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运行分析与走势预测
2021-01-06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进入2021 年,河南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成效,经济运行呈现“稳中加固、稳中向好”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强劲反弹、持续向好,为完成全年任务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开好局、起好步奠定了坚实基础。总体判断,河南经济运行将呈现“前高后低、逐季走低”的态势,全年经济增速8%左右。
一、2021年上半年河南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进入2021年,河南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及国家重大决策部署,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盘活存量、引入增量、提高质量、增强能量、做大总量。2021 年上半年,河南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8927.96 亿元,同比增长10.2%,2020 年和2021 年平均增长4.8%,主要指标增速与全国差距逐步缩小,基本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阶段性目标,为确保全年工作“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奠定了坚实基础。
1.三次产业全面回升向好
夏粮再获丰收。2021年上半年,河南坚决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持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农业生产在第一季度基本恢复的基础上实现了整体好转。特别是夏粮生产再创佳绩,河南夏粮总产量3803.2 万吨,播种面积5692.1 千公顷,单位面积产量6681.5公斤/公顷,均居全国第一,进一步擦亮了河南“粮食王牌”。
工业生产持续恢复。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河南发展的根基和支柱。2021年,河南加快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深入实施10个传统产业链和10个新兴产业链现代化提升行动,工业生产正在逐步接近正常增长水平。2021年上半年,河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5%,2020年和2021年平均增长5.4%。多数行业和产品保持增长态势。2021年上半年,河南4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37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增长面达92.5%;与2019 年同期相比,30个行业实现增长,增长面达75.0%。分产品看,纳入统计的473种主要工业品中,344种产品产量同比实现增长,增长面达72.7%。主导产业较快增长。2021年上半年,河南五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4%,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高1.9个百分点。
服务业稳定恢复。服务业是河南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和最大潜力,伴随着降低企业用能成本、加大租金补贴力度、加大免税力度等政策举措的实施,叠加供需持续回暖的作用,全省服务业进入稳定恢复通道,特别是住宿餐饮业、文化旅游以及体育娱乐、居民服务等接触型、聚集型服务行业加速复苏态势明显。2021年上半年,河南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4%,2020 年和2021 年平均增长6.0%,分别高于全国0.6个百分点、1.1个百分点。2021年6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1.5%,存款余额同比增长8.6%。2021 年上半年,河南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4.3%、19.2%。
2.三大需求稳定恢复加固
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复苏。投资是连接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关键变量,是稳定经济增长的“顶梁柱”。河南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聚焦补短板、强弱项,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进度,持续优化投资环境,投资关键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2021年上半年,河南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8%,2020 年和2021 年平均增长5.2%。基础设施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较快。2021年上半年,河南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9.6%,高于全部投资增速1.8 个百分点;2020 年和2021年平均增长5.2%,与2020年和2021年全部投资的平均增速持平。河南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1.5%,2020 年和2021 年平均增长7.0%,分别高于全部投资增速3.7个百分点、1.8个百分点。工业投资恢复加快。2021年上半年,河南工业投资同比增长7.7%,2020 年和2021 年平均增长5.1%。投资后劲有所增强。2021年上半年,河南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1713个,较第一季度增加1328个;河南投资实际到位资金同比增长14.9%,高于投资增速7.1个百分点,2020年和2021年平均增长9.4%,比第一季度、1—4 月和1—5 月分别提高2.1 个百分点、1.6个百分点和0.7个百分点。
