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道管理中企业合作参与的实现路径探究

2021-01-08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21年11期
关键词:河长河道绿色

张 鑫

(北镇市水利发展服务中心,辽宁 北镇 121300)

近年来,为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以及保障国家水环境安全,有关部门提出不断创新河道管理模式和全面推进河长制的重大决议[1-2]。由于盲目追求经济利益,部分企业缺乏对水环境的保护,水生态环境受各种生产活动影响而受到严重的污染。因此,对于部分企业政府要严格的要求,确保能够做到清洁绿色、净污减排,企业发展必须达到水生态保护标准,从而取得更大的竞争优势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

1 企业合作参与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充分考虑河长制落实情况,发现河长巡河效率低、资金渠道来源单一、河长办人员配置少等问题,对顺利推进河长制造成严重制约。在水生态环境治理和河长制全面推行的新时期,建立健全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的环境治理体系就显得非常重要。在市场经济稳健、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生态环境保护与企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对于河道管理加强企业合作参与,对实现生态-社会-经济的协调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目前,由污染偷排直排、技术工艺效率低、企业生产能力落后等企业发展造成的水污染问题非常突出。水体环境受企业生产影响较大,不仅会给居民生活环境、河道水质状况等造成严重影响,还会导致产能和资源的极大浪费。为了有效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必须制定激励政策、加快生产工艺改进、淘汰落后产能、引导企业资金投入等,树立绿色生产的企业形象,以生态的治理方式打造企业新名片,既能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市场回馈又能满足企业追求利益的需求,更好的促进企业发展。企业合作参与可以逐步转变其原有破坏者的角色,发展呈水环境的保护者、参与者,通过将环境的外部效应内部化以及环保纳入企业生产的标准,并发挥市场调节作用,才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及区域水环境的切实改善[3]。

2 河道管理中企业合作参与的实现路径

2.1 企业自觉净污减排

1)治污体系升级。企业治理水环境的程度主要取决于污染物的末端处理,为提高经济效益或降低生产成本,部分企业存在偷排直排等违法行为,河道水质受到严重影响。对此,企业应进一步改造升级其治污体系,对产生大量污废水的印染、造纸或化工类企业,要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定期升级水处理系统,确保污染物的达标排放。对污水生产较少的企业,统一收集产生的污水,并按批量送至专业的污水厂处理。此外,应加强废水清洁技术的研发,在废水回收实现资源二次利用的基础上,还可将污水处理后用于再生产,从而减少废水的排放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进一步提升用水效率。从政府层面上,要进一步完善管理和监督机制,对企业产生的污染物本体、排放量以及末端治理工作配合第三方评估机构进行调研,向政府定期提交报告。此外,为了解决违法成本低、执法成本高以及促使企业自觉减少排污量,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适当增大企业排污费。

2)加强绿色清洁生产。污染防治的重要阶段是企业生产过程的有效控制,若企业一味追求生产速度而忽略长远的利益,采用落后传统的生产工艺将大大降低资源的利用效率,这不仅违背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的理念,而且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使其经济利益受损。因此,必须加快清洁绿色生产[4],具体如下:①将先进环保、绿色生态的生产理念贯穿于企业生产的全过程;②高度重视生产管理,积极引入降能节耗的技术设备提高资源利用率;③成立检测体系,对企业清洁绿色生产的成品进行严格的审核,逐步打造企业环保品牌。通过培养产品品牌、推动生产技术革新等措施实现清洁绿色生产,实现企业生产质量和效率的提升,逐渐形成绿色环保的企业形象,并获取更长远的经济效益。

3)转型升级传统产业。传统产业要加快转变水准低、污染高、能耗高的现状,为形成规模经济和促进低碳环保绿色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通过推动新旧功能转换、产业结构优化以及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实现持续稳健的企业经济发展提供保障。①明确定位,对于企业产业类型邀请专业机构或专家进行评判,并对其是否达到节能减排、绿色生产要求做出合理的评估;②因地制宜,紧紧围绕资源集约利用目标和地方资源配置特点,鼓励散而小的中小企业与大集团、大企业联合,或向其靠拢,从而实现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发展;③加快转换新旧动能,最大程度的提高产品附加值以及降低资源环境消耗。由此以来,不仅可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快速发展,而且有利于治理和保护区域水环境。

2.2 建立企业绿色资金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治污防污的关键期,但受限于资金渠道来源单一、供应不足等因素,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着严峻的行驶。资金投入是全面推行河长制和河湖管理的基础,由于尚未形成系统的资金保障体系,河道有效治理受到极大的阻碍[5-6]。所以,必须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通过引入绿色资金实现经济资源互补,为顺利推行河长制提供重要保障。

1)设置环保资金。可在企业生产预算内设置合理的治污经费,保证环保监管资金来源稳定,以及对污染物及时有效的处理,进一步提升企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自我监督能力。

2)政府提供环保基金支持。考虑到环保公益性、必要性的特点,企业可申请环保专项基金。政府要结合实际情况遵循一定原则设立环保专项基金,向资金需求量大的典型环境污染企业倾斜。对企业周边河道定期开展专项检查、随机抽查以及普查,对企业治理成效进行全面考核,并将专项基金与考核结果挂钩。通过对治理成效等级的合理划分和企业治理改善排名的公示,对成效等级较低和较高的企业,按环保治理支出占比缴纳罚金以及提供专项资金补助,通过补足基金支出实现外部资金支持。由此以来,既能激励企业参与河道治理的积极性又能增强政府的监察力度。

