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数字文化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成就、贡献与展望*

2021-01-07项琳

图书馆论坛 2021年10期
关键词:数字资源服务

项琳

2011年文化部、财政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首次从政策角度明确了“公共数字文化”的基本概念及建设内容,阐明了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此后,“公共数字文化”被持续纳入国家及地方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纲要和政策文件,成为新时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文化发展改革的重点任务。在各项政策的推动下,近10年来我国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成效显著。

1 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主要成就

1.1 基层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网络持续完善

2013年,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以下简称“发展中心”)启动建设“边疆万里数字文化长廊”项目,构建环绕我国边疆地区的广覆盖、高效能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网络[1]。发展中心通过直接补助、与公安边防部门合作共建等方式,支持和带动了许多富有特色的服务实践,如内蒙古“数字文化走进蒙古包”、黑龙江“全省边防部队数字文化长廊”、福建“海上丝绸之路数字文化长廊”等。“十三五”期间,中西部贫困地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提档升级项目被纳入公共数字文化建设规划,通过项目实施,全国已对22个中西部省份的3,866个乡镇服务点、14,136个数字文化驿站进行了升级、改建[2]。此外,2016年,发展中心启动“汉藏文化交流”项目,整合了藏区五省文化共享工程平台与汉藏文化交流资源,实现了汉藏文化交流建设服务的互通互联。

1.2 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成效显著

1.2.1 资源规模不断壮大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简称“文化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等公共文化数字工程建设推动公共文化资源总量和规模不断扩大。文化共享工程联合各省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民艺术普及、精准扶贫专题等数字资源780.8TB①;并以此为基础,针对特定人群文化需求,定制资源服务包,相继推出心声·音频馆、大众美育馆、社区文化生活馆等品牌数字文化产品。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在全国400余家省市级公共图书馆开展了现代文献、民国时期文献、善本古籍等的数字化和元数据集中仓储建设,目前累计建设政府公开信息数据1,447万余条,地方图书数字化资源415万余页、报纸数字化9万余版,全国数字资源总量超过22,414TB[2]。此外,疫情期间各级公共文化机构普遍加大数字资源建设力度,促进了资源规模的壮大。

1.2.2 地方特色资源项目建设成果丰硕

2013年以来,文化共享工程广泛发动各级分中心、支中心力量,通过立项方式建设地方特色资源项目864个①。各地市、县级支中心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立足本地特色文化,围绕优秀传统文化、全民艺术普及、红色文化、精准扶贫等多元主题,推出了一大批文化专题片、微视频、动漫、音频、慕课、多媒体资源库等资源成果,通过国家公共文化云、中国文化网络电视、中组部党员远程教育平台、中央电视台、地方卫视等渠道开展形式多样的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1.2.3 创新新媒体资源展现形式

为适应移动互联时代新媒体的传播特性,提高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范围和效能,发展中心开展动漫、微视频、慕课等新型数字资源建设。比如,2012年启动“中华优秀文化数字化建设与传承计划”,以“戏曲动漫”为先行示范,打造以《红色历史动漫》为代表的精品数字资源,开展了“传承经典 共享文化——戏曲动漫进校园”普及推广活动[3],深受少年儿童喜爱;2015年起开展微视频征集及“乡村拍手”计划,广泛征集群众原创微视频,开启了以群众文化活动带动数字资源建设的新模式;2017-2018年有12个省(区、市)的19家单位申报了27个文化共享工程慕课资源建设项目,完成3,588集课件,内容涉及音乐、舞蹈、戏曲、书法、绘画等[4]。

1.3 公共数字文化形成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平台

1.3.1 公共文化云服务平台迅速发展

公共数字文化云服务是新时代背景下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服务增效的重要战略举措。自2011年浙江省嘉兴市推出“文化有约”云平台以来,我国各地公共文化云建设蓬勃发展。2014年12月,上海市嘉定区推出首个以“文化云”命名的区域性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文化嘉定云”。2016年3月,全国第一个省级区域全覆盖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文化上海云”正式上线。此后,安徽、重庆、天津、北京、山西、江苏、河南等多个省份陆续推出省级、地市级或区县级的文化云。2017年11月,“国家公共文化云”正式上线,致力于建设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总平台,实现全国各级各类公共文化机构的互联互通,资源和服务的共建共享,提高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在基层的供给效率和服务效能。截至目前,我国已形成了国家级、省级、市区级、县区级4级文化云建设模式[5]。