消费品市场持续回暖。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在经济运行中发挥着“压舱石”的作用。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持续稳固,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效应释放,河南超大规模消费市场“强刚性、足韧性”的优势逐步显现,全省消费品市场呈逐步恢复态势。2021年上半年,河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1813.09亿元,同比增长17.1%,2020年和2021年平均增长1.9%。商品消费需求稳定释放。2021年上半年,河南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8.4%,2020 年和2021 年平均增长4.8%。从商品类别来看,2020年和2021年,在23类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商品中有14 类(占60.9%)零售额平均增速实现正增长。住宿餐饮业及旅游消费继续快速恢复。2021年上半年,河南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零售额同比增长30.8%,成为拉动消费复苏的主要力量;特别是旅游消费表现抢眼,端午3天小长假期间,河南共接待游客1236.65万人次、旅游收入55.62 亿元,与2019 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30.97%、23.27%。
进出口总值创历史同期新高。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并没有阻挡河南对外开放的坚定步伐,2021 年上半年,河南锲而不舍地推进“四条丝绸之路”建设,持续做好外资招商、安商、稳商工作,全省进出口增速逆势飘红,成为上半年河南经济运行的最大亮点。2021年上半年,河南进出口总值创历史同期新高,达到3656.6 亿元,居中部地区第1 位、中西部地区第3 位、全国第12 位;比上年同期增长60.0%,高于全国平均增速32.9 个百分点。民营企业贡献超过“半壁江山”。2021 年上半年,河南民营企业进出口值为1608 亿元,同比增长101.2%,高出全省平均增速41.3 个百分点,占全省外贸总值的44%,对全省外贸增长的贡献率为59%。外贸主力产品手机出口大幅提升。2021 年上半年,河南手机出口1273.1 亿元,同比增长72.6%,占全省出口总额的55.4%;手机出口数量、金额分别占全国的8.4%、30.2%。
3.新旧动能转换深入推进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提高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关键举措。2021年上半年,河南紧扣“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产业发展向更高水平演进。2021年上半年,河南三次产业结构比为8.2∶42.2∶49.6,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7.4 个百分点,相对于2020 年年底的三次产业结构比9.7∶41.6∶48.7 而言,第二产业较第三产业比重的差距扩大了0.3 个百分点,“三二一”产业格局进一步巩固和拓展。
新兴产业加快成长。新兴产业作为先导性产业,有利于区域打造新一轮产业发展优势,开拓新的增量市场空间,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很强的乘数效应。2021年上半年,河南积极谋划新兴产业发展“施工图”,补短板、强弱项,一批产业项目快马加鞭的部署和落地,对全省经济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进一步凸显。2021年上半年,河南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7.5%、16.2%,分别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17.0 个百分点、5.7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新兴产业的投资保持较高增速。2021年上半年,河南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36.7%,高于工业投资增速29.0个百分点。
网上消费持续活跃。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快了传统商贸跨界融合和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步伐,居民消费习惯、消费渠道、消费方式发生了持续改变,网上零售等新型消费快速发展。2021年上半年,河南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6.0%,高于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增速17.6个百分点。
4.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升
