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角下乡村原生建筑的发展之路
——以黟县碧山村为例
2021-01-08向晓航
向晓航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工业 设计与艺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0)
1 引言
中国乡土文化历史悠久,它是数千年来劳动人民根据不同的地域特点、环境要素、风俗人情、时令变迁、生产劳作等因素而形成的具有地域性与原生性的文化结晶,这种文化结晶相对完整地保留了各地区的文化基因,并且生动地表现在人们的“衣、食、住、行”上。它记载与描绘了不同地域的文明、体制、生产关系等社会状况,其中各地区的原生建筑类型,更是反映出特有的地域性乡土文化(如:安徽的徽派建筑、湘西吊脚楼、福建土楼等),它们也构成了各具特色的原生建筑文化。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为我国乡村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特别是《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纲要中,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方针,更是对我国乡村的经济产业、生态环境、乡村文化等领域指明了发展的方向,绘制了宏伟的蓝图。如何对原生建筑保护与传承,是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必须高度关注并努力思考与探索的课题。本文以安徽省黄山市黑多县碧山村原生建筑的保护与传承为例,分析与探索乡村振兴视角下乡村原生建筑发展之路。
2 当下乡村原生建筑发展面临的挑战
乡村是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载体,而乡村中的原生建筑则是这重要载体上的关键元素,它记载着村落的兴衰与变化,承载着人们的乡愁和记忆。随着城镇化的飞速发展以及城乡资源配置的失衡,传统与古朴的村落正遭受着严重破坏,原生建筑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2.1 乡村原生建筑遭受拆毁
原生建筑及建筑群落在“拆”中消失。为改善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国家加大了城镇化建设与城市化进程,乡村确实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在此进程中,一些乡镇部门对政策的理解过于机械,对政绩急于求成,许多原有的传统原生建筑被盲目拆除,或者直接废弃,将原住民搬迁至新址,使他们远离自然环境,向社区化、城镇化发展;一些地方村民对原生建筑的保护与改造意识淡薄,加上一些乡村青壮年劳动力外流严重,对这些建筑的修葺程度更低。他们大都选择宁可将其废弃推翻,在原地上修建新式住房,也不愿花人力、物力去修缮原有建筑;尤其对于没有政府文物保护资金资助、户主又无力维修的大量传统民居,除了被转卖或废弃外找不到更好的办法。这些原生建筑大都是通过祖辈流传下来,不但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精湛的传统工艺,而且具有典型的地域文化特点,它们一旦被拆除将很难恢复,着实令人惋惜。
2.2 乡村原生建筑自身的局限
原生建筑的保护与传承除了被拆消亡,还与它自身的结构特征有联系。乡村的原生建筑基本依托民间世代传承的建造工艺与因陋就简的建筑材料,大多以砖木或土木结构为主,随着时间的推移,以木质材料为基础的建筑存在着巨大的弊端,它们的安全性、舒适性、适应性逐渐下降,大多不能满足现代化生活需求;加之虫蛀鼠啮、防火性差、自然因素破坏等原因,原生建筑面临毁灭性的打击;再加上一些复杂的建筑构件维修难度大,传统工艺失传,这对保护与传承原生建筑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2.3 乡村原生建筑的过度商业化
