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湖南水文化建设的现状及思考

2021-01-07谭佩君

湖南水利水电 2021年3期
关键词:弘扬水利水库

谭佩君

(湖南省洞庭湖水利事务中心,湖南 长沙 410007)

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事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一系列根本性、方向性、全局性重大问题,发出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伟大号召。什么是幸福河?幸福河的标准是什么?2019 年9 月以来,不同行业的专家有许多不同的解读。2020 年1 月9 日,时任水利部部长鄂竟平在2020年全国水利工作会议上提出: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必须做到防洪保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先进水文化。先进水文化,就是要宣传展示我国长期治水实践形成的灿烂文化,深入挖掘水文化内涵及其时代价值,讲好治水故事,营造全社会爱水节水惜水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

水文化是指人类在与水打交道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认识水、开发水、利用水、治理水、保护水、鉴赏水的产物。水文化的实质是人与水的关系,以及人水关系影响下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上善若水。在国人的心目中,水已由自然之水升华为文化之水、哲学之水。治水活动不仅参与了中华物质文明的创造,而且参与了精神文明的创造。比如,古代的“大禹治水”所体现的思想、精神价值,现代的红旗渠精神、“98 抗洪精神”等,都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1 弘扬水文化建设的现状

据不完全了解,全国水博物馆极少,只有位于浙江杭州的中国水博物馆、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黄河水利文化博物馆、黄河三盛公水文化博物馆,浙江浦阳江边的展览馆,在推进大运河文化建设中的江苏、浙江挖掘有深度,走在沿线八省的前列。湖南省内有水利厅水科普展示中心、洞庭湖博物馆、郴州移民博物馆、湘潭韶山灌区陈列室、芷江水文化展览室以及正在筹建的长沙市水博物馆,但全国水博物馆与湿地博物馆、地质博物馆比起来简直是凤毛麟角。

在实际工作中,湖南省许多地方还是有建水博物馆、水科普馆以弘扬水文化的意愿,如2016 年长沙市望城区申报半岛国家水利风景区时就有建水博物馆的规划,娄底市新化紫鹊界一直有建灌溉博物馆的想法。

2 制约弘扬水文化的因素

1)品牌意识不强。在河长制暗访督察中、水利风景区现场考评中、美丽河湖评选中发现,水利人的品牌意识不强,大家都谈到了水利人不会宣传,许多好菜都埋在饭里吃完了,笔者也感同深受,如忽略水徽、水利蓝的统一使用,在水库、河流两旁,仅为竖牌而竖块牌,标识标牌无地域特色、参差不齐、大小不一、颜色各异。湖南省副省长陈飞十分关注细节,对岳阳黄盖湖、长江段的河长制公示牌就有具体要求,公示牌多远多大,不能乱竖。2017 年湖南省水利厅曾发文推动国家水利风景区的标识标牌建设,长沙市做到了全面落实。全省水利部门应当规范化、艺术性地使用水利标识标牌,这也是展示水利形象、弘扬水文化的一部分,是花小钱出大成效的宣传。

2)文化遗产受损。为保护和挖掘水文化遗产,在水利风景区评审、水生态文明城市验收中,水文化遗产是加分项,最高可加到15 分。今后美丽河湖、幸福河评选可能纳入。笔者曾在美丽河湖现场考评中听说河上有一座桥梁是350 年前建成的,兴致勃勃去看,结果看到的是烧烤垃圾遍地,根本就没人发现其价值,破损严重。许多古堰、古排水设施都有久远的历史,但没有标注,无人问津。宁乡“炭河千古情”演绎了一个美好的故事,门票较高,收入颇丰。而我们的水文化、水文化遗产明明有事实,却连展现事实都没有,更别说讲故事了。

3)思想认识偏差。认为水利部门是搞业务的,弘扬水文化、建水博物馆有什么用?是锦上添花的事,可为可不为。这甚至包括部、省的部分专家,许多项目申报时,首先砍掉的就是水文化宣传设施的相关费用。

4)畏难情绪影响。建水博物馆,要争取政府支持,与发改、国土、文旅等部门打交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5)能力水平制约。不知怎么弄?觉得本地有啥水文化?展示什么?缺乏水文化、水景观设计人才。

6)财政资金受限。如新化紫鹊界就一直苦于没钱无法实施。

7)后续管理困难。已建成的水文化展示中心无编无钱,疏于管理,没有收入,许多室内场馆只在领导光临或特殊情况下才开放一下,许多时候处于关门状态。

3 怎样弘扬湖南省水文化

弘扬水文化既可以是场馆建设宣传,又可以渗透于水利工作的方方面面。

1)讲好河湖故事,争取地方政府领导的大力支持。挖掘好每条河流的故事。现在全省全面实施河长制工作已4 年,各级政府领导十分重视河长制工作。18 位省级河湖长,各级市县乡河长都要巡河,可以在巡河过程中将挖掘的水文化在汇报工作之余向领导多宣传,引起领导的兴趣及重视,避免许多领导现场实地考察特别是乘船时汇报工作后就无话可说的尴尬。

2)画好水工蓝图,提升水工建筑物的景观水平和文化品位。水工建筑物设计在满足水利功能的同时,要考虑其景观和文化,使设计出的产品不仅有水利实用之美,而且要有水工建筑物外的轮廓之美和文化内涵,使其外观能展示工程所在地的历史文脉和所在河流的水文化,成为河流的景观资源和审美对象。成功案例远有日本的黑部水库,近有浙江安吉天池核能水库,它将进入山体厂房的隧道建成实物与文化的博物馆,门票15 元。湖南省即将建设的椒花水库、犬木塘水库等水利工程可以改变观念,将建水库与弘扬水文化同规划、同设计、同施工。所有水利设施必须统一使用水徽,在病险水库治理、河湖水生态修复中将水文化内容植入到工程中,如河南石漫滩水库,建立了7.15 遗址公园,在2018 年病险水库治理中,其围栏上展现了石漫滩的昨天、今天及明天。

3)立好文化坐标,展示河湖滨水空间的文化内涵。城市滨水区域,承载着经济、生态、文化等多种功能,由于人们天生的亲水习性,滨水空间成为地域文化积淀最深厚的区域。如到白沙井取泉水饮用,已成为一些长沙市民的日常生活内容,可在泉水井附近用艺术形式予以展示,让人们了解这一独特的水文化景观。

①梳理河流的变迁史、水文特征、以及对滨水区造成的水灾等。如长江南京河西滨江段反映下关水位的水利景观。

②总结景区河流的治理历史,包括治水技术、治水名人、治水经验与成就。如浙江绍兴在滨水空间展示当地治水先贤——贺循的塑像,永州祁阳浯溪水利风景区内就立有当时历史上治水人物的雕像。

③梳理河流两岸的风俗、传说、故事,历史名贤游历怀古时写下的诗词、歌赋。如绍兴市在滨水空间复建纤道,留住运河船运的记忆;株洲湘江风光带有义犬救人的故事等。

④宣传河流保护的法律、法规,安全管理规定。在对上述地域文化要素进行梳理、提炼的基础上,用文化墙、雕塑等艺术形式进行展示,让人们在游览过程中耳濡目染,受到地域历史文化的熏陶,加深对河流的了解,自觉保护“母亲河”。如常德诗墙、广东省湛江市滨河水利文化广场等。

猜你喜欢

弘扬水利水库
中型水库的工程建设与管理探讨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出山店水库
白沙水库
水利工会
出山店水库
弘扬雷锋精神,既不左,也不右
The Main Modes of Alternative Education in Mainland China and Their Impact on Traditional Education
弘扬“最美” 打造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