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高校贫困生资格认定工作的思考

2021-01-08■王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贫困生资格资助

■王 林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8)

贫困生资格认定是高校资助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关系到国家资助政策能否真正落实到位。因此,高校要高度重视贫困生资格认定工作,将其列入工作的重点。尤其在进入新时期后,如何在新形势下开展好贫困生资格认定工作是高校资助工作者所面临和思考的时代课题。

一、高校贫困生资格认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40多年的飞速发展,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改善,民主制度更加健全,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资助工作者要紧扣时代脉搏,认真思考如何通过做好贫困生资格认定工作,确保每一位贫困生都能享受到国家资助政策,为其顺利完成学业和成长成才成人提供外在保障,从而完成新时代赋予资助工作的使命,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二)人类社会进入网络信息时代

21世纪后,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网络信息时代。在网络信息时代背景下,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社会生产能力得到了极大提高,人们生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便利。

网络信息技术给高校贫困生资格认定工作带来机遇和挑战。一方面,网络信息技术能够给贫困生资格认定工作带来快速性、精准性、科学性;另一方面,网络信息技术的运用需要资助工作者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技术水平。

在网络信息时代背景下,高校资助工作者应该思考如何抓住机遇和迎接挑战,从而提高贫困生资格认定工作的实效性。

(三)高校资助工作进入无“贫困证明”时代

贫困证明产生的初衷是为了加强和规范贫困生资格认定工作,让熟悉情况的地方民政工作人员协同高校一起做好贫困生资格认定工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贫困证明存在着致命的弊端,即在开具过程中人为因素过大,甚至成为权力寻租的工具,反而严重影响了贫困生资格认定工作。因此,教育部在2019年正式宣布取消贫困证明,高校资助工作从此进入无“贫困证明”时代。

取消贫困证明后,如何在无“贫困证明”的新形势下实现贫困生“一个都不能少”和“一个都不会错”是高校资助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二、当前高校贫困生资格认定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认定标准不明确

2007年,在财政部和教育部联合发布的《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指出:“高校贫困生是指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1]。

教育部和财政部关于贫困生的定义是概念性和宏观性的,究竟以什么样的量化标准来认定贫困生,到目前为止仍没有一个比较官方的说法。因此,每个高校在具体工作中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来制定认定标准。没有统一的量化认定标准是贫困生资格认定工作中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认定过程不规范

根据对南京部分高校调查发现,在取消贫困证明后,大多数高校的贫困生资格认定过程为:首先让学生填写家庭经济贫困申请表和承诺书,接着组建班级民主评议小组进行评议,再由班主任或辅导员与申报人一对一谈话,最后根据综合情况来认定学生是否贫困及其贫困程度。

这样的认定过程看似完善,实则存在很多漏洞,如:过于依靠申报者的自律,容易出现虚假材料;有些“真贫困生”因为性格原因不能通过民主评议,有的甚至放弃申报,而有些“假贫困生”因为善于伪装却能成功过关;在民主评议中容易出现人为因素等。认定过程不规范是贫困生资格认定工作中另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认定结果不精确

根据对南京部分高校调查发现,在所认定的贫困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假贫困生”,有的学校还比较严重。他们家庭经济并不贫困,但为获得资助资金而在申报材料上弄虚作假,将自己伪装成为经济贫困学生。

与“假贫困生”频频出现相对比,部分“真贫困生”却自我主动“屏蔽”贫困,放弃申请贫困资助。根据对南京部分高校调查发现,有很多家庭经济贫困的学生宁愿省吃俭用、东挪西借,甚至寅吃卯粮都不愿意申报贫困资助。

“假贫困生”的出现和“真贫困生”的主动放弃都与国家资助政策相悖,也是对当前高校资助工作的一种鞭策,是迫切需要解决的一道难题。

三、当前高校贫困生资格认定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国家层次

1.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

由于历史地理等原因,我国各区域间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性,如东部和西部之间、城镇和农村之间、沿海发达地区和内陆山区之间等。不同区域经济的巨大差异性,让国家难以制定一个统一的量化认定标准,这也是影响贫困生资格认定工作的一个原因。

2.税收体系的不完善

国家税收是反映一个人、一个家庭经济情况最直接、最客观、最准确的金标准,也是发达国家衡量贫困的最常用手段。但当前我国的税收体系还不健全、不完善,中间存在不少漏洞,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每个公民的实际收入,因此我们无法根据税收体系来判断学生家庭经济情况。正因如此,高校只能通过其他途径间接地获取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其结果自然不精确,这无疑是造成贫困生资格认定工作问题的重要原因。