3)加强政企资本合作。企业与政府的合作模式有两种,即政府与企业的合作关系、BOT融资模式。①政企建立合作关系,通过企业招标和签订合同项目,企业与政府遵循公平协商的原则实现合法化合作,政府选择环保治理能力强且具有投资价值的企业进行投资,并给予一定的收益权和治理权激励企业创新绿色生产技术,企业承担环保治理任务,从而实现资本与资源共享。通过拓宽河道治理融资渠道有利于缓解政府的财政压力,并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治理项目风险,为企业资本提供活力空间和发展机会。②BOT融资模式是一种第三方机构与政府达成合作协议,水污染治理项目的资金投入、建设等由第三方污水处理机构来承担,并对其经营期限严格规定,准许企业在经营期限内以提供服务的方式获取相应的利润。对于相关项目地方政府有管控权、监督权,第三方和政府共同分担项目风险。第三方污水处理机构在特许经营期限结束时,应向政府部门按合同约定移交,转由政府制定的部门管理、经营和接管。

4)健全资金监测体系。在政府与企业间的合作、政府部门亦或企业自身引入环保基金时,各部门、单位都要建立健全资金监测体系,数据化、网络化融资参与的资金投入成效、资金流量、来源,以大数据信息公开为原则提高资金合作、资金引入等信息透明度,为资金的安全运作提供保障,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管理,鼓励公众对企业治理过程的了解,为优化企业管理制度提供支持,为政府全面考核和评估企业资金利用率提供保障,从根本上解决了资金利用率低、供应不足的问题。

2.3 完善企业河长机制

目前,我国河长制推行还处于起始阶段,虽然明确分配了治理任务,但人力资源的缺乏依然对河长制的顺利推行造成极大的阻碍。所以,可以结合河长制的有关要求,逐步实行企业河长制,按属地化管理模式从村、镇、县、市逐级开展河道治理建设。企业河长是从相关企业内部,由当地环保部门选拔的负责人担任,应充分发挥自身内行优势协助当地总河长开展相应的工作,通过属地化管理企业场区内部以及企业周边的河流,借助行业影响力增强对污染企业的约束力,确保治污防污工作的顺利开展。

1)“企业河长”的选拔。以村、镇、县、市四级河长制为原则设立企业河长,可优先考虑厂区内河流流经或周边有河流的企业。依据相关文件要求,由生态环境和水利部门联合评估相关企业,企业河长由评选出的环保优质生产企业的相关负责人或法人担任,企业河长接受河长办的统一指导,加强循环生产和清洁生产模式的积极探索,努力实现达标污水减排、不达标不排,积极推广先进技术和生态理念的普及,切实发挥带头示范作用。

2)“企业河长”的培训。①学习专业知识:总河长办在工作前期就要组织集中培训,对企业层面负责人和河长邀请环保专家进行指导,并加强向环境友好型企业治理经验的学习,通过实地观摩学习提升企业绿色生产技能;在“企业河长”管理过程中,对其业务能力定期组织测试,通过理论联合实践测评其业务处理能力,全面提升企业河长的专业技能。③明确责任与义务,“企业河长”的主要义务有把控河道污染程度、调查污染物来源、监督或巡查企业生产污染情况、配合同级河长工作,并结合上级河长办要求将有关情况及时上报,针对具体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其主要职责是对同行业以及自身环保治污工作的监管,在积累企业财富的情况下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最大程度的消除环保隐患;通过培养其主人公意识、宣传生态理念以及协同参,及时收集并反馈广大群众的治水建议,加快政企合作。

3)“企业河长”的考核。加快建立内部淘汰和奖优机制,“企业河长”定期提交河道治理报告,包括经济效益、资金使用、水质监测等内容。①从评优评奖上,对企业所管辖的河道环境定期邀请水利和环保部门进行绿化考核、水质检测,通过对比分析已交报告与考核结果,并结合民众满意支持度、污染治理成效和相关工作实施情况,评选优秀企业河长给予荣誉表彰,激励其他企业河长贯彻履行相应的职责。②从违法惩治上,对未实现达标排放或预期目标的河长,由总河长办联合环保部门进行考核,按责任落实情况给予相应的现金处罚。此外,还要淘汰治理成效低、民众口碑差、责任不明确、考核不合格、环保意识不强的企业河长。

3 结 语

文章从污水处理技术与生产工艺的升级、企业自身结构的调整、“企业河长”以及企业绿色基金的设立等角度深入论述了河道管理中企业参与的必要性、重要性,通过企业主动参与力求解决河道管理效率较低、投入差异显著、资金来源单一、管理人员不足等问题。虽然,企业参与河道管理为全面推行河长制注入了新生力量,使得管理模式更多元化,但现有管理模式下仍未有效解决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企业河长优势、最大利用治理资金、最大优化产业机构等问题,未来仍需不断地优化改进、总结创新。企业要参与合作、配合政府整理,重视自身的主体地位凝聚多方面力量支持,将公众、企业和政府真正聚集到统一的河道治理展现,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维护水生态系统健康。

猜你喜欢

河长河道绿色
绿色低碳
浅析沅江市推行河长制模式
关于河道治理及生态修复的思考
生态修复理念在河道水体治理中的应用
河道底泥脱水固化处理处置技术的研究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河道里的垃圾
从法律视角看“河长制”对水污染防治的作用
开化:催生“河长”公选制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