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中华优良传统优化农村小学家庭教育
2021-01-08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宣化镇中心小学张凤娇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宣化镇中心小学 张凤娇
在教育改革背景下,社会各界越来越关注学生的家庭教育,能够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形成强大的合力,使学生处于健康的成长环境中,为现代化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在传统教育体系下,由于缺乏对家庭教育的关注,导致学生在家庭和学校中呈现出不同的状态,未能针对其个人成长特点制定针对性教育对策。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在各个历史时期都诞生了大量传统文化,将中华优良传统与农村小学家庭教育融合在一起,是提高教育实效性的关键途径。通过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其形成良好的人格。因此,应该逐渐转变传统教育理念,使学生能够按照中华优良传统的标准要求自己,从而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一、依托中华优良传统优化农村小学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对于孩子认知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家庭教育的途径实现,帮助孩子加深对身边事物的理解,从而为走向社会、适应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家庭教育中融入中华优良传统,能够丰富家庭教育的内容及形式,使孩子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健康成长。尤其小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强,通过优良传统的引导,可以在早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家庭教育的范围较广,包括了感恩教育和创新教育等,而在中华优良传统中都能够找到相关素材,为教育工作的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尤其是在丰富有趣的历史小故事中,更能够提高家庭教育的可接受度,消除孩子在接受教育中的逆反心理,感悟历史故事的哲理。
二、农村小学家庭教育中的问题
农村地区,很多家长外出打工,导致留守儿童群体的出现,他们往往由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照顾。隔代教育的方式往往难以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他们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较为落后,无法关注孩子在精神上的需求,未能及时发现孩子在行为方式和思想上的问题。家庭教育方式过于单一,部分家长将孩子的教育问题全部推给学校,未能采用多元化教育手段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尤其是很多家长的婚姻关系不佳,孩子成为婚姻的牺牲品,缺乏对孩子感受的重视,导致其心理问题的出现。同时,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衔接不足,导致教育资源的整合利用率较低。
三、依托中华优良传统优化农村小学家庭教育的措施
(一)树立良好家风
良好家风的树立,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对孩子产生正面熏陶,使其自觉改正行为习惯上的错误,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家长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第一任老师,应该通过规范自身的言谈举止和行为方式,从而为孩子做出良好的示范,树立典型榜样,使孩子明确自身的奋斗目标。父母应该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转变传统家庭教育理念,认识到孩子的个体独立性,在家庭教育中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这也是实现平等沟通的基础与前提。尤其是小学生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心理较为敏感,极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家长的良好行为方式,则为孩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奠定了基础。中国古代思想中早有了诚信意识,“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民无信不立”等充分体现了中华优良传统。家长应该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诚实守信的品质,提高其道德修养。
(二)关注心理健康
除了应该关注孩子的生理健康外,还要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这也是家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在现代化社会当中,很多小学生的心理问题逐渐凸显,导致其走向极端道路。为此,家长应该以心理疏导为主要措施,引导孩子养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树立远大的理想与目标。学校应该加强对家长的有效引导,将家庭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衔接在一起,提高教育工作的整体成效。将古人杀敌报国、捍卫家园的故事讲给孩子听,使其能够从生活挫折和困难中解脱出来,从小培养其家国情怀。同时,应该以历史上光明磊落、坦荡洒脱的人物故事为核心,使孩子能够消除心理矛盾,从中华优良传统当中找到问题解决的方法,防止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
(三)优化家庭氛围
对于民主、平等家庭氛围的营造,可以引导孩子树立良好的平等观念,在与人交往中懂得尊重他人,正确处理学校和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家长在与孩子交流沟通时应该以平等的态度询问孩子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共同解决家庭中出现的问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要一味地顺从孩子,更要使孩子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长幼有序观念,引导孩子在生活中对父母充满敬重之情,能够时时刻刻为父母着想,打造良好的亲子关系。长幼有序理念在家庭教育中的渗透,可以使孩子的行为举止更加得体,培养其感恩意识。家长应该消除独断专行的理念,在处理问题时应该与孩子进行深入交流,同时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做出的决定必须自己承担后果。融洽的家庭氛围和环境,可以增进孩子与父母的感情,消除彼此之间存在的隔阂。
(四)创建学习型家庭
学习型家庭的创建,能够消除学生在学校中的不学无术观念,从而增强其学习的动力,在家长的带领下全身心投入学习中提高自我、发展自我。家长应该主动加强与学校教师的沟通交流,了解孩子在学校中的学习情况,从而协助教师共同督促孩子按时完成作业。学习型家庭的创建不应仅仅局限于学校作业的完成中,还要重视对孩子终身学习意识的培养,使其能够在今后成长中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我综合素养。家长应该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促进学习能力的提高,从而运用先进教育理念和方法对孩子进行指导。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凿壁偷光”“悬梁刺股”等经典故事,家长可以通过动画片等方式引导孩子学习古人的优良传统,从而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通过家庭故事会和音乐会等,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家庭教育中予以渗透,从而激发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五)解决家庭危机
在现代化社会中,家庭关系的稳定性逐渐下降,尤其是近年来离婚率逐渐提升,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十分不利。为此,在家庭教育中应该以家庭危机的有效处理作为重点内容,给孩子留下美好的童年回忆,防止家庭危机对孩子身心造成负面影响。家长应该增强自身的责任意识,明确各自在家庭中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不能只顾自己的想法而忽略孩子的感受。同时,也要避免不和谐婚姻对孩子心理造成的阴影,避免长期吵架或者冷战等使孩子失去家庭的温暖。因此,在处理离婚事件时也不能中断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尤其是很多单亲家庭,更应该主动与学校进行沟通交流,从而弥补孩子在父母亲情方面的缺失,使其消除自卑与自闭心理。
(六)开展实践活动
家庭教育应该实现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融合,构建全新的家校共育模式,在强大的教育合力下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应该对家校合作教育理念进行创新,明确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家长、教师的各自职责。当孩子教育出现问题时,应该冷静下来进行平等沟通,针对孩子的个性特点制定针对性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方案。家校合作教育不能仅仅停留于理论阶段,而要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对孩子进行引导,使其在实践中形成正确的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尤其是在我国的传统节日中,更应该以优良传统为主题组织实践活动,在与他们的交往中发现自身的问题,使学生能够健康成长。同时,也有助于家长在实践活动中增进与孩子的关系,从而为更好地实施家庭教育奠定基础。尤其是在信息化时代下,更应该将传统实践活动信息与家长提前沟通,为孩子参与活动做好充足的准备。
四、结语
在农村小学家庭教育中以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为依托,能够使学生在优良传统的熏陶下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纠正在成长中的错误行为与观念。但是,由于隔代教育、教育方式不合理等问题的影响,也会导致农村家庭教育的成效不佳。为此,应该通过树立良好家风、关注心理健康、优化家庭氛围、创建学习型家庭、解决家庭危机和开展实践活动等途径,实现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的有效渗透,提高家庭教育整体水平,使孩子能够在生活和学习中展现出更加积极、乐观的一面。
注: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家庭教育专项课题“农村小学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家庭教育的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19]GHBZX102)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