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领导始终是中国工运前进的旗帜
——中国工运百年自为历程的昭示
2021-01-07孟令军
孟令军
(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 天津市 300380)
中国共产党于一百年前的1921年7月成立后,随即在同年8月成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组织领导中国工人运动。自此,中国工人运动走上了自为发展的阶段。现今,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时刻,中国工运也迎来了百年自为历程的日子。这两个先后相继的百年有着血肉般的内在有机联系。在这个历史进程中,中国工运在党的领导下,不断发展壮大,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工人阶级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开创了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使我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改革创新,使社会主义事业加速发展;当今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阶段,工人阶级正以主力军新的姿态作出更大的贡献,前程更加光明璀璨。总结中国工运的百年自为历程,将使我们更加满怀信心地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使中国工运更好地承担起新时代的新使命。
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工运开启自为历程的标志
(一)中国共产党使中国工人阶级认识到自己真正的解放道路
中国工人阶级产生于进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形成了初具规模的近代产业工人队伍。他们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沉重压迫,其残酷程度举世罕见。他们虽然萌生了初步的阶级意识并自发地不断试图以结社等形式予以反抗,但最终逃脱不了被各种官僚政客、行会帮会等黑恶势力所左右,正可谓“长夜难明赤县天”。
在五四运动中,早期共产党人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人看到中国工人阶级内蕴着巨大的社会进步动能,在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着手筹建共产党的过程中,以调查研究、办工人夜校、办工人刊物、演讲等各种形式,深入工人群众,进行宣传发动工作。这些共产党人办的工人夜校既传授文化知识和爱国心,更主要是向工人们宣传马克思主义,提高工人的政治觉悟和素质。共产党人在这些活动中,大力主张工人阶级要认清自己受苦受难的社会根源,反对工人运动的自发论;要清醒认识到自己真正的解放道路,成为推翻剥削阶级制度的领导阶级。他们积极促使工人阶级由自发向自觉的转变。这为后来共产党领导大规模的工人运动打下了广泛的思想基础。
(二)中国共产党使中国工人阶级团结统一起来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党纲规定党的基本任务是要领导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最终目标是在中国实现无社会阶级差别的共产主义。中共一大决定,党在成立后的一个时期,要集中力量领导发展工人运动。一大决议指出:每个地方凡有一个以上工业部门的,均应组织工会;在没有大工业而只有一两个工厂的地方,可以成立较适合于当地条件的工厂工会;并强调派到工会工作的党员要加强党对工会的领导,勿使工会成为其他党派的玩物或执行其他的政治路线。
为执行中共一大的政治任务,1921年8月11日,中共中央在上海建立了公开领导工人运动的总机关——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出版指导全国工人运动的刊物《劳动周刊》,并在多地成立了劳动组合分部。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在成立宣言中明确宣布,其是一个要把各个劳动组合都联合起来的总机关,使劳动者有阶级的自觉,那种把工人阶级分成宁波帮、广东帮、湖北帮等,是不能有效进行反抗剥削阶级压迫的。要不分地域、不分男女老少,都要组织起来,做成一个统一的工会。由此,中国工人运动开始进入了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以实现工人阶级和全国人民彻底解放为根本任务的自觉自为的新阶段。1922年5月1日至6日,由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倡导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成为中国工运由分散走向统一的标志。在1925年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上,成立了中华全国总工会。自此,中华全国总工会就成为中国共产党动员和组织全国工人阶级群众的核心机构。
(三)中国共产党通过劳动组合书记部做了系统大量的工会组建工作
劳动组合书记部和各地分部派遣大部分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深入到工人群众中,开展了一系列活动:通过工人学校和通俗读物对工人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启发和提高各地工人的阶级觉悟;通过讲述劳动创造世界、资本家如何剥削工人和工人联合起来力量大等道理,使工人开阔了眼界,提高了阶级觉悟,增强了联合斗争的信心和勇气。同时,利用各种工人学校和工人俱乐部积极发展工会组织,着力培养工会干部,深入了解工人的各种诉求,使广大工人群众认识到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与以往任何政党和行帮有根本的区别,从而使各地形成了空前的组建工人俱乐部与工会的高潮,推动了各地工人运动的迅速发展,为工人运动高潮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在此过程中,各地劳动组合分部还积极开展与各种招牌工会的斗争,不断改造行帮和其他工人团体。湖南分部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不仅极力争取和帮助湖南劳工会,还在劳工会成立周年纪念时,毛泽东专门写了《所希望于劳工会》一文,对劳工会清除无政府主义影响并改组成为革命的阶级工会,起了重要作用。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运展现出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
(一)工人阶级掀起史无前例的工运高潮
