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实现精准思政的路径探析
2021-01-08林佳丽
■林佳丽
(福建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7)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实践中特别强调“精准”二字,反复强调要培养精准思维、精准开展工作[1]。这些执政理念也为创新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更为科学的工作指引。随着时代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异军突起为实现精准思政提供更多可能,如何将新技术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探析推动思政教育的精准化、满足教育对象个性化供给的具体路径,切实提高思政教育的针对性、智能性、科学性及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新时代思政教育模式更替,话语权式微
随着时代发展,新兴技术日渐成熟,原有的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已满足不了当代大学生对个性化及知识多样性的需求。在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中,老师往往充当着教育主体,为学生传授知识,传达理念,而学生只是知识的被动接收方,这时候教师虽然牢牢掌握着思政教育的话语权与权威性,但是学生被动地接受着“千人一面”的思政教育,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思政教育的成效。在互联网时代大背景下,大学生不再仅仅依托学校、课堂、教师来获取知识,更乐于从各类新媒体平台、新闻网站、教育网站上获取实时、有针对性的信息,这也意味着传统思政教育的模式亟需适应新时代发展、及时更替。在全媒体时代,教育对象通过信息共享与即时互动而拥有了与教育者同等的话语表达权和话语表达渠道,这意味着教育者的话语权有所削弱,使其对知识的优先占有权、对话题的议程设置权、对教育内容的控制权有所弱化、从而导致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掌控力与主导性的式微[2]。因此即使在新时代下对于学生的思政教育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转变,但是只有在新的教育产生工作模式中,牢牢掌握思政教育的话语权与主导权,才能真正发挥思政教育立德树人的作用。
(二)新兴技术的专业素养要求高,作用发挥难
在新时代的思政教育大背景下,思政教育工作者也逐渐意识到新兴技术运用于思政的重要性及有效性。然而目前在高校中从事思政教育工作的教师大部分都是“思政科班出身”,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一般更多地是关注自身的专业课,对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算法等新兴技术的了解往往只停留在表面,有的甚至对于这类名词处于相对陌生的状态,更别说将其融入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并完成对于学生平台构建、算法维护、数据画像整理、思想行为预测、处理结果跟踪等。正所谓知其然,才知其所以然,了解技术,掌握技术,才能更加自如地运用技术,融合技术,并达到精准施教的目的。因此,大数据、人工智能、算法等技术功能的发挥亟需高校适应新时代发展,积极引进多学科背景的思政教育工作者,建立新时代技术培养中心,加强对新思政教育工作者的新技术培训,同时,也需要思政教育工作者具备一定的技能专业素养,了解新技术含义、掌握新技术使用范式,才能真正实现技术与思政教育相融合,切实提高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及有效性。
(三)新兴技术与道德伦理平衡难,理念更新慢
目前高校大学生主要以“95后”“00后”为主,作为网络的原住民,随时随地徜徉在网络中,学生的每一次上网行为都将产生无数条数据信息,这在无形中将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这类信息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主动信息,即学生自己自主自愿在网上登记的信息数据,包括学生在银行系统填写的账户信息,在学工系统填写的个人信息,在图书馆、门禁系统的原始信息录入等等;第二类为被动信息,即学生在无意识情况下产生的“隐私数据”,比如网页的浏览、位置信息自动分享、就业信息、个人消费记录、软件自动绑定信息、行为信息等。这使得所有的信息在新兴技术面前一览无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帮助高校思政工作者对学生信息有更全面、更及时、更完整地认识与了解,提高思政教育的针对性与前瞻性,但是这对于学生信息的隐私造成了一定的威胁,甚至容易引发数据泄露,进而形成网络舆情,特别是那些对于隐秘性信息保护要求高、对个人隐私注重的同学,如果高校思政工作者只是一味享受着便捷的信息“福利”,没有做好学生信息数据的隐私平衡,那固然会加重学生的不信任感,甚至出现逆反情绪,进而对个人数据信息进行刻意的隐瞒,造成相反的结果。
二、高校实施精准思政的价值优势