财政收支保持稳定。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也是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从收入来看,2021 年1—5 月,河南财政总收入2993.1亿元,同比增长16.6%,比2019 年同期增长7.7%,2020 年和2021 年平均增长3.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75 亿元,同比增长15.4%,比2019 年同期增长7.4%,2020年和2021年平均增长3.6%,全省财政实力进一步增强。特别是税收增势显著,2021年1—5月,河南地方税收收入实现1259.7亿元,同比增长17.2%,比2019 年同期增长0.9%,2020 年和2021年平均增长0.4%,已恢复至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前的水平。从支出来看,2021年1—5月,河南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364.3 亿元,同比增长3.5%,增幅提高3.6个百分点,财政支出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
企业效益不断改善。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本细胞,企业兴则经济兴。伴随着市场需求回暖以及政府一系列减税降费、加强企业帮扶的有效举措,2021 年上半年,河南企业利润整体实现增长,为经济运行质量提升提供了有力的微观基础支撑。工业企业盈利水平有所提高,2021年1—5月,河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107.2亿元,同比增长28.4%,2020 年和2021 年平均增长11.7%。服务业企业盈利水平不断上升。调查显示,与2021年第一季度相比,在第二季度中,83.5%的企业盈利有所增加或基本持平,较上年同期提高5.8个百分点;其中,75.1%的企业认为业务量的不断增长是企业利润变动的主要因素。省管企业效益大幅改善。2021 年1—5 月,37 家省管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832.5 亿元,实现利润97.7 亿元,同比增利92.1 亿元,连续三个月实现利润环比增长。
5.市场主体活力加速释放
河南持续推进“放管服效”改革,一系列规范权力运行、推行简政放权的改革举措落地,同时积极实施民营经济“两个健康”百县提升行动和“一联三帮”保企稳业专项行动,企业营商环境优化,市场主体数量持续增加。截至2021年4月底,河南市场主体实有总数达806.5万户,同比增长12.15%,规模居全国第五位、中西部地区第一位。在此基础上,2021 年5 月,河南增加新登记市场主体14.1 万户,其中新登记各类企业4.4 万户,新登记个体工商户9.7万户。河南市场主体数量增速快速回升充分显示了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与活力。
一生都躲不过这个女人,竟然找上门来了。愤怒冲上头顶,蒋海峰强压下去,倒要看看,这个魔鬼到底会施展什么伎俩。他横下一条心,准备收拾她,父亲跑过来求情,被他一掌推向墙角。
6.民生保障更加有力有效
民生支出继续保持增长。“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这是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执政理念的必然要求。2021 年1—5 月,河南教育、文化旅游、卫生健康、节能环保、住房保障支出同比分别增长10%、5.2%、7.3%、5.2%、13.5%,较好地保障了重点民生领域的支出需要。
就业优先全面强化。就业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河南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减负、稳岗、扩就业并举,平台就业、灵活就业等新就业模式快速发展,各项就业指标超时序进度完成。2021 年1—5 月,河南城镇新增就业59.08 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8.71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5.56万人,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53.7%、74.9%、69.5%。
保供物价持续发力。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是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2021年上半年,河南优先落实各项农业扶持政策,继续抓好“菜篮子”“米袋子”责任制,保供物价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2021年5月,河南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5%,环比下降0.4%。受生猪生产不断恢复、猪肉供给持续增加、价格不断走低影响,2021年5 月畜肉类价格下降10.9%。2021 年1—5 月,河南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6%,比2021 年1—4 月提高0.2个百分点。
二、河南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问题
统计数据显示,2021 年上半年,河南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经济指标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与经济体量相近省份水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全省经济运行稳的基础还不牢固,恢复还不均衡,一些长期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更为凸显。
1.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显现
