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科学研究:价值探讨与实现路径

2021-01-08曾维华黄沁雯杨海沛

铜仁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科学研究大学科学

曾维华,黄沁雯,杨海沛

( 铜仁学院 教育学院,贵州 铜仁 554300 )

一、大学科学研究职能的概念释义与演进历程

(一)大学科学研究的概念释义

1.科学的概念

鉴于大学科学研究的概念较为复杂,对其概念作一探讨是十分有必要的。

在界定什么是“科学研究”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什么是“科学”。科学一词最早由拉丁语“Scientia” 衍生而来,意指综合性的知识或者综合性的学问。在古典大学观中,科学被视为大学的中心活动,大学从本质意义上讲就是科学的有形存在。以古希腊先哲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哲学家们,认为“科学是科学提问与理论好奇的结果,旨在探讨生命或事物存在的内在目的,与实践无关。”[1]

此后,达尔文、马克思、恩格斯等对科学的定义向前推进了一步。达尔文提出“科学就是通过整理事实获得的普遍结论或规律。”[2]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科学是实验的科学,在于用理性方法去整理感性的材料”[3]简而言之,科学不止有思辨,还需要有实证和实验,才可通往知识与学问之途。

在我国,“科学”一词,最早由康有为于19世纪末(1893年)从日本引介而来的,至今有百余年的历史。关于“科学”的内涵,是不断发展。于光远先生对“科学”的定义是“旨在研究客观状况、客观规律性的系统化了的知识”[4]360钱兆华先生从科学的起源、科学的进步与科学的社会功能三个方面论述分析,进而得出科学的本质,即“科学的本质在于, 它是人们对自然现象产生原因的一种猜测或解释, 而以这种猜测或解释为前提推导的公式、定律等可以得到人类经验的证实。[5]陈洪捷教授认为“真正的科学是心智的活动,是思辨的产物,而不是建立在经验世界基础之上。”[6]此后,他又明确指出“科学不仅是心智的活动,而且是一种能动(selbsttatig)的活动,即创造和探索性活动。科学就意味着不断地进取探索。”[6]可见,科学只有通过人类的发现、探索与创造,才能不断地得以发展、推陈出新,并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动态轨迹。

基于以上关于“科学”的代表性定义解读,我们可以知晓,“科学”涵括着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以及现在的交叉学科的综合性知识体系与综合性学问体系。它包罗了所有的学科知识体系中的被公认的、系统化的、具有普遍真理的知识体系。

2.大学科学研究的概念

科学研究作为现代多元化巨型大学(Multiversity)的五大职能之一。洪堡于19世纪初创办柏林大学时,他就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大学既不是高级中学,同时也不是专科学校,而是具备研究之特质的学术性组织机构。所以洪堡认为科学研究就是探索和发现新的知识。西班牙高等教育专家奥尔特加·加塞特则认为科学研究是指“调查研究:问题的提出、研究及其解决的办法等。一旦得出问题的解决办法,随后依照问题的解决办法所做的一切事情都不是科学研究。”[7]而史蒂芬(Stefan Ziemski)对科学研究的界定是,“所谓科学是运用如:经验的、理论的、控制的或批判的方法的探究。”[8]

在我国,学者们关于“科学研究”的概念界定,主要从科学研究的作用或功能、科学研究的性质、科学研究的本质特征等方面加以阐释。

任燕红副教授从科学研究的作用的维度,指出“科学研究活动是具有创造性的工作,它能提供育人平台,并在实践里研究中锤炼人才。”[9]胡建华教授从科学研究的基本性质以及从事科学研究的机构的组成部分的维度,指出“科学研究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一项不可缺少的事业,它彰显着人类文明,促进着社会进步,提升着人们的智慧水平和生存质量。同时,科学研究也成为一项有组织的社会活动,从事科学研究的机构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即独立的科学研究机构、企业科研机构和大学。”[10]周文泳等学者以科学研究的本质特征为出发点,从科学研究的目标特征、过程特征、知识特征、影响力特征四个维度对科学研究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从目标特征来看,它是具有指向性的探索性工作;从过程特征来看,它是将科研资源转化为科研产品的输入输出过程;从知识特征来看,它是获取新知识或实现知识增值的活动;从影响力特征来看,它是对科技进步、社会经济发展施加影响的过程。”[11]

综上,可以看出,首先,科学研究是探索、创造性的活动。科学研究是用来探索新知识、发现新知识、创造新知识的活动;其次,科学研究是一种丰富和增进人类知识体系、扩充人类知识容量并能够将知识应用于人类的理论与实践的创造性工作;最后,科学研究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或综合研究)、开发研究(或发展研究)三大研究类型。即所谓科学研究,是指人类为了实现认识自然、改造世界的目的,通过探索、发现与创造新知识,以揭示自然世界(包括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与人类思维的现象、本质及规律,进而探索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奥秘,从而实现知识创新与知识增值的一种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活动,它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或综合研究)、开发研究(或发展研究)三大类。

