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阅读教学方法探讨
2021-01-06陈金花
陈金花
摘 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俗话说:“教学有方,但教无定方。”在教学过程中应依据学校的实际状况,选择最有利于小学生的授课方法。适当的教学方式,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具有良好的促进和培养效果。如果阅读教学方式不适合于学生,不仅无法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妨碍了学生对阅读内容的掌握。
关键词:小学 阅读教学 方法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18.012
当今的阅读教学更加注重知识学习的探索性与创新性,因此课堂已无法继续用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读书是学习者的个性化活动,不能以教师为中心开展读书实践,应注重语文阅读的陶冶感染功能,使学习者在主动积极的思想和情感活动中,逐步加深认识和感受,并获得启迪和反思,从而得到思维启发。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训练学习者感知、认知、鉴赏与评判事物的能力,以形成良好的感悟。按照这种教学理念,教师选择什么样的阅读教学方法和学生掌握了什么样的学习效果是息息相关的,因此每一个阅读教学方法都应该由教师针对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一、“读、思、议、导”结合法
阅读教学不要仅限于现有的课本,因为小学生的读书量太少,读书面也太窄,所以教师要运用现有的课本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把从课堂中学到的读书方式拓展至课外。学校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其次,采用由学生进行“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结尾由教师“点拨引导”的阅读教学模式开展课程。
例如,在教授《开满鲜花的小路》一课时,让每个学生先将课文“读一读”,并在这一环节中使每个学生都能够迅速了解课文所要传达的大致含义;接着让每个学生“想一想”原作者课本内容的真正目的何在;接着再“议一议”,不但要找到上述提问的回答,而且可以讨论学生各自对于题目以及课文片段、人物、环节是否感兴趣,感兴趣的因素又是什么?接着由教师根据课堂中发生的提问加以点拨、指导,让学生解决课文中的疑问,形成清晰的读书思路。
由于学会了这些读书方式,学生会更加容易把握课文的内容。在过去的注入式教学中,学生需要花费很久才能处理的问题,现在只需要很少的时间学生就可以轻松掌握。这种学习状态自然就会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于是,学生的读书内容就会由课内扩展至课外,因此学生就可以在课外书籍中掌握读书知识,并吸收大量的读书养分。学校可以创办“图书角”活动,使学校将读书区域从课内扩展至课外,从课堂扩展至图书角、校园阅览室以及图书馆、电子书店以及网络阅读中心等。鼓励学生利用各类渠道,多读、多看、多想。
二、“读、写”结合法
从读到写是小学生阅读能力的进一步提高。此处所说的写字,不是指写写生词、写写课文,而是从语文教育观来思考,包括最低年级阅读中的写词句,到中年级的写片段,再到高年级的将人、动物、活动、事情等素材写成具体的文章,这些需要语文教师坚持不懈地教导小学生读书的方法,帮助小学生形成勤于动笔,勤于练笔的优秀阅读习惯,并逐步培养对写作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有了兴趣,学生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学当中去。所以,教学兴趣的激发是教学的重要环节。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仔细地钻研课本,以课程内容为突破口,寻找聚集点,抓住教学契机,根据学生学习特征,灵活地转换教学视角,设计多姿多彩的教学情景,从而将学生引入到教学情境之中,进而让学生对教学内容形成浓厚兴趣,从而萌发求知欲,使学生更积极地去探究和延伸知识。
例如,在我们讲授语文课本《灰雀》的时候,要使学生通过练习课文阅读的方式,找到感兴趣的词句或片段,并解释感兴趣的原因。很多同学都找了描述灰雀形态和活動方式的句子:“两个胸口是粉红色的,一个胸口是深红的。他们在树枝之间往来跳跃,悠扬的歌声,格外惹人欢喜。”当我让学生解释喜欢的原因时,学生们表现出了十足的学习热情,有的学生说:“作者不但用词用得好,还经过了细致的研究。”有的学生说:“作者的观察力着重突出,看到了胸脯的色彩。”还有同学进一步说:“我看作家太欣赏灰雀了,他把灰雀当成人来写。”最有趣的是有一位学生的说法,他说道:“教师,我觉得委婉的歌声中的‘委婉’和惹人热爱中的‘惹’这二词使用得十分贴切、生动活泼。婉转不但描绘出了灰雀吟唱的声响,同时也引导着人们将灰雀吟唱时的动作想起来了。它不光脖子一伸脑袋就一抬,还会把双翅与头很配合地扭来扭去,才能作出委婉的叫声。”