1.3.2 新媒体传播渠道不断拓展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充分利用新技术与新媒体,依托互联网、广播电视网、移动通信网等传输网络,借助手机、数字电视、移动电视等新兴媒体,不断拓展传播渠道。2013年发展中心启动实施“文化共享工程·中国文化网络电视”项目,其“共享直播”纳入云端服务,成为群众文化活动、演出、培训的热门展示和宣传的新媒体渠道,累计播发各地群众文化活动、专题讲座等670场,点击量达到2.07亿人次[2]。2019年9月,发展中心“文旅e家”手机客户端和微信服务号正式发布上线[6],成为汇聚、展示公共数字文化工程资源精品、开展基层数字文化服务和活动的重要渠道。随着“文旅e家”应用程序和微信服务号的正式上线,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在移动服务领域的布局基本完成。

1.3.3 数字文化馆试点建设加快

自2015年发展中心启动数字文化馆建设试点工作以来,全国已有5批次88家单位开展项目试点,相继搭建了数字文化馆平台,发掘本地区的非遗资源、旅游资源和红色资源,形成网络培训、艺术资源点播、线上活动、志愿者服务等基本功能,累计发布艺术普及资源96,486部(集),开展线上线下结合活动842场,服务了1,547万人次[3]。数字文化馆建设的规范化、标准化工作也取得进展。比如,2016年发展中心联合马鞍山市文化馆制订《数字文化馆建设工作指南(试行)》,从数字资源、基础网络硬件、线上平台、线下数字展示与体验、线上线下结合服务、运维推广等方面提出了指导建议。2019年,《数字文化馆资源与技术基本要求》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列为2019年第一批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

1.3.4 与社会化平台的合作日益加强

发展中心探索与阿里云、喜马拉雅、抖音、新浪、学习强国等社会化平台的合作共享,用社会渠道平台带来服务增量,推动公共数字文化融合创新发展,加强宣传推广力度。比如,2018年12月,发展中心联合国家图书馆在喜马拉雅开通“文旅之声”服务账号,陆续发布11张专辑,共计3,182个音频节目,截至2021年6月底,其粉丝量达4.6万人。2019年4月19日,国家图书馆互联网信息战略保存项目启动,首家互联网信息战略保存基地落户新浪。2019年9月,发展中心联合国家图书馆在“学习强国”平台申请设立“数字文化”学习强国号,上线首日发布的专题节目在48小时之内点赞量突破10万。

1.4 创新“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模式

1.4.1 打造数字文化超市

一站式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通过有效整合和聚拢各类公共文化资源、活动、场馆并提供点单、预订、配送等功能,打造了系列“数字文化超市”。公众通过互联网便可一键选择所需要的各类资源与服务。数字文化超市改变了以往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供给模式,转向基于群众的“自下而上、以需定供”的菜单式、点单式服务方式,推动了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由“政府端菜”向“百姓点菜”转变,实现了以人民群众需求为导向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促进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与百姓文化需求的无缝对接,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务的针对性。

1.4.2 网上文采会打造供需对接交易平台

近年来,各地文采会逐步由线下扩展至线上,通过线上交易平台,实现供需双方的有效对接。比如,首届浦东文采会上线公共文化服务采购App,力求打造“文化淘宝”,实现供需双方全天候线上对接;东莞打造“空中文采会”,发布公共文化产品采购清单,展示各类参展的公共文化产品,实现线上“看菜点单”;2019年11月,文旅部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国家公共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建设的全国公共文化和旅游产品交易中心正式上线,该中心旨在建立公共文化和旅游产品及服务项目线上交流、展示、分享和交易的服务集成中心,成为我国领先的公共文化和旅游服务领域一站式服务平台[7]。

1.4.3 创新线上线下公共文化服务与活动模式

一方面,公共文化服务基于公共文化云的活动预约、场馆预订实现了线上预约和线下参与的有机结合,激发了公众参与热情;另一方面,开通网络直录播功能,创新了线上线下互动的服务模式。各地群众通过中国文化网络电视基层服务站点、手机客户端、国家公共文化云等同步收看文化演出,在线参与网络互动,形成了线上线下共同参与的新时尚。“乡村春晚”“百姓大舞台”“欢跃四季”“全国百姓广场舞”等品牌活动通过直录播方式进入“云端”,极大地拓宽了服务覆盖范围和受众群体。图书馆领域涌现出许多基于手机App的创新实践,如“彩云服务——我阅读、你买单”“网上借阅、社区投递、送书上门”“智慧图书共享平台”等,利用互联网创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模式,有效对接公众需求。

