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职业院校英语审美化教学

2021-01-06沈悦

校园英语·月末 2021年11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英语教学

【摘要】英语作为一门艺术性的语言,本身就蕴含了美。职业院校学生英语审美能力不足,英语教学中应采用审美化教学方式,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提升英语教学的水平。本文从教育主体、对象和过程分析入手,对职业院校的英语教学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以期把英语教学和审美体验有机结合起来,构建审美化的英语教学模式,形成师生之间教与学的良性互动,让学生在吸收知识的同时学会欣赏美、感悟美、体验美,达到教学的育人目标。

【关键词】英语审美;英语教学;职业院校;英语第二课堂

【作者简介】沈悦,女,无锡汽车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讲师,本科,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纵观目前的职业院校英语教学,英语老师更加关注与应试有关的语法、句型、词汇、写作、完型等,学生学到的也多是知识和技巧,缺少对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英语教学也变得枯燥无味,使学生失去了对英语之美的欣赏,丧失了语言学习的乐趣,从而导致英语学习效率低下。

孔子有言:“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在学习中保持愉悦的心情和兴趣,是激发英语学习兴趣的助推器。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善学、乐学,学会欣赏美、感悟美?近年来,教育部提出的各学科和美育相互结合,使学生在有益身心的积极愉快的求知氛围中,获得知识的营养和美的享受,这就是审美化教学。

英语审美化教学是指在英语教学中根据英语学科的特点和规律,以教学任务的完成为前提目标,同时渗透审美教育因素,采用逻辑简洁、形式生动的审美教育模式,刺激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的能动意识, 激发和引导学生的智力活动,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始终维持在最佳激活与运行状态,使教学活动不仅成为一种认知活动,同时也成为一种审美活动。对此,笔者试图对英语教学审美化的命题加以理性分析。对英语教育主体、对象和过程而言,英语审美化教学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尝试:

一、就教育主體而言,英语教师应该注意审美形象的塑造,以感性形象和独特的教学魅力来吸引学生

如果从构建的基础来说 , 审美发生的前提一定是以情感为基础的。以英语教学中的审美化为例,英语教师本人能否具备感性的形象和有个人特色的教学风格将直接决定审美的发生。在课堂上,学生会不经意间注意到老师的着装、言行,并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得体的着装,幽默风趣的语言,甚至是精心设计的漂亮的英文板书无疑会给英语课堂增色不少,学生在情感上认可这位老师,进而喜欢上其风格的同时,自然会努力把英语这门课学好,英语教学的效果也是立竿见影的。

二、就教育对象和过程而言如何开展英语审美化教学

1.巧用朗读,增强学生对英语韵律之美的感悟。职业院校的学生有着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通病,那就是发音有着很浓的中国味,有的学生即使发音正确,因不懂欣赏语言的韵律,掌握不好节奏,读出的英文也不会那么悦耳,仿佛总感觉少了点那个味儿,缺少了稍许美感。英语教师感到最头痛的就是如何纠正这种不正确和不好听的发音、语调。英语的发音和语调正是通过长期的朗读形成的,朗读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朗读过程中,学生需要模仿正确的英语发音、语调,完成发音、语调的准确训练,不断内化,从而有效地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朗读还能帮助学生提高词汇量的积累。职业院校学生的普遍问题是词汇量太少,每次学习课文,一堆单词不认识,严重影响听课效率,上课效率低下。久而久之,词汇量少的学生自信心越来越差。单词的记忆需要大脑对语音和意义进行不断地强化,才能形成牢不可破的长期记忆,朗读正是这种记忆的助推器。那么想要有效地学习英语单词,就要给语言赋予它生命,每个单词要能连结到声音、影像、气味、滋味和感受,让它在我们的头脑里鲜活起来。如在教授“victory”这个单词时,教师可以边比画V形手势,边向学生们解释拍照时常用的这种手势代表了胜利的含义,然后带领学生多读几遍就比较形象直观地能记住。教师应主动在课堂中分析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发音的差异,针对英语发音中所特有的连续、爆破音、清辅音、浊辅音等发音方法,介绍单词的自然拼读法,加强学生对单词发音规律的练习,使学生掌握单词拼写和发音技巧,提高学生对语言音韵美的感悟能力。在朗读内容的选择上,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接触些英文小诗,和中文中的古诗词一样,英文诗歌一般也是押韵的,读起来朗朗上口,如同乐曲一样有节奏感,极富美感。在朗读的方式上,要让学生很好地完成输入—输出的过程。可以让英语能力较强的学生用影子阅读(Shadow Reading)法,就是用嘴巴跟着电影片段中的英文对白,做电影中人物声音的影子,然后多次模仿直至感觉很接近原文录音。即把自己完全投入,通过肢体语言,表情、语音、语调等方面的模仿去把握人物的感情。所有的语言都是由感情所引领的。声情并茂的影子阅读能让人身临其境,很好地体会人物的情感,领会不同语境下英文的地道表达。每次截取的影片片段不要长,一两分钟即可,第一遍可以先听,反复练习,达到自己满意的程度为止。影片的选择应尽量生活化,内容简单一些的 ,如连续剧Friends (老友记)、The Big Bang Theory(生活大爆炸),电影Nemo(海底总动员) 、Brave Heart(勇敢的心)等。在配音练习过程中,朗读者必须随着人物的情感起伏而调整音高、语调和节奏,时而用轻快的节奏和高亢的音调表达人物的愉悦,时而用舒缓的节奏和低沉的语音表达人物的忧伤, 使情感表达和语言表达完美统一,彰显出英语语言音韵之美。每个学期会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影视配音比赛,学生可以选取自己喜欢的电影片断进行配音练习并参赛,比拼出最带有灵魂和美感的英语配音。这种配音比赛不仅训练了学生练习原汁原味的英语口语,而且提高了他们对英语语音、语调的审美能力。

