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球囊压迫对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术中及术后24 h出血量的影响
2021-01-07范志梅
范志梅
(吉林国健经开妇产医院,吉林 长春 130000)
产后出血是产妇分娩期的常见并发症,在导致孕产妇死亡的诸多原因中占据首位。相较于阴道分娩,剖宫产手术增加了损伤性出血的风险,出血量要高出阴道分娩250 mL左右。因此,针对剖宫产产后出血,寻求高效的止血措施有重要意义。宫腔球囊压迫止血是治疗产后出血的一种有效且简便的抢救手段,能更好地降低由产后出血引起的产妇死亡率[1]。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宫腔球囊压迫对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术中及术后24 h出血量的影响。具示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3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15例。对照组年龄22~37岁,平均(25.97±3.64)岁;孕周35~40周,平均(38.54±1.26)周;初产妇9例,经产妇6例。观察组年龄21~37岁,平均(25.88±2.94)岁;孕周36~40周,平均(38.48±1.34)周;初产妇8例,经产妇7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具有可对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宫腔填塞纱布条治疗:将不脱脂纱布条用碘伏浸湿并挤压出多余水分,用卵圆钳从子宫底部开始,按照从左往右、自上而下的顺序逐步填充宫腔,直至宫腔填紧填满。纱布条留置时间24~48 h,具体时间根据患者个体止血情况而定,取出时配合缩宫素静脉滴注。
1.2.2 观察组
观察组采用宫腔球囊压迫止血:沿子宫切口将球囊置入产妇宫腔,球囊下端经阴道引出,按照B超引导注入适量灭菌生理盐水。球囊放置时间在24h内,取出球囊同时给予产妇缩宫素静脉滴注。
1.3 观察指标
产妇不同时间出血量:监测并记录两组产妇术中、术后2 h、术后24 h出血量;采用面积法估算产妇出血量,按照纱布血湿面积10 cm×10 cm=10 mL计算。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数据均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术中、术后2h、术后24h时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剖宫产手术过程中,由于产妇宫缩乏力、机体疲劳等因素,肌纤维及微小血管间难以保证充分的挤压,导致子宫壁血窦无法自行闭合而失血,损伤性出血更增加出血量。而产妇大量失血,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故及时采取有效的止血措施意义重大。目前临床用于产后出血的治疗措施众多,但缺失统一的标准。
表1 两组不同时间出血量比较(±s,ml)
表1 两组不同时间出血量比较(±s,ml)
组别 术中 术后2 h 术后24 h对照组(n=15) 1679.34±73.96 63.48±15.49 1109.46±63.48观察组(n=15) 1207.58±68.64 52.37±13.85 976.55±54.31 t 18.108 2.071 6.162 P 0.000 0.048 0.000
常用的宫腔填塞纱布条止血,虽然能起到一定的止血效果,但由于压迫不均、填塞留有空隙或者填塞过紧等影响止血效果,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同时宫腔填塞纱布条易造成宫腔损伤和感染,取出时亦可能造成二次出血。而宫腔球囊压迫止血通过注入液体来充分填充宫腔,球囊形态依从产妇宫腔的形状,可使压迫面积更广,宫腔受力更充分均匀,止血迅速、效果显著[2]。此外,球囊具有弹性,不会对子宫正常收缩造成影响,有利于机体自发的止血进展,进一步提升止血效果。同样是通过压迫胎盘剥离后的创面来达到止血效果,但宫腔球囊压迫止血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宫腔纱布条填塞的缺点,止血效果更好。此外,宫腔球囊压迫止血操作相对简单,临床适用范围广。本研究中,观察组术中、术后2h、术后24h时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表明宫腔球囊压迫的止血效果较好。
综上所述,宫腔球囊压迫应用于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的效果较好,可显著减少患者术中及术后24h出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