1.4.4 推进大数据分析在服务需求识别与效能评估中的应用

以国家公共文化云、文化嘉定云、佛山文化云、上海图书馆“一城一网一卡一系统”、深圳盐田图书馆新馆智慧平台等为代表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开发了大数据采集与分析功能,为政府决策、需求识别、效能评价提供基础数据与用户画像分析。通过分析沉淀的数字资源、活动和场馆利用与参与数据,准确掌握市民的服务偏好、需求、使用习惯等,并对服务质量和场馆利用情况展开效能评价,为管理部门在配置文化资源、改善服务质量、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等方面提供了决策依据,实现了智能匹配和个性化精准推送,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1.5 数字文化互动体验空间建设成果丰富

线下数字文化互动体验空间成为近年来我国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公共图书馆中自助办证机、自助借还机、二维码电子书下载机、数字资源查询机、大型数字互动墙等先进电子设备已较为普及,读者可享受自助办证、借阅、续借、还书、数据库检索、二维码书刊资源下载等一站式全自动阅读体验服务,部分图书馆还推出机器人智能分拣还书、智能书库、问答机器人、VR虚拟现实等人工智能应用,为读者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互动体验。以马鞍山数字文化线下体验馆、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数字文化生活体验馆”、贵州民族文化数字体验馆等为代表的88家数字文化馆试点单位普遍开展了线下互动空间建设。各地博物馆通过多媒体放映、虚拟现实展示、人机交互装置等展现方式构建了数字博物馆线下体验空间,其中以故宫博物院、首都博物馆、苏州博物馆等为代表。

1.6 培养了一批专业化的数字文化人才队伍

发展中心、国家图书馆联合各省图书馆、分中心、文化馆,采取现场集中培训、远程网络培训等方式,面向省、市、县级公共文化机构的主管领导、业务骨干和基层工作人员,开展公共数字文化培训,在各级服务阵地形成了一批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培训主题涵盖公共数字文化工程融合创新发展、中西部贫困地区和边境地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数字文化馆建设、文化共享工程慕课系统应用、网络信息安全、少数民族语言资源译制、“进村入户”专项资源建设、公共数字文化工程技术支撑平台等内容。

2 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突出贡献

2.1 丰富了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和形式,提升了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推动公共文化发展成果更多更快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一是公共文化资源总量不断扩大、内容建设更优质、资源形式多样化,并突出地域化、特色化、品牌化。二是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和产品获取更便捷、传播渠道更灵活,可获得性得到全面推升,让群众足不出户,不受时空限制,即可相聚在“云端”,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三是增强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服务供给突显“以人为本”,供给内容更精准、服务方式和流程更加人性化。无论是数字文化超市,还是“你选书、我买单”,都充分体现了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大力推动了以人民群众需求为导向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提升了人民群众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四是实体数字文化互动体验空间增强了公共文化服务互动性和趣味性,提升了公众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积极性、参与感和体验感。

2.2 缩小了城乡和地区间的文化鸿沟,拓宽了文化惠民服务的广度

我国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扩大了文化惠民服务的覆盖面,助推文化精准扶贫。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文化工程建成了一批县级中心、乡镇基层服务点和行政村基层服务点,将优质文化信息资源送到田间地头。覆盖城乡、便捷高效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网的形成,进一步缩小了城乡文化发展差异,让乡村群众通过数字电视、直播平台、公共文化云等新媒体传播渠道共享文化成果。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提档升级项目建设整合了优质公共文化资源,搭建面向贫困地区、边疆地区广覆盖、高效能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网络,实现了不同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成果的互通互联,缩小了地区间的文化鸿沟。

2.3 促进了文化和科技融合,带动了“互联网+公共文化”跨越式发展

从实体空间拓展到虚拟空间,从阵地服务、流动服务变为数字化服务,公共数字文化建设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技术基点,在可视化呈现、互动化传播、沉浸化体验技术应用系统平台与产品建设等方面重点突破,创造了大批文化和科技融合创新性成果,打通了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最后一公里”,也带动了“互联网+公共文化”跨越式发展,为高质量文化供给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比如,数字文化互动体验空间的建设,借助全息投影、虚拟场景、裸眼3D等数字化技术手段,将地方特色文化展示、馆藏资源展示、非遗民俗展示、全民艺术体验学习、数字阅读体验等有效融合,是将公共文化元素与科技手段深度融合的重要体现。

