技术人员,另一类则是职工群众以及下级管理者。高管类是企业决策的主要实行者,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较多,知识更为全面,能够及时了解国家大政方针、企业文化发展及未来走向等,并且这个受众面的年龄偏大、工作经验丰富,思想成熟,更习惯运用传统媒体来学习宣传,对新媒体的认可度较低。因此对这类群体,仍要沿用报刊、杂志等媒体,辅以简单的手机短信来宣传更加适宜。职工类受众多为80后、90后,他们的思想新颖,更乐于接受新兴事物,因此采用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更容易获得他们的喜爱,宣传效果也更佳。要注重不同部门、不同个体的差异化,坚定走以人为本的宣传途径,主动分析不同受众接收信息的差别,尊重并理解个性化发展,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开拓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企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新生动力。

2.2 丰富宣传内容

媒体在进行动态消息的发布时,要求及时、快捷、高效。因此使用新媒体宣传更能达到这一目标,方便接受者第一时间收到推送的消息。筛选信息时以贴近用户需求为原则,将枯燥的理论与鲜明的话语形式结合在一起,摒弃板起面孔、照本宣科、强塞硬灌的做法,精选通俗化、大众化、有趣味的信息进行集中推送,使理论学习变得方便快捷、正面宣传变得生动鲜活、舆论引导变得简单有效。对于一些综合性信息宣传,如国家政策、企业制度、绩效考核信息等,需要在满足时效性的基础上请清道理与原则,一般选用传统媒体报道更为合适。对于人物通讯、企业事件等宣传,要求具有感染力、冲击力和影响力,采用数字媒体创作微视频、微电影更能达到生动、形象的宣传效果,更能理清事件的来龙去脉。对于社会性言论、专栏或调研,由于其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理论性,因此采用传统媒体报道更加恰当。对于企业文化的宣传,采用板报、宣传栏的方式更好。

2.3 完善管理机制

要形成统一、协调、高效的新媒体思政宣传教育机制,深度融合形势政策与企业文化,创造党委统一领导、部门协同推进,各方积极响应的良好氛围。要完善突发事件的应对机制,及时做好预案,以防涉安事故或群体事件的发生,导致社会不良言论的扩散。要自觉运用新媒体遵循“黄金四小时”的基本原则,在舆论中占据主导权,化危为机。要打造一批专业性思政工作队伍,提高工作的实效性,让思政教育更加规范化、有序化。同时,要协调新媒体传播出现的各种问题,坚持传统与创新的相互统一,才能更好地受到大众的欢迎,才能将理论化为具体行动。工作人员要深入思考如何运用好新媒体来落实思政工作,充分满足新时代新青年的个性特征与心理需求,善于开发新技术、新渠道,从形式、内容等角度出发,让思政工作更富趣味性。

3 结语

运用新媒体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已经成为新时代一个重要的现实性课题,运用新媒体整合媒体资源,提高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是开展好思政工作的重要措施。对于国企而言,加快新媒体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整合是创新宣传途径,要充分利用新媒体获取有针对性的案例,引导员工扩大视野、更新观念、解放思想、提高境界,从而增强思想政治工作效果。思政工作要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畅通“最后一公里”诉求渠道,切实实现思政教育为人,服务育人的目标,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凝聚力,为公司提质增效、转型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猜你喜欢

舆论职工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最美职工 职工最美》 曲谱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一心守护青年职工安全的“郑安全”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