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滇黔桂地区农村体育发展的路径研究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滇黔桂革命老区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构建研究系列论文之二

2021-01-08张路田洪涛滇黔桂边革命老区人文精神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

体育风尚 2021年9期
关键词:老区全民公共服务

张路 田洪涛 滇黔桂边革命老区人文精神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改善民生、完善公共服务制度,做到人人享有。由此可知,加强公共服务制度改革是当前我国提高民生福祉的重要手段。因此,国家制定了公共服务体系的具体实施步骤: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这是当前公共服务体系亟需遵守的基本准则。而作为我国公共服务体系中的一分子,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构建成为其中重点,发展成为其难点。因此,解决重难点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中之重,并且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居民健康生活息息相关。

一、农村公共体育发展的历史使命

(一)社会建设的探索者

中国社会建设从经济制度的革新到民众认知观念的转化,再到基层结构的乱象和既得利益的变化都是矛盾出现的原因。故政府对于中国的社会发展进行了大规模的探索和实践。首先,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中提到对于社会的统筹管理的机制改革。其次,在党的十七大中提出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的建设方针,对于基层的管理制度进行重点强调。最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改善民生、完善公共服务制度,做到人人享有。在以上国家政策基础上,体育成为了民众可以倾诉心声的媒介工具,其不仅能够增强人们的健康意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身需要,还可以增加人们的体育消费观念,为经济创收。而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发展亦离不开公众的共同参与,其一方面可以对农村体育文化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另一方面更可以让民众更多的参与到农村的社会治理之中。

(二)公共服务发展的参与者

公共服务与社会建设的关系可以从多方面考量。社会建设包括以社会结构变化为主的制度建设和以社区建设为主的实体建设。而常见的公共服务以及公共产品属于实体建设的一种。因此,公共体育服务隶属实体建设的一部分。其中,社会事业、社区管理以及组织机构等亦属于社会建设的范畴。在公共服务的领域中,集合了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类型,显然,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属于其中一种。如果从民众需求角度出发,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与人民的关系较为密切,因为它关系到民众的健康,关系到民众的生活质量。而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健康持续推进,对于社会建设的稳定有着积极作用。而这恰恰是由体育的功能所致,一方面体育可以吸引民众参与,促进社会和谐,另一方面可以传播正能量,引导民众正确的价值观,从而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因此,我们应从上位学科的知识体系找到其所隐含的价值,并且发现其所应有的担当。

二、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实施措施

(一)社会协同治理

起源于西方国家的社会治理理论,其概念为国家与社会、市场与民众合作参与,从而形成上下协同治理的关系。其特征表现为重视管理的多元性、合作的共存性以及实现利益的共赢性等。从以上可以看出,社会治理的理念是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紧随社会发展的趋势,以满足民众需求为目的的一种优秀的管理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改善民生、完善公共服务制度,在创新社会治理的理念上,做到人人享有。全面强调滇黔桂革命老区治理的方式方法的合理性,从而提出全面治理和合法治理的管理制度。

(二)社会管理思路

滇黔桂革命老区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建设思路大致概括:政府统治时期、市场管理时期以及社会自治时期,在政府统治时期,滇黔桂革命老区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仅依靠政府有关部门进行统筹、推进,处于基层的部门根本无从下手;在市场管理时期,这种由单一垄断的现状有一定的改观,虽然公共体育服务的推进依然遵循政府的指令,但民主的观念有所增强,从以往的绝对统治阶段跨越到相对民主阶段;在社会自治时期,滇黔桂革命老区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选择变得多元化,政府、市场和个体均可以参与管理,其相互合作、互利共赢的模式使得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变得更加合理,能够真正了解民众的健康需求,从而让滇黔桂革命老区公共体育服务变得更加均衡、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三、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实现的路径

(一)全民健身战略方针

全民健身的宗旨在于全面提升民众的健康水平,建设完善的公共体育服务是实现其目标的途径。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群众体育逐步得到国家的重视。1995年,国务院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同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颁布实施。2009年《全民健身条例》和2010年《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等文件的相继出台,进一步巩固了全民健身的战略地位。2014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中指出,积极扩充体育产品,提升服务供给,加强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全面开花,加速体育强国的建设步伐。并且提到:到2025年,人均运动场地面积可达2 平方米,健身和消费水平显著提高,经常参加锻炼的体育人口达到5 亿,从而让公共体育服务可以覆盖到全国民众。而滇黔桂革命老区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发展关系到当地体育事业发展水平,体育消费水平是衡量体育发展的标准之一,因此,如何转换滇黔桂革命老区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发展模式,促进当地的体育消费水平,是发展农村体育事业的途径之一,这也是全民健身战略实施的目的之一。

