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落到实处
2021-01-06武汉大学党委
武汉大学党委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武汉大学坚持“铸魂”“造形”“强基”并重,构建严密组织体系,确保党的领导“如身使臂、如臂使指”。
以优化组织架构为载体,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有效覆盖
推进高校党的组织体系建设首先要完善和创新组织设置,在普遍落实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要求的基础上,着力把党的肌体的“神经末梢”延伸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最前沿,确保重点任务在哪里,党的组织和工作就跟进覆盖到哪里。
一是将组织引领融入立德树人第一线。针对高校师生思想活跃、价值多元的特点,及时在学生组织、实践团队中成立党的组织,实现对青年学生的全员全覆盖,引导他们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到党和人民的共同奋斗之中。二是将组织力量植入科研攻关第一线。在重大项目组、创新团队、科研平台灵活设置党组织,推动科研团队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产出更多原创性成果。三是将组织优势嵌入社會服务第一线。在疫情防控、对口支援、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重大任务中及时成立临时党组织,把抓重大任务落实作为检验组织体系强不强的“试金石”和“磨刀石”。
以彰显政治功能为重点,把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落到实处
高校要以健全议事决策机制为抓手,把民主集中制这个根本组织原则贯穿于校、院、系各层级,使各级党组织都像“铁一样地巩固起来”,成为引领方向、凝聚合力、推动发展、服务师生的坚强战斗堡垒。
一是在校党委层面。旗帜鲜明地把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等内容写入办学章程,认真执行党委常委会议、校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健全党委书记、校长常态化沟通机制,确保党委履行好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职责。二是在院系级党组织层面。完善党委会议、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选优配强领导班子特别是党政正职,进一步健全集体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三是在党支部层面。把教师党支部书记交叉任职、重大项目必须由党支部出具意见等举措纳入制度性安排,抓好党支部书记集中轮训,保证党支部参与决策时有底气、有能力。
以完善工作机制为支撑,确保组织建设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加强高校党的组织体系建设,要强化系统思维、坚持一体推进,健全统筹联动、考评激励、对标争先等机制,形成深化组织体系建设的强大合力。
一是构建协调联动机制。发挥学校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的牵头抓总作用,统筹解决基层组织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按照统分结合、各有侧重的原则,推动形成组织部门抓面上指导、宣传部门抓理论武装、学生部门抓思政教育、纪检部门抓督促落实的整体工作格局。二是完善考评激励机制。牵住责任制这个“牛鼻子”,把组织体系建设情况纳入各类考评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任用、奖惩的重要依据。通过划定党员责任区、设立党员先锋岗、开展党内表彰等方式,推动党员师生立足实际岗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三是创新对标争先机制。以党组织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为牵引,以教师“双带头人”、学生“活力创新”、机关“转作风树形象”等三大支部建设工程为载体,全面夯实组织体系建设的“底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