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灵活运用

2021-01-06李珍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20期
关键词:针对性历史情境

李珍

摘 要:在初中的课程体系中,历史课程是其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新课改的推进下,针对初中历史教学工作而言,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创新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取得更加良好的教学成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更灵活有效地运用历史故事等相关内容,进一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进而通过历史故事的形式,使整体课程体系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为历史教学效率的提升提供保障。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原则及策略,希望能够为初中历史教学水平的提高提供参考。

关键词:历史故事 初中历史教学 基本原则 应用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20.046

在新课改的推进之下,针对初中历史教学工作而言,也需要充分做到与时俱进,更有效地适应教学改革的相关要求,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充分满足学生的思维发展以及综合素质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可以有针对性地引入历史故事等相关内容,进一步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主探究意识,让学生更有效地融入历史故事中,进而掌握相关历史知识,灵活应用相关知识,为其历史核心素养的提升提供必要的保障。据此,有必要探讨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相关原则以及策略。

一、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原则

1.落实真实性原则

在初中历史学习教学过程中,有效应用历史故事等相关内容,要充分落实真实性的原则。要选择真实的历史故事和相关事件,确保其符合历史的基本史实,这样才能体现出历史故事应用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如果没有考虑到历史故事的真实性原则,而只是截取电视、小说或者网络上的故事,在真实性方面会大打折扣,存在很多缺陷,这样,对于整体历史教学工作的推进会造成严重影响。

例如,在选取历史故事的过程中,可以有针对性地选取《史记》中的相关内容,此类历史故事有着比较高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因此可以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有效渗透。

2.贯彻落实趣味性基本原则

在引入历史故事的过程中,也要确保故事的趣味性,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历史教学中有强大的学习动力,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在选择故事的过程中,要确保故事情节更加生动有趣,相对应的人物形象更富有趣味性,避免墨守成规,老调重弹,同时也要体现出故事的新颖性,教师在讲解相关历史故事的过程中,可以有效通过信息化手段进一步辅助教学,通过更加幽默风趣的语言使学生受到感染,进而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3.贯彻落实针对性原则

在针对初中历史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用历史故事时,也要遵循针对性原则,要结合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不同的教学主题,选取与之相对应的历史故事,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出历史故事的教育价值和作用,进而丰富教学素材,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显著提升。同时要引导学生对历史背景进行充分理解,这样才能选择特定的教学主题,使历史故事更切实地融入其中,进而突出教学内容,而不是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这样才能够呈现更为显著的历史教学成效。

二、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1.在导入课堂的过程中有效应用相关历史故事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课堂导入是其中的必要前提,也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以在课堂导入中融入相关历史故事,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主动性。在具体的引入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历史故事的应用时机,在恰当的环节引入相关历史故事,讲究巧妙性、针对性和可行性。同时,要充分结合不同的教学主题和教学要求,在课堂导入环节使历史故事得到切实有效地融入,使教学富有趣味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问题设置的方式,在问题情境之中引出相对应的内容。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开国大典鸣炮28响的历史故事,大家知道吗?在这一故事的引导下,让学生各抒己见,对于问题进行相应的探究。教师进行引导,使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然后教师对答案进行公布,鸣炮28响主要是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28周年,也纪念中国共产党在这28年中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的贡献。通过这种历史故事的引入,可以使学生更有效地进入学习状态,增加教学成效。

2.通过历史故事创设相对应的故事情境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有效推行情境教学法是重要的方式。在对情境进行创设的工作中,可以有效通过历史故事的应用,确保学生在实际情境之中,快速融入课堂教学中,更加全面细致而且真切地感受到相关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手段,以此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对相应的历史素材进行播放和教学推进,让学生在视觉、听觉等的刺激之下,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更深刻地领会和认知历史故事的相关内容,对于相应的教学素材有更充分的掌握,这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成效。

例如,在讲解中国第一位女皇帝武则天的相关知识时,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形式播放相应的纪录片,在纪录片中呈現出武则天树立无字碑的教学素材,在这种情境之下让学生深入领会武则天的人格特征,引导学生充分理解无字碑的深刻内涵。这个无字碑是武则天希望把自身的功过评述权交给后人,让后人对自身的功绩或者行为进行相应的评价。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如何描写武则天的一生,然后让学生各抒己见,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探讨和分析,这样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思维,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进而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其历史核心素养。

3.通过历史故事有效推行翻转课堂模式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有效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样才能让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和自主学习意识得到充分的激发和调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进一步起到应有的引导和示范作用,通过历史故事推行翻转课堂模式,使学生可以充分激发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更积极有效地参与历史教学中来。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布置与之相对应的课外自主学习任务,要求和引导学生在对历史故事阅读完毕后,解决教师所布置的自主学习的问题,然后进行训练和实践,确保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之上,通过互动提问的形式对学习成效进行相应的评估和判断,有针对性地进行考核。在具体考核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出引导式、表扬式的评价,对教学重点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此引导学生更充分突破具体的教学难点和学习难关,这样可以呈现出更为显著的学习效果,使整体的历史教学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例如,初中历史教师可以有效通过中英《南京条约》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在课下对其进行分析和概括,以此进一步有效引导学生培养自身的历史思维,在探究的过程中得出结论。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相应的引导、点评和考核,这样可以起到更加良好的教学效果。

从上面的探究中可以充分说明,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有效应用历史故事等内容,可以更有效地体现出应有的教学价值,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明确历史故事的内涵,同时在课堂导入、情境创设和翻转课堂等方面,切实有效地推进,多管齐下,以此进一步有效推动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的优势和价值,为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冯祖国《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成都会场)论文集》。

[2] 李琼《德润心灵,德史兼备——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华夏教师》2019年第27期。

[3] 孟会彩《浅析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灵活运用》,《才智》2017年第23期。

[4] 郑晓燕《基于历史故事的初中历史教学探究》,《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第38期。

[5] 席红晶《浅谈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新课程学习》2014年第4期。

猜你喜欢

针对性历史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