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遗留的历史”和“传承的历史”
——从安康“新民歌剧”看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2021-01-07白少伦

图书馆论坛 2021年4期
关键词:安康新民歌剧

闫 毅,白少伦

0 前言

在参与安康“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制度设计课题研究过程中,笔者随课题组成员一起多次深入安康区县、乡镇和村社,围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等开展实地调研。其间,在市、县文化和旅游部门的协助下,通过深度访谈方式采访了当地有影响力的民歌歌手、剧本编剧和非遗传承人,观看了由民歌歌手和群众文艺社团表演的紫阳民歌、旬阳民歌、平利弦子腔、汉调二黄、小场子戏等,利用网络观赏了安康“新民歌剧”代表性作品,并通过文献调研了解安康地域传统文化和“新民歌剧”发展演变历程。研究表明:安康是一个多元文化汇集交融之地,传统表演艺术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近几年,在地方政府和文化旅游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传统表演艺术已经深度融入到安康示范区创建和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之中,成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乡村文化服务供给、开展乡村社会教育、凝聚脱贫攻坚精神动力的积极力量。其中,安康“新民歌剧”从“遗留”到“传承”的艺术创新实践,不仅为研究戏剧艺术与经济社会、文化政策、社会教育和民众文化生活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鲜活案例,而且也为国家提出的“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安康样板”。其直接意义是,为西部刚刚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广大农村地区如何做好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公共文化融合发展、如何用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提供有益启示。

1 安康新民歌剧的发展和创新转化历程

汉语各大方言区都有自己的地方戏曲文化,如吴方言有越剧、沪剧、锡剧,四川话有川剧,陕西话有秦腔,山西话有晋剧,河南话有豫剧等,地处汉江上游的安康也有以汉剧、民歌剧为标志的地方戏曲。“地方戏”作为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凝结着地方独特的民风习俗和文化传统,从而成为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从1959年到2020年,安康“新民歌剧”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其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多维度地折射出国家文化政策变迁、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以及现代化进程中群众文化需求的变化。

第一个阶段:1959-1965年。当时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激发群众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国家提出了旨在推动戏曲繁荣发展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安康第一部“新民歌剧”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

中国戏曲源远流长、资源丰富、流派众多。因此,在1950年文化部召开的全国戏曲工作会议上,就发生了京剧和地方戏哪个为主的争论。1951 年的4 月3 日,中国戏曲研究院在北京成立,毛泽东主席亲笔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为新中国文化艺术发展指明了方向。同年5月5日,政务院在《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中指出:“中国戏曲种类极为丰富,应普遍地加以采用、改造与发展,鼓励各种戏曲形式的自由竞赛,促成戏曲艺术的‘百花齐放’”[1]。毛泽东主席的题词和政务院的指示,极大地激发了全国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增强了人们对戏曲改革的信心。1956年,浙江昆剧团推出了经过整理改编的传统剧《十五贯》,以其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轰动全国,被周恩来总理称誉为艺术百花园中的兰花,《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2]的社论。受此鼓舞,各地纷纷成立剧团并开展创作,评剧《刘巧儿》、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沪剧《罗汉钱》、吕剧《李二嫂改嫁》、豫剧《朝阳沟》、花鼓戏《三里湾》等一批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戏曲精品脱颖而出。安康市紫阳县文化馆创编于1959年的《嫁嫂》也是这一时期优秀地方戏曲作品之一。

第二个阶段:1966-1976 年。文革期间,文化领域成为重灾区,“百花齐放”变成了几个“革命样板戏”一枝独秀,“八亿人民八台戏”成为文艺领域、特别是戏剧艺术的真实写照[3]。文革后期,安康一些文艺工作者重拾“新民歌剧”创作,《猪场风波》《盘河激战》《刘英子》《红松岭》《两块六》《红选票》《父子争上三线》《好班长》《春风杨柳》《军民一家》《迎亲人》《找老魏》(1970-1975)、《桂花树下》《柳庄儿歌》《捉猪》(1976)等均是这个时期创编的作品。然而,这些作品受“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影响较多,内容以说教为主,艺术性、娱乐性不强,因此尽管作品数量较多,但流传下来的很少。

第三个阶段:1977-2004 年。近30 年间,只创作《牧羊恋歌》《茶山新歌》(1979)、《三请吹鼓手》(1984)和《异地乡音》(2000)4 部作品。这个创作低谷的出现有复杂的社会因素。