受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和新冠肺炎疫情不确定性风险影响,河南消费和投资仍没有全面恢复,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一是消费需求增长缓慢。随着居民对未来收入增长预期的向下修正、负债支出相对谨慎以及房地产财富效应弱化等因素影响,河南消费需求增长乏力,2021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7.1%,较2021年1—5月回落2.2个百分点,与全国的差距达到5.9个百分点。二是投资需求后劲不足。受外部环境不稳、市场预期不佳、企业融资困难、利润空间挤压等因素影响,河南投资需求呈现疲软态势,2021 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8%,与全国差距达4.8个百分点。特别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国内外需求不振的影响,市场投资行为更加谨慎,造成河南民间投资较为低迷,2021 年1—5 月,河南民间投资增速为6.1%,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2个百分点。
2.企业经营仍面临较多困难
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逐渐看重的信用环境、日趋严苛的生态环境,河南企业经营面临诸多困难。一是企业生产成本持续抬高。近段时间以来,煤炭、钢铁、铜、铝等大宗商品价格一直高位运行,这对企业生产成本形成了较大影响。河南是传统制造业大省,大多数企业处于产业链中下游,对原材料的价格上涨就更为敏感,2021 年5 月河南PPI 同比增长8.9%,达到历史同期较高水平,这将对中下游企业利润形成明显挤压,加大生产经营压力。二是企业经营成本不断加大。国外新冠肺炎疫情和国际环境错综复杂,尤其是在物流不畅、人民币升值、检疫检测费用高、资金回流时间长等因素影响下,企业经营成本被抬高。三是企业融资成本不断提升。受信用环境的制约,河南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很难申请到国有股份制银行的贷款,地方商业银行贷款成为唯一选择,地方商业银行因其唯一性而不断增加附加条件,如过高上浮贷款利率、附加承兑贴现等,使得河南企业融资成本大大提高,远远高于浙江、江苏等沿海发达地区。四是企业用工成本持续拉高。受环保限产的限制,企业开工与停产随意性很大,用工成本被逐渐拉高,劳动力优势并没有充分显现。
3.产业链升级面临诸多考验
产业链不全、不优、不强一直是制约河南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在全球流动性重回宽松、大宗商品价格全面上涨的情况下,河南产业链短板逐步显现。一是产业链不优。多年以来,河南制造业表现出“大而不强”的发展特征,多数制造业企业处于产业链中低端,在钢材、铜、铝等原材料持续上涨的现实情况下,由于产业链中低端产品竞争能力、议价能力较弱,原材料价格上涨难以有效向下游产品传导,导致蒙受损失。二是产业链错配。原材料价格上涨有利于产业链两端,形成了“两头甜、中间难”的格局,而河南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两头小、中间大”的结构形态,这种时空错配,导致多数企业在这一轮原材料价格上涨周期中亏损。
4.地方财政收支平衡压力陡增
受经济下行和减税降费的影响,特别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导致河南财政收支严重不平衡,财政收支矛盾日益突出。一是财政收入持续低位运行。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以及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的实施,河南财政收入持续位于低位,有些地方甚至重回“吃饭财政”,2021年1—5月,河南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5.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3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国第27位。二是财政支出保持稳定增长。为确保“六保”任务顺利完成,以及一大批重大项目投资密集推出,河南财政支出保持了稳定增长,2021年1—5月,河南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3.5%,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3 个百分点。三是财政收支缺口呈现不断扩大之势。面对日益缩小的财政收入来源以及不断扩大的财政支出需要,河南财政收支不平衡问题凸显,2021年1—5 月,河南财政赤字高达2489.28 亿元,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1.33倍。
5.部分领域风险释放压力加大
当前,在宏观杠杆率居高不下的现实情况下,河南在消化政府债务、释放金融风险等领域压力依然较大。一是消化政府债务风险压力不断加大。面对日益扩大的财政收支缺口,为缓解财政紧张问题,政府举债成为首选,且仍在不断累积中,政府还本付息压力在累积中不断增大。二是释放金融风险压力持续加大。受“永煤”等部分债券违约事件冲击,河南金融信用环境受到严重挑战,各类债券尤其是企业债券发行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难,2021年1—5 月,河南企业债发行仍没有实现“破冰”,这对全省经济发展、项目建设和金融稳定均造成不利影响;面对一些上市公司接连退市局面,银行业风险陡增,河南贷款难问题也随之愈演愈烈,一方面信用贷款、应收账款抵押贷款等审核周期长、放款速度慢、授信额度小,另一方面企业贷款规模使用不充分,截至2021 年5 月底,河南各项贷款余额创近十年来新低。
6.新冠肺炎疫情不确定性较大
随着新冠肺炎疫苗不断普及,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形势整体好转,但短时间内新冠肺炎疫情实现全面缓解的可能性仍较小,对河南经济的创伤短期内难以完全消除。一是新冠肺炎疫苗迅速普及难度较大。新冠肺炎疫苗接种率直接关系着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中国总接种新冠肺炎疫苗数超过12 亿剂次,位居全球首位,但前期接种人群多为接种意愿较强或是来自公共部门的人员,未来下沉至“顽固”人群的难度仍较大,如果中国晚于其他国家建立免疫屏障,将会面临更大威胁,作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较为严重的省份,河南面临的挑战将更为严峻。二是新冠肺炎疫苗可持续性仍有待观察。据人民网报道,新冠肺炎疫苗保护期至少6个月,更长时间的数据还有待进一步检测和严谨表述,如果抗体持续时间有限,将存在间歇性暴发的可能性,这也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更多挑战。三是病毒变异存在随机性。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新冠肺炎病毒就在持续变异中,目前,已发现数百个变异病株,病毒变异存在随机性,这种随机性将给河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带来挑战,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也将会持续。