精准思政是高校在思想政治工作上运用精准思维的具体表现,是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与思政教育进行深度融合,最终实现精准育人的一种创新型思政教育模式。借助新兴技术精准化优势,在思政教育过程中坚持个性画像临摹、把握时代旋律、遵循教育规律、坚守学生本源等原则,彰显精准思政教育的针对性、时代性、科学性及有效性。
(一)有的放矢,提高思政教育针对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3]大学生作为网络的原住民,特别追求个性,思想独立。作为每个独立对象都具有其独有的特点和需求,如果秉持着“眉毛胡子一把抓”“省时省力”的思想教育理念,极易造成张冠李戴、问题解决不彻底的现象。因此在实施精准思政的过程中,需要准确定位目标对象,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精准识别学生的个人信息画像、借助各类网络平台整合各类学生数据、构建学生个人动态“信息树”,通过“信息树”并结合算法对学生个体特点和需求进行分析并作出研判,从而实现“一个萝卜一个坑”“一人一策”,切实提高思政教育的针对性。
(二)因时而新,提高思政教育时代性
时代发展,社会进步,高校思政教育进入新的阶段,这就要求高校必须把握时代旋律,加强对现实的关照和对实践的把握,才能真正提高育人的精准性。当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映射到高校思政教育场域时,学生日益增长的多样性、个性化需求转变,需要思政教育工作者进行精准分析。学生生活在“地球村”,各类主流意识形态、西方意识形态不断冲击着理想信念尚不稳固的大学生,需要思政教育工作者适应时代发展,主动融入新时代、新学生群体,对学生思想理念进行正确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阶段,面对不断丰富的思想内容,面对学生的思想困惑,需要高校充盈教学内容、与时俱进,详实准确地为学生进行答疑。而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发展,为高校适应时代发展,实时更新教学内容,实时传播新思想、新理念,实时解决学生困惑提供了新的途径,确保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紧跟时代步伐,吹响时代号角,解决学生之困,永葆时代活力。
(三)把握规律,提高思政教育科学性
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发现规律是把握规律与运用规律的基础,只有发现规律才能够更好地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践性发展并提供遵循原则。也就是说只有发现思政教育规律,并且把握思政教育规律才能更好地落到实处,才能将“精准”二字贯穿于思政教育始终,真正实现精准思政。高校在思政教育过程中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核心,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定新时代教学理念信念,遵循“三大规律”原则,为祖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者,同时以具体思政教育规律为根本导向,依托新技术的发展,对学生全方位、全过程的数据进行收集、清洗、分类、整合,最大程度地呈现多层次、多类别、多角度数据,打破固有思政教育模式“经验论”思维,为高校思政工作者教育教学、学生事务处理提供参考依据,进而提高思政教育科学性。
(四)坚守本源,提高思政教育有效性
高校开展思政教育作用对象为学生,目的是帮助学生完成思想转换,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首先,学生的本质即为人,是做人的工作而非做物的工作,所以应该抓住人的本质特征,关注人的发展需要,在高校思政教育过程中对人进行精准研判,精准发现问题,精准做出决策,精准解决问题。其次,人有血、有肉、有温度、思想与真情实感,在进行思政教育的过程中要能够利用大数据、各类社交平台等关注时代中的人、不同教学阶段的人、不同年龄层的人,同时要利用网络“隐匿性”敏锐察觉人的情绪变化、思想动态、动作行为,显性地分析人的个性化需求,以此来摆脱机械式灌输思想、刻板的教育方式,融入教育情怀与教育热情,实现协同、有序、有章管理,让思政教育真正富有温度与亲和力,切实提高思政教育的有效性。
三、高校实现精准思政的路径探析
高校实施精准思政并非只是单纯对精准思维的生搬硬套,而是应该结合思政教育的特点,并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优势,转换思政工作思维,转变思政工作理念,着眼于完成对教育对象的精准定位、学生教育的精准定制、队伍素养的精准提升、教育成效的精准反馈实现精准育人的目的,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教育对象精准定位,完成“靶向治疗”
高校开展思政教育作用对象为学生,“95后”“00后”的大学生更致力于个性追求、思维也更跳脱活跃,因此高校思政工作者需要把其列为思政教育的源头,精准定位教育对象个人诉求及教育需求,以点带面进行内容辐射,进而实现精准研判。算法在技术层面为精准思政搭建了全景平台,有助于思想政治工作者精准聚焦大学生在知识结构、思维特点、认知习惯等方面的个性差异[4]。首先,高校需要利用大数据技术构建校内各部门大数据联动机制,进而形成数据闭环,包括学生个人学工系统的信息数据、图书馆系统中的借阅数据、后勤门禁系统的出入校数据、财务系统的学费缴交记录、教务管理系统选课记录及成绩记录数据、校园卡消费记录数据,各类社交媒体的动态思想与情绪的表达,完成对学生个人全方位、多角度、分层次的画像临摹,为精准思政提供数据基础。其次,需要利用算法技术对各类数据进行动态分类,并完成各类数据之间的内在关联和背后所隐含的特征价值的挖掘,实时对学生的内在需求与动态思想进行定位与跟踪,捕捉学生的兴趣点与关注内容,贴近学生现实生活,以学生更易于接受的方式完成对教育对象针对性供给与靶向治疗。
