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刀石
2021-01-07刘江滨
刘江滨
我在《今晚报》发表了一篇随笔《聪明的两面》,被中国作家网转载。陕西女作家舒敏看到后发来微信欲在她的平台“舒写”转发,我欣然回复,当然可以,因为此文本来就是受您小说《聪明人》启发而作。我又进而说道,好朋友是思想的磨刀石。敏锐的舒敏当即称此语可谓一个好题,于是便有了同题作文之约。
本人天生愚钝,才思不敏,好多构思是从朋友火花一溅中捕获,就好比我这把钝刀需经朋友的磨刀石磨上一磨方现锋芒。
磨刀石,小时候在农村常见。一块长条状坚硬的石头,家里的菜刀、镰刀等都要蘸上水在上面刺啦刺啦磨一番,锈刀变得明亮,钝刀变得锋利。磨刀石平时毫不起眼,扔在庭院角落无人问津,关键时刻“磨刀霍霍向猪羊”大显身手,哪里少得了它,妥妥的农家必备。
磨刀石,古称砥砺,词出《山海经》,郭璞注曰,砥砺,磨石也,精为砥,粗为砺。名词又可变动词,《荀子》有言:“阖闾之干将、莫邪、钜阙、辟闾,此皆古之良剑也,然而不加砥砺则不能利。”也就是说,再好的名剑如果不在磨刀石上磨一磨,就不会锋利,正应了那句古语“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小小一块磨刀石,作用之大,谁敢小觑?
依我看,好朋友就是一块磨刀石,所生发的作用与磨刀石差可比拟。
一曰利刃(启发)。磨刀石的主要作用即令刀具由钝涩变得锋利,如《庄子》所云“刀刃若新发于硎”,硎,即磨刀石。好朋友常常就有这种启发开悟之功。他(她)的一句话、一篇文或一个举动能使你在懵懂中,脑洞大开,豁然醒悟,即如一把铁片忽然变成了利刃。
唐代有一个人叫汪伦,我们知道他是因为大诗人李白。他就充当了一次李白磨刀石的角色。汪伦卸任泾县令后居于桃花潭畔,他听说李白旅居南陵其叔父李冰阳家,便修书一封邀请他来做客。信中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欣然而至,汪伦却说:“桃花者,潭水名也,并无桃花。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万家酒店。”李白大笑,依然在这里盘桓数日。离开时,汪伦赠名马八匹,官锦十端,并在岸边“踏歌”送行。李白在船上目睹此情此景,忽然灵感乍现,一首千古名诗《赠汪伦》脱口而出:“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汪伦成就了李白一首名诗,也成就了自己千秋万代名。
二曰除锈(规劝)。刀久不砥砺就会生锈,磨刀石则可用来磨垢去污。这样的朋友谓之诤友,能直言规劝朋友过失。明代苏浚将朋友分作畏友、密友、昵友、贼友四类,其中“道义相砥,过失相规”可谓畏友。畏友、诤友都是好的磨刀石。人称“一代文宗”的唐代韩愈,曾有一个赌博的毛病“博塞”,他的挚友张籍,就是那个写出名句“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的诗人,给他写了一封信《上韩昌黎书》,毫不客气地直斥:“先王存六艺自有常矣,有德者不为益以为损,况为博塞之戏与人竞财乎?君子固不为也。今执事为之,以废弃时日,窃实不识其然!”博塞这种赌钱的游戏,君子都不为,如今您乐此不疲,空耗光阴,我真想不明白!韩愈对老朋友这种犯颜直谏还是很感激的,如沉疴去体,凉风拂面,回信言“博塞之讥,敢不承教”,立马答应戒赌。可以试想,如果没有张籍这个磨刀石,韩愈可能真就荒于嬉,一把快刀生锈日久也就烂掉了。
三曰磨砺(激发)。好朋友之间惺惺相惜,相互勉励,互相激发,共同促进,互做对方的磨刀石。历史上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而鲁迅和瞿秋白的故事最为动人。两人在黑暗如磐的年代结下肝胆相照的同志加战友情谊,真的是“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瞿秋白为鲁迅编辑了《鲁迅杂感集》,并写了一万七千字的序言,对鲁迅杂文给予高度评价,成为鲁迅杂文研究经典文献。瞿秋白还以鲁迅的笔名和文风发表了十几篇杂文,如《王道诗话》《出卖灵魂的秘诀》《大观园的人才》等,后来收到鲁迅的集子中。许广平在回忆文章中说:“这些文章,大抵是秋白同志这样创造的:在他和鲁迅见面的时候,就把他想到的腹稿讲出来,经过两人交换意见,有时修改补充或变换内容,然后由他执笔写出。”鲁迅抄录清人何瓦琴的聯句“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赠予瞿秋白,传为文坛佳话。
时下有一个热词叫“砥砺前行”,在漫漫征途中,任何艰难困苦都是人生的磨刀石,作为个人而言,朋友的砥砺尤为重要,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