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力+科技 开启巡线新模式

2021-01-08黄文静

河南电力 2021年7期
关键词:王旭驻马店巡线

文/图_黄文静

6月8日上午,高考最后一天。考场内,空调开放温度适宜,万千学子奋笔疾书;考场外,火辣辣的阳光从空中直射下来,刺得人睁不开眼。天气预报显示,当天驻马店市最高气温达37摄氏度。

在驻马店市区东南方向一处同杆四回架设的高压输电线路上方,一个白色的“小精灵”正在空中不停地变换身姿,对杆塔和线路进行拍照,而站在线路下方的人,则一边认真操作一边注视着屏幕上传回的每一幅画面。

这是王旭正在使用无人机进行高考保电线路巡视的情景。而此时,在距他20千米外的另一处输电线路通道内,他的师傅陈友利也正站在杂草丛生的野地里,通过望远镜对头顶上方的输电线路进行细致的巡察。

一边是科技,一边是人力。作为在输电运检一线工作了多年的师徒,陈友利和王旭可谓是驻马店供电公司巡线作业进步与发展的见证代表。

那些年:日行百里,巡线基本靠走

1981年,刚满19岁的陈友利来到国网驻马店供电公司线路工区工作,当时的线路工区有120人,除了一个司机班外,还有4个作业班组。而那时整个驻马店地区35千伏以上输电线路仅有十几条,线路总长500千米左右,电网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十分薄弱。

“每个月至少外出巡线一次,虽然次数不多,但巡一次线就像是经历一场长途拉练……”提起当年的巡线经历,陈友利记忆犹新。

受那个年代交通、食宿条件限制,每次巡线,陈友利和工友们都要提前做足准备工作——除了工具包,还要带足干粮和水,再穿上一双结实的鞋子。在到达巡视线路之前,他们要先乘坐公交车,中途再倒乘三轮车,有时还得再步行几公里。

巡线开始后,陈友利和工友们便按照分工两人一组,顺着线路“走廊”徒步前行,边走边用肉眼进行观测,并把观测到的杆塔及线路运行隐患,除了当场能够消除的外,其余的都及时记录下来。途中,爬坡、越沟、钻树林,渴了喝口水,饿了吃口干粮,累了席地而坐歇息片刻。

“平原地带还好,最费劲的是山区巡线。巡视一座铁塔也就十来分钟的时间,可我们走过去却要花上数小时,几十基铁塔巡视下来每天行走近百里。”陈友利说,最令他们头疼的还不是翻山越岭,而是一些丛林中有各种蛇虫蚁兽出没,巡线途中被虫咬蜂蜇更是家常便饭。

“苦点累点其实也不算啥,只是肉眼可见度有限,很多线路运行隐患都不能及时发现,影响了巡线质量。”在巡线路上走了近30年后,陈友利说自己的心中一直有个“遗憾”,那就是因为肉眼巡视存在缺陷,辖区输电线路还是会受各种未被及时发现的隐患影响,导致经常发生线路跳闸现象。不过,让他感到欣慰的是,2010年前后,单位给巡线人员配备了望远镜,让原本视线中模糊的线路本体和通道变得更加清晰,工作质量也得到了明显提升。

这些年:科技助力,开启巡线新征程

“飞机自检无异常,地面站已连接,GPS信号正常,具备起飞条件,准备起飞。”伴着螺旋桨的轰鸣声,王旭稳稳地操控着无人机,开始了一天的巡线工作。

今年35岁的王旭是国网驻马店供电公司输电带电班班长。2010年,来到输电运检一线工作的他,跟专业老师傅陈友利结成了师徒对子。提起初次巡线的经历,王旭至今印象深刻:“双腿就像灌了铅,感觉非常累!”

出发前,退伍军人出身的王旭,虽听师傅说过巡线过程的苦和累,但自己还是信心满满。而事实却是,师傅在前面健步如飞,自己在后面踉踉跄跄。其中,有一处巡视路段需要翻越两座山,从一座山头越过深沟,到达另一座山头,光是山上的3基杆塔就走了两个多小时。路上为了保持体力,他都很少和师傅说话。

“那次巡线回来后,腿疼了一个星期,下楼都困难。”王旭说。但现在他却觉得,跟师傅陈友利比起来,自己是“幸运”的。因为在2014年,国网驻马店供电公司引进了无人机,这对巡线人员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帮助。为了能够迅速掌握无人机技术,他积极报名参加了首批无人机操控手培训,并很快拿到了资格证书。

王旭介绍,无人机巡检内容主要包括地线、绝缘子、金具、杆塔、通道等,通过高清图片或视频的实时传送,无人机可以发现肉眼难以看清的细微缺陷,对输电杆塔疑似故障部位进行更加精准的检查,帮助专业人员提前做好消缺计划及准备工作,保障线路的可靠安全运行。

“以前人工巡视一条线路需要4名工人六七天时间,而今在新技术的支持下,只要一人一天就可以完成。”王旭说,现在的他除了进行线路的日常巡视、维护、检修外,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按照无人机巡查计划,操控无人机辅助人工巡线,对所辖3900多千米的高压输电线路进行机巡作业。

据了解,目前国网驻马店供电公司系统已有无人机操控手29名,配备无人机26架,基本满足所辖输配电线路巡视工作需要。此外,该公司还先后引进了远红外线测温成像仪、输电线路防外破可视化系统、输电线路故障在线监测系统等,这些高科技的运用有效减轻了运维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了巡视的风险,同时也为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我们正在探索无人机自动巡检技术。我相信,未来无人机在电力维护上会发挥更大的作用。”王旭充满信心。

猜你喜欢

王旭驻马店巡线
我还未出生(外一首)
基于共振磁耦合供电及电磁传感定位的无人机智能巡线技术与应用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化巡线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应用
陪伴
中国路
无人机为仁化高山电网线路“把脉”
无人机在电力巡线中的应用模式研究
浅析驻马店文化旅游现状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
动词“Get”的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