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乒乓球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2021-01-08陈常远西安石油大学

体育风尚 2021年8期
关键词:适应能力意志品质乒乓球

陈常远 西安石油大学

我国的国球是乒乓球,乒乓球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群众参与基础,并且其还具有诸多优势,像趣味、娱乐性、较高参与度,所以深受大学生喜爱和支持。在当前教学工作中大学生心理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所关注的重点,而教师也要认识到教学工作不仅要实现向大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同时还要让大学生树立起自信心,具备良好意志品质,勇敢地面对各种挑战,而乒乓球运动则将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针对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各关键因素的探究

(一)人际交往

当学生具备人际交往能力时,会更好地融入社会,并为人留下良好的印象。人际交往其实就是人和人之间在活动的心理上关系,也可以体现在心理上的距离,主要表现是双方是否具有好感或者厌恶感。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和谐的人际关系需要教师加强引导,并让学生加强学习,具备良好知识和技能作为支持。大学时期的学生会面临着各种繁杂的学习压力和任务,很少有时间学习人际交往的技能。所以在和他人沟通时会凭借自身的主观直觉和个人经验,以至于部分大学生不能适应当前新环境,形成人际冲突、逃离群体等不良现象。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所需要接触的人群结构较为复杂,需要具备良好沟通技巧,像怎样处理好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当大学生具备良好人际关系时,将会提升自信和自尊,并收获友谊和快乐。

(二)情感因素

当步入大学时期,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将会逐渐发生转变。学生有着更多自由时间,所以部分学生会将自身的经历和时间分配到业余生活中,其中和异性交往也就成为业余生活的关键部分之一,和异性交往其实也是一种社交活动,但是部分学生会处于一种不良心理背景下,从而很难正确区分友情和爱情两者之间的关系,不能掌握两者之间存在的界限,会诱发自身存在心理问题,像较为常见的强迫、焦虑和害怕等反应,久而久之会成为学生的心理障碍或心理困惑,上述心理反应都是经过长期积累的,如果在发现后不能及时排解,那么很有可能会让学生耗费学业,成绩逐渐下滑,甚至部分学生会存在心理疾病。

(三)学习压力

因为学生所具备的独立学习时间较多,所以在业余时间能合理选择自身较为感兴趣的课程,落实进修。这种学习形式也深受学生的喜欢,并且大学生逐渐适应了这种独立自主的学习环境。但是不可否认,部分大学生在学习时依然存在着较高压力,其中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第一,学生并未形成良好自制能力,在经过高考学习阶段后,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大学较为独立自主的学习环境,并且部分学生存在着错误的思想观念,想放松学习。与此同时,学生在面对网络世界时,很难合理控制自身上网时间,沉迷网络游戏,逐渐荒废学业。第二,学生在进入大学前有可能是高中的优秀学生,但是在大学中人才济济,会逐渐失去原本的竞争优势,对学习不具备自信,因此学习上的压力也形成了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关键因素。

(四)往后就业

在当前是在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已经进入到新时期,社会需要更多专业性技能较强、综合素质较高的优秀人才,所以更加注重教育事业的发展,当前高校毕业数量呈现出直线增长趋势,大量学生在毕业后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就业,虽然我国有着广泛发展空间,但是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学生也会面临着严峻的就业挑战,正是在这一社会背景下,让学生逐渐形成较大就业压力,影响心理健康。

二、针对乒乓球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具备良好作用的探究

(一)学习效率

乒乓球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所产生的影响是较为深远的,乒乓球是一项有着广泛运动基础的运动。对于乒乓球这一体育项目来说,属于隔网对抗项群,而且所需要的设备器材较为简单,运动量适中,可大可小,容易控制,并且在开展乒乓球运动时,要求大学能对对方的发球力量、弱点及时进行判断,再采取合理化对策,移动步伐,调整回击位置和出球角度。所以当大学生参与乒乓球运动时,会锻炼自身思维能力和运动能力。在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更加注重教育事业的进步。当前在大学教学工作中所具备的特征之一就是学科交叉,各知识相互融合。所以需要学生成为一专多能型的优秀人才,在校期间,大学生要具备正确学习意识,不断拓展自身知识面,同时还要提升综合素质,落实转变思维,实现成为一名优秀的复合型人才,满足社会的个性化需求。而且当学生具备敏锐的思维时,会显著提升学习效率,更加灵活自主地采用各学科知识,学会融会贯通。