(二)社会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虽然大幅度提高了,但受到国内外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社会道德水准却不断地滑坡。金钱至上、自私自利、奢靡享乐等思潮在社会上有相当大的影响,并已经蔓延到大学校园中,导致了很多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准低下。

在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下,很多大学生迅速“社会化”。他们违背诚信原则,通过递交虚假申请材料、拉拢身边同学、说假话等方式来获取贫困生资格,从而获得各种资助资金。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是造成高校贫困生资格认定工作问题的外在原因。

(三)高校因素

1.重视程度不够

根据对南京部分高校调研发现,大多数高校对资助工作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如:没有专门的编制,基本上都是兼职;办公场地配备不足,甚至没有专门的场地;很多规章制度流于形式,缺乏配套措施;没有足够的办公经费等。这些都制约了贫困生资格认定工作的开展。

实际上,当前贫困生资格认定工作主要依靠班主任辅导员来完成,但班主任基本都是专业老师兼职的,大多数辅导员也都是身兼数职。高校把十分繁琐的贫困生资格认定工作安排给他们,已经超出了他们精力的承受范围。正因如此,在认定过程中难免出现误判、错判和漏判现象。

2.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欠佳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对大学生的成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在现实中,高校经常是重专业培养轻道德教育,造成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效果欠佳。

在贫困生资格认定过程中,“假贫困生”提供虚假申报材料、进行伪装表演实际是他们诚信观念缺失和思想道德水平低下的表现;“真贫困生”的主动放弃是他们在思想上没能正确地认识到贫困的实质。可以说,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问题是导致贫困生资格认定问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四、新时期高校贫困生资格认定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紧跟时代步伐,树立新型的工作理念

1.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在我们进入到新时代后,诞生了一个伟大的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新时代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也是新时期高校贫困生资格认定工作的行动指南。高校资助工作者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贫困生资格认定过程中做到:

首先,要充分认识到贫困生资格认定工作对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认识到它对于社会和谐、民族发展乃至中国梦实现的重要价值。

其次,要注意工作方式方法,要尊重贫困大学生,充分认识他们和其他学生一样都拥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不能被标签化和区别化。

最后,要充分认识到贫困生资格认定工作只是第一步,要在提供物质资助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各种措施健全贫困大学生的心智,提高其综合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最终实现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2.树立大数据意识

在人类社会进入网络信息时代后,大数据的作用是毋容置疑的,在工作中运用大数据研究分析总结是大势所趋。因此,在贫困生资格认定过程中,高校资助工作者要积极树立大数据意识,学会借助大数据的优势提高认定工作的实效性。

首先,要做好学生基础数据采集工作,如收集学生相关的家庭信息、生活情况、学习情况、图书馆借书情况、曾经奖助信息等。

其次,要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学会运用大数据分析研究工作,“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将信息平台中的贫困生量化”[2]作为认定工作的重要依据。

最后,要将大数据的分析研究结果与学生的民主评议、老师的谈话、实践调研的结果等相结合,最终确定认定名单及其贫困程度。

3.树立有偿资助的工作理念

无偿资助是指将资助资金直接发放给贫困生,基本上不要求他们有所付出,如各类奖助学金等。有偿资助是指资助资金不是无条件地发给贫困生,他们需要一定的付出,如勤工助学、助学贷款等。

从某种意义上说,无偿资助是导致“假贫困生”产生的重要原因,而有偿资助则是杜绝“假贫困生”出现的重要手段。因为考虑到自己的付出,很多准备申报贫困生资格的“假贫困生”就会知难而退。因此,高校资助工作者要积极树立有偿资助的工作理念。

首先,将无偿资助与有偿资助有机结合,并适当地扩大有偿资助的比例,如积极开发助学贷款等有偿资助项目。其次,要将奖助等无偿资助与青年志愿者、义务劳动等义工活动相结合,化无偿为有偿。最后,要加大勤工助学、顶岗实习等有偿资助的力度。

(二)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圆满地完成认定工作

1.设计家庭经济情况量化统计表

“如何设定一个指标体系……把模糊的无法操作的概念变成直观的数据成为了一个提上日程的问题”[3]。在我国官方层面无法提供统一的量化的贫困生资格认定标准的情况下,高校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设计《大学生家庭经济情况量化统计表》,将大学生家庭情况分解成为几项指标,每项指标又由几种情况组成,每项指标和指标中的情况都有固定的分值,最后相加折算出综合分数,作为认定贫困生资格及其贫困程度的主要依据。

