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良师益友恩情深

2021-01-06陈杰

荷城文艺 2021年4期
关键词:同学老师教师

陈杰

师恩忆难忘,归来是少年。仓促间,三十岁的生日悄无声息地到来,温柔而又不动声色的叠加成三十而立的年轮。静思往事,如在目底。学习工作生活中良师益友可遇不可求,幸运的是,我遇见了许多,有老师、同事、朋友……他们的教诲如春风,恩情深似海,亦师亦友伴我成长,犹如明亮的灯塔,照亮我前行的路。

光阴荏苒,岁月留香。仓促的岁月,总会有一些无法打捞的记忆,每当看到那本落满灰尘的同学回忆录,翻开陈旧发黄的日记,情不自禁的想起了高三的班主任——盛汝芬老师。

时光默默无言,光阴静静流淌。回首往事,那些与盛老师相处的日子依然记忆犹新,回味悠长。翻开记忆的书笺,脑海中总是流淌着盛老师的点点滴滴,让我难以忘怀。

记忆深处,盛老师一直保持着孜孜不倦的勤学风范,始终坚守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初心,无论什么岗位,始终把“好学、勤奋、敬业、踏实、苦干”作为工作生活中的人生信条,也一直身体力行。盛老师深知作为一名教师,要教好别人,首先要育好自己,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先有一桶水。为此,从踏上讲台的那一天起,图书馆、阅览室就成为她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利用业余时间向书本学、认真钻研教材,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请教教学方法,不断汲取知识营养,为自己“加餐聚能”,切实提升教学水平。同时,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的经验、措施、想法传授给其他教师,经常旁听年轻教师的公开课,学习新颖的教学方法,幫助他们克服教学中的不足,从而达到彼此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双赢效果。

辛勤耕耘、终有回报,春华秋实、硕果累累。盛老师凭借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优秀的教学效果赢得了同行、学生和家长的尊敬、信任和好评,多次荣获各种荣誉称号,教学成果斐然。2007年被国家教育部人事部授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中小学优秀德育课教师”、“全国巾帼建功标兵”荣誉称号;2008年所担任班主任的班级被评为“云南省先进班集体”光荣称号;2008年参加云南省教育厅组织的教育科研论文竞赛中,《提高备课组活动效率之我见》一文荣获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三等奖;2009年被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2011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盛老师工作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而且心地善良、心灵淳朴,给予学生慈母般的关爱和严父般的教诲。

站在三尺讲台上,仅仅拥有丰富的学识是不够的,还必须发自肺腑的忠诚热爱教育事业,用一颗无私奉献的爱心打动学生。作为班主任、科任教师,她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操碎了心,对全班五十多位同学的情况都了如指掌。学生家庭成员结构、经济状况、性格爱好,甚至要好的朋友,都了解得清清楚楚,对于有困难的学生经常给予经济上的帮助支持。

还记得,来自左门乡高寒贫困山区的新同学陈天才,到校时仅拿着一块花布和一床薄得见亮的盖棉,盛老师帮他收床时心里发酸,觉得这样的床根本无法入睡,于是立即到街上买了一床被褥、一条床单、一笼蚊帐,又从家里拿来了被套,把他安顿好时,早就过了下班时间。冬季他没有毛衣,盛老师买毛线亲自为他织了毛衣,上课时看到他穿着新毛衣,我们能看到盛老师嘴角上扬起的欣慰。

“爱您没商量”,这是盛老师时常挂在嘴边的话,也一直亲身践行。由于高三学习时间紧迫,压力比较大,班上的同学经常生病,盛老师担心孩子们生病不想吃饭,就从家里给生病的同学做面条,给生病住院的同学买营养品,帮助难以维持生计的同学交资料费,为家里实在拿不出生活费的同学想方设法向社会寻求救助或者自己解囊给生活费,为同学们解除后顾之忧,让我们全心全力的冲刺高考,顺利完成学业。在陪伴我们走过高三的一年时间里,盛老师为同学付医药费,给生活费,帮同学熬中药,洗被子,高考前夜给住校生每人发四块巧克力……这样的事情不计其数,成了家常便饭。如今,这些被盛老师帮助和照顾过的同学都已大学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

岁月的枝头,挂满过往的沉香。高三的我们也曾叛逆轻狂过,在那些花季雨季朦胧的爱恋中迷失,成为迷途的羔羊。为了缓解学习压力,许多同学谈上了恋爱,导致学习成绩严重下降。盛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中,有时整夜失眠,经多方引导规劝,并以过来人的经历提出一些见解,供大家参考,让同学们明辨是非、迷途知返,全力以赴冲刺高考。还有的同学由于学习成绩进展缓慢,常常心急如焚,暴躁不安,时不时与同学、任课教师发生冲突,此时的盛老师更是忙得焦头烂额,或当调解员、或做心理咨询师,一边要向科任教师解释,另一边又要安慰学生,同时还要帮助有问题的同学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励我们以平常的心态,坦然面对高考。对于离家远,月末不能回家的同学,就邀请他们到自己家里“打牙祭”,一次请上几人,一学期下来,几乎全班同学都能到她家里坐坐,顺便享受一下她那不是很拿得出手的家常菜,在饭桌上讨论学习目标,以及班上存在的问题,改进的措施等。盛老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爱护赢得了师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在盛老师的眼里没有差生,只有态度不端正、行为不规范、家庭有问题、学习方法不当、心理不正常等原因导致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对每个学生都不离不弃,善于发现“差生”问题症结,及时把他们“扶上马,送一程”。记得我的同桌,由于家庭原因,生活不规律,居无定所,结交了一些社会无业青年,经常迟到早退旷课,上课睡觉,但爱好体育。盛老师发现后,几经周折找到他的父亲,耐心地与其父沟通交流,打动其父关心孩子,并与其商量好,在生活方面由他父亲负责,在学校的学习、思想由盛老师负责,在他父母和盛老师的配合帮助下,他充分发挥体育优势,加强体育专项训练,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我的同桌考上了体育学院。当拿到录取通知书时,他的父亲对盛老师感激不已,这真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时光流逝,岁月如歌。细细想来,和盛老师分别十二年了。从教三十多年,她一直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师德风范,用“丹心化雨催桃李”的温润,用“东风吹梦指迷津”的虔诚,践行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初心使命,像一根红烛,燃烧自己,照亮学生。

直到现在,工作之余邀约同学和盛老师一道重返母校,昔日的操场、吃饭的食堂、晚读时候所坐的长廊、教室宿舍……等等,一切都那么熟悉,那么温馨,我们像久别重逢的亲人。师生在一起,谈这些年的离别之苦,诉说各自的工作生活,聊异乡风土人情,忆逝去的校园生活,畅谈我们的未来……一切都犹如发生在昨天。只是一天一年,一点一滴,在渐行渐远的日子里,远去了,我们难忘的读书时光;苍老了,老师们的容颜。但这一段师生情一直珍藏在记忆中,老师的言传身教、谆谆教诲,成为我一生的精神财富。

记得有人问过她,什么时候最幸福?她微笑着说:“读到学生的来信最幸福。”每逢金秋九月,一年一度的教师节,我依旧会给她发一条短信:“春雨染绿了世界,而自己却无声地消失在泥土之中。老师,您就是我们心田里的春雨,我们永远感谢您”。

猜你喜欢

同学老师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