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学·学中思·思中悟
2021-01-07邱春燕
邱春燕
【摘要】小学中年段衔接以字词句为训练重点的低年段与以篇章习作为难点高年段,语文阅读教学尤显重要。中年段语文阅读教学,既巩固低年段的字词句训练基础,又提升高年段的篇章和习作训练所需能力。为此,笔者尝试通过“读”“学”“思”“悟”的教学策略调动中年段学生阅读积极性,从而进一步提升中年段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中年段;语文阅读;语文素养;阅读思维
小学中年段(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已在低年段(小学一、二年级)的语文学习中掌握了一定的字、词、句等基础性知识的学习能力,为了更好地衔接以篇章、习作训练为重难点的高年段(小学五、六年级)的学习,语文阅读教学尤显重要。阅读,是掌握语文知识的一种途径,更是提升语文素养的一种手段。为此,要通过“读中学 学中思 思中悟”的教学策略来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
下面,就此简单谈谈本人的体会。
一、在“读”中“学”,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小学语文,以读为本。在教学过程,通过朗读、默读、诵读、精读、略读等多种方式的“读”,不但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与作者产生共鸣,领会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更关键的是在读中要启发学生质疑。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问”是学习的关键,是求解的前提,是进步的阶梯。因此,让学生从小树立质疑的意识,激发他们提问题的欲望是非常重要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课题,培养问题意识对于促进学生深入阅读,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在“读”的过程中,“学”会乐于提问,即“我要问”
一般来说,低年段的学生刚入学没多久,他们的已知不足以支撑“质疑”的能力;进入中年段后,通过各方面的积累,这时候的学生已经储备了一些知识点和判断力,俱有初步质疑的能力。只是,中年段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产生了自尊心,会害怕自己质疑的水平遭到老师的批评,更害怕遭到同学的嘲笑。因此在教学过程,创设宽松、民主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读中乐于提问。学生的质疑水平,不管高或低,甚至是错误的,也要让学生知道“也许会有它的存在价值”,都要予以鼓励,这样才能让学生做到“我要问”。
(二)在“读”的过程中,“学”会善于疑问,即“怎么问”
学生仅仅是乐于提问还是不够的,还要懂得“怎么问”。于是,学生一步入三年级的学习,笔者就领着他们一起向文本“提问”。记得在统编版三上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大青树下的小学》学习中, 笔者就尝试让学生在初读课文环节中,把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打个问号。由于这是他们升入中年段后的第一节语文课,之前没有养成“质疑”的习惯,不懂得“怎么问”,仅仅是拿着笔在读课文。这时,笔者就调侃起自己来:“我是一个特爱学习的老师,懂的很多,不懂的更多,就拿这篇课文来说吧,我就不懂为什么作者要写‘各色’服装,我啊,就在这儿打了个问号;我还发现课文的最后不是用‘句号’,而是用省略号,为什么呢?我也在这打了个问号。”这时候,学生们开始乐呵呵地拿起笔在文中打了一个又一个的问号,也蠢蠢欲试地把小手举起来汇报了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此时,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激发和培养,为学生将来的自主探究学习作了铺垫。
(三)在“读”的过程中,“学”会敢于质问,即“为何问”
学生在敢于提问的前提下,接下来就是重点是引导学生善于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而不是提可直接从文中找出答案的问题,或是提与课文毫无关系的问题。其实,每篇课文都存在有价值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善问,可从方法入手,如围绕课文题目、课文插图、课文标点、课文空白、人物言行等。记得在疫情网课期间学习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一诗时,笔者先让学生们看插图,说说图中所画的内容;接着让学生再读诗,看看诗中描述了哪些景物?这时,学生们通过图、诗的对比,发现图中并什么没有画“河豚”。于是,不少学生提出了河豚去哪儿了的问题。笔者趁机表扬了这些善提问的同学们,也顺势让大家明白了该诗的最后一句的重点词“欲”的意思,学生们也因此理解了“正是河豚欲上时”的意思了。另外,在《荷花》一课中,还有学生质疑到文中所说的“画家”指的是谁;《蜜蜂》一文,学生质疑做实验用的蜜蜂为什么要做记号;除《花钟》里提到的花开放时有时间规律,还有别的花也这样吗……诸如此类的质疑,让学生从敢问到善问,对学生们的思维发展方面是起到了一个质的飞跃。