劳动组合书记部成立后,工人阶级在党的领导下,不畏艰险、前赴后继,形成了一浪高过一浪的反剥削反压迫的斗争运动。如从1922年1月开始到1923年2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形成第一次高潮,前后持续时间达13个月之久。在此期间,爆发的罢工斗争达100多次,参加罢工的工人达30万以上,其中大部分是党组织或党领导的工会组织直接发动的。工人运动的迅猛发展,充分彰显了中国工人阶级强大的力量和坚决彻底的革命精神,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列强和反动势力,提高了工人阶级觉悟,锻炼了工人阶级队伍,培养了大批工运干部。共产党领导的工会得到了大发展,也使冒牌工会土崩瓦解。工人运动更加团结统一,巩固了党的阶级基础,使广大人民群众看到了民族振兴的希望,极大扩展了中国共产党和工人阶级在全国的政治影响。工运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也使党和工人阶级认识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面对使用反革命暴力的帝国主义和反动派,要使中国工人阶级取得胜利,必须建立由工人阶级领导的统一战线、工农联盟和革命武装。这为后来的工运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中国共产党人以表率的风范带领工人阶级从事革命斗争
在党领导的工运历史进程中,无数次地出现这样的场景:共产党人面对险境,以其大智大勇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带领工人阶级群众与反动势力作斗争。
毛泽东在确定工会的宗旨、制定工人的斗争方针时,不仅指明工人眼前的具体利益,而且强调工人长远的根本利益和政治权利。他在《所希望于劳工会》一文中指出:“劳动组合的目的不仅在于团结劳动者以罢工的手段取得优异的工资和缩短工作时间,尤其在养成阶级自觉,以全阶级的大团结,谋全阶级的根本利益。”在组织部署湖南工人斗争时,他主张准备要充分、计划要细致、组织要坚强、纪律要严明。他几次站在第一线,率领工人代表与湖南军阀赵锡恒进行针锋相对的说理斗争。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中,在敌人密谋刺杀罢工领导人李立三的情况下,刘少奇作为工人俱乐部的全权代表,到戒严司令部进行谈判,以不惧威胁的气概,取得了谈判的胜利。在京汉铁路大罢工中,共产党员林祥谦被捕后,被绑在车站电线杆上,反动军官命刽子手砍了林祥谦一刀,问道:“上工不上工?”林祥谦忍痛回答:“不上。”张厚生又命再砍一刀,狂叫:“到底下不下上工令?”林祥谦满身是血,仍斩钉截铁地回答:“上工要总工会下命令,我的头可断,工是不上的。”张厚生再命砍一刀,林祥谦昏迷过去,醒来后大骂道:“一个好端端的中国,就断送在你们这伙混账军阀走狗手里。”张厚生命令刽子手把林祥谦的头割下来,挂在车站“示众”。这位共产党的第一位烈士,就义时年仅31岁。共产党员施洋也被逮捕,他在狱中坚持斗争、英勇不屈。临刑时,执法官问要不要写家信、有什么遗言。施洋坦然回答:中国就是我的家,有什么信可写!只希望中国的劳动者早点起来,把军阀、官僚资本家和你们这般替他们做走狗的人,一起食肉寝皮!他豪迈地说:杀了一个施洋,还有千万个施洋!共产党人在斗争中为了工人阶级和全中国人民的利益,表现出来的大无畏牺牲精神,极大地鼓舞了工人阶级的斗争勇气,不断激发着他们跟着共产党奋斗的信心和决心,阶级觉悟不断升华。
(三)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工人阶级和全国人民历经曲折取得革命胜利
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由于帝国主义与反动势力在城市中占据绝对优势,并对革命运动极尽残酷镇压之能事,中国共产党经过对这一时期力量对比经验教训的总结,就此制定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对城市工人运动,采取了以积蓄力量、隐蔽发展、声援和配合农村武装斗争为主的城市工运斗争策略,其活动方式多以日常的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为主。其中一部分城市工运力量参与了中国工农红军的组建,成为人民军队的重要骨干,在革命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城市中的工运力量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以隐蔽斗争方式,在敌后破坏敌人的军工设备、收集敌方信息、为革命军队准备和运送各种军需物资,为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城市中秘密发展的工人运动,也为将来解放时刻的到来,做了不可或缺的组织准备。刘少奇在1936年春,受中共中央派遣到天津担任中共华北局书记,根据毛泽东提出的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方针,写了《关于白区职工运动的提纲》,是指导此时城市工人运动的纲领性文件,使敌占区工人运动有了正确的斗争发展策略,为蓄势待发做了各种积极的准备。
中国共产党时刻坚持工人阶级在革命各个时期的作用。在城市工人运动低潮的时候,中国共产党在苏区积极开展工人运动。党在1927年“八七会议”后开始了土地革命战争,逐步形成了以江西瑞金为中心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和各地的根据地。红军所到之处立即恢复和组织开展工会活动,并系统建立健全自下而上的工会组织系统。1933年中华全国总工会迁入中央苏区瑞金以后,改设全总苏区中央执行局,同时保留全总名义,用以指导全国工运,由此推进了中央苏区工会运动的全面发展。即使在后来的长征过程中,红军也在沿途积极开展工会工作。在陕甘宁边区根据地,1935年11月,刘少奇发表了《在苏维埃政权下工会的作用与任务》;1936年1月10日,中共中央做出《关于陕甘苏区工会工作的决定》;1936年3月27日,陕北总工会做出《关于苏维埃国家企业工会工作的决议》。这些文件和著作明确规定了根据地(苏区)工会的性质、作用和任务,对根据地工会运动的一些理论和政策问题作了明确的论述和规定。
此时,根据地工人运动还呈现出一个新特点:开展了以赵占魁为榜样的新劳动者运动。赵占魁12岁当雇工,1938年到了延安,进入抗大职工大队学习,并加入了共产党。他不怕艰苦,主动要求做最艰苦的看火工,数年如一日,在完成生产任务、爱护革命财产、遵守劳动纪律、关心群众生活、热爱公益事业等方面都表现出主人翁的精神。1942年,延安《解放日报》发表了《向模范工人学习》的社论,同期,陕甘宁边区总工会发出《关于开展赵占魁运动的通知》。毛泽东在边区高干会议上进一步号召:改进职工工会工作,发展赵占魁运动于各个工厂。在这个新劳动者运动中,各根据地涌现了大批先进模范人物,陕甘宁边区各个工厂平均增产百分之三十至百分之五十,部分工厂达到百分之百以上。同时提高了工人群众的素质和阶级觉悟,促进了工人阶级的团结,巩固发展了根据地的基础。根据地(苏区)工会在动员组织工人群众参加根据地建设和革命战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作出了重要贡献:组织工人参加革命根据地的政权建设,成为苏维埃政权的坚强柱石;动员组织工人参加苏区的经济建设,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组织工人学习文化技术,参加根据地文化建设;努力改善工人生活条件;动员组织工人参军参战,支援革命建设。根据地(苏区)工人运动为革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雄厚的基础,也丰富了党领导下的工会工作经验,同时为后来新中国工会工作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在取得解放战争胜利之际,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召开。为了适应全国革命形势迅速发展的需要,中共中央在1948年五一节口号中发出了:解放区和蒋管区的职工联合起来、建立全国工人的统一组织、为全国工人阶级的解放而斗争的号召。大会预备会议作出决议,将代表大会定名为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由大会产生全国组织,恢复中华全国总工会。1948年8月1日至22日,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隆重召开。这是中国工会历史上人数众多、代表广泛、意义空前的盛会,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长期艰苦的斗争,已经胜利地成为一支强大的有组织的力量。中共中央在祝贺大会胜利召开的同时,进一步阐明了工人阶级在夺取民主革命胜利、建立人民民主共和国伟大事业中的领导地位和当前任务,为开好这次大会、推动全国工会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全国总工会的恢复,对于动员组织全国工人积极配合、支援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进行主力决战,加速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对新中国工会的开展,都具有重大意义,发挥了重大的历史性作用。
