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理念于初中英语教学设计的实践探索

2021-01-06谢建辉

校园英语·月末 2021年11期
关键词:实践探索教学设计初中英语

【摘要】当前我国将综合型人才培养视为主要教育目标,各学科教师都应该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视为主要工作,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对教学模式进行全方位改革,始终坚定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完成高效课堂的构建。在此期间初中英语教师也能明确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需求,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理念完成教学设计,本文将详细探索高效课堂教学设计方案,以供广大同仁参考。

【关键词】初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理念;教学设计;实践探索

【作者简介】谢建辉(1979.06-),江苏宜兴人,江苏省宜兴市丰义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英语教学。

引言

英语是初中时期的关键学科之一,受新课程标准改革的影响初中英语教师积极对现行的教学模式进行优化与创新,并将促进初中生核心素养发展视为根本目标,设计多元化的课堂活动,在课内营造积极、轻松、融洽的氛围,让同学们能够在实践中明确英语知识内涵,能够在不断地自主探索中深化跨文化意识,最终实现综合语用能力的提升,为他们的未来学习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一、初中英语核心素养

1. 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是指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产生正确认知,并且能够熟练掌握高效的学习策略,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展示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师生之间配合更加默契,从而实现高效教学课堂的构建。对于初中英语教学而言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是首要目标,学生明确英语语言特点,掌握词汇的发音规律、语法知识的使用规律后可以进一步产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积极参与后续活动,有助于他们核心素养的发展。

2. 语言能力。英语是一门语言类学科,教师在授课期间不能一味地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讲解,必须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语用实践空间,从根本上深化他们的语用意识,授课期间教师应重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让他们熟练掌握在不同语境下利用语用技巧与他人进行有效交际,也能逐渐实现信息提取能力的提升,了解高效交际策略,强化学科核心素养。

3. 思维品质。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知识的目的是能够更加准确地判断语段、语篇的核心思想,并且能够结合自身的主观思想去完成理性的表达,使用英语参加多元的思维活动,为此强化学生思维品质也成了核心素养的关键组成部分,教师在授课期间应该给予学生自主思考、多元判断、思想碰撞的机会,让他们能够构建出更加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

4. 文化品格。文化品格也是初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组成部分之一,所谓文化品格是指学生能够在分析不同词汇、语篇的过程中通过对比等方式了解各个国家的文化内涵,同时也能在尊重各国差异的前提下形成跨文化意识,最终成功拓宽他们的英语视野,让所有人都在好奇心与求知欲的驱使下发挥出主观能动性,完成高效的知识探索,更能在了解所学知识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去积极实践应用。

二、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理念设计初中英语课程教学计划

1. 重視课程导入环节,营造优质学习氛围。导入环节是新课程标准改革形势下的重点环节,传统教育思想下的初中英语教学课堂中学生经常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他们在被动状态下无法成功内化所学,也难以提高整体英语水平,而导入环节的设计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教师通过播放音乐、视频或是讲述生活小故事、分享社会新闻等方式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学生能够在兴趣的基础上进入到学习状态,也能够因为对英语知识的好奇而产生主动学习意识,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实践应用任务、探索文本思想情感内涵,最终实现学习能力的提升。

新课改形势下教师设计导入环节的过程应遵循下述两点原则:第一,尽可能让导入材料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具有一定的关联性,这样一来不仅能自然地降低教学难度,同时还能让他们进入到生活与学习结合的环境中,自然调动自身的视听感官,在兴趣的基础上完成新知探索;第二,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初中生正处于叛逆期,他们在学习与生活中容易产生逆反情绪,只有真正在面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时才能集中注意力,从而激发自身的思维,主动在导入素材中寻找关键信息,为后续的知识学习做好铺垫。

例如,教授译林版八年级上册“Natural disasters”一单元时,教师为同学们讲述台湾地震幸存者的故事,以此来导入课程教学,讲述故事的过程中可以配合展示相关图片,让同学们能够了解台湾地震的基本情况,并且自然地设置简单问题“When did the earthquake happen?When was Timmy doing at that time?”,做好教学留白,让同学们能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自主去教材内寻找答案,从而为后续教学的有序展开奠定基础。

2. 深入解析阅读文本,提高信息输入效率。阅读是初中英语教学体系中的重点模块,有较强的综合性,能够真正起到强化学生综合语用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因此教师不仅要对阅读教学给予高度重视,同时也要结合现代教育理念对教学模式展开进一步的完善,构建高效阅读教学课堂。

首先,教师应该组织同学泛读每一自然段,这样一来他们能够结合标题内容感知到文本的大意,或了解故事内容,或是探寻到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思想。泛读过程中同学们能够集中注意力,根据自身认知找出文本的关键词句,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其次应该组织分层重点阅读活动,利用思维导图展示出文本的结构,要求同学们根据导图的指引去深入探析每一个段落,最终将信息整合,理解文本的核心内涵。在分层精读的过程中同学们不仅能够提高整体阅读水平,还能掌握正确的词汇学习、语法学习策略,并在合作交际中得到综合能力的提升。最终教师进行总结性讲解,并为同学们布置拓展实践任务,如故事续写、语段模仿或是根据主题完成主观表达,这样一来不仅能提高教学有效性,还能使学生在完成语言输出任务后提高信息输入的有效性,为未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教师在展开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始终将学生视为课堂的主体,泛读与精读结合的方式能够自然渗透英语学习技巧,学生在自由探索中也能互相帮助,明确各类语用技巧、交际技巧、写作技巧,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达成理想化教育目标。

