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对策

2021-01-07刘富强

化工设计通讯 2021年2期
关键词:化学品危险应急

刘富强

(朔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西朔州 036000)

高校化学实验室对于学生化学实验实训技能、探索创新能力的培养能够创造一个良好的环节,这类实验室主要包括两种,即基础实验室、科研实验室,前者主要服务于本科教学,而后者主要服务于教师与研究生的科研工作,而不管哪一种实验室都会用到危险化学品。按照相关规定,所谓危险化学品主要是指那些会危害到人体、环境、设施的剧毒化学品与其他化学品,其性质主要表现为腐蚀、助燃、燃烧、有毒有害等。当前,随着高校招生范围的扩大与实验室规模的扩大,实验室承担着越来越重的科研任务,各类危险化学品种类繁多、使用频繁,因此各大高校需高度重视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

1 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管理现状

当前,国家与各部委越来越重视实验室安全问题,重中之重就在于高校如何做好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工作,且建立了健全的管理措施。基于危险化学品,各高校都制定了相应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管理方法,但是高校实验室频繁地使用化学危险品、人员安全意识有高有低,由此很难安全地管理危险化学品。再加上,危险化学品比较危险和特殊,导致在安全管理过程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1.1 淡薄的安全意识和不规范的实验操作

当前,尽管实验室安全问题已经引起许多高校的高度重视,但是“重科研、轻安全”的思想在一些高校师生中普遍存在,不能高度重视实验室安全问题,不具备强烈的安全意识、不能规范地开展实验操作。针对危险化学品,一些师生对于其潜在危险存在侥幸心理,普遍认为这些药品不会造成实质性的危害,只要熟练地进行操作就不会发生意外,因此具体在管理、使用危险化学品时无法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程进行。实验之前无法弄清楚危险化学品本身所具有的理化性质,在实验过程中缺乏必要的个人安全防护措施,一旦遇到突发事件则很难及时有效地采取一系列正确的应急防护措施,导致各种突发情况无法获得及时有效的处理。

1.2 不重视安全投入,缺乏健全的安全设施

关于实验室安全投入主要涉及两方面的内容,即资金投入、人员投入。对于大多数实验室而言,由于投入的安全资金不足,导致不能及时配备各种安全设施与安全护具,如消防灭火、监测、监控、防爆设备等尚未安装,且缺少必要的喷淋装置、防毒面具、洗眼器等。在人员投入方面,因人员编制十分紧张,高校多会给高层次人才或课题负责人留编制,而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主要都是一些兼职人员。按照科学的统计,当前没有设置专职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的高校大约有25.9%,进而很难有效的落实各项制度措施,不利于日常管理工作的开展。

1.3 缺乏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与监督检查机制

当前,危险化学品在许多高校中都有使用,但是不存在专门的管理机构,管理时多交给学院代管或者交给保卫处、设备管理处、学院管理,一旦出现问题极易造成责任相互推诿的情况,管理局面一片混乱。再加上专业、专职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的缺失,导致很难有效地落实各项安全管理措施,一些高校即便设置了相应的制度,但是也仅仅局限于实验室安全守则、操作规范,并未制定针对性的管理制度。另外,一些高校尽管设立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但是并未严格执行到日常管理中,无法有效落实相关规定,如《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等,所具有的监督检查机制缺乏科学性、有效性。

1.4 落后的管理设施,管理效率普遍不高

在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中,危险化学品管理作为一项重点、难点问题,其存在很高的危险系数、管理十分复杂,各种管理措施、机制依然处于摸索与实践阶段。在一些高校由于缺乏安全资金,导致自动监测、监控系统不能安装在危险化学品库房中,因此很难控制库房内的温度、湿度、烟、火等,进而安全隐患很难进行及时有效排除,严重情况下还会导致安全事故频繁出现。同时,在一些高校依然采用人工的方式来检查、管理、记录危险化学品,所具有的出入库、使用情况动态数据系统缺乏专业性,尚不具备危险化学品的电子标签与安全技术说明书,不利于管理人员更好地开展工作,也很难对危险化学品流向准确掌握,从而很难提高管理效率。