一味要求保护原生建筑,要求青壮年劳动力回流,而没有行之有效的方针政策,无疑是瞎子点灯——白费蜡。在这种矛盾的过程中,将乡村进行适度地商业化开发收到了效果,既对原生建筑与村落采取了行之有效的保护与完善,也吸引了原住民回乡创业(如民宿、民俗商品、特色文创产业等),更重要的是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给当地人也带来了诸多实惠。但是在这看似光鲜的表面,实则蕴藏着很大的隐患。随着一些地方商业化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效,其他的地方便盲目模仿,一味注重经济效益与发展速度。对原生建筑的价值考量,只停留在旅游开发的价值上,就原生建筑的结构而言,青砖与木头被混凝土所代替,建筑形象与结构发生了变化。由于对其丰富的历史、科学、社会、艺术等价值方面认识不足,加之重开发利用,轻深度挖掘的现象普遍,这就容易造成乡村地域性文化特色与人文因素流失,导致“千村一面,百村一色”的景象。
3 乡村原生建筑的发展方向——以碧山村为例
碧山村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境内,占地58.5 km2,是徽州有名的古村落之一。但是它与同县的宏村和西递村相比,热度明显要低很多,整个村落的商业开发与整体规划的力度,也不如这两个村。正因如此,碧山村相比较这两个村落更为原生态,村落的格局变化与原生建筑破坏的痕迹相对较少。笔者于2018年前去碧山村考察,给人的感觉是村落虽不大,但是艺术气息浓厚,对于原生建筑的利用与升级,既保证乡村古建的风貌,又突出了本土文化内涵。
3.1 碧山村原生建筑的保护与发展
3.1.1 最大限度地保留原生建筑风貌
由于商业化开发程度不高,碧山村人流量不大,原生建筑除了更换一些破损构件,基本维持明清时期建筑的风貌,村落也较为完整地保留着乡村传统的生活风貌,自然风光秀美、地域文化深厚、民风淳朴、古建保护完好。例如,碧山书局(图1)是碧山村较为有名的一处古建筑,该处古建筑有两层,以传统的砖木结构为主,由庭院、天井、前后厅、厢房等组成,整体布局体现了徽州民居的传统布局形式。建筑内部木框架多以穿斗形式构建,细节处以榫卯连接,整个建筑让人感觉到历史的厚重感与传统建筑的精巧。当地人将这些老旧的建筑风貌,通过保留、加固和修补的方式,删繁就简、返璞归真,在不影响与破坏原生记忆的面貌下展示给大家,这对整个村落的乡土文化带来了延续与保留。
图1 碧山书局
3.1.2 注入现代元素对原生建筑进行合理改造
为了适应现代文明社会的发展,光从保持原生建筑的外表去做文章,显然已不能满足人们对现代生活品质的追求。在保护原生建筑的同时,也发现原生建筑本身确实存在一些不合时宜的问题,如现代化功能设施缺乏,体验性单一,空间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如何利用现代技术对原有传统建筑做切合实际的改造,在碧山,涌现了一批思想前卫的设计师、艺术家,他们对村落的古建筑进行改造和再生利用;对碧山村的乡土文化重新梳理并加以展示;对废弃的公共场所加以复兴,给人以新的方式去诠释、去表达乡土文化的新内涵。借助碧山书局古朴的建筑与内部格局,里面却是满足现代人所需要的书店与咖啡吧;牛栏、猪圈曾被人遗弃的角落,如今却变成了网红打卡地——牛栏咖啡吧、猪圈酒吧(图2)。在碧山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设计者在改造与修缮之时,充分考虑到原生建筑与周边环境相统一;与特有的地域文化相融合;与当代人们的物质与精神需要高度吻合,使之不但没有退出历史舞台,而且赋予了它新的时代内涵,历史的记忆得到了延续。
图2 牛圈咖啡馆
3.2 理性的商业开发模式
在城镇化的进程与旅游开发的冲击下,邻村的宏村与西递过度的旅游发展,已经改变了它们的原生社会结构。碧山村想在这样的大环境中独善其身,必须有符合自己特点的合理方式。
乡村的建设一切是以村民为中心,以改善村民生活为目标。不开发,不利于当地经济发展,长此以往,村落固步自封也会慢慢地没落消亡。大力开发,或许会带来可喜的经济回报,但是对村落的原生状态与地域文化会带来不可避免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之下,碧山村尝试了一种合理的方式进行发展,即“还原传统乡土社会,吸引年轻人回乡做事,保护传统文化工艺”。在这些理念的指导下,碧山村的改造理性而有序,它选择了一条有别于宏村、西递的发展路线。碧山村坚持走以传播特色本土文化为主导的乡建之路,摈弃那些以大拆大建为主导的,旅游景点式的开发思路,设计者以深挖地方特色为目标,以注重保护乡村文化原真性为标准,合理而温和地开发碧山村,留存了村落更多的“乡愁”滋味。