1978年改革开放后,在文化领域,国家出台了系列文化建设举措,但依然有几个重要因素制约文化事业发展。一是文革时期大量文化基础设施被毁坏或挪作他用,多数剧团和群众性文艺团队被撤销或解散,短时间内难以迅速恢复;二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在社会思潮的影响下文化冲突加剧,传统文化发展的社会基础、体制环境和价值取向发生了重大变化,发展逻辑出现了明显“断裂”;三是随着地方艺术院团转制或市场化改革的推进,艺术创作和演出人才大量流失,文化艺术产品供给下降、需求萎缩。尽管这一时期传统文化的“衰落”及其发展“困境”可以解释为多元文化条件下公众审美趣味的变化,但“新民歌剧”的再次崛起表明,传统文化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文化政策对传统文化发展走向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第四阶段:2004年至今。这一期间先后有《茶山情》《冤家路宽》《中秋月难圆》《闹热村的热闹事》等10余部艺术性较强、紧扣时代主题的作品问世,反映出在经过近30 年沉寂之后,“新民歌剧”在国家“文化强国”战略、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政策方针的支持下迎来了新的创作高潮。

首先,国家为保护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制度性保障。继2005 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之后,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颁布,包括传统戏剧、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曲艺等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被纳入法律保护范畴。2017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分析了经济社会变革、对外开放形势、互联网技术、新媒体发展以及思想文化领域的复杂事态之后,特别强调“三个迫切”:迫切需要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迫切需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迫切需要加强政策支持。由此,提出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实施戏曲振兴工程,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4]。可见这一时期国家已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看作传承中华文脉、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将着力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视为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

其次,传统文化资源成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重要内容。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高品质发展趋势。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和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成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重要举措。特别是对以农耕文化为基调的乡村社会而言,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价值引领和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规范相结合,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公共文化融合发展,对于巩固乡村社会文化根基、丰富乡村文化服务与产品供给、重塑乡村社会文化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3)为了降低沥青混合料运输过程中温度的散失,运料车在运输过程中应加盖双层保温防尘的蓬布以及棉被覆盖运料车上。装料结束后,立即用棉被和油布覆盖,并安排专人进行检查和测试出场温度。

最后,地方政府的支持培育是推动地方戏曲创作繁荣的重要条件。2018年安康市文化和旅游广电局(以下简称“安康市文旅局”)下发《关于认真落实年度全市文艺创作重点任务的通知》,提出“倾力打造重点大剧,创作出一批彰显主旋律、突出现实题材的优秀文艺作品”。2019年安康市文旅局召开“全市文艺创作工作推进会”,举行原创文艺作品大赛颁奖仪式,开展文艺创作专题培训,从激励精品创作和培育创作能力两个维度,推动文艺创作发展。2020年,安康市宣传、文化和财政部门联合印发《安康市文艺创作重点项目扶持办法》[5],财政每年列支50万元专项资金,重点奖励和扶持体现汉水文化、反映重大现实和安康人文景观、新农村建设等主题的文艺精品,为“新民歌剧”的再次繁荣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2017年文化部发布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成果,安康“新民歌剧”成为全国348个地方戏曲剧种之一。2014年《茶山情》获陕西省第七届艺术节表演奖、编剧奖,2019年新创作的民歌剧《闹热村的热闹事》入选国家艺术基金扶持项目,一批“新民歌剧”经典作品成为地方旅游接待剧目。

2 安康新民歌剧的艺术渊源与艺术特点

安康位于陕西东南部,北依秦岭、南靠巴山、汉水横贯东西,具有风气兼南北、语言杂秦楚等多元性文化特点。从艺术渊源看,“新民歌剧”主要汲取了紫阳民歌、汉调二黄的唱腔、配曲并借鉴了歌剧的艺术形式。

“紫阳民歌”和“汉调二黄”都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紫阳民歌是汉水上游、秦巴山中古老的民间歌种,有劳动号子、山歌、小调、社火歌曲、风俗歌曲等门类,旋律朴实细腻、节奏鲜明悠扬,被称为“陕南民歌中最富有代表性的曲种”。据史料记载,《诗经》中的“周南”“召南”等25首歌谣就曾流传于汉水流域,而紫阳民歌中常用的比、兴手法和浓厚的古风色彩,明显受到《诗经》的影响,甚至有学者认为《诗经》中的某些歌谣“可视为紫阳民歌的最早代表”[6]。2003年和2019年,文化和旅游部(原文化部)两次授予安康市紫阳县“中国民歌艺术之乡”称号。汉调二黄是汉水中上游流域最大的地方剧种,曾流布于陕西南部、四川东北部和湖北西北部,有国粹京剧声腔之源、戏曲“活化石”之称。安康派汉调二黄于清乾隆年间由西安班社传入,道光、光绪年间迅速发展,至民国时期班社多达十余个,有大批经典剧目和众多名角,社会影响十分广泛。1956年,安康市成立了汉调二黄剧团,为称谓方便,简称汉剧,民间俗称“二黄戏”“土二黄”“山二黄”“陕二黄”和“汉二黄”等[7]。