(二)全民健身战略目标

当前,我国农村的公共体育场地面积虽然在上升阶段,但与人民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显然不匹配,对于体育健身有一定的影响。当国家通过健身工程对农村场地设施进行规划时,未必能够符合村民的真正所需,只有当村民主动地拿出“存货”对场地设施进行规整时,全民健身完成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实施的阶段。只有当群众主动参与而不是完成任务的时期,体育人口才会出现大幅增加。据2014年的全民健身状况调查结果得出:经常进行健身锻炼的人口比例为34%,而城镇居民占据了其中的三分之二,农村居民仅占三分之一,但与以往相比,农村居民增长幅度显著提高。而滇黔桂革命老区属于红色老区,农村地区占据其中的大多数,因此农村体育的发展直接关系到老区体育事业的整体水平。根据2013 农村文体人均消费调查显示,云南、贵州、广西均处于全国倒数,反映出这与整体经济的发展有正相关。如何带动滇黔桂革命老区农村体育消费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而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发展无疑为此指明了发展道路。

四、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的终极目标

(一)全民健康

2002年,国务院提出改善新时期、新阶段体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从基本国情出发,以全民参与为目的,积极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逐渐提升全民健身意识。2011年,国家提出:全面推进“十二五”规划,提高全民健身,促进公共体育服务的体系构建;而在体育产业“十三五”规划中,又指出要增强体育服务功能,从人民的健康出发,加大体育产品的供给速度,对外刺激人民消费,对内增加就业,从而更好地发展体育产业。《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的实施,使得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体系日渐完善,民众的健康意识逐步增强,直到2020年,使得经常参加体育健身的人数达到5 亿,人均锻炼场地面积可达2 平方米。农村公共体育的发展决定全国的公共体育发展,全民的健康并不在于城市体育发展的如何快速,而在于农村体育这块短板,只有把农村体育壮大起来,全民健身才得以实现。

(二)共享理念

根据百度百科释义,共享理念是指将高校的优势资源进行整合,根据共享的理念将资源合理分配以达到最优状态。而共享理念在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一方面,拥有技术的个人或集体,将其分享给村民,让村民可以就近学习先进的理论和技术知识,从而积极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另一方面,个人或企业可以共享其场地设施,或者无偿为乡村捐献器材以供村民健身。共享理念应始终贯穿到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路径构建之中,每个人有义务和权力去加快体育事业的建设步伐。而共享理念与生态文明观不谋而合,都是以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最终目标。滇黔桂革命老区有着独特的自然资源,其蕴含了丰富的传统体育项目,如抛绣球、独竹漂、壮狮等,他们以静态的形式存活于红色地区,以动态的形式活跃于农村地区。每逢过节,滇黔桂革命老区农村经常举办盛大的活动,而农村体育在其中占据了半壁江山,其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发挥了独有的功能,在推进体育创新、组织协调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五、结语

滇黔桂革命老区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的路径研究,从一种主观存在慢慢进化成客观现实,足以看出老区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内在的驱动力,对于加快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具有积极的作用。农村公共体育发展的历史使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经路程,是社会建设的探索者和公共服务发展的参与者。而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实施措施包含了社会协同治理以及社会管理的行稳致远,通过全民健身战略方针和全民健身战略目标达到全民健康和全民共享。因此,我们应秉持绿色、可持续的共享理念,让滇黔桂革命老区的农村公共体育服务达到理想的状态,担负起全面促进农民健康的历史使命,把滇黔桂革命老区建设的农村建设成健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猜你喜欢

老区全民公共服务
全民·爱·阅读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2021版正式启用
全民阅读 让师生遇见更好的自己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促进内外贸易 创新公共服务
延安,老区的希望
革命老区迈上幸福路
老区在努力奔跑
奋力打赢老区脱贫摘帽攻坚战
政府购买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