(二)大学科学研究的演进历程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开始涌起,要求摆脱宗教操控的大学催生出了科学研究,科学研究主要聚焦于社会科学领域,以文学(或哲学)、法学、神学、医学四大学科领域为主。这一时期,虽然自然科学研究没有被大学所重视,但是科学研究的思想、科学研究的精神、科学研究的理念,逐步得以形成确立与完善。到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进一步促成了自然科学研究在大学的兴盛,主要聚焦于数学、天文学学科。

到了17、18世纪,欧洲国家开始对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综合性改革,科学研究的职能在大学中的地位与作用得到了凸显,并被“搬”进了实验室和大学讲坛。此后,欧洲的格拉斯歌大学促就着科学研究职能走向了制高点,标志着科学研究职能在欧洲大学得以确立。

19世纪初(1810年)洪堡创办柏林大学,真正将科学研究与教学紧密地融合在一起,科学研究与教学,作为大学的两项基本职能,并行发展。随后19世纪70、80年代,科学研究职能开始被引介到了美国。吉尔曼作为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首任校长,将德国的研究生教育模式植入本校研究生教育培养,使该校成为了美国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研究型大学。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一些研究型大学成立了研究生院,大学开始真正成为科学探究、科学研究的场所,研究型大学蓬勃发展起来。

总之,自大学的科学研究职能确立、产生及发展以降,科学研究便越来越成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日益成为了衡量一所大学发展水平与综合实力的主要指标。

二、大学科学研究促就大学职能得以更好发挥的价值探讨

(一)科学研究有力推动大学教学发展

1.重申教学与科研的统一观

关于教学与科学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一直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在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上,有重科研轻教学和重教学轻科研之争,也有大学就只需要教学无需科研之争,由此导致了教学和科研在大学教育领域彼此孤立、互不关联。但这完全是不符合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的,也不符合人才培养的逻辑。正如美国社会学家、社会学教授爱德华·希尔斯所言“教学如果得不到研究的支持,也会丧失活力。”[12]由这句话可以观之,教学离不开科研,科研成果也需要教学来支撑,教学与科研是彼此“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只有教学与科研二者之间相得益彰,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才能更好地得以提升。

洪堡的科研观并不是否认教学的重要性,我们也不能错误地认为洪堡将科学研究引入大学就是轻视或忽略了教学的重要地位,将教学边缘化。洪堡所提倡的是科研与教学要相统一,即在教学中要有科研成果的融入,也要将科研成果在教学中呈现,以促进课堂教学具有前沿性、学术性。因为只传授书本(教材)知识而不进行科学研究(包括教学学术研究),很难会有高质量的教学,很难培养出创新型人才。简而言之,洪堡的科研观思想要义在于大学科学研究要为教学、人才培养所服务。

雅思贝尔斯有言“科研和教学的结合是大学至高无上而不可替代的基本原则。”[13]我国科学家钱伟长院士也有言“你不教课,就不算教师;你不科研,就不是好老师。”[14]纵观中西方学者对大学教学和科研关系的经典性论述,我们深知教学与科研并非二元对立,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在大学教育教学中,要不偏不倚地将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2.科学研究为大学教学加码

“大学必须拆除教学与科研之间的高墙,教学没有科研做底蕴,就是一种没有观点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15]大学教学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还有对知识的探究与发现,需要激发学生对知识探索、科学发现、科学循证的兴趣,培养学生进行知识探索、科学发现与科学探究的精神。“从教学的角度看,科研本身就是大学教学的一部分”[14],如果大学失去了研究性的教学或教学的研究性,那么大学就沦为了中小学的传授式的教学,所以大学教师要做的就是学术性教学、科学性教学、研究性教学,而非重复的教学日常工作。这就要求大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把握前沿性的教学内容,开展教学研究、课程研究、教改研究并分享教学成果,促成教学具有研究性。简而言之,研究性是大学教学的根本,科研能够让大学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更具创新性、高深性及挑战度。如教师在教学中植入科学研究成果,能够发现教学内容不足之处,找寻教学体系不全面之处,进而让教师去完善其内容之不足、体系之不全,促就教学内容的更新与教学体系的完备。鉴于此,大学教学中必须植入科研成果,涉及教学学术领域的教学研究、课程研究、教改课题研究的成果。

(二)科学研究升华社会服务质量

高校的社会服务主要包含文化服务、科研服务、资源服务、教育服务、人才服务、公共关系服务等六大内容体系。可以看出高校要产生高质量的社会服务,就必须要有高质量、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如科技研发、教育科研等)成果作为保障。如在一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特别是西部地区的新建本科院校,社会服务层次相对来说不高,能够体现高校科技研发能力的服务项目少之又少,进而造成了高校本该具有的科技、科研、成果转化优势,未能得以彰显。

