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清水混凝土建筑设计分析

2021-01-07昌意钧王巍巍

河南建材 2021年2期
关键词:抽象性教堂墙体

昌意钧 王巍巍

湖南师范大学(410000)

1 安藤忠雄的理念

安藤忠雄也许先天就有设计这方面的才华,他现在是日本著名建筑师。 他在1941 年出生于日本的大阪, 1957 年开始练习拳击,两年后开始对日本的传统建筑产生兴趣, 用两年时间来游历日本,并自学建筑设计;1962-1969 年,游学于美国、欧洲和非洲。 也许正是因为安藤忠雄没有受到过科班教育,所以他的设计风格没有和本土设计师一样被模板化。他结合日本传统建筑的空间联系与国外建筑材质与设计风格,形成了自己不一样的风格[1]。

2 水之教堂

与其他哥特式教堂不同,水之教堂的表面没有华丽的装饰,全部是清水混凝土,这也是安藤使用建筑材料的的主要标志。没有任何修饰的混凝土墙体,给人一种毫无瑕疵、平整干净舒适的感觉,但却有着混凝土的的粗粝感,只能用李白的诗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来诠释那种感觉。只有按照安藤忠雄的特殊比例制造出的清水混凝土才具有细腻的感觉和特别旺盛的生命力,还具有似乎不一样的创造力,成型后的混凝土呈现的是一种特别的青灰色,而混凝土覆盖下的教堂,在阳光下更给人以特别庄严、神圣的感觉,与波光粼粼的水面形成对比[2]。

水之教堂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安藤灵活地利用了水元素,将教堂、湖与丘陵、森林等自然生态环境完美地融合了起来。水之教堂的人工湖是其中最出名的,不同于其他人工湖,水之教堂的湖不是简简单单地挖一个坑,而是经过独特的设计和测量,其深度和大小都有讲究,只要微风吹过,微微波纹就会扩散到整个湖面。 因为教堂的顶设计的比较高耸,看起来像尖塔,而由安藤设计的教堂给人的感觉是平等,舒适并贴近自然,但却又不失传统教堂庄严的感觉和肃穆的气氛。安藤忠雄的建筑设计理念借鉴了东方的传统建筑设计理念,有着与自然结合并充满神圣感的元素,展示了现代东方建筑应该有的张力,而且与整个大自然融为一体。 在水之教堂,人们会觉得微风吹动的湖面仿佛是一张动态的画卷, 与教堂是那么的和谐。 自然景色是重要的建筑环境背景,可以充分地表现建筑的自然属性与设计师的情怀。 建筑离开自然环境是没有办法独立传递情感的。 人们可以发现,安藤忠雄的所有作品均体现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在另外一个教堂——光的教堂中,安藤利用了另外一种自然元素——光。 教堂主体为一个规则的混凝土长方体, 由贯穿主体的一个角度为 15°的墙壁对角构成,将主体切割为内部空间和入口,整体建筑设计合理利用了太阳方位与光照时段的关系。 进入教堂内部会看见其中一个墙面上有一个十字形的狭缝, 不同时间段会有不同的十字形光影。 安藤尝试着通过建筑来表达自然的意义,而不是单纯地与自然对话,这是一个使建筑慢慢地贴近自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安藤不断在其作品中从不同方式表演了不以真实方式存在的自然元素,如光影、空间,甚至是时间。 人们一般是只知道这些元素的存在而没有具体感受到,而安藤将这些平常的自然元素毫不突兀地注入建筑的灵魂之中,所以他设计出来的建筑往往能带来惊喜[3]。

