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大批爱国青年奔赴延安的启示
2021-01-07刘党英陈小静
刘党英 陈小静
(1. 信阳师范学院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 河南信阳 464000;2. 信阳学院教育学院 河南信阳 464000)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对中国东北三省的武装侵略。由于国民党政府推行不抵抗政策,致使东北三省迅速沦陷而被日本人占领。国民党蒋介石的不抵抗路线遭到了全国人民的反对,特别是满怀爱国激情的中国青年,面对蒋介石不战自逃的行为感到愤慨和不理解,纷纷向国民党政府请愿,要求抗日。可他们的抗日热情不但得不到支持,反而受到了国民党政府的无情压制和打击。他们在游行示威和不断反抗中最终觉醒:中国共产党才是领导全国人民抗日救国的政党。于是大批爱国青年奔赴延安,投身到抗日救国运动的主战场。他们的爱国情怀对当代青年具有重要启示。
爱国青年奔赴延安浪潮形成的历史动因
“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给中华民族带来了空前民族危机。大批在反侵略运动中的爱国青年,他们目睹着祖国的山河破碎,人民在侵略者的炮火中呻吟。他们在国家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怀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强烈责任感,积极要求抗日。可面对日本侵略者对中国领土肆意践踏和掠夺时,蒋介石政府却无视国家的生死存亡,下令军队退却逃跑!在无法实现他们的抗日愿望下,义无反顾地奔向延安,投身到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战场。
“九·一八”事变中爱国青年的反抗与觉醒
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图谋已久。“九·一八”事变“日寇仅在两三个月内,便囊括了东北三省。祖国的两百多万平方公里的肥沃领土,三千多万人民、四千余公里铁路,丰富的资源,就在国民党反动政府的卖国投降政策下断送了。”[1]这不能不引起全国人民的愤怒。从“九·一八”到“西安事变”的五年中,中国青年对国民党政府要求出兵抗日的游行示威从未间断过。“九·一八”之后发生的“珍珠桥惨案”,更使广大爱国青年看到了国民党政府的腐败和无能。他们开始觉醒而奋起反抗。
“珍珠桥惨案”是“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镇压学生抗日运动的一次震惊全国的血腥惨案。这次惨案彻底激怒了中国的广大知识分子和爱国青年。在“惨案“发生前的8月16日,蒋介石电令东北军统帅张学良:“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军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2]当时隶属国民党政府名下的总兵力达220万人。而在东北三省的实际兵力达40余万人。日本在发动“九·一八”事变时,其在东北地区的正规军只有关东军的两个师团(以4个步兵联队为基干)和铁路守备队(6个大队)加上警察部队,也不过2万人。[2]日本占领沈阳后,不但掳掠中国大量公私财产,而东北军留在沈阳的260架飞机、各种火炮3091门、坦克26辆,以及各种枪支12万余支尽落敌手。[3]如果当时蒋介石真心抗日,令东北军奋起抵抗,日本占领东三省几乎不太可能。更让人不能理解的是:12月17日,为了要求国民党政府出兵抗日,全国各地声援北大的学生达三万多人汇集在南京的珍珠桥街头,高呼口号,强烈要求国民党政府出兵抗日。可国民党政府不但不支持青年的爱国行动,反而派大批军警对手无寸铁的学生进行镇压,有30多名学生被当场打死,打伤100多人,制造了骇人听闻的“珍珠桥惨案”。“惨案”揭示了国民党政府害怕学生运动,也进一步暴露了他们不愿抗日的真实目的,更加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怒和反抗。
“一·二九”运动是爱国青年投身延安的动力之源
“一·二九”运动是继“五四”运动之后全国最大规模的爱国学生抗日救亡运动。是在蒋介石政府置国家的危亡而不顾,继续把枪口一致对内,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进行大规模“围剿”的情况下发生的,也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次大规模的抗日救亡运动。