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中的情感教育
2021-01-07汪慧玲
汪慧玲
情感教育是语文课堂的重要元素,如果得不到充分的重视,学生的情感就会缺失。怎么解决这一问题?本文谈谈几点对策。
对策一:教师要存养真挚丰富的情感。语文课堂,如果教师的表达既不慷慨,也不蕴藉,言语苍白无味,这样的课堂气氛,学生的感受不言而喻。
语文教师的感知必须是敏锐的,其情感必须是充盈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化入作品的意境中去,并“高保真”地将作品中的情感传达给学生,使主体之情与文章之情融为一体,碰撞交流,产生共振,扣响学生的心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对文章的内蕴有较为深刻的领悟。
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为例,此十六个字,要想深刻体会出字里行间所深藏的万里出征、一朝返乡、满目凄凉的家国之恨和相思之苦,自然不容易。教师若不能以一颗敏锐的心灵展开对诗中意境的丰富想象,并调动起自身的生活体验的话,就很难与作品中所抒发的情感产生共鸣。
教师要存养真挚丰富的情感,身临其境地体会出作者彼时彼地的心情,为引导学生培养深厚的情感奠定基础。
对策二: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语文课堂,教师必须将内心的情感通过各种手段外化出来,传达给学生,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充分激发和调动,从而让学生也受到深刻的感染。
文学作品中所涉及的场景、情境不少是学生没有经历过的,如国仇家恨、生离死别、真挚美好的爱情、天人合一的感受等。时空的差异、阅历的缺乏在相当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因此,教师要采取多种手段,返溯情感的源头,营造动人的场景,弥补时空的差异,从而催生学生心中的情感,力求使学生对作品产生更多的共鸣。
催生学生情感的手段很多,如美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叶圣陶说:“叙事叙情的文章,最好还是美读。”例如,《岳阳楼记》中的“淫雨霏霏,连月不开”和“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两幅画面,通过反复美读,拓展了我们无限的想象,使我们如见其景,如见其物,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从而不难体会迁客骚人“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和“心曠神怡,宠辱偕忘”的思想感情。
反复地美读,能让我们展开类比与联想,促成移情。“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的境界,中学生不熟悉,难免会有“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解诗作强说愁”的感觉。反复地美读,结合创作背景读,传统文化中的儒道精神、古代知识分子的人生追求、自身的人生体悟便会在我们心中渐渐明晰。
对策三:打破语文课工具理性藩篱。语文的工具性是客观的,但它绝不是单纯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更重要的是,它是人类精神美化与升华的“媒体”,是有血有肉的东西。在教学中,如果本末倒置甚至舍本逐末,只重形式,学生就会失去情感的陶冶,审美难以提高。因此,教学中必须加强情感教育,用课文的真、善、美去培养学生的人生境界,丰富学生的美好心灵,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
理性和情感可以偏重,但绝不可偏废;情感教育和理性教育也并非不可兼容。文学作品本来就是情文并茂的,情感和理性自然也可相辅相成。
语文学科是一门开放的学科,语文和生活同在,因此,教师在讲授文学作品时,应该充分认识到情感的作用,存养内心丰富充盈的情感,展示高超的言情技巧,让学生在情感的审美中自觉实现思想的升华、灵魂的净化。
责任编辑/黎修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