各管理人员和部门要重视乒乓球运动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落实情况,实现构建完善的教学环境。例如,当学生处于较为明亮、宽敞的场馆打乒乓球时,会变得更加富有激情;在开展关于乒乓球理论知识学习时,如果教室有着较为明亮、整洁以及有着各种先进设备作为支持,也会让学生感到心情愉悦,将自身关注点始终放在学习中。所以学校领导和管理人员引进教学设备,改善教学环境,让学生能够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乒乓球运动,为显著提升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适应能力

处于大学时期的学生,心理和生理逐渐发展成熟,并且即将步入社会,当学生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时,会更好地在社会中生存。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则是指学生在步入社会后,为了生存实现在生理、心理以及各种行为上做出改变,从而发展自我,达到理想预期,逐渐和社会形成和谐的状态,换一种话说就是社会适应能力要求教学生具备良好为人处世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社交能力,大学生要学会改变,避免故步自封,而是要逐渐与环境进行“交流”,从而树立和谐关系,以此确保自身心理和行为发生变化,这也是学生个体和各环境因素联系,而不断变化的互相作用过程。对于乒乓球比赛来说,一般情况下分为单打、双打以及团体项目,但是不管是在开展何种比赛时,乒乓球比赛都具有较为激烈的竞争,成功失败的条件会经常性发生转换,在实际比赛中要求能够及时调整自身心态、战术,同时还要系统揣摩和分析对手的战术意图,避免让对手轻易得分,那么这对参与比赛的选手提出的要求较高,选手很容易存在较为复杂的情绪状态,因此要善于学会采取合理化手段调整身心,确保自身有着良好心理状态,不断地适应赛场变化,从而获得胜利。而大学生通过参与这种胜负难料、变幻莫测的竞争训练,提升自身适应能力,在面对顺境和逆境时,提升适应能力,灵活的做出改变和选择。

(三)意志品质

意志品质是指构成人意志各因素的总和,其中主要体现在自制性、自觉性、果断性等。所谓自觉性是指大学生在实施行动之前要对行动目的有着全面深入的认知,要了解到行动所具备的社会意义,所以我们能够将其认为其是主动协调以及支配行动方面的意志品质。所谓果断性是指学生能否准确明辨是非,执行决定方面的意志能力。所谓自制性要求学生能够合理控制和支配自身行动方面的意志品质,在乒乓球运动中因为其击球时间相对较短,并且球速较快,所以对大学生的技术要求较高。如果大学生基础较为薄弱,那么很难在乒乓球训练中体会到趣味性,所以要加强反训练,练就扎实的基本功。对大学生来说,并非是专业的乒乓球运动员,在练习时难免会存在抵触心理,或者认为练习过程较为枯燥乏味,而这也是提升和锻炼学生意志品质的地方。在实际的乒乓球比赛中,比赛的胜负是很难预判的,有可能成功和失败就在一瞬间。当时处于落后状态时,如果具有不放弃、勇于坚持的精神,往往会能够扭转败局,获得收获。总体来说,乒乓球运动会实现让大学生在参与中既能体会到趣味性,还能锻炼意志品质,实现在面对成功时不骄傲,在面对失败时也不放弃。

三、总结

通过上述问题的分析,我们充分地意识到乒乓球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具备的影响是较为深远的,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和建设者,所以应注重大学生的长远稳定发展,在关注其学习成绩的同时,还要重视所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所引发的社会问题发生率逐渐提升,而作为高校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大学生调整心理状态,以此让大学生以一种正确的态度面对学习和生活,提升学习效率、社会适应能力和意志品质。而教师也要具备一种终生学习意识,善于反思,总结教学经验,落实在乒乓球运动中加强对学生的指导,让学生主动融入到各学习过程中,学生也要配合教师的各项工作,为促进乒乓球运动的顺利开展以及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适应能力意志品质乒乓球
乒乓球悬浮术
追风的乒乓球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探索
论社会适应能力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规划
雷鸟
跳舞的乒乓球
乒乓球瘪了怎么办
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探究
沙漠里的精灵
不同运动水平男子冰球运动员意志品质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