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凭这东西
2021-01-07李伟明
李伟明
文凭这东西,现在好像又特别受到重视了。干部提拔职务,职员晋升职称,单位引进人才,文凭基本上都是个硬指标。有些地方甚至规定,第一学历不是本科的,哪怕能力再强、工作业绩再突出,职务也不能再上一层楼。至于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评职称,文凭没达标,不管你成果有多丰硕,也只能望洋兴叹。而另一部分人,则因为一纸文凭,仕途上处处绿灯,轻轻松松就到了别人无论如何努力也难以达到的高位,让人唯有徒生羡慕。
时光倒流几十年,我还是个中学生的时候,也知道要为文凭而奋斗。不过,那时文凭对我而言,并没有太立体的感觉。作为一名农家子弟,我只知道考上中师、中专或大学,便能跳出农门,告别烈日下挥汗如雨的艰苦生活,端上一只旱涝保收的“铁饭碗”,万万没想到文凭与文凭之间还会有那么大的区别。在世俗的眼光里,考出去了,只要能分配一个好单位就行,管它是什么层次的文凭。所以,银行学校、税务学校之类的中专,比师范类的大专甚至本科还吃香。特别需要说明的是,那年代在农村,学习成绩好而家庭条件一般的,几乎都在初中毕业时便考中师或小中专去了,为的是早点参加工作领工资,为大家庭减负。我辈学习不如人家的,考不上中师或中专,只好抱着走一步算一步的心态去读前途未卜(在那个年头可以说基本上是“凶多吉少”)的高中,最后反而可能混了个“第一学历是本科”的出身。
我一向以为自己造化欠佳,不受“命运”待见,常常感叹:每当我找到成功钥匙的时候,人家就把锁给换了;每当幸福来敲门的时候,我又偏偏不在家。但现在回过头来看,却不禁倒吸一口凉气,暗暗庆幸自己运气其实不算太差。这事说来话长。当年高考虽遭遇重大失误,但还是拿到了一所在当时很没地位的师范学院的本科录取通知书。那时家里特别穷,去学校报到前,听说该校的专科是两年制的,本科生可以自愿选择调剂到专科班。为了省学费以及早点出来工作,便和家里商量了准备申请读专科。没想到,进了校门才知道,这一年,专科学制改了,由两年调为三年。想想也就相差一年而已,便决定咬咬牙,干脆读完四年算了,起码名声好听些。现在就懂了,好在那年专科学制改为三年,不然我主动放弃本科读专科,那后果可严重了。看到很多同龄人参加工作以后还在不断进取,考这个学历读那个学位,便为自己能够一劳永逸而深感侥幸。
当然,后来形势不一样了,高校大扩招,而且不包分配,考上大学不等于端上了铁饭碗,要进“体制内”工作还得另外再考。这个时候,文凭也不像当年那么珍贵,一起读中学的小伙伴们走出来,基本都不缺这玩意儿,虽然学校不同,层次有别。“金榜题名”的概念,似乎也被颠覆了,不可和当年同日而语。
正因为时代不同,文凭有变化,所以,对文凭这东西,最好不要一概而论。考量人家的文凭时,还得综合考虑,看看他是多大年纪的人,手上持的是什么时代的文凭,在什么地方参加的考试。这些因素都会导致文凭到手的情况各有不同。只看那张纸而不管其客观背景,对某些当事人来说岂非不公平?
更重要的是,历来文凭与水平、学历与能力未必完全挂钩。文凭不是万能的,学历不能证明一切。学历高的人如果入错了行,能力就未必是他最强。
这样说,不是有意贬低谁,它就是一个客观事实。历来都不乏学历低甚至没学历而有超强能力的人。民国时期的梁漱溟,充其量是中学学历,却被蔡元培请到北大做教授;鲁迅、沈从文、巴金这些文学大师的学历也不高,华罗庚也只是个初中学历,齐白石甚至什么文凭都没有……你再看看身边的“成功人士”,不管政界还是商界、学界,就会发现,一个人的成就与文凭,还真未必成正比。
对文凭简单地“一刀切”,总是难免留下遗憾。在用人的问题上,什么时候能不贴标签,多看实际能力就好了。想想当年那些优秀的同学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取得本科第一学历,我便不禁为他们在工作上吃亏而感到惋惜。现在早就不是“一考定终生”的年代了,还能搞“一纸定终生”吗?实践才是检验能力的最好标准,让每一个有实力的人获得相应的施展身手的平台,世界才会充满活力。所以,我以第一学历“达标”者的身份呼吁,给文凭“不达标”者一个机会,让他们以实际能力彌补客观原因导致的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