正如执掌哈佛大学 20年之久的博克先生有言“学院和大学是新知识和高等教育的主要发源地。对现代社会来说,新知识和高等教育是必不可少的。”[16]高校作为知识发展的高地,理应发挥其知识带来的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核心作用。从这一层面来讲,社会服务作为高校发挥其文化、科学、技术等核心作用的最好的窗口,除了常规的项目服务、咨询顾问服务等之外,学校应当主动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在社会服务中转化,聚焦自身的科研、科技的核心能力,使之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从而彰显高校的科研、科技、成果转化的核心能力。总之,高水平、高质量的科学研究成果,能够助推高校从事的社会服务,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三)科学研究增强文化核心竞争力

关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继承与发展、保存与融合、批判与超越等,有赖于大学的科学研究的功能的有效运作与发挥。因为高校开展以文化为核心的科学研究,不仅能够传承创新、保存融合、继承发展文化,而且可以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先进的文化。

高校与高校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它们之间的竞争是离不开大学文化核心竞争力的,大学的文化核心竞争力是大学得以走向伟大、走向卓越所不可或缺的软实力。纵观高校在增强大学核心竞争领域,更多的是关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硬核心竞争力的建设上,但对于大学文化这一软核心竞争力的建设上却有所弱化、虚化。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与一流大学都需要大学文化这一软核心竞争力的强有力的支撑。

文化性是大学区别于其他组织的主要特质。文化性意味着大学势必会成为新知识、新思想、新文化的高地,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也促成着大学成为人类精神文明的家园。新知识、新思想、新文化的出现与产生,有赖于大学以文化为核心的科学研究,有赖于通过科学研究去发现新知识、新思想和新文化,以增强文化核心竞争力,进而让我们的大学文化乃至我们国家的文化能够走向现代化、走向未来、走向世界。

(四)科学研究提升国际交流影响力

在大科学时代境遇下,国际交流与合作成为了“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容。国际交流与合作主要集中于高校教师的构成、学生的培养、科研的协同创新、国际交流与国家学术的影响力等方面。随着国际交流与合作走向纵深化发展,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合作需要学科、科技、文化等方面的有力支持。

大学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更多的是学科与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在学科与文化领域的高质量、高水平的科学研究,能够为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提供基础。特别是“当今学科驱动的科研合作在全球范围内纵横交错,大多数国家的科研发展都不可避免地卷入了全球科研体系,且国家科研体系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也是在回应全球科研体系的发展。可以预见,全球科研体系将越来越占据科研发展的中心地位。”[17]可以预见,科学研究的国际化能够增强文化创新力,有利于提高国际交流合作的影响力。

三、大学科学研究的价值实现路径

(一)以科研理念引领科研发展

大学作为学术组织机构,需要科学研究理念来引领大学的改革与发展,用科学研究理念来引领大学的教育教学、人才培养、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并成为大学这几大职能功效得以增强的遵循。科研理念主要包括科研精神与科研文化,所以构建科研理念,可从培育大学科研精神与科研文化两个方面进行。

一方面,培育大学科研精神。科研精神是大学教师所需要具备的基本思维状态、基本思维品质与基本精神状态,更是大学教师提升自身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基本精神品质。我们的高校人事部门将教师进行分类化管理,即将大学教师分为教学为主型教师、科研为主型教师与管理为主型教师。以教学为主型的教师就普遍地认为只要将课上好了就可以了,无需有科研精神,更不需要搞科学研究了。殊不知,这种观念是有失偏颇的,即便是以教学为主型的教师,也需要有科研精神,对教学、课程、教学改革等等也需要进行研究,这也是一种科学研究,也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教学学术。因为“对于知识的责任不仅仅在于发现新的知识,而且要把最确凿的知识传授给学生。”[12]这就意味着大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只是传授知识,还要发现新知识并要将真理性知识传授给学生。而这些都离不开教师的教学学术研究。同样,以管理为主型的大学教师,也需要有科研精神、科研意识。因为大学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文化管理,作为管理服务部门的教师,需要研究如何实现文化管理,营造文化管理的氛围。

另一方面,培育大学科研文化。科研文化是高校科研工作者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管理服务、社会服务等过程中,形成的科研精神、科研思想、科研思维、科研制度等的形态,此类科研形态能够影响并制约着大学教师的科研取向、科研选择、科研走向等。培育良好的科研文化,无疑为大学教师从事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氛围。首先,科研文化需要有物质文化作为支撑。物质文化属于“硬”文化,包括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学科建设、课程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实验设备建设等方方面面的“硬”建设,这是大学教师做好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工作的基础支撑性条件,高校务必做好这个“硬”环境的建设工作。其次,科研文化需要依托科学合理的科研制度。因为合理的科研制度能够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科研管理环境。