《大学生家庭经济情况量化统计表》可以由以下几项指标构成:

第一,以学生生源地作为标准,分东部地区、中部和东北地区、西部地区三种情况;

第二,以学生居住地作为标准,分为农村和城镇两种情况;

第三,以学生家庭情况作为标准,分烈士子女、孤儿、单亲、父母双方残疾、父母一方残疾、父母双方有重大疾病、父母一方有重大疾病、赡养老人数、受教育子女数、其他等几种情况;

第四,以学生家庭经济宏观收入作为标准,分父母有固定工作、父母在外务工或务农、父母均无工作、父母一方有工作、父母离异、其他等几种情况;

第五,以学生家庭遭受灾害作为标准,分遭受重大自然灾害和遭受暂时性灾害两种情况;

第六,将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消费、参加公益活动、其他表现等作为认定的重要参考因子。

上述量化统计表充分考虑到了区域的不平衡、家庭的差异和学生的表现等方方面面,能够反映申报者家庭的真实情况。

2.制定科学合理的认定流程

首先,班主任或辅导员要根据《大学生家庭经济情况量化统计表》给每位申报者赋分。申报者的最终得分作为贫困资格及其贫困程度认定的主要依据。

其次,在给申报者赋分量化的基础上,班主任或辅导员再结合申报者自述、班级民主评议、老师谈话等辅助措施初步确定贫困名单及其贫困程度并报送二级学院,学院资助管理人员审核后将结果公示,公示无异议后上报学校资助部门。

最后,校级资助部门对申报材料再评议,并组织专门人员对部分申报者的情况采用走访、电话、函调等方式进行核查。在材料评议和核查无问题的基础上,校级资助部门将最终结果在全校范围内公示,公示无异议后正式确定贫困名单及其贫困程度。

上述认定流程充分考虑了申报者、班级同学、班主任辅导员、二级学院及学校资助中心等多层次多角度的意见和建议,既实现了认定结果的量化又结合了实际情况,所得出的认定结果相对科学合理。

3.加强后续动态化管理

贫困生资格认定是长期性工作,不能一次定终身,要有后续动态化管理。对于家庭情况发生改观的贫困生,应该取消其贫困生资格或降低其贫困程度,对于新出现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要给予贫困生资格认定或升高其贫困程度。

为此,高校要建立一个贫困生动态管理平台,其内容包括:家庭情况、家庭经济宏观收入情况、受助情况、平时表现、平时消费情况、学习成绩和对学校所作的贡献情况等相关信息,并实时更新,作为贫困生后续动态管理的依据。

(三)完善配套措施,为认定工作保驾护航

1.加强学生资助管理工作机制建设

首先,高校要高度重视贫困生资格认定工作。高校要成立以分管学生工作的副校长为首的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配置固定工作场所和办公设备,配备充足的工作人员,下拨充裕的工作经费。同时,各二级学院要配备相应的资助管理机构。通过这些措施,为贫困生资格认定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次,高校要根据国家、省有关资助政策并结合实际,研究制定贫困生资格认定的各项配套制度。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贫困生资格认定动态管理制度》《贫困生资格认定领导小组职责》《贫困生档案管理办法》等。“制度问题为根本,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4],通过制定和完善贫困生资格认定配套制度,规范了认定工作的程序,保障了认定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最后,实施严格的考核机制。“要建立健全生源地贫困生认定的相关公示检查制度,要做到责任追究、信息公开、检查的有效”[5],高校要将贫困生资格认定工作纳入到相关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年度考核指标体系中,以考促进。

2.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在贫困生资格认定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导致认定过程中各种问题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也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把金质钥匙。

因此,为了做好贫困生资格认定工作,高校必须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高校可以通过发挥课堂的主阵地作用、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主题实践活动的体验感悟作用等方式方法来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让他们深刻理解国家开展贫困生资助的目的和意义,铲除“假贫困生”准备申报的念头,让家庭经济真正贫困的大学生认识到贫困的实质,最终促进贫困生资格认定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新时期,为做好贫困生资格认定工作,高校要积极分析所面临的工作形势,探讨问题的表现形式和产生原因,要在工作理念和措施方法方面下功夫,帮助每一位家庭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成才成人,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

猜你喜欢

贫困生资格资助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第二道 川菜资格人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资格
背叛的资格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遭车祸仍信守资助承诺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
结对"百千万"情暖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