2.采用各种艺术化的教学手段,促进英语课堂审美化。要实现审美化教学,首先应善于发现教材中的美。英语教材在编写时,内容上相对比较固定,有的单元本身就有很多美的元素,可以充分挖掘。如“Fashion”这个单元中,提到了各种关于时尚的话题,除了课上运用了海量时装、发型、时尚产品等美图,教师还可以对此进行补充,增加一些时尚运动的视频,学生们对如梦如幻的运动时尚发出了嘘嘘的赞叹声。整堂课扩展了大家对时尚的审美理解,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集知识性、趣味性、审美性于一体,达到了比较理想的课堂效果。在课堂最后总结了对时尚的定义:Fashion is not something that exists in dresses only. It refers to manners, speeches and the way we live. Enjoy your fashion and enjoy your beautiful life !让学生们不要把时尚的定义局限于外表那些表层的东西,时尚还体现在人的举止、言语和生活方式上,引导大家大胆追求时尚和美的生活。

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课堂上使用英文歌曲作为导入或在英文歌曲状态下加强学生在课堂上的听说实践活动,不仅能够增强英语学习的趣味性,而且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例如在教授“The Olympic Games”一课时,开场白放了一段刘欢和莎拉布莱曼演唱的奥运会主题曲“You and Me”引出奥运主题, 教学一开始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了,在优美的歌声中学生没有了心理负担,在潜移默化中进入上课的状态,喜爱上了新内容,学习的内在动力和潜力就慢慢释放出来,师生共同营造出一个和谐、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又如在讲授Unit 6 “Where is your recycling box?”一课讲到环保话题时,不使用于空洞的说教,结尾采用美国摇滚歌手 Michael Jackson的一曲Earth Song作为点睛之笔,巧妙地点到了环保主题,在空灵的歌声中配以动人的视频画面呼唤人类来保护这个正在crying的地球,感人的乐曲触动了人的心弦,引起了学生的共鸣,是主题的再现,也实现了本课的情感目标。

3.“互联网+”背景下构建审美化的英语第二课堂。课堂是英语教学的主阵地,但仅靠课堂是远远不够的。职业院校的学生英语阅读量少,课余时间都被手机占据,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不容乐观。学校在课余给学生开设英语选修课——“英语美文赏析”课,其目的在于给学生提供一个英语阅读环境,帮助他们学会鉴赏英文中的优美文辞,激发英语阅读审美情趣。选修课授课方式,会更多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编排英文短剧,老师做引导者。如在介绍安徒生的作品《丑小鸭》时,在学生阅读后完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让他们自行组合,分小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场景片段编写成英文短剧,允许加上创意,至少两个人,最多不要超过10人,每个人饰演自己喜欢的角色,可以加上布景和服饰道具,然后上台表演。学生在表演创作过程中,积极性高涨,乐在其中,充分融入了作品所表现的情境,充分体会到人物的遭遇和内心感受,增加对作品的理解,在潜移默化中感悟出了作品中的人性之美,审美能力得到了一定提升。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学校开设的选修课还不能有效提升英语教学质量,第二课堂也不仅仅局限在学校的教室范围内,“主食”之外,还要增加点“小零食”。课后教师可以通过超星学习平台、抖音、QQ、ebook等软件组织学生进行在线学习,学生可以通过智能手机随时随地观看老师发布的教学视频并留言,与同学分享学习资源和经验,和传统的课堂上播放PPT不同,学生可以选择自己的时间来观看。在抖音上,笔者开设了自己的英语阅读圈子,选择难度适中的英文作品和大家共同欣赏,定期直播,直播可以回放,有交流群,对学生不懂的问题给予解答。在直播内容的选择上,尝试过《美国高中生》《汉密尔顿小传》等符合他们年龄层次的读本,形式上采用听读讲解,这种形式提升了学生学习的体验感, 为学生创设一个欣赏为主的教学情境,更多地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综上所述,为了有效地提高职业院校的英语教学水平,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英语教学中应该采用审美化教學方式,积极促进课堂改革,增加学生的审美意识,全面提升英语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郝启秋.浅谈大学生的审美情趣教育[J].美与时代,2004(8):88-89.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英语教学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试论职业院校分层教学的策略分析
英语教学中对任务的几点思考
教学能力比赛促进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实践与反思
将“课程思政”融于小学英语教学实践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英语教学设计——词汇教学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英语教学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