“紫阳民歌”和“汉调二黄”都是多元文化相互交融的产物。明、清时期随着大批移民从湘、皖、赣、豫、闽、粤等地迁入安康,“紫阳民歌”在音乐风格上形成了“南曲北调”的艺术特质。汉调二黄传入安康之后,在受到汉水流域山歌、民歌、小调和本地方言影响的同时,也吸收了昆曲、吹腔、高拨子等曲调,形成独立的声腔剧种。“新民歌剧”创编时采用“紫阳民歌”的曲调和“汉调二黄”的表演程式,从而也成就了自己的艺术特点:

一是立足传统艺术,以“原型心理”满足观众审美需求。“原型”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卡尔·荣格提出的一个概念,荣格认为文学艺术的本质就在于表现源自于民族记忆和原始经验的集体潜意识,即“一种原型的力量,无论是采取直接体验的形式还是通过叙述语言表达出来,之所以能刺激我们,是因为它发出了比我们自己的声音强烈得多的声音……可以使人心醉神迷,为之倾倒。”[8]“新民歌剧”在音乐上选择活在每一个紫阳人灵魂之中的经典民歌,在唱腔设计上借鉴了川剧高腔及道情戏的“喊黄”,以山歌、号子曲调作后台伴唱,保持了“民歌剧”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和强烈的艺术辨识度。

二是强烈的喜剧效果,极富生活情趣的地方语言。与西方戏剧重视悲剧效果不同,“新民歌剧”继承了中国戏曲艺术诙谐幽默、寓教于乐的优良传统,注重通过喜剧性情节设计和营造良好的喜剧效果,唤起观众潜意识中的历史积淀和原始经验,从而产生“一种深刻的情绪反应”[9]。而原汁原味的方言运用和根据人物性格设置的人物语言和唱词,使故事细节和剧情模式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与当地百姓审美经验和欣赏模式高度契合。

三是重视人伦道德劝谕和情感关照。情歌是紫阳民歌中的精华,分为结情歌、劝情歌、怨情歌等,而安康独有的哭嫁歌、孝歌、祭歌至今依然保留“劝善”“劝孝”的习俗,有些劝孝、教孝的内容甚至直接用了《诗经·蓼莪》的原文。“新民歌剧”将传承与创新、审美与教化相结合,在广泛借鉴古今中外艺术手法(如用西方乐器中的大提琴、小提琴弥补二胡、秦胡、三弦等民间乐器音域不足)的同时,大量采用情歌、孝歌中的“劝”与“情”,在“寓教于乐”和“润物无声”中弘扬优秀传统价值观念,起到了“劝使为善,诫使勿恶”[10]的教化作用。

3 戏剧的社会教育功能与安康新民歌剧的时代使命

中国戏剧历来重视“礼义廉耻孝悌忠信”的道德劝谕,民间有“不看高台戏,不知礼仪”的说法。清初的杰出剧作家和戏剧理论家李渔,更是将戏剧精辟地概况为“药人寿世之方,救苦弭灾之具”[10]。

