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统编版小学语文习作单元的教学“四策”
2021-01-07福建省霞浦县民族小学
■福建省霞浦县民族小学 李 萍
伴随着素质教育的改革推进,统编教材编写体例也迎来了创新发展。在统编教材三至六年级的每册教材中,各新增一个特殊功能单元——习作单元。这个单元由单元导语、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和习作六个部分组成,这六个组成部分衔接紧密、环环相扣,构成一个以习作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序列。小学语文改革中的一个创新型教学内容,对于一线语文教师来说,如何用好统编教材,习作单元具体怎么教,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一、兴趣阅读,激发思维
全新统编版小学语文习作单元六大组成部分承载了观照整体、透析单篇、明确单元目标,提升学生某种写作能力的任务。主要内容分别为观察、想象、写事、写景、写物、写人、围绕中心意思写和表达真情实感。而小学语文习作单元的“单元导读”“精读课文”这两个部分排在单元的首要位置,它们更为强调从表达训练的某个角度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思路和写法,让学生从整体感知、解读、欣赏作品,以体会其特点,学习其表达方式,窥见其价值与创造力。因此,在习作单元教学过程中,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教师就要紧扣学生的认知发展特征,融会贯通语文习作单元的要求,引导学生有序地学习,让学生在读中学习、学中感乐,从而更好地发挥习作单元整体教学的效能,让学生更好地感知和理解课文中作者的写作思路和创作手法,最终有效地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乐趣。例如,学习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篇《搭船的鸟》和第二篇《金色的草地》时,这两篇都是以观察为主线的课文。在教学时,由于在这个阶段的习作上要学习的是“观察”这个主题点,那语文教师在习作单元的教学时,可以从单元导读出发,让学生整体感知观察类课文的阅读须知,让学生做好精读课文的前期准备。另外一个教学重点是要激活学生的思维,向学生表达的是观察的两种写作方式,作者是从哪些点的描写达到这种方式的。比如,上述两篇课文的表达方式既优美又有内涵,教师要注重这两篇课文的不同侧重点,对于《搭船的鸟》这一文来说,教师要侧重让学生了解作者是从动态层面出发,表达动物的形态和动作;而《金色的草地》这一文,则要侧重让学生学习观察的顺序和事物前后的变化。
二、活化交流,架设桥梁
“交流平台”作为小学语文习作单元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紧跟着“精读课文”后面,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在“交流”中强化对写作的理性认识,提炼写作的方法与技巧。因此,在小学语文习作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交流平台”为“桥梁”,在课堂中凸显其交流的性质,让学生在理解交流的方式中更好地认识习作,提炼习作知识和方法,取长补短,丰富自身的习作知识储备,更好地嫁接起后期学生的习作实践运用环节的学习之路。例如,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习作单元,这个单元包含《麻雀》和《爬天都峰》两篇“写事”为主的记叙文类型课文。进入“交流平台”学习时,教师要将两篇课文作为基础,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课文内涵,明白写作中的“写事”类型文章的要点。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爬天都峰》这课中“我”和老爷爷的两次对话,体会他们的复杂心情。虽然只有两句问话和最后的决定,但是发生在两个特定年龄的人的身上,这其中必有思想起伏和斗争。随后可提问:联系上下文,两个人为什么会互相询问?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对于人物心理描写有了更新的认知。另外,进入《麻雀》的交流活动时,让学生在思考——讨论——发言的过程中,弄清课文内在联系,把握“写事”的逻辑关系。通过安排学生小组合作与交流,首先他们确认了文中角色:“我”、小麻雀、老麻雀、猎狗。其次,基本弄清了事情发展的顺序,找到了对应的描述事情起因、经过、结果的段落,也进行了层次的划分和段意的总结。通过给予学生充分的交流讨论时间,很好地活跃了课堂,也让学生在“交流”学习中进一步巩固和理解了课文知识,并且明白了在叙述事情的过程中可以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同时知道了要抓住细节进行描写,也就是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
三、以读促写,实践运用
小学语文习作单元各个部分的功能,具有较强的承接性。教师要利用好它的“浑然天成”。当学生经历了前面的“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的学习后,就可以将“习作”任务进行有效的承接,促进学生提升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让学生既带着已有的经验,又运用上新学习的知识、方法等,进行有效的表达与实践。例如,通过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习作单元的前期学习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入习作“生活万花筒”的教学。本次习作是一篇记叙文,旨在让学生感受如何写好一件事,并能记事完整,能突出“印象深刻”的点。为了更好地激活学生的学习经验,教师可以让学生来回顾总结在《麻雀》和《爬天都峰》中所学的知识点,明白习作要关注顺序、内容、视角和细节。接着,让学生学以致用,结合色彩说事件:“同学们看到了什么颜色,感受到什么情绪,会想到哪些事情?”接着,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为想写的事件命题。可以引导学生借助“六何法习作构思图”来形成自己的习作框架思维。最后,教师导入例文,运用“以读促写”的指导策略,以《小木船》的片段指导学生写好事件的细节。很快,学生的一件件有趣的故事就跃然纸上,大家的思维都非常活跃,写的故事也很精彩。
四、科学评价,深度学习
评价机制在习作课中占有较重的位置,它既能通过各种评价方法指导分享者的习作,也能很好地提升学生对习作要点的把握。从更深层次上来说,小学语文习作单元学习是一个自我实现的过程,学生是这个过程中具有主体意识的学习者。只有学习者——学生,对自身的学习目标有了深度的自我理解,才可能以批判的姿态与学习材料进行对话和选择,以建构属于自己的学习过程与体验。因此,在小学语文习作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从科学评价上引导学生形成深度学习的意识。
五、结语
总之,统编版小学语文开设的习作单元,使习作教学更具系统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它紧密围绕培养学生的某一习作能力为主线,形成一个各项内容之间环环相扣的特征,体现出语文学习的单元整体性和综合性。在教学中,教师要紧扣习作单元的特征,活化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知识运用和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