这次运动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发生,直接打击了国民党政府的妥协投降政策,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对西安事变以及国共合作共同抗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毛泽东指出:“一·二九运动以后,事情就好办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国民党政府只打共产党不打日本帝国主义的办法行不通了,不得不放弃‘剿共’政策而走准备抗战的路,这就开了国民党的三中全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也就在事实上宣告成立。对于这些,一·二九运动的功劳都是伟大的。”[4]当时的延安生活艰苦,与国綂区相比有着较大的差距。但是大批爱国青年和知识分子却不愿意留在国綂区,而愿意到生活十分艰苦的延安?这是“一·二九”运动使爱国青年们进一步觉醒,看清了蒋介石的所谓“曲线求国”而非真心抗日的真实面目。而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大义为重,是真正领导全国人民抗日救国的政党;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是真正的抗日队伍,是正义之师。因之在“一·二九”运动之后,中国的青年和知识分子进一步认清了国民党政府只考虑党派自身的利益而置民族危亡而不顾的反动本质,是一个没有前途的必败的政党。他们投身延安是正确地选择。
延安是爱国青年实现抗日救国可靠的革命圣地
“一·二九”运动掀起了全民族抗日运动的高潮。蒋介石迫于全民抗日的压力以及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不得不放弃“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实现国共合作共同抗日。这是中国抗日史上的重要转折。“七·七”事变之后,全民族的抗战激情更加高涨,一些爱国青年要求到前线参加抗战,而延安就是他们的理想圣地。仅1938年就有1.2万名爱国青年投身到延安的怀抱。直到抗战中期,汇聚在延安的青年知识分子达4万多人。他们在这里实践着自己的民族大义和救国理想,他们是中国革命赢得胜利的宝贵财富。
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力和正确引导使爱国青年向往延安
延安地处西北偏偶的一个小镇,交通不便,加上国民党军的重重封锁,物资匮乏,生活条件十分艰苦。而就在这样的条件下,全国各地的爱国青年纷纷来到延安,一时间延安成了全国抗战的另一个领导中心。延安有什么?为何有如此大的吸引力让成千上万的知识青年离开沦陷区和国统区,克服重重困难、千里迢迢来到延安?究其原因有三个方面:
一是中国共产党是真正的抗日政党,他们受共产党力量的感召,投奔延安是实现民族解放运动的正确选择。一方面是受中共党的正义力量的感召,另一方面是中共党对待知识分子的政策所吸引。1939年12月1日,毛泽东在《大量吸收知识分子》一文中指出:“在长期的和残酷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在建立新中国的伟大斗争中,共产党必须善于吸收知识分子,才能组成伟大的抗战力量……没有知识分子的参加。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5]而时任中共党的组织部长陈云同志也指出:“谁抢到了知识分子,谁就抢到了天下。”[6]由于中共党对来延安的知识分子不加任何限制,把他们当成党的宝贵人才加以优待,才使他们迫不急待地投向延安。当时到延安的青年知识分子大都经历了许多艰难曲折。其中,有不少青年是出身于官僚、地主、资产阶级和富商家庭,有些还是独生子女,但他们却放弃了优越的家庭条件,不顾家庭的反对和阻挠,甚至跟父母决裂,毅然决然地脱离资产阶级家庭而投奔延安。他们大多在路途中历经了各种艰难险阻,有些还要通过日占区,经受着严厉盘查甚至遭抓捕,他们逃脱后继续北上。还有些青年知识分子在北上途中遭遇到国民党军警、特务的阻拦、扣留甚至迫害,也丝毫没有动摇他们投身延安的决心。这些都是受共产党正义力量的感召,以及吸收和优待知识分子的政策下所形成的心理动因。
二是中共党的政治宣传以及多种媒体的介入,青年们对延安产生向往。在抗战暴发之初,中共地下组织在全国各大城市组织宣传抗日救亡活动,并通过中华民族武装自卫会、中国反帝大同盟、中国左翼文化总同盟等民间组织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使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地位在全国人民心中得到了极大地提高,也使国民党对中共的不实宣传和造谣污蔑不攻自破。在中国工农红军到达陕北后,有不少国内外记者到延安进行实地采访,并通过各种媒体报刊进行宣传报导,如1938年翻译出版的美国记者斯诺等撰写的《外国记者西北印象记》《西行漫记》等书中对陕北、延安以及中共领导人物的介绍,促使了许多中外记者来到延安,进一步扩大了对陕甘宁边区政治民主的宣传。使广大爱国青年从黑暗中看到了光明、从绝望中看到了希望。埃德加.斯诺在《西行漫记》中译本序中写道:“从实际主义的意义来讲,这些故事却是中国青年们所创造,所写下的。这些革命青年们使本书所描写的故事活着。”[7]正是由于这些中外记者对延安实地调查采访的报导,大大激发了爱国青年对延安的向往。
