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装配式建筑叠合板高效施工与质量控制

2021-01-06郑佚隽

河南建材 2021年6期
关键词:支撑体系标高吊装

郑佚隽

莆田市老年文体教育中心项目(351100)

1 装配式建筑叠合板高效施工策略

在传统设计模式中,由于设计理念与工艺技术滞后,叠合板制作与安装方案复杂,叠合板制作安装质量要求过高,客观上影响了叠合板的施工效率。如在设计方案中采取灌浆套筒连接方式,其对构件加工与安装精度的要求很高,在实际施工中容易出现插筋偏差与套筒堵塞等施工问题。因此,为提高叠合板的施工效率,应采取以下措施:

1)标准化设计。严格遵循相关设计规范,设计并制作标准化的叠合板构件。如此,在工程建设阶段,可以根据实际施工需求对构件进行拆分、重组处理,无需现场加工或是重新制作构件。

2)预制构件优化设计。以叠合板施工要求为依据,对叠合板构件生产方案进行优化调整,简化叠合板安装流程。如针对建筑卫生间部位的叠合板,可以提前在预制构件厂完成叠合板反坎作业,无需在现场制作叠合板反坎。

3)工艺优化。深入了解相关技术体系,对原有叠合板安装工艺进行优化调整。如为解决灌浆套筒连接问题,采取全新的螺旋套箍连接工艺或直螺纹套筒连接工艺,避免在后续施工中出现插筋偏差等突发问题。同时,还可以对叠合板后浇带工艺进行优化,取消后浇带,设定Z字形的叠合板预留筋,将两板间的预留筋进行搭接处理。在叠合板吊装就位后,开展绑扎板上钢筋与板侧面坡口三角区域砂浆抹平作业即可,改善叠合板的整体性效果[1]。

2 装配式建筑叠合板质量控制要点

2.1 支撑体系安装

在搭建叠合板配套支撑体系时,对叠合板边及边支座的搭接长度进行测量和调整,将搭接长度保持在40mm及以上。而在特殊施工条件下无法将二者搭接长度保持在35mm以上时,则在楼板边支座周边区域中设置一道支撑体系,要求该支撑体系具有良好的刚度及强度。支撑体系的水平高度要达标,否则将会影响楼板底面平整效果。在叠合板跨度超过4m时,应对叠合板中心点进行起拱处理。

2.2 叠合板吊装

由于现场环境复杂以及吊装方案不合理等因素的影响,偶尔会出现构件倾斜、坠落等施工问题,存在质量安全隐患。因此,为保证叠合板吊装作业的顺利开展,应掌握以下质量控制要点。

1)根据现场与施工情况,在现场规划叠合板吊装线路,并清除线路及周边区域内分布的障碍物,禁止人员、设备滞留。

2)综合分析叠合板构件类型、板厚值、规格尺寸等因素,制订叠合板吊装方案,合理选择吊装方式与吊点分布位置。

3)将叠合板起吊至地面上方0.5m处,检查是否存在构件倾斜、失稳现象,对吊装方案进行优化调整,如增减吊点数量与调整吊点位置。

4)叠合板吊装时,匀速将构件吊运至作业层并悬停在作业层上方区域,对叠合板水平位置及朝向角度进行测量调整,然后缓慢将叠合板下落安装。

2.3 叠合板就位安装

首先,提前搭设配套支撑体系,对叠合板进行支撑,避免出现叠合板倾斜失稳问题,在叠合板固定安装后,再拆除支撑体系。其次,将叠合板在作业层上方悬停,对构件水平位置及朝向角度进行调整,缓慢下落叠合板,严格控制叠合板下落速度与晃动幅度,保持叠合板与框架柱竖向钢筋间的安全间距,避免二者碰撞造成构件破损。再次,在叠合板就位后,使用楔形木块等工具对叠合板水平位置进行调整,禁止施工人员使用撬棍等工具强制调整叠合板,避免板边破损。最后,按特定顺序铺设叠合板,检查板件下边缘部位是否存在高低不平现象,通过支撑调整板底,保证板底平整无缝隙。同时,针对支座处等无法调整的部位,对叠合板缝隙进行封堵处理。

2.4 钢筋绑扎及现浇结构连接

2.4.1 钢筋绑扎

首先,对预制楼板进行调平处理。其次,清理钢筋表面灰尘污渍及残留锈迹并涂刷防腐漆层,依次安装楼板附加钢筋与下层横向钢筋,检查钢筋安装质量。在管线敷设结束后,在格构梁上弦钢筋部位安装并绑扎、固定楼板上层钢筋,避免在后续混凝土浇筑环节出现钢筋上浮现象。最后,对钢筋采取保护措施,禁止人员踩踏与扳动钢筋。