又如,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之前,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欣赏家乡的景色,让学生了解作家按四季描绘小兴安岭地区的优美风光的写作顺序,以及作家对小兴安岭地区的热爱歌颂之情。借此帮助学生按照文中学到的描写方式来描写家乡的景色。写出故乡的小溪、故乡的柳树、故乡的果园等,学生不但要写明风景特色,同时文字顺序也非常清楚,表现了自己的真实感情。这样坚持不懈地开展阅读教育,帮助小学生实现读写融合。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都将稳步提高。
三、注重自我感悟,让个性阅读动起来
我们可以进行阅读课堂改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以学定教、先学后教,这对于学生的个性的阅读发展非常有助益。教师要帮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在上课前让学生知道自己要掌握多少知识,达到哪些要求,在课堂学习中会出现哪些问题。教师在课后要指导学生进行反思与讨论,帮助学生充分理解课堂内容。这些都需要我们教师在课堂上精心规划和布局实施。
1.合理划分教育目标,使学生能读能想
听说与读写能力发展是小学生语文阅读学习能力的重点发展方向。我们要通过教学的方法,做常规作业,使学生们学会自主学习,并建立自主学习的意志与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把文字的构图布置、语句使用以及情感认知与正确价值理念养成等,视为课堂教学要点。定位目标、设计过程,以及思考操作步骤等,在精准定位后让学生根据理解和感受完成阅读和练习。
以《曹冲称象》的教学为例,在上课前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认真阅读,自己解决课文阅读中经常出现的生字词语、重要词句,教师可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也要就文中的景物刻画、人物刻画对学生进行介绍。课堂中,教师给学生讲述“曹冲称象”的经过,让学生掌握文章的具体内容和写作手法。如按照环境刻画的顺序、利用人物神情、动作、语言,来展示人的独特个性品质等。这样一来,学生可以围绕着“曹冲怎样称象”这一线索谈自己的所得,写自己的读书体会。从而使互动课堂高效进行,并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努力营造情景,使学生学会感悟
人性化的阅读教学方式,要求学生获得读书体验与发现,能形成积极思维、创新意识。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必须营造学习氛围,使学生在提问讨论中质疑、释疑,并在合作讨论中培养学生读书的能力和技巧。
在《金色的草地》的教学中,教师先让每个小学生说说对草地的认知,或是说说自己看过的优美的景色,接着问小学生:“课文中的草地写了哪里?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自己对课文中所描绘金色的草地有哪些感觉?”这样,小学生就能紧密联系课文中的内容,说说自己的个性化读书想法,教师也可在小学生在读书之后,给大家讲述关于烟台的大海的有关内容,并进行一个讲故事比赛活动。
此外,有效进行学生的个性化读书学习,还需要我们教师的诱导和启发,通过必要的交流和互动,使学生对读书内容产生情感,对生活产生思考,从而显现出个性的读书能力和思维。综上所述,小学语文课阅读教学通过预设目标、采取合理有效的教育手段和策略的实施,可以充分调动小学生参加读书的主动性,使小学生能够有自己的阅读方式,从而实现个性化的阅读体验。
总而言之,阅读教学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活动,教师选用正确的阅读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读书能力的关键。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会选教法,才能使学生在自己的指導下尽可能地以最少的时间获得到最多的知识。
参考文献:
[1] 王泽英《关于小学语文新锐阅读教学的方法与策略》,《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年第4期。
[2] 贾小琴《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研究及启示》,《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年第8期。
[3] 龚小兰《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研究及启示》,《试题与研究》2020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