三、2021年下半年河南经济走势的总体判断
2021年上半年,河南经济运行呈现“稳中加固、稳中向好”态势,供给量增质升,需求持续回升,2020 年和2021 年平均增速整体加快,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强劲反弹,市场活力加速释放,发展预期向好,内生动力加强。展望2021 年下半年,河南经济运行将继续保持稳定恢复态势,受基数较快抬升影响,全年经济运行整体上将呈现“前高后低、逐季走低”的态势,预计全年经济增速8%左右。
1.稳中加固态势持续,经济增速逐季回落
进入2021 年,河南经济总体延续稳定恢复态势。与此同时,河南加快谋划推动经济增速尽快赶超全国平均水平,2021年下半年河南经济将继续保持“稳中加固、稳中向好”势头。从工业来看,聚焦企业、产业发展重点、难点、堵点、痛点问题,深入推进“万人助万企”活动,并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新兴产业、谋篇布局未来产业以及头雁企业培育、优势企业上市、困难企业帮扶等任务有机结合,工业发展活力和动力将不断增强。从服务业来看,河南加快实施六项重大工程,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服务业“稳”的基础和“进”的动能不断提升。从农业来看,河南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谋划实施了35 个农业重大项目,农业发展后劲显著增强。这些政策措施及重大项目的实施,为2021 年下半年河南经济恢复增长提供了坚实基础。同时,河南深入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持续强化“四条丝绸之路”建设,为2021年下半年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但也应看到,全球经济复苏仍有不确定性,国内经济复苏结构性差异尚未消除,这将对河南部分领域、部分行业产生不利影响。综合判断,2021 年下半年,河南经济将继续保持回升向上势头,但是受基数逐步增大的影响,增长速度将呈现逐季回落的态势。
2.项目落地速度加大,投资增长稳中趋升
进入2021 年,河南进一步推进“两新一重”、产业转型、新型能源等重点领域投资,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和工程落地,全省投资增长呈现稳步回升的势头。据统计,2021年河南重点建设项目1371个,总投资4.4万亿元,其中2021年计划完成投资1.1万亿元;郑州都市圈重大项目168个,总投资7502亿元;洛阳都市圈重大项目142 个,总投资4317 亿;2021年,两大都市圈建设预计完成投资2158亿元,这些项目的落地将成为2021年下半年河南稳投资的“中流砥柱”。此外,2021年下半年中国人民银行将延续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对中小企业和制造业等薄弱环节的支持,促进经济“固本培元”,形成2021 年下半年河南投资恢复增长的重要支撑。但也应看到,河南投资也受到宏观经济去杠杆、流动性收缩预期、房地产三道红线等因素的制约。综合判断,2021年下半年,河南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将延续稳步回升的势头,增长速度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将进一步缩小。
3.有效扩大居民消费,市场消费稳步回升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更加精准有效,全面促进消费政策措施不断见效发力,消费市场将有望持续稳定恢复、稳中向好。2021年5月以来,河南开启了促消费专项行动,聚焦六大重点领域分类施策,强化促进文旅消费、农村消费、大宗商品消费及新型消费的一系列补贴政策,河南财政系统拿出6 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消费奖补,补贴标准由2020年的10%提高到20%,重点支持家电、汽车、金银珠宝、文旅、健康等消费;同时连续举办一系列博览会,有效激发了河南消费市场新动能、新活力,商品零售平稳增长、服务消费明显复苏、线上消费较快增长、线下消费继续改善的态势有望继续保持。但也应看到,受制于新冠肺炎疫情所导致的外需不振持续影响,河南就业和收入增长仍将面临较大困难,尤其是一些传统行业受到的影响短期内无法消除,这些因素制约了2021年下半年消费的增长。综合判断,2021年下半年,河南消费将延续稳步回升的态势,消费“第一引擎”作用将进一步发挥。
4.外贸形势仍然复杂,进出口面临下行压力
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没有根本好转,未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及国际经济环境仍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这将对国内经济和河南进出口产生复杂的影响。河南进出口的主要产品是富士康的苹果手机及零部件,2021年上半年进出口快速增长具有国外产能转入的因素。然而,随着国外新冠肺炎疫苗接种的不断推进,预计到2021年第四季度英国、美国、印度等国家的接种率可达到群体免疫的水平,全球供应链将逐步恢复,海外的供给能力提升,会拉低河南进出口的增速。同时,河南出台的诸多鼓励外贸发展的政策,受国外新冠肺炎疫情管控的影响,很多政策无法发挥出更大效力。但也应看到,河南产业链完整、供应链优先恢复的优势将继续体现,对进出口仍有较强的支撑作用,后期在2020年“前低后高”的基数因素影响下,进出口增速会呈回落趋势,但整体来看,2021 年河南进出口增速仍将维持较高水平。
