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类高校研究生实验室安全教育“双准入”体系建设方案探讨
2021-01-07于子钧
于子钧
(天津工业大学,天津 300387)
研究生教育肩负着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培育高层次人才的重要使命,对于推动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在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的实践过程中,为实现研究生的全方位发展,提升其在经济社会中的引领能力,就要提高研究生在科研中发挥的创造力。在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中,教育部《2003-2007 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旗帜鲜明的提出了“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促进创新,转变观念,深入改革,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机制;创建研究生科研创新激励机制,营造校园创新氛围,强化个人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1]。在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对于研究生科研环节的准入管理,只有将研究生的科研实验准入机制健全,才能最大限度的保障学生在科研过程中安全、稳定、高效的对创新能力进行验证,以防在创新实践过程中由于个人的失误和管理的漏洞造成科研过程功亏一篑。
化工类高校研究生在创新实践环节中,实验室安全准入的管理制度建设十分重要。近年来,国内外高等院校实验室安全事故频发,引发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关注。高校实验室安全状况令人担忧,尤其是化学化工类实验室,已然成为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关注对象。剖析高校安全事故的成因,绝大多数是由于研究生的安全意识淡薄、缺乏相应实验安全知识和技能所造成的[2]。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可以最大限度的保障师生在科研过程中能够顺利、安全、平稳的完成创新性的科研工作。
1 健全实验室安全“双准入”制度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制定研究生实验室安全“双准入”制度。包括两个阶段的准入培训和考核:第一阶段,研一新生入学以后,由学院对入学新生进行一次系统全面的实验室安全教育,涵盖消防安全、危险化学品安全、实验操作安全等方面,培训结束后,统一安排测试,检验学生的培训成果,成绩达标以后,颁发实验室安全准入证书,只有具备实验室安全准入资格证书的研究生才能进入到学院的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第一阶段的准入主要侧重培养研究生对于整体学院的实验环境有一个全面的正确认识,能够具备基本的实验安全知识,掌握应对实验危险的能力,具备实验室的管理、化学品的采购、化学废弃的处置的基本能力[3];第二阶段,研究生进入毕业课题的研究阶段,由其导师针对毕业论文中涉及的实验风险隐患和安全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并出题测验,成绩达标以后,研究生才能进入到学院的实验室进行毕业论文的课题研究,第二阶段的准入主要侧重培养研究生在自主探索科研奥秘的过程中提前对未知的风险隐患进行评估预判,知晓个人实验课题中涉及到化学品的安全使用说明书(MSDS),具备实验设计、产物表征、数据分析、论文撰写的能力[4]。“双准入”制度的建立,从学院管理和教师科研指导这两个层面,均对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合规操作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培训,对研究生的培养和管理形成了安全闭环,最大程度的保障了学生在面对实验安全风险隐患时,能够正确有效的处理和化解危机[5]。
2 构建安全有序的实验室安全巡逻网
事故的发生一般来源于人的不规范操作和物的不稳定状态,在规范了师生的合规操作的前提下,为了实现科研环境的安全有序,就要做好对于物的状态的严格监控[6]。从硬件设施上进行更新升级,引入全天候的实验室安全监控系统,包括智能门锁、监控录像和报警检测装置,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快速处理,确保在没有人的条件下,实现安全责任人对于实验室安全状况的远程监控,对于一些重点部位的监控,必要条件下要同公安部门进行联网,确保安全;从软件条件革新上,以研究生为主体创建一支学生巡查队伍,每天定时对实验室进行安全巡查,定期协助老师开展相关安全专项检查,以日巡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发问题、监督实验室整改、消除安全隐患。通过安全监控设施的更新和巡查队伍的建设,搭建实验室安全的巡逻网,彻底实现安全网的纵深全覆盖[7]。安全巡逻网的构建同样也是师生安全意识网的建立,通过师生之间的巡查,相互促进安全管理和合规操作的传播和习惯的养成,有助于师生安全意识的提升和安全实验行为的相互监督,有助于营造安全稳定的实验环境[8]。
3 创建研究生安全科研激励制度
为激励和引导研究生勤奋学习、潜心科研、勇于创新、积极进取,支持研究生更好地完成学业,将学生的安全合规操作情况和安全事故发生的情况与学生的评奖评优挂钩,创建研究生安全科研激励制度[9]。学业奖学金的评定体现多元评价和综合评价原则,引导研究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考察研究生的学习成绩为主、参加专业学术竞赛和科研活动所取得的创新成果、研究生平时的科研合规表现作为重要参考依据[10]。根据“安全问题,一票否决制”,一旦学生在读研期间发生了实验室安全事故,则剥夺其评奖评优的资格。安全问题一票否决看似残酷,恰恰也彰显了开展科研实验“安全第一”的信心和决心。在惩罚后进的的同时,我们更要做的是表扬先进,“树标杆、评先进”有助于优秀的学生在同学当中起到模范引领的作用。评优奖励在全体研究生范围开展:一方面,就全体研究生全年科研合规表现进行考核,10%的比例评选出成绩为优秀的学生,颁发证书并在学业奖学金的评定过程中给予绩点加分;另一方面,就研究生实验室安全巡查队伍中的全体成员全年的工作表现进行考核,20%的比例评选出实验室安全巡查队伍“先进个人”并颁发证。奖惩分明的考核机制,能够激励学生更加严谨、合规、安全的进行科学研究并顺利的完成研究生学业[11]。
4 强化事故应急演练和安全培训
为了及时控制和处理化学实验室发生的安全事故,提高紧急情况处置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协调水平,降低事故损失,需要做好师生的事故应急演练和安全培训。制定行之有效、门类齐全的应急预案,预案涵盖组织机构、人员职责、处置流程、应急保障措施等[12]。化工类高校实验室常备的应急预案包括:危险化学品泄漏应急预案、火灾事故应急预案、爆炸事故应急预案、气体泄漏应急预案、触电事故应急预案等。加强预案的演练和修订,定期开展消防演习、危险化学品泄漏应急演练和疏散逃生演练[13]。每年年初制定本单位的应急疏散预案及演练计划,组织方案实施和开展演练工作。在特定的日子开展主题教育培训,例如“11·9 全国消防安全日”[14]。预案的修订也做到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充分调动各部门参与的积极性,力求提高预案的处置能力,切实做到有效快速的排除险情。
化工类高校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的制定和运行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校院各级职能部门、教师、实验室管理人员和研究生的共同参与,不仅需要硬件设施的革新,更需要管理制度的精细化建设、思维观念上转变和安全意识的提高等软件条件的提升。化工类高校研究生实验室安全教育“双准入”制度的建立,以学院、教师、学生“三方联动、相互监督、共同防患”的形式,实现了实验室管理的科学化、全面化、精细化,传播了实验室安全文化,养成了师生安全合规的实验操作的习惯,对于营造高效安全的科研环境起到了推进作用[15]。规范严格的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能够使研究生掌握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提高研究生的安全意识,以及应对实验风险隐患的预判能力,使研究生养成科研合规精神,进一步规范高校安全管理工作标准,强化安全责任,落实保障措施,不断夯实安全管理基础,提高防范事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