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班主任对特殊学生的有效转化
2021-01-07山东省滕州市善南街道善国苑小学张芬芬
■山东省滕州市善南街道善国苑小学 张芬芬
一、特殊学生主要成因
(一)家庭原因
现代社会发展节奏不断加快,社会公众的经济收入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部分家庭的经济水平较差,这种家庭背景会造成部分学生在班级的其他同学面前缺少自信,在面对家庭环境比较优越的同学时,会产生一定的自卑心理,在人际交往中处于弱势地位,长此以往,学生会缺少与人沟通的信心,情况严重的甚至会衍变成自闭心理,会进一步诱发小学生心理疾病的产生,进而酿成比较严重的后果。
(二)个人原因
部分学生会因遗传或者因为后天事故造成的身体残疾或者身体患有疾病,这些学生大多在智力方面或者行为方面与其他孩子存在较大差异,也有可能在智力方面遥遥领先于其他人,但是在社交行为方面存在较大的不足。具备上述特点的孩子在心理素质方面也会存在一定问题,在长时间得不到有效缓解的情况下,极容易引发心理疾病。这种类型的特殊学生群体属于个人原因造成的群体特殊性。
(三)社会原因
时下社会经济、科技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各领域之间的融合程度变得越来越深,人际交往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不同地区、不同背景的人会因为各自的不同原因居住到同一个区域内,如果孩子出生在社会背景和人际关系比较复杂的环境中,自身人格、生活习惯、家庭情况、亲人素质均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影响,这些影响优劣夹杂,无法有效进行明确的判断,孩子长时间生活在这种环境中,会在潜移默化的作用下受到各界因素的影响,孩子的思维意识也会变得尤为复杂,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遇到问题时,会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态度和处理方式。
二、小学班主任转化特殊学生群体的注意事项
(一)尊重学生
对于小学教学阶段而言,学生群体的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均不成熟,因此,班主任在带领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期间,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给予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和表达空间,让学生能养成主动阐述个人观点的习惯。在此期间,还需要充分关注学生情绪,尤其是特殊学生的心理状态。普通学生在经过班主任的开导后能快速地进入正常状态,但是特殊学生需要班主任在其身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因为这些特殊学生会将个人想法藏在心底深处,班主任需要保持足够的耐心挖掘学生心底的想法和故事,找到问题根源,争取在根本上解决问题。在发现学生存在心理问题时,班主任必须及时为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保证学生能快速走出心理阴影,不可以忽视学生,也不可以采取定期疏导的方式,定期疏导存在的弊端比较明显,如果学生在一段时间内产生的心理压力过大,班主任的心理疏导难度会变的更高,效果也会降低,能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
(二)关爱学生
处于小学教育阶段的学生大多不够成熟,需要班主任的陪伴和关爱,对于特殊学生群体而言,班主任的关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种教学需求下,小学班主任需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学生,为学生创造更多的交流时间,让学生能及时沟通心意,表达自己心中所想,班主任可以让班集体中的全部成员共同分享自己的故事,在这样的情况下,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距离会变小,学生会在集体生活中体会到更多的关爱,进而感受到集体带来的温暖。班主任要积极营造健康、阳光、娱乐的群体氛围,因为这一教学阶段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学生的学习行为和生活行为在大部分时间内是统一的,所以班主任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作用,为班集体注入更多的关爱因素,保证所有学生都能生活在浓浓的关爱中,在班主任与同学的关爱中成长,养成健康的人格,这样特殊学生群体也能在关爱中完成从特殊向良好的转变。
(三)挖掘学生潜力
小学班主任需要注意到学生的个人特点,支持学生培养个人兴趣爱好,挖掘学生的潜力。作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小学教师需要身兼数职,既属于小学生的老师,还属于班集体的家长,既需要重视对特殊学生个群体的心理辅导,同时还需要做到公平、公正地对待班集体中的每一个学生,不可以让学生在班集体的学习生活中感受到心理落差,同时也不可以让小学生在教育方面掉队。班主任需要在教学工作中充分挖掘学生个人潜力,帮助学生养成集体荣誉感,让学生能在某一领域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提升学生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更好地帮助学生融入集体生活中。
三、转化特殊学生群体的有效策略
(一)改善教育环境
班级凝聚力是提升班集体中全体学生团结意识的重要标准,小学阶段的基层教育既属于学生学习的启蒙阶段,又属于学生幼年阶段成长的主要生活区域,而班集体对于学生而言,更像是一个大家庭,是一个由学生和教师共同组成的团体,班主任在此期间扮演的角色更像是学生家长,在平时带领大家进行活动,在上课期间活跃教学氛围,带动学生学习发展的班级灵魂。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工作中充分发挥出自身优势,在教学活动中注重教学成效,关注学生发展,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为学生成人、成才提供发展动力。小学班主任在面对特殊学生时,需要将其与其他学生平等对待,让特殊性学生觉得自己与其他小伙伴没有区别。特殊学生在忘却自身的特殊性后,会受到其他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渐渐养成自身健康的人格,与其他学生之间的距离也会逐渐减小,人际交往能力会不断提升。
(二)拉近师生距离,促进生生友谊
师生问题是一项始终困扰着教育发展的问题,在小学教育阶段,这种问题不甚明显。小学班主任需要抓住这个问题,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及时消除各种诱发师生矛盾的因素,更好地走进学生,消除学生的心底隔阂,进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感,为教师了解学生、与学生交朋友奠定更为优质的基础。在上述内容基础上,小学班主任还需要在教学期间举办更多类型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可以在活动中交到更多朋友,在快乐中成长。小学班主任需要充分利用教学活动的特点,带动学生的积极情绪,让学生在集体凝聚力的影响下健康成长,养成健康的人格,产生团队协作意识和凝聚力,进而提升学生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拉近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帮助学生消除各方面带来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