5.PPI增速将高位回落,消费价格基本稳定
国际上反映世界主要商品价格变化信息的指标是CRB 指数,2021 年1—5 月的CRB 指数同比增速表现出两位数加速上涨的趋势。前期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流动性充裕、国际大宗产地减产、政策性供给收缩以及需求复苏是此轮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升明显地推升了国内的PPI 上涨,2021 年上半年河南PPI 也大幅增长,其中,2021 年5 月河南PPI 同比增长8.9%,处于较高水平。预计大宗商品价格将在2021年第三季度见顶回落,并带动国内PPI 同比增速的回调,预计2021 年河南PPI 同比增速将回落到5%以下。由于河南大宗商品价格和PPI上涨向CPI的传导能力较弱,2021年以来的全省CPI增速一直维持在比较温和的水平。2021年1—5月,河南CPI同比增长0.6%,尽管呈现出上涨的态势,但仍处于1%的较低水平区间。预计2021 年下半年CPI 同比增幅会有所扩大,但全年的CPI同比增速将在1.5%左右,消费领域并无通胀压力。
6.就业形势总体平稳,部分行业就业压力仍然较大
进入2021 年,河南从就业供需两端同时发力,推出了一系列降税费、增收入、稳就业的政策措施。一方面,河南继续对企业进行补贴和减税降费,增强企业稳定提供就业岗位的能力;另一方面,河南通过就业补贴、创业补贴等一系列措施增强重点群体的就业和创业能力。2021年下半年,这些政策措施将综合发力,为河南就业形势继续保持总体平稳态势提供保障。同时,也应当看到,随着国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的不断反复,河南部分外贸相关型企业困难也持续增加,特别是小微企业问题比较突出,企业陷入困境,最直接的影响是工人下岗失业。此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所导致的外向型经济发展受阻,可能会引发外出务工人员阶段性集中回流,将会给2021年下半年河南就业安置工作带来一定压力。综合判断,2021 年下半年,河南就业形势总体平稳,但是在某些行业及领域,就业的压力仍然比较大。
四、实现2021年目标任务的对策建议
面对当前深刻复杂的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2021 年下半年经济工作必须突出重点,下非常之功,用恒久之力。坚持把稳增长与促转型有机统一起来,更大力度地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更大力度地推动改革开放创新,充分挖掘和加快培育河南高质量发展的潜力和动能,在确保年度目标任务圆满完成的同时,推动河南实现“大而优、大而新、大而强”和“高又快、上台阶”的转变,不断缩小与先进地区的差距。
1.突出供给与需求双协同
要实现2021年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必须从优化供给水平和扩大有效需求两端同时发力,增强供给和需求的适配性,同时通过供给创新进一步扩大需求能力,提升河南经济发展势能,力保全省经济稳定增长。一要切实提升产品与服务供给质量。立足当前,着眼未来,持续推进“品质革命”,推动老字号创新发展,大力推广各地名优特新产品,支持餐饮、文化、旅游、医疗健康、养老等领域企业提供优质的多样化、个性化定制服务,提升供给质量。二要充分激发消费潜力。持续释放住房、汽车、家电等方面的刚性需求和改善性消费,分批、错峰发放吃、住、游、购、娱等消费券,促进旅游、住宿、餐饮等领域消费。着力激活节会经济、假日经济、暑期经济等消费潜力,积极开拓农村消费市场。围绕消费模式创新,加强制度供给,大力发展定制消费、智能消费、信息消费、时尚消费等新业态、新模式,千方百计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三要强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坚持项目为王,着力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新兴产业、谋篇布局未来产业,推进精准招商、专业招商、以商引商和全产业链招商,加快培育创新型、引领型、效益型投资新增长点,支撑2021年经济平稳增长。
2.突出创新与产业双驱动
创新与产业是经济增长的加速器和稳定器。突出年度需求,聚焦产业、企业和产品创新,以高水平科技供给支撑高质量发展为重点,促进产品创新、产业升级,加快动能转换和动能升级。一要打好科技创新的组合拳。整合、重塑、改造、提升原有创新平台,力争在建设国家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大科学装置、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方面实现突破,优化创新生态,壮大创新主体,汇聚创新人才,依靠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二要加强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推进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要素链、制度链深度耦合,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实现主导产业、主要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推进科研成果工程化、产业化。三要推进科技与产业对接融合。依靠科技创新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推进“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形成更多“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加快培育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
3.突出改革与开放双推进