(二)学生教育精准定制,增强思政感染力
如果说精准定位教育对象是精准思政的前提,那么为教育对象精准定制就是精准思政的具体实现。精准定制是指借助大数据、算法等新时代技术完成对教育对象的全面、全过程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教育对象进行个性化需求的定位,进而自动化、精确化给出一套详实、完整的“私人订制”策略,并作用于教育对象,实现供需平衡。首先,可依据数据挖掘技术,综合分析出学生对于思政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的要求与关注点,并以此为出发点,将课堂内容与时政相结合、与学生兴趣方向相结合,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同时可以开展多元化教学形式与手段,如将晦涩生硬的思政内容用动画3D模型动态展示,采用学生热衷的“网课”模式与线下课堂相结合,辅以VR技术体验红色爱国影片、历史纪念馆,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时代认同感与使命感,进一步提升思政教育实效。其次,可以根据算法协同分析学生的群体,以学生为学习榜样,在社交平台上分享学习经验、时事热评等,以点带面,发挥出学生带动学生、学生影响学生的直接作用,让学生在刷微博、朋友圈、QQ空间、知乎时都能在无意识中完成时事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潜移默化的熏陶,实现思政多场景教育。
(三)队伍素养精准提升,技术“为我所用”
高校要想将新兴技术运用于思政教育上,提高思政教育的精准度与实效性,除了要在教育对象上下功夫外,同时也应将关注点放在教育者身上。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除了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成熟的教学水平、扎实的理论基础与专业素养外,还需要具备能够进行自我革新、适应时代发展、创新思政教学手段的能力。因此在新技术时代,亟需思政教育工作者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素养,在完成对信息技术的理论基础的理解上,将其与思政教育进行深度融合,完成对数据的掌握、运用、挖掘,对学生数据平台的构建与维护,数据算法的运用与分析,让新兴技术真正地发挥出其内在价值,并“为思政所用”“为老师所用”“为学生所用”,让实施精准思政成为可能。首先,在思政教育工作者层面上,应该树立新技术意识、采用多种渠道(相关学术讲座、书籍、网课、专家等)进行学习,进而实现数据意识再巩固,算法运用再加强,人机协同再深入。其次,高校应该注重新兴技术的素质培养,定期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与思政教育专家进行专题培训和定向培养,同时将培训作为年末考核依据之一,切实提高培训的实效性和积极性,进一步提升思政教育工作者的新兴技术与思政教育使用技能。
(四)教育成效精准反馈,规避“伦理隐私”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逐渐意识到新兴技术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的重要性,也一直在尝试使用新兴技术对学生进行思想动态跟踪,个性需求、学习情况精准掌握等,但实际的精准思政效能评价往往是以学生期末成绩、自我事件处理感官、个别学生线下了解反馈方式进行,这在思政教育过程中无法形成精准定位教育对象需求,为教育对象制定个性化处理方案、思政教育的处理及精准思政教育的效果反馈闭环,这种无闭环处理,容易造成实施精准思政教育失真,甚至由于信息无法及时反馈,导致思政教育效果与实际大相径庭。因此,高校在精准思政教育过程中要注重教育反馈,以现实情况为基础,及时调整教育策略和教育方向。首先,高校要构建线上思政教育反馈评估平台,其一是教育对象对思政教育工作者的信息反馈,思政教育工作者利用新兴技术形成线上线下反馈相联动,对数据进行再整合、再分类、再临摹,以便思政教育工作者精准地掌握学生的全貌,动态反馈信息,动态调整教育方案及方法,实现反馈与教育再调整优化之间的良性循环。其二是教育对象的自我反馈,课堂练习、课后作业、考试是自我反馈的载体,根据这些载体将自己的学习成果信息录入在系统中,根据算法进行整合、集成、关联,并分析出目前自身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成果,进而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向,进行精准自我评估。其次,高校要针对学生的部分隐私数据(家庭收入、个人网页浏览记录、购物记录等)进行安全等级分类并加密或运用认证保护技术升级的个人数据信息,身份证信息、银行卡信息或其他敏感信息,防止信息泄露造成“数据灾难”,提高学生对学校、对思政工作者的信任,进一步提升思政教育数据的全方位性和精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