三、响应党的号召工人阶级成为新中国建设的主力军
(一)新中国建立之际党提出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
1949年3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性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确定了把党的工作重点从乡村转移到城市的战略决策。毛泽东在报告中提出重要指导方针:在城市工作中,必须以恢复发展经济为中心,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特别针对有些人想依靠贫民甚至资产阶级的思想,毛泽东进行了坚决的批判。他指出:依靠谁体现了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区别,蒋介石的国都在南京,他的基础是江浙资本家;我们要把国都建在北平,我们也要在北平找到我们的基础,就是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为了落实七届二中全会精神,全国总工会先后召开了华北第一届职工代表会议和全国工会工作会议。会议通过了《关于在国营公营企业建立工厂管理委员会和职工代表会议的决定》,旨在认真解决好: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工厂管理的民主化;保证职工生活日常利益;正确处理工厂行政与工会之间的关系。在其后的全国工会工作会议上,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都先后在会议上讲话。毛泽东在讲话中,针对工会的关门主义倾向,强调工会是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必须团结工人阶级的大多数。他还强调,工会要主动与行政搞好关系,并取得党委对工会工作的领导;同时党委和行政方面要帮助工会解决实际问题,使党政工三位一体,共同搞好生产。这一思想成为新中国工会工作的指导方针。1950年6月,毛泽东发布中央人民政府命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工会法》赋予工会广泛的权利和重要职责,反映了工人阶级的意志和要求,体现了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导思想,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工人阶级,有力推动了工会的建设和发展。
(二)工人阶级为新中国建设作出了杰出贡献
工人阶级和工会组织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以极大的政治热情和革命精神投入巩固和建设新中国的伟大斗争中。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协助政府接管官僚资本企业,开展清仓查库、捐献器材和创造生产新纪录运动;协助政府稳定物价,打击非法投机倒把活动,开展爱国增产节约运动;积极参加抗美援朝运动;参加镇压反革命和“三反”“五反”运动,支援农村土地改革;等等。在建国初期百废待兴的时刻,这些活动的大规模开展,为恢复生产和国民经济,迅速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促进国家经济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也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大规模工业建设时期,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群众性技术革新运动广泛开展,蔚然成风。这些活动对改进生产技术与劳动组织、发掘生产潜能、大幅提高生产效益、促进企业和国民经济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成效,同时大大提高了职工群众的劳动技能、生产积极性和主人翁责任感,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在工人阶级努力奋斗中,迅速改变了我国一穷二白的状况,初步形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职工工资和职工福利及文化事业得到不断发展,广大职工实际感受到了经济发展的成果,从切身感受中体会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从而以更大的精力和热情积极投身到国家建设中。
(三)劳模精神彰显出新中国工人阶级的风范
在中国共产党的引导培育下,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一个崭新的气象,各条生产战线在生产劳动中都涌现出众多的劳动模范,如孟泰、马恒昌、赵梦桃、石传祥、王进喜等等,不胜枚举。更有无数默默无闻的无名劳模终生在自己的岗位上熠熠发光。强烈的主人翁责任感是劳模们的强劲动力,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是他们最重要的价值取向。他们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为了国家更快地发展,他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兢兢业业、精益求精,全身心扑在工作上,以超人的干劲和骄人的业绩惊人眼目,震人心扉。正是这些劳动模范所代表的中国工人阶级的冲天干劲,使我国工业一穷二白的面貌得到了迅速改观,在西方列强国家的“遏制”中,以中国人民自己的能力跻身世界之林。劳动模范成为党领导下的新中国工人阶级的典型代表,充分展现了工人阶级作为国家领导阶级的精神风貌。
四、工人阶级积极投身党领导的改革开放伟大创举