三是通过开办学校,张贴招生广告,吸引爱国青年投奔延安。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中共先后在陕甘宁边区及延安创办了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延安女子大学等三十余所各类院校,招收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学生,招生广告一度张贴到了国统区和敌占区的全国各大中城市。中共设在西安的八路军办事处负责接待从全国各地奔向延安的爱国青年,并抽调专人组织引导青年人徒步到延安。而延安也为这些爱国知识青年铺设了一条光明之路。
爱国青年在延安接受革命意志的锻炼和实践
这些青年人到达延安后,由陕甘宁边区政府下设的交际处负责接待、安排食宿,登记造册,然后根据不同的特长派送到各个院校和培训班进行培训学习。他们无论是在抗大、陕北公学还是在鲁艺等学校,到处都能感受到学校领导、教官、老师和学员们的关怀,学校里洋溢着热情和谐的气氛;学员们都能感受到这里的政治清明、官兵平等。虽然生活艰苦,但他们内心里却充满着希望和快乐。这里才是他们实现人生抱负的理想的之地。
首先,投奔延安的爱国青年和知识分子在这里接受最先进思想洗礼。当年到延安的知识青年大部分都是爱国的,思想进步,有抗日激情,但也有不少是来自资产阶级家庭出身的青年知识分子,他们有爱国热情,希望抗日,甚至是叛逆自己的家庭来到延安。但延安的艰苦生活让他们一度难以适应,曾经产生过动摇。也有些知识分子和富家子弟,虽然有革命的积极性,但还存在着思想境界不高,缺乏信仰、脱离工农群众,不愿为工农群众服务的弱点。这就需要对他们进行无产阶级思想的洗礼,使他们成为真正的有思想觉悟的抗日人才。毛泽东指出:“看一个青年是不是革命的,拿什么做标准呢?拿什么去辨别呢?只有一个标准,这就是看他愿意不愿意,并且实行不实行和广大的工农群众结合在一块。”[8]对青年知识分子的教育首要的问题是改造他们的思想,用共产党人的“三性”思想,即阶级性、革命性、人民性“好好地教育他们,带领他们,在长期斗争中逐渐克服他们的弱点,使他们革命化和群众化。”[8]毛泽东十分重视延安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经常去参加学校举行的一些重要活动,给学生们作报告,使青年学生们受到了极大的鼓舞。他们在延安的各个学校接受着革命先进思想教育,大多数人都成为了无产阶级的革命者和抗战英才。
其次,战胜一切困难,在艰苦环境里锤炼年青人的革命意志。一个革命者的意志力需要信仰支撑,也需要经过艰苦环境的历炼才能铸就。马克思指出:“就单个人来说,他的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意志的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9]当年陕北的生活十分艰苦,青年们的学习和生活多是在窑洞里,很多学生晚上挤在一个土炕上,冬季的夜晚气候寒冷,他们经常冻得睡不着。加上老鼠、跳蚤和各种虫子很多,有不少学生皮肤过敏,身上被虫子叮咬得溃烂了。因缺水,学生们也很难洗上一次澡,伙食更加说不上好,多是小米和粗粮,有时还吃不饱。在陕北的学校都实行的是准军亊化管理,对学生们的要求十分严格。在这种条件下,如果只有一腔爱国热情,而没有坚定的革命信仰和意志,他们是经受不住考验的。除了少数意志不坚定的年轻人离开延安外,更多的青年留在了陕北。他们在延安这个革命大熔炉里,逐步成长为具有坚定理想和革命意志的无产阶级战士。
其三,坚持实践,积极投身到延安军民大生产运动中。1938年,抗日战争出现胶着状态,日本人改变了侵华战略,对共产党领导下的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并试图向陕甘宁边区发动军事进攻。而此时的蒋介石集团虽然在抗日,但并没有放弃借助日本的力量剿灭共产党的企图。他们不仅停发八路军的军饷、武器弹药,而且对陕甘宁边区实行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断绝外界对边区的援助和物资供应,致使在延安的中共首脑机关人员、守城官兵以及数万学生的生存成了大问题。在这样的关键时刻,毛泽东发出号召,要求陕北的全体军民开展生产“自救”,要战胜一切困难,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于是,一场以“发展经济、保障供给”和“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为目标的军民大生产运动在延安拉开了序幕。而在延安生活学习的数万知识青年,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思想改造,他们提高了革命的自觉性,除掉了不愿意参加生产劳动的坏毛病;从实践中锻炼了自己,增强了战胜一切困难的信心。刘少奇指出:“革命者要改造和提高自己,必须参加革命的实践,绝不能离开革命的实践;同时,也离不开自己在实践中的主观努力,离不开在实践中的自我修养和学习。”[10]延安的知识青年一边在课堂上学习,一边参加实践劳动,积极投身到军民大生产的热潮中,为他们日后投奔抗日战场练就了一身铮铮铁骨和不怕吃苦、战胜一切困难的革命意志。