2.4.2 现浇结构连接

提前对楼板底部拼缝情况进行检查,对存在的缝隙进行封堵处理,避免对后续混凝土浇筑质量造成影响。将叠合板构件在两端墙体中的搁置长度控制在15mm左右,并采取周圈硬架支模方式来搭接叠合板与墙体,以此来控制搭接平整度。而针对叠合板与连梁节点,则对梁端墙体连梁主筋以及板体短向出筋进行绑扎处理,提前抽出主筋,在叠合板安装完毕后,再对连梁主筋进行绑扎处理。

2.5 混凝土浇筑

首先,清理叠合板表面附着的灰尘和污渍,将叠合板洒水润湿并持续保持湿润状态,但是禁止在叠合板表面形成积水。其次,匀速浇筑混凝土,以叠合板中间部位作为起始点向两侧延伸,尽量一次性完成混凝土浇筑作业;同步开展混凝土振捣作业,使用平板振捣器等设备进行均匀振捣,以此提高振捣质量,保证薄板的完整性。再次,在混凝土表面无气泡冒出后,结束振捣作业,使用刮杠等工具对混凝土进行刮平、收面与拉毛处理。最后,开展混凝土养护作业,在混凝土表面覆盖塑料薄膜、在两侧包裹棉帘进行保温,做好洒水养护与温控作业,确保水泥水热化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避免形成混凝土伸缩裂缝、温差裂缝[2]。

3 装配式建筑叠合板常见施工问题及质量控制措施

3.1 构件破损

在叠合板施工期间,因受到外力碰撞或与钢筋磕碰,偶尔会出现叠合板破损问题,造成严重损失。而在使用破损构件时,还会对工程施工质量造成影响,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在装配式建筑施工期间,一方面要对叠合板构件采取保护措施,例如明确叠合板堆置层数要求、在板件四角加设保护套、在叠合板下方垫设垫木等,以减小外部因素对构件结构完好性造成的影响;另一方面要定期检查叠合板结构情况,如果出现缺棱掉角或轻微裂缝等质量问题,应对叠合板缺陷部位进行修复处理,在缺陷程度过于严重时更换全新构件。按照《装配整体式建筑预制混凝土构件制作与验收导则》DBHJ/T013—2014的要求,在叠合板形成裂缝时,如果裂缝宽度不超过0.3mm,可使用环氧树脂浆料或专用防水浆料进行修补处理;如果裂缝宽度超过0.3mm,将影响到构件性能质量,禁止使用此类构件。

3.2 叠合板安装位置与标高偏差

在叠合板施工期间,受到人为因素影响,叠合板安装精度较差,所安装叠合板的实际标高与设计标高存在较大偏差,使得叠合板接缝部位宽度变大,在后续混凝土浇筑环节易出现钢筋外露现象。针对这一问题,应采取以下质量控制措施。

1)在叠合板安装期间,提前在墙面上弹出标高控制线,定期对叠合板水平位置及标高进行测量,通过配套支撑体系或使用楔形小木块等工具,对叠合板进行微调,确保叠合板安装标高准确无误。

2)在叠合板安装前,提前对构件的规格尺寸进行检查,如果构件尺寸不符合施工标准,则对构件进行现场加工,或配置新的叠合板构件。

3)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采取人工剔凿方式来控制混凝土的平整度与标高,重点检查与之对应的梁顶面与剪力墙的标高,凿除剪力墙顶面超高部分,使用水泥砂浆对过低部位进行填平处理[3]。

4 结语

综上所述,为实现预期的工程建设目标,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在装配式建筑工程建设期间,施工单位需要对原有工艺流程与设计模式进行优化、创新,构建完善的叠合板高效施工与质量控制体系,严格控制各施工环节的施工质量,实现装配式建筑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支撑体系标高吊装
铝合金模板早拆架支撑体系的受力分析研究模板拆除方法
浅析圆弧段高大模板支撑体系设计与应用
多级节能工厂化养殖池塘建设的标高设计初探
钢结构栈桥吊装施工及相关受力计算
Revit中自动生成标高线的开发技术
半圆形溜尾提升吊盖吊装应力分析
±1100kV吉泉线跨越1000kV跨越塔吊装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
BIM 参数化建模探讨
我国零售业发展困境转型升级路径及支撑体系研究
安徽:打造创新全生命周期的金融资本支撑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