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苦奋斗是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2021-01-07夏一璞
夏一璞
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成功注定不是一条开满鲜花的平坦之路,艰苦奋斗是踏破荆棘、破除阻碍的利器。
艰苦奋斗是一个内涵丰富、历史悠久的传统与作风,不仅是劳模精神的重要内涵,更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与社会主义建设中形成的精神法宝,体现了工人阶级先进的政治本色。无论国家如何开放,思潮如何多元,理念如何更新,艰苦奋斗的作风始终是劳动者在工作与生活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保障,也标志着中国人必须代代相传的精神风貌、价值方向与行为准则。
20世纪60年代有一首唱响祖国神州大地的歌曲《到农村去,到边疆去》,词曲作者是著名音乐家朱践耳。这首歌是在毛泽东号召广大知识青年“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历史背景下,赞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在艰苦的劳动环境中以苦为乐、以苦为荣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歌里唱道:“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革命最艰苦的地方去。”当年,无数知识青年就是在这样深切的号召下,来到边疆、扎根边疆,挥洒无悔青春,书写壮美诗篇。
“时代领跑者——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具影响的劳动模范”“敦煌的女儿”樊锦诗就是一位这样响应祖国号召,到祖国的边疆去,扎根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革命最艰苦的地方坚守文明根基、传承文明血脉、传播文明火种的“最美奋斗者”。她的身上体现了劳动模范在强烈的主人翁责任感的驱使下,以国家的号召为指引,自觉地将个人奋斗与祖国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将个人价值与国家人民的价值交汇融合的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精神。劳模精神是什么?是艰苦奋斗的实干凝结而成的高贵情操;艰苦奋斗是什么?是忍常人难忍之艰苦,为常人之难为之事,成常人之难为之结果。“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在忧患中坚守的劳动模范把安乐祥和带给了其他人。
1938年,樊锦诗出生于北京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1963年,她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学专业毕业。1962年大学实习期间,她久慕敦煌莫高窟的神秘与美丽,报名到敦煌研究院实习。莫高窟里精美绝伦的石窟艺术令人为之目眩,她沉浸在目不暇接、云蒸霞蔚的佛教艺术世界里。然而,莫高窟的美是真实存在的,现实的烦恼也是真实存在的。很快,来自大城市的樊锦诗由于水土不服、营养不良被迫提前离开了那片艺术与现实同在、美丽与贫瘠共存,甚至还游离于现代文明之外的黄土地。樊锦诗曾坦诚地说,那一次过后,她并不想再去敦煌,因为那里实在是太苦了,满眼黄土,如牧民一般的生活,都是她不曾设想过的情景。
带着这样的想法,樊锦诗离开了,可是一年以后,带着祖国的托付,樊锦诗又回来了,而且从此就不曾离开。毕业分配的时候,敦煌研究院向北京大学提出邀请,想要当年同一批来到敦煌的实习生,其中就包括樊锦诗。出于对女儿身体的担忧,樊锦诗的父亲甚至给校领导写了一封信,希望让女儿去别的地方工作,然而樊锦诗却扣下了这封信。她经历过敦煌的荒凉,体会过敦煌的艰苦,知道漫漫前路面对的是怎样的一片土地,那是春风都不曾吹拂过的荒原,却有着中国最具魅力的佛教石窟艺术。她想,如果祖国需要有人来守护莫高窟,那么我就去吧,我是国家的主人翁。“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是她对人民的承诺。
带着这样一份嘱托与承诺,樊锦诗扎根敦煌40年,与丈夫儿女两地分居19年,无怨无悔。敦煌研究院两任院长常书鸿、段文杰扎根边疆的无私奉献精神深深感動了她。敦煌莫高窟里亟待保护的古老艺术呼唤着她,顶住“武斗”破坏文物风潮的压力激励着她,在一次次劳动的磨砺与思想的洗礼中,她决定要全身心地投入敦煌的文物保护工作中去,并且动员了丈夫放弃在武汉的舒适生活,带着孩子与她共同扎根敦煌,与敦煌共生。
1998年,迈入花甲之年的樊锦诗从前任院长段文杰手中接过文物保护的重担,成为敦煌研究院第三任院长,成为敦煌艺术新的守护人。由于年代久远,之前的保护措施不到位,莫高窟几乎所有洞窟都有不同程度的病害,如果不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多年以后,莫高窟的美丽可能就真的湮灭在历史的尘埃里,剩下的只有书中那亦真亦幻的描述了。如何保护莫高窟和开发莫高窟所产生的矛盾显得尤为突出。当时全国掀起了一股跨地区旅游上市的热潮,很多人看到了莫高窟在旅游市场上的商机,希望将莫高窟商业化以获取巨大的经济价值。对此,樊锦诗坚决反对,莫高窟所代表的中华文明远比丰厚的钞票重要得多。钱挣不了,总可以从别的地方挣,但莫高窟是独一无二的,毁掉了就不会再有。“莫高窟是国家对我信任,交到我手中,让我来保护她,可如果莫高窟被破坏了,那我就是历史的罪人。”樊锦诗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
但同时,敦煌是世界文化遗产,理应让她的美丽展现在世界人民的眼中,看看1000多年前中华民族的民俗风貌、宗教信仰、思想感情和美学艺术。为了权衡开发与保护,樊锦诗苦苦思索,终于她大胆构想了“数字敦煌”的服务体验,即把洞窟、壁画、彩塑及与敦煌相关的一切文物拍摄并加工成高智能数字图像,整合已经散落在世界各地的敦煌文献、艺术作品、研究成果等,将它们合并制作成为记载翔实的音像制品。壁画是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无论风貌、情感、艺术成就都是不可再生的,也许随着历史的发展、地球的变迁,壁画最终可能消失湮灭,这是人力不可预知的未来。但当下可以做到的就是用数字化的方式固定我们现有的敦煌之美。
樊锦诗苦守边地40年,苦心孤诣保护文物的行为得到了社会大众的一致认可。2000年,在敦煌百年庆典上,国学大师季羡林赞颂她“功德无量”。
2019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莫高窟的历史沿革和文物保护研究情况,并走进洞窟察看历史悠久的彩塑、壁画。他在听取了时任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的汇报之后,高度肯定了敦煌的文化保护工作。他强调:要十分珍惜祖先留给我们的这份珍贵文化遗产,坚持保护优先的理念,加强石窟建筑、彩绘、壁画的保护,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提高保护水平,将这一世界文化遗产代代相传。
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樊锦诗“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这是对她舍半生入茫茫荒漠、投全情守住文明之火的表彰。从青丝到白发,从城市到边疆,这场文化苦旅蕴含着劳模精神中艰苦奋斗的革命情怀、坚韧不拔的顽强斗志、坚如磐石的意志品质。
(本文节选自人民日报出版社《劳模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