奔赴抗日战场
1939年6月,中共中央决定陕北公学、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延安工人学校、安吴堡战时青年训练班四校联合成立华北联合大学。7月7日,华北联合大学在延安宣告成立。同时,决定分批派遣青年学生分赴抗日前线参加抗战工作。青年们早就盼望到前线实现抗日救亡的抱负。就在华北联合大学宣告成立,学生即将奔赴抗日战场时,毛泽东亲临讲话,他在讲话中引用《封神榜演义》里杏黄旗、四不象、打神鞭三样法宝的故事,说:“现在你们出发上前线,我也赠你们三样法宝,这就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11]毛泽东的讲话给青年们极大地鼓舞,他们激情很高,没有被选派到前线的青年人纷纷要求上前线,不愿留在边区。毛主席亲自做思想工作,指出:革命不分贵贱,边区的工作一样重要,“你们留在边区的贡献不比上前线小。”[6]留下来的青年,积极参与延安的整风和大生产运动,他们有的当了学校的专职教员,有的走向敌后,有的进了党和边区政府的各个机关,他们为党的抗日和统战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青年知识分子在延安经过学习改造,武装了头脑,锻炼了革命意志,纷纷走上了抗日救国的战场。仅抗大和陕北公学,从1936年到1945年的9年间共培养了15万政治和军事人才,他们分别充实到八路军、新四军中,为抗日救国不怕牺牲,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是中国革命胜利的见证者和功臣。
以延安青年抗日救亡精神引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
回顾抗战时期青年学生奔赴延安热心抗战的爱国行动,以及他们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精神,并将其深入到当代青年的思想里、心灵中,对弘扬中国民族文化、继承红色基因;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具有重要意义。
回顾青年抗日救亡史,让当代青年永保一颗爱国心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每个有血性中国人的人格尊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爱国主义是激励中国人民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在历史洪流中奋勇向前的强大精神动力,是驱动中华民族这艘航船乘风破浪、奋勇前行的强劲引擎,是引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迸发排山倒海的历史伟力、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的壮丽旗帜!”[12]这就要求我们“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强调了加强新时代青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因此,回顾抗日战争历史,了解当年的中国知识青年在国家面临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临危不惧、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抗日救亡运动之中,为挽救国家和民族的危亡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的爱国行动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和响应,也激起了国民党军中一些爱国将领对蒋介石妥协投降政策的不满。如张学良、杨虎城二位将军为了国家民族之大义,毅然发动西安事变,迫使蒋介石签订“六条协议”,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这与爱国青年发起的抗日救亡运动是分不开的。这些热血青年在抗战暴发后就一直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高度的警觉性,他们并没有被国民党的反动宣传所迷惑,而是毅然决然地克服各种困难甚至冒着生命的危险千里奔走延安,是他们保有一颗爱国之心的重要品质,是当代青年人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最艰教材。青年人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爱国是每个青年人的血性和尊严。历朝历代,不爱国者甚至叛国者有之,但他们都是贪生怕死、没有血性和人格尊严的懦弱之徒。这就告诫我们,青年人任何时候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高度的警觉性,时刻都不能忘记过去的历史,要永远保有一颗爱国之心。
