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应用
2021-01-07赵晨璇
赵晨璇
(山西路桥第六工程有限公司,山西 晋中 030600)
1 工程概况
某桥梁工程上部结构采用连续箱梁,下部结构采用柱式墩、柱式台和钻孔桩基础。其中,桩基的总桩数为32根,桩径为1.5 m,不同桥台和桥墩的桩长有所不同,0#和3#桥台的桩长为40 m,1#和2#墩的桩长为45 m。
2 施工技术
2.1 场地平整与施工放样
桩基施工区域场地应平整,施工前将地表杂物和植物清理干净,并对软土进行换填处理,并通过夯压达到密实。钻机底座必须处在坚实填土表面,防止产生差异沉降。对于场地大小,应能满足钻机与其它机械设备放置的要求。
场地平整处理完成后,根据设计要求开展测量,使桩位偏差处在允许范围之内。桩位测量和设置完成后,还需要在桩位的四角采用十字线的方法设置护桩。该十字线的中心要和桩位中心完全对准。
2.2 护筒埋设
(1)护筒采用钢板通过卷制而成,其壁厚以不会在施工中产生变形为准控制,直径要比设计确定的桩径大出20~40 cm,每节长度为1.5 m。将护筒埋设好以后,其顶部要比地面高出30 cm左右,并在护筒的周围使用粘土填充和夯实,避免渗漏,并防止钻孔中的水头过高。
(2)护筒的埋设主要采用挖孔的方式进行,根据桩位中心开挖出直径比设计桩径大40 cm左右的坑。将护筒埋设好后,其顶面中心偏位不能超过50 mm,竖直方向倾斜度不能超过1%。
2.3 钻机就位
钻机以反循环钻机为主,就位前需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如设备检查与维修等。将钻机安装好后,其底座与顶端必须保持平稳,不能发生位移与沉降。钻盘的中心需要和护筒的中心处于同一条直线,最大偏差不能超过2 cm。
2.4 泥浆制备
泥浆以质量合格的黏土或膨润土为宜,在施工现场可在护筒中投入适量黏土,然后采用钻锥以相对较小的冲程通过搅拌制成。钻进过程中,泥浆通过泥浆池进入到钻孔中和钻渣相混合,然后使用真空泵使混合料到达进渣口,再利用钻杆及出浆阀等排泄至沉淀池当中进行净化,经沉淀达到澄清之后再次进入钻孔中进行循环。
2.5 成孔、清孔
(1)钻孔开始前应先采用人工进行探孔,确定是否存在地下管线。
(2)在钻孔过程中,钻孔中的水位应比护筒外部高出1~1.5 m,钻头的起落速度应保持均匀,既不可太猛也不可突然变速,从钻孔中取出的土体不可堆放在周围。钻孔时,对钻杆予以稍提,以此在护筒内进行打浆,并使用泥浆泵进行泥浆循环,在浆液达到均匀后即可开始正式钻进。
(3)钻孔应做到一次性成孔,中间不允许停顿。钻进的进尺应适当,在护筒的底部,应使用低档钻进,使底脚产生坚硬泥皮。若护筒底部由于土质松软产生漏浆,需将钻头提起,向钻孔投入黏土,然后钻头进行倒钻,确保胶泥进入到孔壁当中对孔壁上的空隙进行填堵。钻进时还应关注土层发生的变化,每当进尺达到2 m进行一次渣样的捞取,以判断土层状况,做好记录。
(4)将桩孔钻到设计要求的标高后,由监理工程师检查桩孔的倾斜度、直径与深度,其中,桩孔的直径和深度都不能比设计要求的值小,而垂直度应不超过1%。检查时,若检孔器无法到底,则要提升钻杆实施扫孔。
(5)清孔过程中,桩孔中的水位不能比地下水位低。清孔的方法为换浆法,将钻锥提高到孔底以上10~20 cm的位置后进行空转,压入纯泥浆,将悬浮状态的钻渣换出。当换出的泥浆实际含砂率小于2%,且黏度在17~20 Pa·s范围内时,即可完成清孔。
2.6 钢筋笼制安
(1)制作钢筋笼时,先根据设计要求的尺寸做好加强箍筋,并标出主筋具体位置。将主筋放在平台表面,标出加强筋所在位置。在焊接过程中,加强筋上所有主筋的标记都要对准中部进行标记,将加强筋扶正后,用直角板对主筋和加强筋之间的垂直度进行校正,之后方可开始点焊。将加强筋焊接完成后,需采用人工或机具设备对骨架进行转动,并按照以上方法将其它主筋焊接好,然后将骨架吊起,使其处在支架上,接着套入盘筋,根据设计要求的位置做好螺旋筋的布置,通过点焊达到牢固。
(2)在入孔焊接对接过程中,应先在孔口处挂好下段钢筋笼,然后对第二段进行吊装,采用单面搭接焊的方法固定,以此逐段下放和焊接。将钢筋笼吊入到钻孔内后,对轴线位置与垂直度进行校正,避免产生扭转变形,在钢筋笼到达设计要求的标高后,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其处在孔位中心。
2.7 混凝土灌注
(1)导管为300 mm钢管,其内壁应保持光滑和圆顺,壁厚为4 mm,节段长0.3 m,此外还应准备长度为0.5~2.0 m的导管。导管之间采用法兰或丝扣连接,在接口部位使用橡胶圈进行密封,以防止漏水,在灌注开始前还要做好水压试验,确定接头部位是否密封。
(2)一次清孔完成并确认达到要求后,因需要安装钢筋笼和导管,所以到浇筑还有一段时间,此时孔底还会产生一定厚度的沉渣。对此,要利用导管实施必要的二次清孔。经复测确定沉渣厚度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完成二次清孔,准备开始混凝土灌注施工。
(3)灌注用混凝土主要为商品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30,采用专门的运输车运输到现场。灌注时,应先灌入第一批混凝土,其具体的数量需通过计算确定,使泥浆通过导管排出,并确保导管进入混凝土内至少1 m。
(4)完成第一批混凝土的灌注后,开始后续灌注,需注意,混凝土的灌注必须保持连续,中间不允许停顿。灌注时,孔内水头高度必须始终满足要求,导管实际埋深按照2~6 m的范围控制。
(5)浇筑施工中,出料口进入到先灌部分混凝土中的长度应达到2 m以上,但不能超过6 m,在导管内混凝土压力作用下使液面不断上升,实际的上升速度应达到2 m/h以上,期间要注意钢筋笼是否上浮,若上浮,应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如增加导管埋深,减慢灌注速度,避免灌注时产生太大的冲击;在混凝土液面达到骨架1~2 n后,对导管予以适当的提升,减小其埋深。
(6)混凝土灌注施工中,需严格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抗压试件的留取,一般情况下每根桩的试件数量都应达到3组以上。实际的灌注高度要比设计桩顶标高高出1 m,在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达到要求后方可拆除护筒。
3 结 语
综上所述,钻孔灌注桩是桥梁工程施工中最常用的一种桩基类型,目前该桥梁工程的钻孔灌注桩施工已经完成,不仅质量合格,而且工期、成本等都符合要求,说明以上施工技术是合理可行,不仅能保证该工程的质量,还能为其它工程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