清末国衰民敝,迫切需要社会变革。维新派、革命派和其他有识之士,将戏剧看作与宣讲、报纸、图书馆同等重要的教育手段,提出“利用戏剧开启民智、普及教育、输入文明、提振国民精神”的理论主张[11],整个社会形成“开民智莫善于演戏”[12]的价值共识。1904-1905年,陈独秀分别发表白话版和文言版两篇文章——《论戏曲》,认为小说和报纸对于“认不得字的人”是“得不著益处”的[13],而戏曲“虽聋得见,虽盲可闻,诚改良社会之不二法门也”[14]。1915年,北洋政府教育部成立通俗教育研究会,下设戏曲股。戏曲股基于社会改良的立场,推出并实施“改良戏剧议案”和“戏剧奖励章程”[15],在搜集脚本、演出调查、颁布不良剧目禁令、编写新戏和奖励新戏演出等方面做出了许多有益探索,对民国时期戏剧改良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抗战爆发后,国家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强化对民众的社会教育也催生了抗战戏剧的发展。现代戏剧理论家和教育家熊佛西撰文指出:“戏剧在中国一向是一种消遣品……这种观点并不是说是错误,但已完全过时,戏剧的内容无所不有,因而肩负一种时代使命”[16]。在抗日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有组织地开展了戏剧振兴与改造工作,戏剧工作者在旧剧目、旧形式的改造利用,整理改编传统戏,创作历史剧、现代剧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探索。1942年,在毛泽东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指导下,中央文委提出了“戏曲要为战争、生产和教育服务”的要求。文艺活动家、中国现代戏剧三大奠基人之一的田汉更是提出“建剧一如建军”“用戏剧来争取中华民族在对日抗战中的胜利”[17]的主张。为顺应抗战宣传和民众教育的需要,延安和陕甘宁边区不仅创作并演出了新编历史剧《逼上梁山》《三打祝家庄》和秧歌剧《夫妻识字》《兄妹开荒》等作品,还将传统戏曲与话剧、西洋歌剧结合,创作出富有民族特色的新歌剧《白毛女》,使戏剧成为振作民族精神、鼓舞抗战斗志的有力武器。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依然十分重视戏剧的社会教育功能和时代使命。安康“新民歌剧”代表作品——《嫁嫂》《闹热村的热闹事》和《村官巧断家务事》就继承了戏剧满足民众娱乐、重视底层教化和承担时代使命的优良传统。

《嫁嫂》共分为八场。梁氏丈夫在外做生意,为人善良的她在家艰难度日,但仍然用勤劳持家节省下的食物和衣物救济贫民大柱和婆家弟弟王二。王二和弟媳刁氏一个嗜赌,一个嗜毒,属于典型的浪子败家。为了摆脱生活困境,他们不顾亲情和恩情,企图联合外人卖掉嫂嫂梁氏以谋取不义之财。他们对梁氏谎称大哥已死,并想借机灌醉梁氏,却被梁氏识破骗局灌醉了刁氏,刁氏被当作梁氏卖掉后,王二收到了一堆假钱,落了个人财两空……该剧体现了“于嬉笑诙谐之处,使忠孝节义之心,得此愈显”,对观众起到了“劝使为善,诫使为恶”的教化作用[10]。

《闹热村的热闹事》是2018年新创编的民歌剧,故事取材于真实人物的事迹,讲述了安康紫阳县双安镇闹热村一个农民企业家回乡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感人故事。携子回乡寻根探亲的黄康龙面对家乡山水,情不自禁地唱起了紫阳人家喻户晓的民歌——《郎在对门唱山歌》,但回应他的只有乡村的寂静。原来,村里的年轻人正准备告别父母妻儿外出打工。回村以后,黄康龙以国家乡村振兴为由,苦劝种茶能手和山歌大王张三娃留在家乡种茶致富,但张三娃“你为啥不回村种茶”的质问,深深刺痛了黄康龙。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黄康龙接受了父亲建议,决心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回报乡恩。他们满心期待地举办了闹热村创业大会,然而响应者寥寥。无意间,黄康龙从痴呆的李老爷子一句看似无意的“唱山歌”中找到了灵感,决定拿出10万奖金举办山歌大赛,希望通过山歌唤醒大家的乡村记忆和故乡情怀。山歌大赛吸引了众多打工者回乡参加,但获奖者必须回乡创业的规定却受到了张三娃等打工者的坚决抵制。在双方僵持不下之时,李老爷子一曲“送郎曲”,引起留守父母们的共鸣,他们悲切地齐声合唱,这情真意切的乡情、乡愁、乡音、乡韵感动了张三娃等打工者,他们下定了回乡创业的决心……该剧精准地把握住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时代脉搏,通过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起到了鼓舞群众、教育群众和凝聚脱贫攻坚精神动力的积极作用。

《村官巧断家务事》讲述了司法局驻村干部积极培养调解委员会主任“宝娃”的故事。村民艾宝三被推荐为村民调解委员会主任,他通过普法宣传和群众道德评议,巧妙地化解了本村两名留守妇女因两牛相斗引起的矛盾纠纷,成功解决了儿子儿媳相互推诿、不赡养老人的问题。该剧以安康新民风建设和乡村社会治理创新为背景,以基层人民调解员为故事原型,着重突出了当前农村社会普遍存在的留守妇女、留守老人的生活和赡养问题,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给观众上了一堂生动活泼的普法教育课。

