媚己与从众
2021-01-07杨新伟
杨新伟
近日读到一则小文,文中说:“现实中,许多人喜欢写诗,却写不出好诗,也称不上诗人。因为,他们要么太功利,要么太平庸。所以,他们的人生,远不能进入高贵的境界。其所谓诗作,要么因为太即兴而流俗,要么因为太刻意而僵死——本质上,还是因为他们作为一个人,已经习惯了媚己。”
媚己,源于个体思维中根深蒂固的自我中心主义,愿意生活在自己构建的情境中,相信自己的直觉,最常用的心理标准是:
这就是真相,因为我相信它;
这就是真相,因为我想相信它;
这就是真相,因为我一直相信它;
这就是真相,因为我从自身利益出发要相信它。
记得某新闻发言人在某次事故中说了一句引发网友热议的话:“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他就相信自己的直觉,认为这就是真相。不知道这算不算一种媚己的行为。
当媚己变成习惯,不自恋也自负。情景剧《武林外传》中有一句台词:“我说的自强不是自负。自强的人,想的是如何把事情做好;自负的人,想的是如何把自己的面子保住。”想保住面子的,都是遠不能进入高贵的境界的“诗人”,既不想让人觉得太平庸、太流俗,又要附庸风雅。
媚己者,把认知自负理解成天赋的存在,将自己的一切信念、误解、错觉都当作显而易见的事实,在受到挑战时往往“恼羞成怒”,拒绝承认思维中的瑕疵。当然也不能绝对说死,但是,媚己者中绝大多数人都不情愿为难自己的思维方式,除非他能依据批判性思维行事,否则面对与自己相信的事情相悖的信息时,就往往采取逃避的态度。这种思维方式是较低层次的思维:特点体现在无反省,常常依赖直觉,由低技能混合而成的水平,具有很大程度上的自利特性以及自我蒙蔽性。
低智商的媚己行为以心理暗示的潜意识,来标榜自己所谓的个性化输出。这种个性化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在娇生惯养条件下长大的人习惯性保持着幼年时期的万能感,不懂得忍耐与自制,错误地认为自己与众不同,是特别的存在,无所不能;第二种,在消费“个性至上论”的社会环境中,人们被“必须拥有突出的个性”这一强制观念胁迫,从而对不认可自己的他人及社会产生不理智的情绪及行为。
从众区别于媚己,媚己是以自我为中心,从众是以“群像意识流”为中心,本质都是既定的心智模式——远离思考。看过这样一句话:“从众者,有圣人引领时,他们不一定会是圣人,但当魔鬼带路时,他们皆是魔鬼。”李娟在《冬牧场》中说:“大家都愿意盲从,好像世界上最安全的事,就是让自己消失在‘多数’之中。”这两句话很深刻,大有异曲同工之意。从众的原因在于人的浅薄,人在浅薄时,特别容易被声音最大的人吸引,也更倾向于从众。而如果带节奏的人指向阴谋论,那舆论的大旗就会倒向越来越歪的方向。这也是当下网络环境中,表象下出现的人云亦云,众口铄金的情况。思考累心费神,所以人们都喜欢纵容自己在轻松的诱惑里丧失深刻,而不管“丧钟为谁而鸣”。
法国哲学家帕斯卡说,人是为了思考才被创造出来的,无意识即死亡。孔子也说过,“学而不思则罔”,但人往往是在一种无意识存在中随波逐流。若要不盲信、盲从,我想,一是要多读书,避免说违反常识的蠢话;二是要多思考,不是谁都能做意见领袖,但是要敬畏自己的独立人格。这样才能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