改革开放是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聚焦年度经济增长要求,坚定不移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和扩大开放,使改革和开放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为河南经济稳定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一要以更大力度推动国企改革、“放管服效”改革、财税金融、要素市场、产权制度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向纵深发展,全面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二要持续提升“四路协同”“五区联动”水平,促进全球高端要素资源汇流涌聚,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枢纽经济先行区。三要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推进以航空和高铁为引领的大通道、大路网、大枢纽建设和多式联运发展,统筹推进现代物流、商贸流通设施和网络升级改造,促进公共交通、轨道交通等各种运输方式有效衔接,坚持云、端、网一体推进,加快构建高水平新型基础设施体系,不断巩固枢纽地位,全面加强与陕西、上海等地区的战略合作,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集聚,为2021年经济增长奠定良好基础。
4.突出要素与环境双保障
要素与环境是保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是河南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一要强化要素保障。围绕企业需求,扎实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建立健全“精准对接”服务机制,着力做好规划、审批、环评、土地、融资、人才等要素保障工作,以要素保障推动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投产和做大做强现有企业。二要打造优良营商环境。营商环境好,市场韧性就强,经济发展动力就足。进一步加大“放管服效”改革力度,持续打好简政放权、审慎监管、减税降费的系列组合拳,要“放”出活力、“管”出公平质量、“服”出便利实惠。对标市场需求,对标企业家期待,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下大力气、啃“硬骨头”,多方发力、齐心协力、久久为功,真正帮到点、扶到位,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5.突出发展与安全双提升
统筹发展与安全,推动两者同频共振、良性互动,加强综合经济运行调度,千方百计稳增长。一要继续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绷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这根弦,因时因势完善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措施,不断巩固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向好形势。二要防范化解各种重大风险。有效防范化解金融、地方政府债务、融资平台、房地产、生态环保、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风险。加大交通、消防等重点领域的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和整改力度,强力抓好安全生产。三要增强经济发展韧性。统筹发展传统产业、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构建韧性十足、抗风险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完善“六保”“六稳”政策,增强企业预期信心,大力开展“双创”活动,培育高潜质、成长型中小微企业,以“专精特新”企业的铺天盖地,逐步造就头部企业、独角兽企业、领军企业的顶天立地。
6.突出就业与民生双促进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持续做好“六保”“六稳”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2021年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动力所在、关键所在,要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切实办好人民群众所急、所需、所盼的民生实事,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要全力稳定就业。全面落实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去产能分流安置人员、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加大对困难群体就业帮扶力度。二要大力发展教育。统筹推进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发展,加大投入力度,加快补齐短板,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入园难、入学难等问题。三要加强社会保障工作。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省级统筹,提高居民医保财政补贴标准,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医保门诊统筹。健全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健全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就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制度,健全退役军人保障制度,健全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完善帮扶残疾人、孤儿等社会福利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