2.4 成功助力疫情防控工作,保障了特殊时期公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各级文旅部门和公共文化机构充分利用各自独特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推出线上文化服务,保障和丰富了群众居家防疫期间的精神文化生活,发挥了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社会效益。文旅部推出“在线公共文化服务”专栏,提供全国博物馆线上展览、国家图书馆线上公开课等多项服务。各级公共图书馆普遍增加在线书刊投放量,推出疫情防控和心理疏导知识分享等“阅读战疫”活动。各级文化馆通过网络展现全民艺术普及资源及各类精彩演出,通过网络吸引大众参与群众文化活动。各地博物馆通过线上方式实现在家“看”文博。疫情期间各级公共文化场馆“闭馆不谢客,服务不打烊”是近10年来我国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成效的一次集中展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为满足特殊时期公众精神文化需求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重要力量。

3 展望

“十四五”时期,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对于未来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重点任务,本文提出几点思考。

3.1 加强数字资源内容建设,创新数字资源样态

加强内容建设,突出地方特色,提升中国文化影响力。各类公共文化机构在立足文化系统自身优势资源的同时,整合其他系统具有历史、人文、科学价值的高品质资源,逐步形成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地域特色文化资源、民间文化艺术与群众文化资源为主体的数字资源库群,促进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加强资源整合,创新数字资源样态。一是整合全民阅读、全民艺术普及、群众文化活动和博物馆数字馆藏等文化资源,打造全国分级分布式数字文化资源库群,持续提升资源建设质量。二是创新新媒体资源样态,加快既有数字资源改造升级。加大微视频、慕课等适应现代移动互联网应用特点的新媒体数字资源建设力度;结合新时代公众的文化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资源,加快特殊群体数字资源建设,如对已建资源进行整合梳理和二次加工,针对残障群体、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打造符合其需求的数字资源。

3.2 深化智能化、一体化公共文化网络平台建设

一方面,加快国家公共文化云、地方公共文化云和地方智慧城市平台的统筹对接、“一体化”发展。整合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按照统一标准和规范,实现一个界面获取全部服务内容。另一方面,加快公共文化网络平台与政务服务、民生服务等公众常用服务平台的互联互通、融合发展。推动端口对接和服务嵌入,实现数据共享、统一认证,提供“一体化”集成式平台服务,融入城乡居民生活,推动公共文化网络平台拓展覆盖范围和提升服务效能。

3.3 推动公共文化大数据管理系统建设

持续完善国家和地方公共文化云等平台的大数据管理和服务功能,建设公共文化场馆服务数据实时采集系统,基于公众使用“云平台”和线下终端的浏览信息,对海量数据资源进行采集、存储、挖掘、整合、分析和可视化,将公共文化大数据资源转化为发展研判力、决策支撑力和流程优化能力[8],动态掌握多样化需求,提高公共文化供给的精准性和预见性。建立健全数据开放和共享机制,将文化大数据资源纳入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加强大数据在公共文化服务和管理上的应用,提升公共文化行业监测、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

3.4 推进“沉浸式”“互动式”数字文化实体体验空间建设

发展特色化、大众化实体体验空间,增强“沉浸式”“互动式”体验。运用“5G+VR/AR”、虚拟现实、全息影像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强数字艺术、“沉浸式”“互动式”体验等新型文化业态在公共文化场馆和服务中的广泛应用,通过创设智慧化、沉静式的互动体验空间和场景,增强公共文化服务对大众特别是年轻人的吸引力,发展符合群众需求、有吸引力的新型智慧空间,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参与性、互动性和趣味性。

3.5 利用社会化平台打造线上服务品牌和“粉丝”文化社群

利用新媒体平台打造线上服务品牌,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走上“云端”、进入“指尖”。加强与微信、微博、短视频、网络直播等社会化平台的对接合作,创新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工作机制,大力发展云展览、云阅读、云视听、云讲座、云演出等线上服务,打造“云上乡村村晚”“云上群星奖”等数字文化服务品牌。

依托网络传播媒体平台,培养具有高黏性的“粉丝”文化社群,构建新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反馈模式。一是公共文化机构要打造有特色、有价值、有影响的公众号、视频号等,组建和培育以文化需求为导向、以兴趣爱好和特长为纽带的“粉丝”文化社群,拓展和强化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的“社群式”服务。二是加强文化社群运营。增强文化活动互动性、参与性,关注“粉丝”体验和反馈,激活“粉丝”活力,拉近与公众的时空距离,提高个体的参与感和沉浸感。加强文化社群组织与成员间的互动交流,增强群众文化享有的归属感与存在感,不断提高公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率。

注释

①数据来自北京大学国家现代公共文化研究中心2019年12月研制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状况评估报告》。

猜你喜欢

数字资源服务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答数字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数字看G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