回头看水之教堂, 室内只有一排排看起来简简单单的座椅和4 个十字架,阳光透过玻璃的洒落在十字架上;而整个建筑像浮在水面上,人工与自然共同创造出这一神奇的景象。 近代的设计师有意将这种古老禅意带入宗教信仰之中,因为现在的信仰者习惯在高大华丽的教堂里闭目冥想,认为在虚空中可以诚心与上帝交流。与西方的宗教信仰者不一样,东方人比较含蓄,讲究将对上帝的敬意放在心中,而不是外在地表现在对教堂金碧辉煌的表面华丽的装潢之中。 在东方,一般不会对教堂内部进行太多装修,也不会贴上各种描述宗教故事的玻璃,所以设计师也不会设计出让人望断脖子的屋顶与高塔,讲究神在心中,所以水的教堂的建筑材料也不一样。与安藤设计的其他建筑一样,水之教堂从外部看基本是规则的几何形。 用清水混凝土构建的几何形,虽然给人以冷冰冰的感觉,但同时也会给人一种内心平静的感受,坚硬的线条比例给人不一样的力度感和美感,直观地体现了宗教的神圣、庄严和不可侵犯。 水的教堂不仅外部是规则的立方体,其内部也没有过多的装饰,内外统一的风格也让这种神圣的感觉更加强烈。 与此相对,就在楼梯之间的那部分,却使用了圆弧形,打破了整体的几何型布局,也打破了那种压抑的感觉,给人亲切感和放松感,并且还与多个立方体呈现出强烈的反差,使整个建筑更具抽象性。

3 不一样的空间

水之教堂是一座附属于饭店的婚礼教堂,具有三个特殊的建筑特征:外部L 形墙体、内部方形闭合墙体和弧形墙体。 这些特征给人一种节奏上的变化,构成不同的空间感受。首先,由于L 形墙体将教堂的背面和人工湖的一边包围, 即分割了空间,又使人们无法直接进入主教堂,但其实尽头的玻璃方塔吸引着人们的目光,指示着教堂的位置。 这种线形透视又加强了教堂自身的神秘感。 徜徉其中,虽然看不见水流,耳边却伴随着的淙淙水声,玻璃方塔也不断接近,这种感受让人不禁称奇。 当人们走到L 形墙体的尽头,转身瞬间,眼前突然跳出一座完全由混凝土建造的教堂和一片开阔清澈的湖面,这个过程是自然的和谐性与空间封闭性的洗礼,同时也让人们感受到了肃穆感与神秘感。 然后人们以为可以直接进入中心的教堂, 于是顺着阶梯走,从室外的开阔地带进入一个封闭的长方形楼梯间;人们抬起头寻着光线上行,空间逐渐开朗,进入了一个玻璃方盒,四个独立的十字架呈现在面前,感觉到蓝天似乎就隔着玻璃,可以静下心聆听自然之声,感受神圣的自然之美。 到了最后,沿台阶再次慢慢地绕行而下,到了下层,光线突然由明转暗,似乎走入黑暗的旋转楼梯,再加上紧凑的空间,甚至让人有很大的压抑感,但是进入主教堂后一切又豁然开朗,此时整个空间正式呈现在人们的眼前,神圣的氛围瞬间定格,而平静的湖面展现出它的全貌;推开落地玻璃门,人们似乎走入了自然的画卷,而风声、水声使整个空间显得更加寂静而圣洁[4]。

在安藤看来,建筑存在于抽象性和表现性之中,抽象性建立在纯粹的逻辑之上,表现性则建立在历史、文化、地域、生活的基础上,要在一个基本层上融合二者, 表面上呈现的可能是几何的抽象性,但内部一定是表现性的。 抽象性与表现性相结合,就会创造一种外表看来具有象征性和对称性的单一空间序列,而在内部转变为复杂性的作品。 人们所体验的空间与建筑几何性之间分歧越大,就越难以忘怀,这也正是水之教堂神圣感得以凸显的手法。

4 结语

在此将自然与空间形态并行阐释,是因为安藤思考的神子空间不同于西方认为的形而上之物,而是与自然存在着某种联系。 由此看来,自然是作为塑造空间形态的必然要素而存在的,这种复杂神圣的空间体验很难脱离自然来感受、分析。

猜你喜欢

抽象性教堂墙体
模块化蓄热墙体日光温室研究进展
农村保温墙体的热湿性能分析
浅谈UHPC在异形曲面墙体中的应用
浅析建筑垃圾在节能复合墙体中的应用
布尔诺Beatified Restituta教堂
《教堂之夜》
西方美术中的女性人体艺术
民主的悖论
翻转课堂模式下《线性代数》的教学改革初探
羌族刺绣中的图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