(二)加强科研制度建设

科研制度的建设有助于科研知识与科研成果的转化,也是大学进行创业创业的推动力和重要载体,更是大学实现其科研价值的保障。

一方面,筑牢科研知识生产制度。大学的科研知识生产不仅仅只是局限于基础学科领域的知识生产,也包括应用研究、产业研究领域的科研知识生产。特别是在倡导大学要走出象牙塔、服务社会的今天,应用研究、产业研究的知识生产将会成为大学科研知识生产的主力军。因此,有必要筑牢科研知识生产制度,让大学的科研知识生产能够应对日益复杂的社会问题并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智识支撑,奠定科技创新驱动力基础。

另一方面,创新科研管理模式。为什么创新性成果,尤其是标志性创新性成果难以涌现在大学这一具有科学研究独特优势的学术组织?究其原因,这与落后的高校科研评价体系、相对保守的科研体制机制是分不开的。为此,高校要创新科研管理模式,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一是要对科研组织模式进行改革。打破原有的以院系为基础的科研组织模式,组织跨学科、跨院系、跨学校甚至跨国的科研组织模式,实现科研组织模式的壁垒突围;二是要对校、院两级科研管理体制进行完善,实现人才团队、科研团队、科研项目、科研基地、科研平台、科研成果转化的一体化的协同创新的科研组织管理模式,以达致科研成果、科技创新成果的最优化、最大化的功效;三是要对科研资源配置方式进行优化、改善。科研资源配置机制的完善要建立在投入与产出相协调、效益与质量基础之上,实现科研资源配置有“位”也有“为”,促成大学的科学研究能够充分利用好科研资源优势,让大学科学研究的价值得以最大、最强、最优化的发挥。

(三)坚持走科研兴校的内涵发展之路

科学研究职能自从在大学确立以后,成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科学研究的水平和实力高低影响着大学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水平和实力的高低,科学研究的水平和实力成为了大学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地位、学术声誉和社会声誉的主要衡量指标要素,也日益成为了衡量一所大学发展的主要指标系数。在2011年清华大学百年华诞时,时任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在大学校长全球峰会开幕式讲话中,指出“科学研究水平是大学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大学引领发展、创造未来的重要支撑。没有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就没有高水平的大学。”[18]可见,科学研究是大学竞争与发展的动力之径,大学应以科学研究为支撑,真正地做到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的和谐共生,用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助推教育教学的高质量与人才培养的高水平。

对于大学而言,不管是研究型高校、还是职业技能型高校、抑或应用型高校,都需要有科学研究作为其发展的基础。没有科学研究的支撑,大学将不会有强有力的学科、课程、文化等,没有科学研究作为基础,大学也将不会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中有自己的优势与话语权。科研兴校为大学在文化、教育、科技、经济等领域的竞争提供了发展道路,更为大学职能的有效发挥与大学职能的增值提供了有力平台。

正是基于此,大学更加应该要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与实际,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以科研为依托的社会服务工作,充分发挥好高校在科研设施、科研平台、科研团队等科研条件上,所具有的优势,促使大学真正成为推动地方经济、文化、思想等各领域得以卓越发展的高端智库,促成科学研究成为大学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的重要平台,让大学优秀的科学研究成果能够注入教学之中、扎根于人才培养、贡献于社会、助力于文化传承创新、服务于国际交流合作,这是科学研究职能发挥科研兴校、科研强校的应然与实然的功效价值。

(四)强化科研育人的使命担当

我国《高等教育法》明确了高等院校必须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在坚守人才培养这个中心的前提下,开展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各项活动。2017年 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强调“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强调要把人才培养放在首位来抓。可见,大学的根本使命在于人才培养。大学之道在于育人,育人先育德,也即是“立德树人”。而科研育人有助于大学“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进一步实现。

大学科研育人是指教学与科研相互融合、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及其研究相结合的全方位的综合育人体系,科研育人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育人途径,也是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最为重要的内容。在2015年党中央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文件中就明确提出了科研育人,指出在科学研究活动、科学探索世界的过程中要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等,在科研之中寓以思想政治、思想道德教育,形塑大学生正确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有着崇高的思想境界,促成大学生成为人格健全、灵魂美丽、生命通达、良善道德的人,这是符合大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的要求,也符合社会主义培养时代新人的发展要求的。也就是说,大学科学研究除了在科学技术上要促就国家创新发展与人类社会前进,还要承担起科学研究涵育科学精神、涵养人文情怀、塑造道德价值的育人责任。

猜你喜欢

科学研究大学科学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老龄科学研究》(月刊)欢迎订阅
“留白”是个大学问
欢迎订阅《纺织科学研究》
纺织科学研究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