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身处“淤泥”当如何

2021-01-07李伟明

杂文月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定力年轻干部小林

李伟明

一个地方或单位的主要领导因贪腐问题“落马”,往往“拔出萝卜带出泥”,牵出若干名涉案下属。这个时候,人们便难免感慨:对于一个地方或单位来说,摊上一个正直的“一把手”是多么重要。而那些涉案人员,如果平时表现不至于太恶劣,当然是能博得一些同情的。

孔子说:“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农村有一句老话则从另一个角度说:“上梁不正下梁歪。”正反两个角度,说的都是领头者的为人,对下属将产生什么后果。特别是对年轻干部来说,和什么样的群体为伍,跟一个什么样的“师父”,在很大程度上将影响他今后走一条什么样的路。

人在职场,我们或许可以选择单位,但几乎没办法选择领导。那么,如果不幸遇上一个品行不端的上司,或者进入一个风气不正的单位,是否意味着只能抱着“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心态,无奈迎合、随波逐流,把自己的前途交给“命运”?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如果身边的“大环境”不好,对个体来说,最佳选择,应当是以“出淤泥而不染”的决心,坚守底线,保持原则,而绝不能以种种借口为由迷失了自我。

在“淤泥”之中坚守底线,要有睿智的辨别力。很多年轻干部之所以不假思索“有样学样”,一是对某些行为是否妥当,甚至是否构成违纪违法缺乏理性的认识。二是对这些行为将导致什么后果没有充分的认识。分辨不出别人的“言传身教”正确与否,便难免“近墨者黑”,步入歧途,乃至同流合污,一损俱损。《中国纪检监察》2021年第8期报道,四川省广安金鸿文化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原总经理宋小林多年前入职广安市前锋区建设局,验收工程收到第一个红包500元时,一度忐忑不安,看到同来的验收人员都非常自然地收下红包后,他还回到单位和同事讨论这个红包能不能收。结果同事们都不以为意,认为这是正常事,根本没人管。从此,宋小林怀着“大家都收,我也跟着收”的从众心理,对于老板主动送上的礼金来者不拒,一步步走向腐败的不归路。如果当初宋小林能认识到这种红包收不得,后患无穷,那么,即使身边人继续收,他起码可以独善其身,不受其害。可惜,很多干部就是因为像这样对纪法规定学习不够,对事物的发展趋势认识不够,心怀侥幸,无原则跟风,最终惹火烧身,悔之晚矣。

在“淤泥”之中坚守底线,要有坚强的定力。面对凭空而降唾手可得的好处,面对花花绿绿五光十色的诱惑,要一个普通人毫不动心,确实有点困难;尤其是对涉世不深、经济基础薄弱、渴望出人头地的年轻干部,更是难上加难。这个时候,“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定力,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对凡夫俗子而言,“定力”也不是天生就有的,需要从人生价值的思索中而来,需要从艰辛生活的历练中来,需要从前车之鉴的教训中来。想明白了人生的价值何在,你就会对物质方面的欲望看得淡些。经历了生活的种种磨砺,你就会把“身外之物”摆在相对次要的位置。看过了别人因为心太大而导演的人生惨剧(特别是那些曾经风光无限、最后误了卿卿性命的人物),你就会知道唯有“走正道”才是真正的出路。权力面前,陷阱不断,只有不断增强定力,才能一路过关闯隘,实现人生旅途的精彩。说句不够“高大上”的实在话,在物欲面前,不妨抱着“知足常乐”的“保守”心态:宁愿走得慢一点稳一点,也不要贪一时之快,出卖良知与底线,为明天摔个大跟斗埋下伏笔。

在“淤泥”之中坚守底线,还要有监督约束的外力。光靠个人修为,时间久了,有的人难免在“淤泥”中沉沦,或者被越积越厚的“淤泥”埋葬。对“淤泥”这样的环境,需要正义的力量来干预。加强公权力的监督与约束,让某些“一把手”不能一手遮天、为所欲为,形成“淤泥王国”,这样才能解除广大干部的后顾之忧,尤其是让那些有良知、有底线的干部能够安心做事,不必患得患失。“清淤”需要制度的力量,同时也需要每一个向往净土的人共同努力。健康的政治生态是每个人的福气,真正明白了这一点,你就知道该作出怎样的选择。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环境对个体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但是,只要自己内心强大,勇于坚守,即使一时遭遇不良“环境”,也可以做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再说,人人皆环境,即使某些人制造的“環境”欠佳,也没必要跟风盲从。遏制私心杂念,坚持做好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洁净的“小环境”又如何?

猜你喜欢

定力年轻干部小林
涵养宠辱不惊的定力
基建的“定力”与“发力”
高考前与高考后
年轻干部面对“三重门”
年轻干部要过“一道坎”
年轻干部要做到“五个过硬”
参加座谈会的新任职年轻干部
行政行为公定力研究之学术梳理
别来无恙
增强政治定力 担当发展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