二、在“学”中“思”,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阅读教学的核心是思维能力。在阅读中启发学生学会质疑,接下来就是让学生思考问题,获取解决问题的途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正如俗话所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一)通过“学”会提问,培养从文本中获取答案的思维能力
中年段的學生,最直接获取答案的途径是文本。所以,课上面对学生的质疑,通过阅读文本中能解决的问题就堂上解决;如果答案不在该文本时,则通过查阅报刊、进图书馆等方式获取。由此可见,在课堂上是不需要落实每个学生所提的问题,更多地是鼓励他们走出课堂,在课外文本获取答案,这样不但可以做到 “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也不违背现时教学大纲中提到的“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的政策。如《夜间飞行的秘密》一文中,我们知道了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是靠嘴里发出的超声波”时,学生由此提到“从生物的启示中,我们还发明创造了什么”的问题时,笔者就推荐他们动物科学类的书籍获取信息,一周后再汇报自己所搜集的资料。
(二)通过“学”会提问,培养从观察中获取答案的思维能力
观察(主要是自然观察法),能及时捕捉到正在发生的现象,不需经过中间环节。如部编教材四上第三单元《爬山虎的脚》一文,这是我国著名作家叶圣陶写的一篇状物类的说明文。这一课中,为了更好地落实解决学生提出的“爬山虎的脚是如何向上爬”的问题时,笔者就结合本课的难点布置他们课后观察在大街小巷或公园里触着墙壁生长的爬山虎。他们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后,了解了爬山虎的脚一定要触着墙才能生存的知识。学生们通过用观察的方法获取了爬山虎叶子和脚的特点,也更进一步学习了作者叶圣陶爷爷的精湛的写法。
三、在“思”中“悟”,培养学生的拓展能力
当然,解决问题的途径还很多,如生活经验、实验、调查、询问等等,他们通过这些途径主动解决了问题,当了一回小小科学家,获得了满满的成功感,更促进了他们的阅读学习兴趣。
(一)培养“举一反三”的“悟”
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能有助于学生高效学习,培养学生不断创新、探索的学习精神。学会了一门知识,往往会对学习新的知识产生积极的影响,用举一反三的思维方式,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上文提到的《爬山虎的脚》一文,学生们通过观察获取事物特点的信息的方法也可以迁移到别的文章中,如《蟋蟀的住宅》等。
(二)培养“触类旁通”的“悟”
语文学习,是一个积少成多、聚沙成塔、长期积累的过程。基础性的知识,如字、词、句的学习,固然少不了积累。对于阅读而言,更要学会积累。在阅读中,学习作者在行文、造句、写作方面是如何灵活运用;文中的优美段落是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运用明喻还是暗喻?语句用词上有何特点等,这些都是要积累的。另外有些语句和词语写法新颖,或者是当下难以消化的,这时就需要一个摘抄本,让学生们学会整理总结,懂得“触类旁通”,甚至在课外的阅读中,也能悟出个“道”来。毕竟,课本的知识就如大海里的一滴水,只是学生学习的一篇范文而已,远远满足不了当下的阅读需求。
在语文课堂中单单凭一本教科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显然是难以完成的,因此,采用“读中学 学中思 思中悟”的阅读教学策略,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高玉.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内蒙古教育(基教版),2015(9).
[2]罗晓辉.语文的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教育科学论坛,2016-10-20,四川教育出版社.
[3]黄莉莉.重视高阶思维培养,推动阅读教学转型[J].小学语文教师,2019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