安康“新民歌剧”中的优秀作品都有很强的现实色彩,不仅传承了中国戏剧艺术在移风易俗、启迪民智等方面的教化作用,而且自觉地承担起讴歌伟大新时代、弘扬传统正能量、展现社会新风貌的时代使命,其扎根传统、贴近群众、紧跟时代发展等特点,成为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经典案例,也为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公共文化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4 推动戏曲艺术深度融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思路

传统表演艺术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社会性、底层性、地域性、娱乐性、教化性、通俗性等特征。20世纪以后,随着西方思想、科技、文化,特别是欧洲音乐文化的传入,中国传统表演艺术在音乐理论、创作观念、思维方式、表演形式、表演制度等方面均不同程度地受到西方学术话语的影响,加上文革和市场经济的冲击,中国传统表演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逐渐丧失了以往在基层文化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如何将戏曲艺术深度融入到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之中,用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成为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为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几点基本思路。

首先,明确戏曲艺术的“文化担当”。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非常重视本土传统表演艺术的传承发展和多元化社会治理功能。20世纪初为解决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物质主义、贫困、两极分化等复杂的社会问题,美国发起了一场旨在改善贫民区和农村人口文化生活状况的社区改良运动,即“通过艺术的方式、利用文化的力量,解决社区内部的社会问题”[18];Williams的一项调研显示,90%的受访者认为参与社区艺术项目强化了自己的社区身份,86%的受访者认为社区艺术活动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19];井上果子(KakoInoue)对高千穗十八山地区传统神乐舞蹈的研究表明,以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承乡村文化习俗、习惯和方言,可以起到很好的乡村治理效果[20];加拿大中小学校还将戏剧、舞蹈、音乐和视觉艺术设定为必修课程,规定戏剧课程由专业教师执教,学生必须修满指定学分方可毕业[21]。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提出振兴戏曲艺术[22]。同年,戏剧教育正式纳入中小学美育课程教学体系。2017年,中宣部、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戏曲进乡村的实施方案》,提出“把戏曲进乡村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通过戏曲进乡村,增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总量,解决农民看戏难的问题”[23]。但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戏剧以及其他传统表演艺术的积极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重视,通过政府购买支持的“戏曲进乡村”也存在数量不足、品质不高、规范化不够等现实问题,需要重新认识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中的时代价值、重新认识传统文化与现代公共文化融合发展的现实意义,充分展现戏剧艺术的“文化担当”。

其次,强化戏曲艺术的“教育职能”。文化生命具有自我超越、自我生产和自我创造的动态特性。虽然在异己的力量碰撞中,文化有过支离破碎,但从未断裂,因为文化的内核在社会发展中沉淀出独特的风格,浸润于村民日常[24]。作为千百年以来深受农村群众喜爱的主流艺术形式,戏剧以其“虽聋得见,虽盲可闻”的娱乐功能和“不拉下一个人”教育职能,彰显出独特的社会价值。特别是在当前农村社会留守老人多、文盲或半文盲多、文化服务产品供给不足的情况下,更需要深入挖掘戏剧在“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传承发展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移风易俗”[25]和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等方面的综合潜能,向农村地区推出更多“内容是时代所需要的、形式是群众所喜爱的”戏剧精品,更好地发挥戏剧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作用。作者在安康乡村调研中也深切感受到,尽管图书、报纸、广播、电影、电视和数字文化产品可以通过完善体制、调整结构、提升品质等方式培育消费需求,但群众对传统表演艺术、特别是高品质戏剧作品的现实需求更加强烈,在需求难以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农村群众会采取自己集资的方式请剧团下乡演出,而每逢村里有红白喜事,看戏就是一件大事,与某些受到冷落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完善戏曲进乡村的制度设计。当前,我国正向“第二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进发,将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系统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因此,在不断加强书报、广播、电影、电视、数字读物等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给的同时,也需要积极推动有着悠久历史积淀、浓郁乡土气息、醇厚艺术内涵的地方戏剧艺术的繁荣与发展,进一步完善戏曲进乡村的制度设计,创新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加强对戏曲新产品创作、戏曲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加大农村高品质戏曲产品供给,发挥戏曲艺术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26]。

猜你喜欢

安康新民歌剧
安康幸福 有你的身影
夏季常吃姜,益寿保安康
端午安康
THE PRECLOUS THING珍贵之物
从门外汉到歌剧通 北京的沉浸式歌剧
歌剧要向戏曲学习
从门外汉到歌剧通 歌剧在路上
歌剧
初中英语单项选择练与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