1.5 危险化学药品在存储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一些高校在设计、建设实验室时并不能科学、系统地评估其中所存在的安全问题,为了降低成本,在存储危险化学时会改建不用的教室,而这种条件很难满足存储要求。同时,不能认真划分危险化学品与一般化学品,也不能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与化学品性质进行科学的分类。

2 安全管理对策

2.1 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为减少和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安全事故,就需要高度重视高校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工作。首先就需要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对危险化学品的特性、使用规范、出处条件等进行熟练地掌握,在开展化学实验时进行有效的监督与指导,强化做好储存管理工作。每项工作都必须严格落实到个人,建立安全管理责任制,明确职责分工,确保能够有效地落实安全管理工作。在制定相应规范时,有必要依据国家、行业、高校所制定的标准,并将本校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在日常工作中强化监督检查危险化学品,严格按照既定的规章制度来管理每个环节。

2.2 规范安全管理

若不能认真管理或操作危险化学品,则极易诱发一系列不安全事故,如火灾、中毒、腐蚀、爆炸等,为此必须规范安全管理全过程。规范采购与入库,在制定采购计划时有必要严格按照危险化学品的库存量、实验教学的工作计划,要求购买单位必须具备一定经营资质。严格审查危险化学品的名称、包装与数量等,只有审查结果合格才能入库。选择在专用库房中存放危险化学品,并采取相关安全措施,如防火、防潮、防腐、防晒、通风等,在此基础上按照每种危险化学品本身所具有的特性来制定科学的安全防护措施,在使用时严格按照双人领取与使用的原则,认真记录,对危险化学品的使用流程进行明确的掌握。

2.3 加强安全教育,规范实验操作

为帮助高校实验室更加安全地管理危险化学品,就需要进一步增强实验人员的安全意识。经研究发现,实验人员若缺少安全行为与规范性操作,则极易导致实验室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安全事故,而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缺乏安全知识与安全意识淡薄。基于此,高校需要树立正确的安全管理理念,即“安全第一”,在培养计划中认真开展安全教育工作。同时,通过开展安全教育可以帮助实验人员进一步增强安全意识,更加规范地开展实验操作,对危险化学品防护知识进行强有力的宣传,在此基础上通过应急处理、自救措施培训与强化应急演练,可以为实验人员安全意识、安全素质的提高提供充足的保障,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安全事故。

2.4 加大安全投入,完善防范措施

为顺利开展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工作,就需要严格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适当增加人力、物力与资金的投入。基于此,高校需高度重视硬件设施的完善,在安全方面增加资金投入,建设标准化危险化学品库房与实验室,安装必要的设备,如消防灭火、监控与监测设备、自动报警系统、防爆柜、防爆箱、气瓶固定装置等。另外,在日常维护与管理过程中还需设置专业管理人才。

2.5 制定实验室安全事故预案

在高校实验室内只要用到危险化学品,就很难避免安全事故,为减少这类安全事故的出现、降低经济损失和保护人身安全,就需要制定必要的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如火灾、烧伤、中毒、爆炸应急预案等。为制定合理性、可信性高的预案,需要全面分析所用到的危险化学品,对可能会出现的安全事故进行科学的预测,然后按照安全事故程度来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理方案,将应急处理中的药品、工具都提前准备好。另外,为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需积极地开展各种形式的演练,旨在帮助师生提高自身的应急处理能力。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化学实验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在于如何做好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工作,以此才能提供充足的保障来更好地开展化学实验。为此,实验室管理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安全管理工作,对危险化学品的特性、分类等进行充分了解与掌握,然后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对安全管理内容进行不断细化,真正落实责任,并制定安全应急处理预案,从而才能规避各类安全事故,规范化地管理危险化学品。

猜你喜欢

化学品危险应急
南通象屿将为日伸海运建造首批LNG动力化学品船
化学品库房施工组织设计分析
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实践与探索
情景构建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
应急救援要诀“少 快 短”
喝水也会有危险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Dijkstra算法在应急救援中的应用
《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解读
拥挤的危险(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