重视思想改造和实践,提高青年人爱党爱国的自觉性
吃苦耐劳是一个人能够战胜困难的最基本的心理品质,特别是当代青年,一直生活在优越的环境里,缺乏在艰苦条件下的历练,思想意志不坚定,一旦遇到危险和困难时就很难适应,甚至被击垮。加强对他们的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意志力,提升爱党爱国的自觉性,是新时代青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当务之急。抗战时期延安的生活十分艰苦,而艰苦的环境最能锻炼人的意志。因此,党从未有放松对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教育和改造,要求他们必须抛弃旧的小资产阶级思想,建立深入工农、向工农学习、为工农服务的无产阶级革命思想,实现在思想和观念上形成爱党爱国的自觉性。何其芳在谈到他在延安时期的思想改造时,借用朱德总司令的“向无产阶级投降”的话说:“这一下子打破了我自己那种可羞的、不必要的,知识分子的自尊心理。”“我们到延安,在延安工作,还不过是在政治上从这一阶级到另一阶级罢了。我们还要从思想上抛弃那些非无产阶级的思想,才是真正的完全缴械。”[13]这种所谓的“完全缴械”,就是要从艰苦的生活环境和生产劳动中净化掉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阶级意识和阶级情感,在思想观念上彻底接受无产阶级,彻底和工农群众打成一片。这一时期,在延安的青年知识分子接受着思想改造和实践锻炼,磨练了他们的意志,提升了爱国主义的自觉性和民族自信心。这一转变过程是脱胎换骨式的,是值得新时代青年知识分子学习和借鉴的。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让爱国主义教育走进课堂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要把青少年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中之重,将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14]2019年9月,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通知》也指出,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凝聚奋进新时代的磅礴伟力,做好党中央部署正在做的事情。[15]这充分说明了加强当代青年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爱国主义教育不是口号,也不是形式,而是需要贯穿到教育过程中的民族之魂。学校要让爱国主义教育走进课堂、进入校园,让学生真正感悟到爱国主义教育是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教材,也是实现个人价值和国家利益的双重体现。没有国家,何来个人的价值?因此,深入学习抗日战争时期青年知识分子投身抗日运动的爱国精神,学习他们用生命和热血谱写出的爱国主义篇章,对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实现民族复兴和国家的强大有着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外国侵略者针对中国领土发动的规模最大损失最惨重的侵略战争,是中国人民最惨痛的记忆。“勿忘国耻,吾辈当自强”是中国青年应该谨记的座右铭。回顾历史,中国青年为了抗日救国,他们在延安艰苦的环境里接受锻炼,磨练意志,并以顽强的革命毅力投奔到抗日战场,他们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全国解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弘扬具有深厚爱国情怀的“一·二九”运动以及延安青年在艰苦环境里接受思想改造投身到抗日战场的爱国精神,有益于当代青年了解“九·一八”以来抗日救国史,形成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自觉提高当代青年对国家、对民族的自尊心和认同感,增强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