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的毛泽东农民观研究
2021-01-07晓通讯作者
石 婧 李 晓通讯作者)
(1. 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苏扬州 225000;2.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 江苏扬州 225127)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针对农业、农村、农民等关乎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提出的重要战略决策部署,他强调“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1]毛泽东农民观是其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存在的农民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得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民学说,关乎农民、农村、农业等方面的哲学思考。两者具有同一性,这是以毛泽东农民观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的必要前提。在新时代背景下,以毛泽东农民观为一条红线,回顾历史、凝聚共识、展望未来,有助于新时代中国特色乡村振兴战略的更好实施。
乡村振兴战略与毛泽东农民观同频共振
毛泽东农民观为连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和乡村振兴战略起到关键性的桥梁作用,是延续老一辈革命家思想精华的纽带,同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自信的起点。毛泽东农民观与乡村振兴战略理论具有同一性。
乡村振兴战略与毛泽东农民观具有文化同根性。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重农思想为毛泽东农民观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如孟子主张对民众实施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道家老子强调了圣人的标准是重视百姓,以百姓之心为心;荀子则以舟和水泛指君与民,进一步提出民众可载舟亦可覆舟的基础地位和重要作用。这些思想在革命进程中都有所体现、熠熠生辉。而乡村是饱含历史足迹和文化底蕴的重要载体,历史上很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革命战争,其发源地都在农村,斗争的历史实践和经验成为毛泽东以依靠农村、发动农民之革命思想的源泉。在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为全面振兴注入可持续的文化基因。两者所包含的民本、重农等思想,都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乡村振兴战略与毛泽东农民观具有价值同质性。乡村振兴战略以农村为实施主体,围绕“五位一体”实行全方位、多维度的建设,同时起草文案、出台法律、编制规划、建立机构,创新机制,以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参与到乡村振兴的方方面面,确保其能有序化顺利实施。毛泽东农民观主要包括农民主体地位、土地中心问题、组织合作作用以及强调对农民进行教育等思想,依据乡村基层教育的现状和特点,他提出对农民要进行系统性、常态化教育,诸如政治、文化、军事、科技等。这样看来,两者在价值上,始终把“农业农村农民”放在第一位,既有普遍性的交织,又有特殊性的差异,但两者对于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建设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乡村振兴战略与毛泽东农民观具有群众同基性。乡村振兴战略和毛泽东农民观所具有的同一性,更多的是体现在群众同基性上,即两者都是以“农民群众”为中心,基于农民群众自身的实际情况,提出适合农民的可行性发展道路。毛泽东农民观是以农民的实际生活状况为出发点,研究农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分析农村建设的薄弱点和需求点,总结得出的关于农业农村农民建设的方针政策,最终形成了一套自己独特的农民观。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处理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是实行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决策部署。构建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新农村,就是要以人为本,把农民群众放在第一位,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践行乡村振兴战略。
毛泽东农民观在乡村战略中的当代价值
毛泽东农民观是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发展的关于农民问题的哲学思考,同时也为新时代处理三农问题点亮了一盏明灯。应对新时代农村战略实施过程中产生的新矛盾,亟需将毛泽东农民观的相关理论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相结合,补齐农业农村发展滞后这块短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夯实基础。
尊重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农民的首创精神。毛泽东在实地考察、访贫问苦中深化了对农民地位的认知,基于农民群众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的基本国情,逐渐形成了农民主体地位论,这是其农民观的核心要义。他强调,离开农民谈人民群众是不切实际的,“农民——这是现阶段中国民主政治的主要力量,中国民主主义者如不依靠三亿六千万农民群众的援助,他们将一事无成。”[2]要充分激发农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和自发创造性,他们是时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乡村是农民的乡村,农民也最了解乡村。现阶段,我国正处于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发展在设施、环境、空心化等多方面面临诸多挑战,亟需农民充分发挥主人翁能动性,发挥其决定性力量和主导型作用,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乡村发展的主导权应当属于农民,要建设农民认可的乡村,同时充分保障农民对乡村土地的合法权益。在进行农业发展规划时,要赋予农民发言权,积极征求并尊重农民的意见,“充分发挥亿万农民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3],让农民广泛享有发展成果,实现农村和谐、农民富足的乡村振兴美好愿望。
切实增加农民群众收入,坚持富农惠农利农的思想。毛泽东农民观的落脚点就在于土地中心论,他认为农民问题的实质就是土地问题。土地所有权的变革、减租减息政策等一系列土地改革,都是以富农惠农利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而新时代的农民问题不局限于土地问题,乡村振兴归根到底解决的都是农民在农村的农业问题。不管是解决土地问题还是农业问题,都是保障农民经济利益,增加农民群众切实收入的重要举措,而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一环就在于公平公正地保障其根本利益。
要增加农民群众的切实收入,坚持富农惠农利农的思想,稳固打好扶贫攻坚战战略。在发展经济、完善政治、弘扬文化、健全社会、建设生态等的一系列建设项目中,都要优先考量农村、考虑农民,精准扶贫。要发展农村经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引擎。随着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农民的消费观念将发生重大变化,进而引导农民消费结构的升级,促农村经济带健康有序的发展。同时,农民在医疗、养老等方面没有了后顾之忧,势必有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劳动效率,有利于农民增加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农村工业化、现代化发展。
发展农民群众的基层教育,培养社会主义的新型农民。毛泽东农民观的目的就在于教育与改造农民,这是一个严肃且迫切的长期性、关键性问题。毛泽东早在1929年就明确指出了教育对于党内避免错误的重要意义;1933年,在调查报告中第一次详细阐述了发展农村教育的思想;1957年,提出“造就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4]的教育方针。故此,毛泽东农民观中很多关于教育农民的思想和方法对当前发展农村教育仍然具有启鉴意义。
发展农村教育,全面提高农民的素质,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农村劳动力向非农部门转变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根本途径和重要保障。涵养好“新农民”是建设好“新农村”的关键一环。一方面,通过开展普及性的农村教育,创造文化育人的良好环境,传播先进文化,提高农民全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从而培育数以亿计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成为新型乡村人才。另一方面,在此过程中,鼓励农民创新乡村文化形式,不断发展带有乡村特色、农民喜闻乐见的地方性乡村本土文化,探寻乡村中潜在的精神宝藏,最大程度地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创造有利条件,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循环链条。
坚持农民群众的政治参与,加强农村基层的政治建设。组织合作论是毛泽东农民观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除了组织参加革命,他还组织农民捍卫自身合法的政治民主权利。在这一倡议下,延安农民通民主选举选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代表,形成“只见公仆不见官”的优良政风。因此,在新时代新农村发展中,农民的政治参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乃至于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均具有重要意义。农民积极政治参与是实现全民积极政治参与、建设民主政治的重要环节。赋予农民拥有乡村治理的话语权,有利于增强主人翁意识,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使其真正当家作主,在切实履行以人为本中获取满足感、幸福感。在日常的政治生活中,要熟知政治参与的重大意义和使命,在民主选举中,根据被选举者的实际情况,投出理性一票;要在民主决策中,作出最佳选择;要在民主管理中,共创幸福生活;要在民主监督中,守望公共家园。农民群众要培养关心社会事务、国家大事、国际政治的自觉性、主动性和敏锐性,自发地投入政治生活之中,以其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增强农村基层政治建设,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