(一)工人阶级在推动经济体制转型中作出重大贡献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军的历史性战略举措。邓小平在1978年10月工会九大致辞中,代表党中央首次提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场根本改变中国经济技术落后的伟大革命。指出中国进行全面改革的必要性和工人阶级与工会在改革中应起的作用,中央相信全国工人阶级一定会在这次改革中起到大公无私的模范作用。致辞充分表达了党对工人阶级的信赖与依靠。工会九大成为一个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进行新的长征的动员誓师大会,成为中国工运的一个新起点,由此不断开创工会运动的新局面。工会积极组织广大职工为完成国民经济计划奋斗,更大规模开展先进生产者和先进集体活动;开展群众性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活动;加强企业职工民主管理工作,强化职工的企业主人翁地位;加强职工思想政治文化技术教育,培养“四有”职工队伍;代表职工参与政府宏观决策,推进各项改革,积极维护职工利益。特别是在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企业的用工形式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广大职工群众在各级工会的教育引导下,为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这个工人阶级的最高利益,识大局、顾大体,积极支持改革、参与改革,克服困难求发展,自觉承担改革成本。他们的主动精神和自我牺牲精神保证和推动了国有企业改革的顺利进行,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作出了重大贡献,使经济体制转型顺利成功,由此国民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
(二)中国工会积极参与构建和谐稳定的新型劳动关系
在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党中央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使整个社会充分体现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劳动关系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经济关系之一,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社会基础。党中央强调: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是增强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济、政治、社会意义十分重大而深远。要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作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政治任务抓实抓好。全国总工会和各级工会组织积极认真贯彻党中央的指示精神,大力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在国家各个层面形成党政主导三方协商开展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的活动,积极组织介绍、学习、推广构建新型和谐劳动关系企业的活动;力推在所有企业普遍建立工会组织,把所有职工特别是农民工组织到工会中来;在所有企业普遍开展贯彻劳动法、开展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的工作,把工会依法维护职工权益落实到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同时,积极组织职工开展建功立业和建立学习型组织、争当学习型员工的活动,推动企业发展。在世界性金融危机的情况下,中国工会采取了与西方不同的对策,开展了职工与企业“共同约定行动”,“同舟共济保增长,建功立业促发展”,顺利战胜了金融危机。在全总和各方的协调推动下,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取得重大成效,形成了党政主导、工会力推、三方协作、各方配合、企业和职工积极参与的良好态势,取得了企业广泛参与、职工广为受益、社会广为认同的多赢成效。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深深扎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深厚的社会经济基础。
(三)中国工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
在带领工人阶级群众跟党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社会主义事业努力奋斗的进程中,中国工会形成了自己的工作原则和方式方法,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这是对中国工运开启自为历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运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的科学总结,体现了广大工人阶级群众对党领导的工会的意愿和要求,彰显了与西方工会不同的特点和独具的优势,中国工会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工会的社会主义性质;坚持发展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坚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坚持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坚持完善社会主义劳动法律体系;坚持推动形成国际工运新秩序;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这些方面的成功措施和生动实践得到了党和政府的肯定、职工群众的认可和社会各界的赞同,体现了中国工会“两个维护”理念的先进性。这是中国工会顺应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需要,符合我国国情,体现社会主义工会性质,保证中国工运事业蓬勃发展的正确之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伟大进程中,中国工运的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五、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工人阶级踏上新征程
(一)党在新的历史阶段高度重视发挥工人阶级历史性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开启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其中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也使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2013年4月28日,党的十八大结束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亲临中华全国总工会机关,与劳模代表亲切交谈,强调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工人阶级要始终做坚持中国道路的柱石、弘扬中国精神的楷模、凝聚中国精神的中坚。必须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崇尚劳动,造福劳动者。