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河流域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监督管理现状分析

2021-01-06韩雪成

海河水利 2021年2期
关键词:海委水利部督查

韩雪成

(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天津 300170)

2018 年,水利部党组明确了“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鄂竟平部长对水土保持工作提出了“把工作重心切实转变到监管上来,在监管上强手段,在治理上补短板”的水土保持工作总要求。近年来,海河流域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管理贯彻落实水利部党组的决策部署,提高认识,切实把重点工程管理重心放到监管上,推动“强监管、补短板”落地见效。

1 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水利部安排,海委开展了国家级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的监管工作。“十三五”期间,共完成北京市、河北省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晋陕蒙砒砂岩区十大孔兑沙棘生态减沙工程共7 轮次、38 个项目县的现场督查,形成20 份省级督查报告、8 份“一省一单”整改意见;组织开展京津冀晋蒙5省区市62个县次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水利水保项目的现场核查、36个县次的文件核查,形成省级报告15份、县级核查意见62份;开展重点工程“图斑精细化”监管核查,利用遥感影像解译及无人机复核的方式,完成2个已竣工项目的信息化监管核查,形成监管报告2份。通过督查,及时发现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力督促地方认真整改,促进了流域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管理的规范化。

2 主要做法

(1)领导重视,积极推动工程监管。水利部副部长陆桂华多次赴海河流域开展水土保持工作调研暗访,指导流域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监管工作;海委领导多次带队督导检查,组织开展调研、暗访核实等水土保持工作,有效提高流域水土保持监管水平,督促流域地方水土保持工程建设质量和进度。

(2)建立“回头看”机制,在问题整改落实上下功夫。海委重视发现问题整改,对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下发问题清单,要求被检单位限期整改并对问题整改情况开展现场检查或文件检查,督促被检查单位逐条逐项完成整改,将监督检查落到实处。2019—2020 年,海委在重点工程督查工作中,将上年度发现问题较多的4个项目县列入现场“回头看”检查项目县,进一步督促问题整改,取得了良好效果。

(3)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创新监管模式。近年来,海委在重点工程督查暗访时采用无人机等技术手段,精准获取项目实施现状,结合内业资料查阅情况,客观评判评价工程建设情况,及时发现工程建设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大大提高了督查工作精度,并将督查情况及时录入全国水土保持信息上报系统;2018 年,海委分别选取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在建小流域和竣工验收小流域开展“图斑精细化”监管,掌握了工程建设措施落实情况,分析评判竣工小流域实际实施效果,为重点工程治理效果、效益评估提供技术支撑。

(4)建立流域机构联合省市检查模式,借助省市力量开展监管。在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核查中,针对工程覆盖范围广、项目县多等特点,探索以文件和现场相结合的核查模式,在依靠地方监管力量做好县级自查和省级复查复验的基础上,在国家核查中充分发挥省、市两级水土保持技术骨干力量业务能力强、项目情况熟悉等优势,吸收其加入核查组参与核查,促进了流域与地方的沟通交流,提高了监督检查的效率。

(5)促进地方落实水土保持考核机制,提高地方水土流失防治意识。2018 年,水利部组织开展水土保持重点任务考核,其中包括地方政府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机制的落实,考核机制有效地促进了地方各级政府对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视程度,流域各地纷纷出台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办法,高位推动流域各地水土流失防治,加强了水土保持宣传教育,有效提高了地方政府及社会公众水土流失防治意识。

(6)加强责任追究,建立问责机制。2019 年,水利部印发《水土保持工程监督检查办法(试行)》,明确了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监督检查问题认定及责任追究,对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类,针对问题性质确定责任对象和追责方式。海委在2019—2000 年重点工程督查中,共提出整改问题14条、追责建议12条上报水利部。通过问题追责进一步明确项目法人单位、设计、监理、施工等参建单位的责任,从源头上提高了工程建设管理水平。

(7)坚持党建引领,促进党建业务融合。坚持以党建促监管,以监管强党建。严守督查廉政责任,通过建立个人督查暗访票据清单、督查一线“临时党小组”外业工作台账、签署政治纪律和廉政纪律告知书等方法,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工作纪律和“四不两直”暗访要求,保障督查清正廉洁,监管取得实效。

3 存在问题及建议

(1)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监督检查主要依靠水利部年度发文“一事一议”授权开展,缺乏连续性、确定性,年度工作开启时间无法确定,难以自主制定年度工作方案和工作开展时间,并且督查范围无法覆盖整个流域,对督查范围以外的流域其他地区的重点工程建设情况无法掌握,难以实施有效监管。建议水利部相关司局对流域机构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督查等工作进行明确授权,由流域机构自行开展,并合理划分督查范围。

(2)信息化手段仍显薄弱。目前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已经开始使用无人机开展督查,但对风沙源等其他项目的检查仍未全面启用信息化手段,流域各省已基本具备借助无人机等信息化手段开展监管的能力,但市县两级仍无法全部做到信息化监管,信息化程度偏低。同时,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图斑精细化”监管只在2018 年度开展,近2 a 由于经费不足,一直未能持续开展。另外,信息化监管的成果应用尚不充分,监管成果缺乏长期积累。建议有关部门对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加大投入,在设施设备提升、工作经费等方面给予倾斜和支持,创新监管方式,充分利用第三方技术支撑作用增加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监管信息化手段,提高监管水平。

4 下一步工作思路

(1)理清监管思路。以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与修复,加强流域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项目管理和制度建设,全面提高水土保持监管能力和水平。

(2)抓住监管重点。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及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加强流域水土流失严重、革命老区等重点区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坡耕地综合治理工程的监管,推进重要水源地及京津等城市周边地区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更加注重水土保持在流域生态保护、水源涵养中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作用,为流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和保障。

(3)强化信息化监管手段。继续借助信息化手段开展监督管理,通过使用无人机、遥感影像开展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监管,探索使用信息管理移动终端设备开展现场监管,提高监管精度;加强信息化监管成果收集,形成连续多年度信息成果汇总资料,全面实现重点工程信息化动态监管;加强与相关部门协作,提高水土保持监管队伍监管水平。

5 小结

面对新形势下水利事业改革发展的新要求,海委要进一步发挥流域机构监督、指导、协调作用,通过重点工程督查等监督检查,加强对重点工程全过程的常态化监管,形成以“发现问题、认定问题、严格追责”为重点的行业监管模式。以暗访、督导、调研、培训、信息化监管等方式,推动流域各级水利水保部门提高重点工程建设管理水平,为建设“幸福海河”贡献一份力量。

猜你喜欢

海委水利部督查
海委水利科普系列活动相继获得科技部、中国科协表彰
海委全面完成2020年度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复核工作
绿水青山里的奋斗足迹之森林资源督查
环境保护部表扬强化督查第一轮次优秀团队
水利部2017年1月批准发布的第一批水利行业标准
水利部2017年1月批准发布的第二批水利行业标准
海委数据中心云计算平台构建与思考
开展履职尽责督查 彰显“贴心”民政效应
海委直属水利工程专项维修养护项目技术审查浅析
水利部离退休干部参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