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螺旋式T形互通立交设计要点分析
2021-01-07高青海
高青海
(山西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32)
1 新型螺旋式T形互通立交主要特点
对于新型螺旋式T形互通立交,它主要具有下列几方面特点:其一,造型好,整体结构对称,转向更加明确;其二,不同转向匝道相互独立,基本没有交织段与冲突点,不会造成太大的行车干扰;其三,所有左转车辆都通过半定向匝道进行转向,相较于传统的喇叭形立交,可增加转弯半径,优化行车条件;其四,对于半定向匝道,其绕性距离比传统的喇叭形立交短,而且标准更高,能良好适应交通量相对较大的情况,特别适用于两侧不同方向实际交通量没有明显差别的情况;其五,匝道布置有很多种不同的方式,布置类型十分灵活;最后,如果半定向匝道需要和主线或匝道发生交叉,则需要设置专门的跨线结构物,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会使高差相对较大,且桥跨增多,某些情况下需要布置3层及以上的结构物。
2 新型螺旋式T形互通立交设计
在对这种新型互通立交进行布置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实际的投资条件、设计要求与环境条件,采用适当的形式,确保结构达到紧凑,从而尽可能减少用地与拆迁。该新型互通立交不仅要充分发挥出T形互通立交具有的各项优点,而且还应通过对多层螺旋式内外双环形匝道的适当设计,有效解决高差方面的问题,以此在节省占用的同时,减少立交下方结构。
2.1 匝道设计速度
确定适宜匝道设计速度对发挥互通立交应有功能有重要作用,而且还和整体选型、平面与纵面指标确定、横断面布置与超高设置等息息相关。针对该新型互通立交,在确定匝道的设计速度时,应充分考虑以下几点:其一,匝道设计速度必须满足相关标准规范规定的设计要求;其二,对于连接匝道,它的设计速度通常按照主线设计速度的50%~70%严格控制,并且平面线形要做到尽可能的对称;其三,对于螺旋式匝道,即左转弯时驶入的半定向匝道,确保交通流实际转换顺利完成,设计速度不能太低,一般按照40~60 km/h的范围进行控制。
2.2 平面线形设计
该互通立交主要采用多层螺旋式方法对匝道进行布置,这也是该互通立交和普通互通立交最大的区别。对于主线桥上的交通流,从减速车道上减速后进入到环形匝道,在环形匝道内呈螺旋式下降以后,回到地面;而地面上的交通流则在匝道上呈螺旋式上升后进入到主线桥。对该互通立交进行平面线形设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其一,对于环形匝道半径,应充分考虑匝道为有效克服较大的高差而提出的要求,并做到节省占地和布局紧凑,通常控制在100~200 m范围内;该指标相较于其它类型的互通立交,相对较高;其二,与主线相连的匝道,应使用S形曲线进行连接,该曲线的大半径与小半径之比应控制在2以内;其三,各段匝道实际线元长度应达到3 s设计速度行程以上;其四,匝道变速车道和宽度变化的段落,不可进入到桥梁的主跨;最后,在主线桥两侧进行出入口收费站合理设置,在有特殊要求时,可在主线桥以下进行整体式设置。
2.3 纵断面设计
对于纵断面线形,主要受到以下几方面因素的影响和限制。接线处和相交路的实际高差;环形匝道实际半径与层数;与主线相连部位的纵坡。基于该互通立交设计理念,其内环形匝道始终下降,而外环形匝道始终上升,两者纵断面相互独立,实际的纵断面布置比传统的喇叭形立交方便和自由。通过对匝道半径与层数适当调整,并增加适当的展线长度,能使纵断面设计十分灵活。在实际的纵断面设计过程中,需充分考虑下列几点:其一,匝道纵坡必须有效克服高差,同时留有一定的余地,一般不能超过2.5%,保证行车安全;其二,对于连接匝道,其纵坡不能超过规范提出的上下坡要求,并要留有一定的余地,不可使用太大的纵坡,否则将对正常行车造成影响;其三,对于连接匝道,其起点和终点需要和主线、环形匝道良好顺接,竖曲线需要设置在合流之前与分流之后,同时匝道纵断面需要和主线及环形匝道达到完全一致;其四,在接地以后,收费站中心处100 m以内纵坡不能超过2%;其五,对环形与连接匝道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尽可能采用超过一般值的半径;其六,如果竖曲线的半径、最小坡长和最大纵坡受到限制与影响,可通过增加曲线半径与匝道层数等方法来改善,比如通过适当增加坡长能起到降低纵坡的作用;最后,因立交上每条匝道的实际纵坡都相对较缓,所以可根据设计要求,结合具体的环境条件对匝道位置关系进行灵活布置,最终实现对整个平纵面设计的优化。
3 实例分析
某公路路线总长约12.9 km,为解决该路段和被交路存在50 m左右的高差的实际问题,设计采用新型螺旋式T形互通立交。该项目按照双向八车道标准设计,设计时速100 km/h,路基设计宽度41 m,与该路段相交的公路是城市主干道。通过对路段交通量的预测,其匝道转向实际交通量相对较少。根据地方规划,结合交通量预测结果进行出入口的设置。考虑到被交道路上左转弯交通量较大,所以初步采用T形互通立交。另外,由于该路段和被交路之间有50 m左右的高差,所以在T形互通立交基础上采用螺旋式匝道。
对于环形匝道,其曲线大半径为115 m、小半径为100 m,设计速度确定为40 km/h;对于连接匝道,其最小半径为240 m,将设计速度确定为60 km/h;以上各匝道的半径都不小于100 m,可达到设计行车速度提出的要求。每条匝道曲线的长度也在60 m以上,可满足行车速度的要求。另外,各项线形要素也都满足相关设计要求,占地面积只有15.7 hm2左右,相较于单一的T形立交,能节省近60%的占地面积。在环形匝道中,最大纵坡和坡长分别为:下主线的外环形最大纵坡为2.6%、坡长为850 m,上主线的内环形最大纵坡为2.8%、坡长为660 m;平均坡度和坡长为:下主线的外环形平均坡度为1.81%、平均坡长为2 369.9 m,上主线的内环形平均坡度为2.09%、平均坡长为2 081.9 m;最小凸形和凹形竖曲线的半径分别为14 000 m、8 000 m,都能达到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
4 结 语
综上所述,对于新型螺旋式T形互通立交,不仅具有普通T形立交具有的优势特点,而且还能有效克服高差的问题,减少占地,实现对各项指标的改善,有着良好的适应性和应用与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