在其后与中华全国总工会领导集体谈话时,习近平同志强调,工会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牢牢把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我国工运主题,做好维护职工切身利益工作,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方面做表率。党中央召开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开创性的首次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研究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强调要保持和增强党的群团工作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承担起引领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任务,把自己联系的群众最广泛最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了我党历史上首个《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提出的我国产业工人队伍改革的重大决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指明了工人阶级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
(二)工会高度突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
工会十七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时代的时刻召开。大会的主题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竭诚服务职工,团结动员亿万职工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而奋斗。大会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确定为新时代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创新发展的行动指南,并从八个方面进行了概括:坚持党对工会的领导;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坚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坚持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坚持高举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旗帜;坚持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工会改革方向;坚持加强基层工会建设。大会按照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要求,确定了今后的任务: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工会系统形成生动实践;要牢牢把握我国工人运动的时代主题,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以主人翁姿态建功新时代;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高服务工作质量,更好满足职工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深化工会改革创新,不断增强工会工作动力活力;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强工会系统党的组织建设,为做好新时代工会工作提供坚强保证。这次大会成为新时代中国工运大发展的新开端。
(三)工人阶级以新的姿态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进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围绕着这个我国工运的时代主题,工人阶级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在工会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中,迸发出了建功新时代的冲天伟力,不断创造出新的时代伟业。工人阶级作为领导阶级,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紧跟党的时代步伐,坚定巩固党的阶级基础;作为我国的先进阶级,成为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表率和排头兵。工人阶级在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中,更加突出其主力军作用。广大职工在工作岗位和劳动竞赛中,迸发出火热的劳动热情和巨大的创造活力,锐意创新,争创一流,为新发展做出了新贡献。这期间,职工参加劳动和技能竞赛达4.6亿人次,开展技术革新、发明创造分别达到329.5万、94.1万,提出合理化建议5816.6万,推广先进操作法89.9万,为产业创新发展、企业技术进步贡献了聪明才智。工人阶级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践行者。广大职工群众积极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融入职工群众的政治立场、价值追求、职业操守、精神境界各个方面。积极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叫响做实“大国工匠”品牌,涌现出众如繁星的各级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最美职工”代表。站在新时代的前排,中国工人阶级展现出了自己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主力军的精神风采。
纵观中国工运百年自为历程,十分清楚看到: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和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与社会追求,初心如磐,矢志不移。工人阶级作为党的阶级基础,坚信党的宗旨与信仰,坚信党指引的工人阶级解放发展的科学道路,始终坚定跟党前进。尽管在前进的道路上也出现过各种艰难险阻和痛苦磨难,但任何力量也分不开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工人阶级的血肉联系,任何困难也阻挡不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工人阶级前进的步伐。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带领作为社会最先进阶级的中国工人阶级,建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这是历史的规律与必然。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党必将带领工人阶级和全国人民,开拓出更加璀璨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光辉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