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校生态校园建设方法探索

2021-01-06刘彦平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1年19期
关键词:安全建设文化建设实验室

刘彦平

摘  要 自国家启动“弘扬生态文明、共建绿色校园”活动后,生态校园建设成为许多学校关注的话题。在其发展探索过程中需要与农业相结合、与环境相结合、与教育相结合,需要摸着石头过河,是拓宽学生视野、创新学生思路的有效途径。以环境建设、卫生建设、节能建设、文化建设、安全建设为突破点,对中小学生态校园建设进行探索,以期推动生态校园发展。

关键词 生态校园;文化建设;安全建设;实验室;生态教材

中图分类号:G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1)19-0133-02

1  研究背景

生态校园是近年来学校进行全面建设的重要发展方向,2020年10月,全国生态校园建设高峰论坛在重庆举办,会议以“新时代,生态校园发展建设新路径”为主题展开经验交流活动。生态校园就是运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及运行的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各物种布局、结构合理且自然环境优良,物质、能力、信息高效利用且对环境友好的集学习、工作、活动、休闲功能于一体的人工生态系统[1]。由于生态校园建设涉及国家发展、教育方向、师生配合,是未来教育发展的重要环节。当前的生态校园建设处于摸索状态,比如生态校园涉及的内容,从各方面如何着手进行生态建设等问题。校园环境建设是生态校园建设的基础,生态文化建设是保障。建设者要从各方面进行探索,推动生态校园发展。

2  推进生态校园建设途径

生态校园建设以绿色、环保、节能为根本遵循,充分发挥学校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在绿植培养、健康卫生、低碳发展中发挥带头作用。本文以环境建设、卫生建设、节能建设、文化建设、安全建设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分析当前生态校园发展的主攻方向,对当前面临的问题进行初步分析,探索生态校园发展建设新路径。

2.1  生态校园环境建设

要大力培育绿色植被,构建实体生态。校园的发展一方面来源于学校的教学质量,一方面来源于教育的硬件环境,其中绿色植被的发展就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2.1.1  校园内绿地建设  校园的外部环境由建筑设施和绿地设施构成,绿化覆盖率是个常用概念,简单来说,就是绿色植被在校园的面积占比。植物的绿色是人类接受可见光范围内最舒服的颜色,可以缓解视力疲劳、营造舒心愉悦的环境。绿色植被是遮风挡雨的优质材料,也是防止水土流失的有效屏障,通过对其进行有规律的修整,可以给人带来优美的视觉效应。比如整齐划一的草坪,花团锦簇的图案,都可以给学生带来极大的视觉享受。绿色植物通过进行光合作用,给整个校园增添了运动的外驱力。

2.1.2  实验室内绿色植物的培养  生物实验室是当前中小学必备实验室之一,在这里可以放置丰富的植物资源,供学生以实践的形式进行学习,从而增加学生对植物世界的好奇和探索。将涉及的气候变化、温度波动、湿度调整与植物生长、生存相结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甚至是拓展和创新。以天津市和平区的小学为例,将植被种植在教学楼的生物实验室走廊中,配以不同的光照、湿度、高度,在相关高校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迅速地掌握植物的生长环境、生长过程。这就脱离了课本的枯燥,用鲜活的例子来验证知识的真伪,有吸引力、说服力。

2.2  生态校园卫生建设

2.2.1  倡导垃圾分类,建设清洁校園  自2019年国家公布《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评价参考标准》起,全国各地都在进行垃圾分类工作的布置和执行,通过对垃圾进行分类,可以减少占地和污染,实现废旧利用。

2.2.2  树立垃圾分类观念,提高学校育人水平  在校园、在教室,学生每天要面对多种垃圾的处理,通过携带垃圾袋合理对待垃圾,可以培养责任感,在生活中形成责任心。当前中小学生对于垃圾分类处理的观念不够深入,环保意识不强,这对于学校的育人作用形成掣肘。学生的良好习惯养成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影响。在学校通过教师的教导,学生之间彼此的影响,学生会形成良好观念的良性循环。教导垃圾分类是学校育人的细节之处,应当着眼于学生优质品质的养成,通过线上、线下广泛宣传,按照厨余垃圾定点投放、可回收垃圾综合回收、有害垃圾及时清理、其他垃圾卫生填埋的处理原则,让学生真正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达到树人的目的。