3. 开辟多元实践课堂,深化学生语用体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初中英语教学的一大重点目标,当前我国社会需要更多全能型人才,在招聘过程中考验应聘者的英语语用能力,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必须从根源出发深化学生的英语语用体验,让他们在养成良好应用习惯的前提下实现个体综合素质的提升,为未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为达成这一教育目标,教师需为日常的教学课堂注入大量“活力”,组织多元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在语用中理解知识内涵,也能在语用过程中实现自身人文素养的发展。在此期间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来完成情境的创设,以生动形象的画面来激发学生的口语表达欲望,他们能够在产生身临其境之感的前提下自由阐述观点、分享生活經历,创设情境的过程中自然布置模仿表演任务、故事翻译任务、实践交际任务、演讲任务等,在课内营造良好的语用氛围,为学生提供更多口语表达的机会。

例如,教授译林版八年级下册“Travelling”一单元时,教师为同学们播放“Hong Kong Disneyland tour”的视频,以此完成情境的创设,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激发起学生的语言表达欲望,要求他们通过回忆自己的旅行经历以“My Pleasant Trip”为主题完成演讲任务,在此过程中同学们可以灵活使用课内所学词汇与句型,重点体现旅行的“愉快”,让他们在实践中得到语言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提升。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丰富的带有集体性质的口语实践活动,如小组辩论、合作探析等等, 此类活动的组织与情境口语活动有所不同,情境内学生带有目的性地去应用语言,进一步熟练掌握课内所学知识,而集体性质的实践活动更偏向于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新旧知识串联,形成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进而根据需求选择素材灵活应用,更能强化他们的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同时集体活动还能营造出较为真实的交际氛围,同学们的身心会更加放松,他们能够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也能在有效争辩中强化语用自信心,最大程度上实现语言能力的提升,进而提高学科核心素养。

4. 问答教学师生互动,锻炼学生思维能力。传统英语教学课堂中教师始终扮演着主导者的身份,他们根据顺序依次向学生传递知识,在形式化教学下完成知识的讲解,学生则产生短暂记忆,虽然看似实现了教育目标,却无法促进学生英语能力的发展,也会将他们的思维固化,不利于他们未来更高难度知识的学习。因此教师为改变教学现状,需打破常规,消除英语教学常态化趋势,在课内进行多元化的师生互动,教师与学生在平等的状态下共同合作完成知识的探索。在此期间教师可以设置课堂问答环节,进而自然引导学生之间进行小组合作、小组竞争,这样一来从根本上拓宽学生的思维发展空间,让他们能够主动思考英语问题,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探寻答案,同时无论是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还是师生之间的互动都会产生思想的碰撞,提高思维的批判性、深刻性、灵活性、创造性与预见性,学生能够更好地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在实践中得到思维品质的提升。

例如,教授译林版七年级下册“Abilities”一单元时,教师在讲解基础知识后在课内设置free talk环节,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增加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如“What can you do in daily life?”“Have you ever help others?What did you do?”以此来展开自由讨论,在此过程中展示有关于“abilities”主题的图片,与同学们共同分析“What should we learn from him?”期间同学们能够结合生活经验来思考问题,主动与教师、同学分享观点,在互动中内化课内知识,实现思维品质的发展。

同时教师也应重视师生之间的课外互动,定期在班级的网络学习平台上向同学们提出问题,一方面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保证他们整体英语水平的不断提高,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高速运转的状态,他们可以自然地结合生活实际解决问题,反过来也可以通过对生活的观察提出质疑,主动与教师交流,实现双边互动,体现出英语教学的价值,促进初中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5. 注重文化因素渗透,培养学生文化品格。由于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如果学生未能形成英语意识,了解英语国家的日常生活习惯、交际习惯则难以真正实现英语能力的发展。为此教师在授课期间一定要注重对文化因素的渗透,无论是气候特点、打招呼用语、餐桌礼仪、经济发展、传统节日、宗教信仰还是地理地貌、人文历史各式各样的文化因素,教师都应寻找合适的时机进行自然渗透,一方面能够实现创新教学,丰富课程内容,同学们在被各式各样文化元素吸引的同时也会对本课学习内容产生探索的兴趣,从而充分发挥出主观能动性,在理解知识文化内涵的前提下提高学习效率与质量,另一方面也能进一步化学生的文化意识,他们在谈论他国文化的过程中会自然将部分内容与我国文化进行对比,深入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他们的文化品格,实现教学目标。

综上所述,英语是初中整体教育体系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新课改的主要对象,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优化与创新,通过优化阅读教学设计、组织多元实践活动、展开高效问答教学、渗透丰富文化因素等方式完成课堂的构建,从根本上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让他们能够在主动探索知识内涵、大胆质疑、积极实践的过程中深化英语意识,实现综合语用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素养的同时发展。

参考文献:

[1]曾省月.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教学阅读策略的培养[J].海外英语,2020(13):92-93.

[2]年玉峰.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3):100-101.

[3]叶建生.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分析[J].学周刊,2020(31):49-50.

猜你喜欢

实践探索教学设计初中英语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探索
新形势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
浅谈新时期煤矿员工教育培训的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