4 乡村振兴视角下原生建筑发展的思考与对策
针对当前乡村原生建筑发展存在的问题,借鉴碧山村原生建筑保护与传承的有益经验,结合中央《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的要求,我认为,未来乡村原生建筑的发展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4.1 尊重乡村文化的差异性,切实保护原生建筑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样,一方水土也造就了一方独特的地域文化。对传统的乡土文化的尊崇与敬畏,是深入探究传承与保护原生建筑的一把钥匙。因此,想要真正地去保护与延续原生建筑,需要我们认真去分析研究当地的文化,从历史渊源、形成原因、发展过程、影响范围、周边环境等诸多因素去感知和剖析当地文化的精髓,以及当地文化对原生建筑发展所做出的不可替代性影响。像碧山村一样,根据自己的特色,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各地可以朝着这个方向去发展原生建筑,切不可胡编乱造出本不存在的乡土文化,或对邻近地区建筑的生搬硬套。长此以往,对该地区的历史、文化、建筑都是一种极大地伤害,原生建筑不可能正常地延续下去。
4.2 合理运用乡土材料,科学改良传统工艺
合理运用乡土材料,使原生建筑更能体现地域特色,延续历史记忆,从而形成特色丰富,具有独特感的建筑文化历史。
除了传统的乡土材料,比如陶土烧制的砖瓦、就地取材的原木、具有本土气息的大漆等。传统的建造技术也是原生建筑的别具魅力所在。比如榫卯建造技术、传统夯土民居建造技术、抬梁式建造技术、干栏吊脚楼建造技术等,这些建造技术是当地人民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与原材料特性所总结出来的符合本土建筑构造的营造工艺。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技术逐渐不能满足现代生活方式的需求,正走向衰亡。应当重新认识先人智慧的技法,对其进行改良和革新,以适应当代建造的要求,使传统建造技术重获新生,使其发挥其自身的先进性与原生性,满足原生建筑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需求,增强乡村特色与乡土气息。学习碧山村的做法,利用现代技术对原生建筑中一些不合时宜的地方进行合理改造,让原生建筑永远保持它独有的魅力。
4.3 满足时代需求,促进原生建筑可持续性发展
任何事物墨守成规,没有及时吐故纳新,再好的东西也将被遗忘。原生建筑的发展也面临着这样的局面,当新时代的要求与发展摆在人们面前,而旧式建筑依然保持着老旧的格局,单一的功能,残破的外表,那么它必然会遭到遗忘。
可持续性发展作为21世纪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行动纲领,已深入到包括建筑在内的各行各业。在发展原生建筑方面,也应当将原生建筑文化与现代需求相结合,进行有机的、温和的改造,并充分融入到乡土文化中,考虑传统的文化并赋予它新的生命,使原生建筑文化生生不息。在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国家高度重视对各地区原生建筑的保护与传承,并且制订出相关政策,使之可持续性发展。现在越来越多人在思考这个问题,如何留得住这份文化。他们通过提炼乡土文化的关键要素,在建筑设计中得以再现,推陈出新,从而设计出具有地域特色的新乡村建筑。在保持原有建筑空间环境的完整与统一下,设计出符合当下人生活习惯的功能设施,表达出乡村传统地域文化特征。这是乡村原生建筑发展的新理念,也是原生建筑可持续性发展的一个方向。
5 结语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推进,我国乡村的面貌日新月异。只有在“创新中传承,在传承中保护”,才能使乡土文化的发展回归本源,使乡村原生建筑的发展进入可持续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