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语言教学能力的细节研究
2021-01-08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第三幼儿园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第三幼儿园 宋 芳
对于幼儿教师来说,其承担着促进幼儿健康、全面发展的任务,为了确保后续教育的质量,需要幼儿教师依托语言教学活动的展开,强化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此时,幼儿教师必须关注个人语言行为的规范性与标准性,依托专业的语言技能与语言策略展开教学,避免对幼儿产生负面影响。
一、幼儿教师语言教学能力的标准分析
(一)首要标准:准确性的语言表达
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语言发育以及完善的关键时期,因此,幼儿教师必须保证所进行的语言表达具有准确性,即发音准确以及用词精准。我国要求所有从事幼儿教育的教师必须取得二级乙等以上的普通话证书,目的在于确保幼儿教师语言表达的准确程度,为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更好形成提供支持。
(二)重要标准:规范性的语言表达
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网络语言深入人们的生活,促使语言表达发生了较大转变。如“奥利给”“神马都是浮云”等,这些网络用语常被应用于多个生活场合。而对于幼儿来说,其并不具备分辨这些网络用语的真正含义的能力,更多依托模仿完成相应词汇的记忆与应用。但是,这样的情况会增加后续语言学习的难度。为了避免这一问题的发生,幼儿教师在语言表达的过程中必须重点保证语言的规范性,为幼儿创设更加良好的语言教学环境。
(三)必要标准:艺术性的语言表达
在幼儿教育阶段,语言的艺术性并不是指幽默方面的艺术性,而是肢体语言、语言表达语气方面的艺术性。例如,幼儿教师在向幼儿表述一件事情时,应当保证语速与音量正常、语速平稳,尽可能不在其中加入个人情感,避免对幼儿造成负面影响,与幼儿建立更为和谐、融洽的关系。
二、幼儿教师语言教学能力的优化应用路径探究
(一)依托模范示范展开幼儿语言教学
实践中,幼儿教师通过自身的规范化语言为幼儿提供语言学习的样板,让幼儿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自然地模仿学习,也可由语言发展较好的幼儿示范。例如,教师在为幼儿示范朗读《小姑娘和蘑菇》时,可以选取以下情节片段进行示范:
……小姐姐赶快折了回来,小妹妹却跑到铁路那边去了。小姐姐对小妹妹喊道:“别往回走!”可是火车已经近了,响声太大,小妹妹没听清楚,以为小姐姐叫她往回走,结果绊倒在轨道上。火车离得更近了,司机拼命鸣笛。因刹不住车,火车呜呜地吼着从小妹妹身上开过去。小姐姐哭啊、喊啊,乘客都从车窗里向外张望……
在示范朗读中,教师要着重突出“小姐姐”的焦急万状,并适当加快语速,显示出急促的叙述节奏,表现出情节的惊险、紧张。在此基础上,幼儿教师要充分运用悬念,吸引幼儿的兴趣,让幼儿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二)引入视听讲结合的教学模式
在语言教学中,幼儿教师要切实尊重幼儿语言学习的特殊性,引导幼儿展开观察,实现视听讲结合的教学。其中,“视”是指教师提供具体形象的讲述对象,如实物、录像、图片、情景表演等,让幼儿充分观察;“听”是指教师用语言启发、引导、暗示、示范等,让幼儿充分领会;“讲”是指幼儿自己讲述。这三方面要有机结合,缺一不可。需要注意的是,“视、听”是为“讲”服务的,在“讲”的过程中,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这是幼儿学习讲述、发展幼儿连贯性语言的有效方法。
(三)着重关注幼儿的语言表现力
幼儿教师可以在语言教学中应用表演法的方式,让幼儿进行文学作品的表演。在此过程中,幼儿教师要在幼儿理解诗歌内容,且可以熟练朗读的条件下,对幼儿声调、韵律、节奏、速度等的运用进行指导,并完成诗歌朗诵表演。同时,教师还需要在幼儿理解故事内容、熟悉人物对话及体会角色心理的基础上,指导幼儿正确地运用语言、表情、动作等扮演角色,进行故事表演。
例如,在进行《蝴蝶姑娘嫁丈夫》故事的表演中,可以由一名幼儿扮演蝴蝶姑娘的角色,其余3~4 名幼儿扮演相送者。当念诵“哗嘟嘟,哗嘟嘟,蝴蝶姑娘嫁丈夫”时,扮演“蝴蝶姑娘”的幼儿站在中间,大家一起做手拉手的摇摆动作,或者几人并排互相将手搭在对方肩上以示喜庆场面;当念诵“谁奏乐?知了吹笛蛙打鼓”时,可以由“蝴蝶姑娘”念第一句“谁奏乐”,其余幼儿一起念“知了吹笛蛙打鼓”,并做出吹笛、打鼓的动作;当念诵“谁提灯?小河边上的萤火虫”时,可以几人一起做提灯动作,注意提灯的手势略微高一点;当念诵“谁搀扶,螳螂来当搀扶婆”时,可以几人上去搀扶“蝴蝶姑娘”,但注意动作要有美感,最好是优美的舞蹈动作,不能显得凌乱;当念诵“谁相送?蚂蚁哥哥带队伍”时,可以几人排着队、唱着歌相送。当然,所有参与表演的幼儿的表情都是欢快、喜庆的,动作设计、歌舞音乐等都可以灵活调整,只要适宜、恰当就行。
(四)实施基于言语因素及技能的练习法
多次练习是提升幼儿语言能力的重要方式,在语言教学中,幼儿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展开基于言语因素及技能的练习,以此达到强化幼儿言语技能技巧的效果。在此过程中,需要相关幼儿教师着重保证练习方式的生动性,引入多样性的练习形式,调动幼儿练习的积极性。
(五)依托游戏提升语言教学活动的趣味性
基于游戏的教学活动在幼儿教育中极为常见,将其引入幼儿语言教学中,能够达到提升语言教学活动趣味性以及质量的效果。实践中,要求幼儿教师运用有规则的游戏,训练幼儿的正确发音和丰富幼儿词汇、学习句式,需要完成的具体内容包括:根据幼儿语言教育的目标和内容,选择和编制游戏,保证游戏便于幼儿理解,且可以达到训练语言能力的效果;可以配合使用教具或学具实施游戏法的同时,并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逐步减少直观材料的投放;针对个别发音不清的幼儿,要使用游戏对其进行重点帮助,促使相应幼儿能够在趣味性的活动中更为轻松地完成语言强化训练。例如,相关幼儿教师可以展开“熊猫吹泡泡”的游戏活动,实践中,提前准备一张“熊猫吹泡泡”的贴图,在熊猫的嘴边开一道口子,并将多个写有拼音字母的“泡泡”藏在里面。游戏开始时,教师对幼儿说:“熊猫要吹泡泡了,大家要看清泡泡上写着什么。”然后抽出一个“泡泡”让幼儿朗读。读好后大家一起念儿歌:“小熊猫,吹泡泡,泡圆圆,飞得高;比比谁的本领大,看看谁能读得好。”教师再抽出一个“泡泡”让幼儿朗读,游戏依次反复进行。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调动幼儿参与语言教学活动的兴趣,并达到培养幼儿语言能力的效果。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确保后续教育的质量,需要幼儿教师依托语言教学活动的展开,强化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依托模范示范展开幼儿语言教学、引入视听讲结合的教学模式、着重关注幼儿的语言表现力、实施基于言语因素及技能的练习法、依托游戏提升语言教学活动的趣味性,推动幼儿语言教学的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