2.2.3  注重学校卫生,提高学生卫生意识  校园是学生学习的场所,环境会影响学习的心情,而校园整体环境的保持需要全体师生共同努力。要让学生积极参加义务清扫活动,尤其是清理影响环境卫生的死角;要对校园中出现的乱贴、乱画、乱丢、乱放现象进行治理,让学生成为治理工作的主人,强化整体卫生意识。对学校的饮食卫生、用水卫生、疾病卫生加强教育宣传,开展多种形式健康教育,普及疫情防控知识,培养学生卫生习惯,打造卫生健康的校园环境。

2.3  生态校园节能建设

厉行低碳节能,建设节约校园。

2.3.1  降低碳排放  随着共享单车的出现,不仅解决了教师和学生在去学校过程中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而且对学生和教师的体质也产生长远影响。尤其是对习惯坐车和开车的师生,不仅改变了自己的生活习惯,而且增强了体质,对人的心理调节也起到积极作用。

2.3.2  实施节水措施  水的使用集中在盥洗室和水房。要做到节约用水首先要培养学生节约意识,在课内要对节水知识进行宣讲,在水源处张贴或悬挂节水标志;其次要通过现代化节水设施,推广使用节水龙头,最大限度使用感应出水,杜绝“跑、冒、漏、滴”,提高水的使用效率。

2.3.3  节约粮食、文明用餐、杜绝浪费  在学校就餐时不提供一次性餐具,师生可自行准备常规餐具,减少因为使用一次性餐具而产生的树木乱砍滥伐。实行光盘行动,让学生在取餐时根据自身情况定量饮食,形成节约粮食、文明用餐、杜绝浪费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养成自理的习惯,饮食结束自行洗涮餐具,并将厨余垃圾进行明确分类。

2.4  生态校园的文化建设

生态校园建设需要生态文化的支撑,而生态文化建设需要课程文化的助力。在生态校园建设中,相关课程文化建设必不可少。

2.4.1  研究制定生态教材  文化的传播以书籍为载体,不仅可以全面记录相关知识,而且在后期的传承方面能够发挥延续的功能。结合校园设施,生态教材可以以学校生物学科为依托构建生态课堂,开展生态教学[2]。结合当前学校开展的课后服务工作,生态教材教学可以作为课后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给学生灌输知识的同时,带给他们以真实的生态体验。

2.4.2  构建生态宣传实践  生态校园建设需要校内各级人员的协作,要统一思想。通过宣传讲座,使教师明白生态校园建设的必要性;通过举办“爱鸟周”等活动,让学生对动植物进行全面了解,尤其可以利用寒暑假充分对动植物进行深入了解。让学生去真实地接触植物、动物,弄懂它们的学名和俗称,这是学生掌握真实事物最直接有效的方法,生态校园建设需要这样的过程。通过参加部分社团组织的“识动(植)物、爱动(植)物”活动,让学生增加对自然的了解。作为课内生态教育的补充,校外实践对生态校园建设至关重要。

2.5  生态校园的安全建设

校园安全建设作为生态校园建设的一部分,以师生的人身安全为主,涉及师生纠纷、校园欺凌、危化品安全[3]等,每一项都是生态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以防治校园欺凌为例,阐述其对生态校园构建的重要作用。校园欺凌是发生在学生之间的一种伤害行为,尤其以发生在义务教育阶段为主,主观上会给双方造成身体上或者精神上的创伤。研究发现,36.32%的中小学生有过受欺凌经历,16.19%的中小学生有过欺凌他人的行为[4]。校园欺凌的存在给生态校园建设提出重大挑战,严重的校园欺凌事件不仅会导致当事人受到惩罚,相关责任人受到处分,更会直接导致学校名誉受损。维护校园安全是保证学生正常接受教育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建设良好教学生态的基本保障,因此,预防和治理校园欺凌就显得尤为重要。

3  结束语

生态校园建设是把生态文明教育融入育人全过程,其中蕴含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可以带动家长和学生对自然界进行探索,促进亲子关系。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同家长沟通了感情,从小就可以“勤四体、分五谷”,对大自然的了解更加深入全面,通过接触各種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们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来拓展知识面,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但当前的生态校园发展建设还处在初级阶段,国家没有系统规划,也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对于其发展的推动还困难重重,需要相关人员继续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杜惟玮,张宏伟,钟定胜.生态校园建设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四川环境,2005(3):30-34.

[2]匡长用.在生态校园建设中构建生态课程文化[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12):132-133,140.

[3]姜彦恒.生态校园安全建设:关于中学校园危险化学品管理初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9(8):4,12.

[4]刘程.中小学校园欺凌行为及其影响因素[J].青年研究,2021(6):24-33,91-92.

猜你喜欢

安全建设文化建设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高职院校公共数据平台安全建设分析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电子政务系统软件应用安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