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编制高质量的矿产资源地质勘查报告
2021-01-06高亚林阮俊红贺耀文李永艳韩小磊刘世钊
高亚林,阮俊红,贺耀文,李永艳,韩小磊,刘世钊,王 坚
(1.镍钴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 金昌 737100;2.金川镍钴研究设计院,甘肃 金昌 737100)
1 引言
对每一个从事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的地质工作者来说,编好地质勘查报告是一项基本技能,必须掌握。
2 高质量地质勘查报告的标准
一份高质量的矿产资源地质勘查报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资料收集整理及成果报告编制齐全、完整;
(2)地质资料、实物工作量客观、真实;
(3)要求工作部署合理,文字、图件和附表等均符合规范或相关规定要求;
(4)文字、图件和附表等均要体现统一性、美观性;
(5)所完成的各种工作要实现预期目标,富有创新性。
要达到以上目标,均要求地质勘查报告的编写人员要有良好的基本功和一定的理论研究水平。
3 编制矿体资源勘查报告的前提条件
矿产资源勘查报告是以前期完成的各类钻探及坑探工程的地质编录、样品测试分析结果和前期参考资料为基础完成的,否则该报告就是无水之源、无根之木。这些基础条件主要为[1-2]:
(1)按设计完成的钻探及坑探工程。
只有严格完成设计要求的钻探和坑探工作后,才能达到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中有关资源勘查最低要求,如《固体矿产勘查工作规范》(GB/T 33444-2016)中明确了勘探阶段中探明和控制的资源储量不得低于总资源储量的一定比例,若比例过低就会不予评审通过。
另外,只有按设计完成工程量才能保证工程控制间距与勘查类型匹配。工程控制间距虽然是参考标准,有些省份在评审中也是强制标准,在实际工作中工程间距不能与设计偏离太大。
(2)地质编录要及时、准确、真实。
钻孔岩心编录按照钻探地质编录规程进行详细的观察、分层、记录、描述,计算回次采取率和采样劈切位置并进行采样;坑探工程地质编录采用两壁一顶。所有编录工作均要求在工作现场及时完成,客观、准确记录各种地质现象;及时进行地质编录工作的质量检查和综合整理。
(3)各类样品符合要求。
严格按规范要求采取各类样品,首先要明确采样位置,另样品数量和质量要满足研究或工作要求。样品类型主要有:基本分析样品、岩矿鉴定及矿石选(冶)试验样品等。
(4)附件资料要齐全完备。
附件主要有:勘查许可证或采矿许可证、地质勘查资质证书、勘查监理单位和监理人资格证书、投资人的委托勘查合同书(或上级主管部门的项目任务书)、样品分析测试报告、矿石加工技术性能试验报告、(预)可行性研究报告、有关确定工业指标的文件、所有工程点坐标或测量数据;尤其是真实性承诺书。
4 编写好地质勘查报告的综合能力
4.1 较为深厚的矿床勘查理论知识
地质勘查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工作,矿产资源地质勘查更是复杂;因此编写人员须有较为深厚的矿床勘查理论知识。这是基础,也是地质人员的基本功,只有多学习、多积累,没有捷径。
4.2 熟悉相关规范
国家地质勘查报告有一套严密的规范和严格的审批程序,每一个地质工作人员必须遵照执行[3]。因此,作为地质勘查人员和报告编制的主笔人,必须熟悉相关的规范、标准、与管理规定;同时所熟悉的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和工作细则须为最新的有效的版本。没有可执行标准和规范的矿种,其报告编制标准可参照《矿产资源工业要求手册(2010年版)》,有关最新的、有效的工具书中技术方法和相关信息。
5 报告的整体谋篇布局
(1)注重标题的拟定:标题是报告的“眼睛”,起着重要作用、标题的拟定是编制报告的第一步工作,是影响报告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拟定报告标题的要点为:遵循规范、紧扣主题,用词贴切、生动新颖,大小适宜、简洁醒目[4-6]。
(2)大的章节安排及编写内容:必须符合地质勘查规范要求,不能标新立异,可参照传统习惯或前期样本报告来进行大轮廓的谋篇布局。
(3)较低级别层次的章节安排:该级别结构和内容没有定式,可参考前期样本报告,通过编写人员整体编排策划来使得报告章节齐全、结构合理、层次清晰、重点突出,这也是地质人员的基本功,综合个人素质和能力的体现。
6 地质勘查报告的内容要求
6.1 文字报告内容要与附图、附表、附件一致
文字报告中的各种数据,要与附图、附表和附件中一致,避免造成混淆。若附表、附件与正文报告分装成册,这些附表、附件应置于正文之后,每一个附表和附件的目录应在正文报告中予以说明。
6.2 前后逻辑关系、计算、推理一致
在引用前期资料和他人成果时,一定要注意前后逻辑关系和计算结果,但往往在编制报告中常常出现这种问题,如:在资源储量核实中期初、期末的资源储量有出入。
6.3 地质数据计算及资源量估算
一般诸如平均品位、平均厚度、经济效益及敏感性分析等估算量大,估算过程复杂,估算结果容易出错,建议结合Excel软件函数计算功能和“引用与链接”功能可以减少计算错误和计算工作量。
目前,资源储量估算常常采用基于地质统计学法的三维可视化建模软件完成,如Surpac、Dimine、3Dmine等等软件。如果采用软件估算资源储量,编写报告时需注明使用软件版本、估算方法、搜索椭球体估值参数及品位模型尺寸。资源储量估算时须按《固体矿产资源量估算规程》(DZ/T0338.1~4 -2020)规范要求建立数据库及矿(岩)体模型,在建立矿体模型时须严格执行矿体的圈定、连接规范,尤其是矿体外推原则,避免将资源储量多算或少算;确定块体模型品位估值、参数赋值等;最终完成资源储量估算。
6.4 报告的表述
根据报告的不同类型和用处来确定报告的表述,整体来说,文字报告要语言流畅、文字通顺、无错别字;一些敏感的问题,要注意回避;一些不符合要求的工作项目,合理的回避与补救。另,报告中标点使用正确。
7 如何反映报告成果
(1)论述中肯:阐述、说明应以客观的、公正的态度来总结、评估工作成果。
(2)科学严谨:充分运用勘查工作过程中取得的原始资料和综合整理分析结果,结合相关理论、技术加以表述;要做到论点突出、论据充分、论证合理;不要艰涩难懂,切忌花哨。
(3)提炼升华:必须反复修改、提炼,突出工作成果;认真总结技术方法,深入讨论地学理论、学术观点,适度拔高地质勘查和科研成果的技术含量和理论水平。
(4)学术道德端正:引用资料和论证观点要注明出处,避免引起剽窃争议,不要随意否认前人成果和相关单位形象。
(5)突出创新成果:使用标志性的段落突出创新成果,重视在成果报告的前言、结论章节系统总结本次工作成果;在其他相关章节分别以醒目的标题及段落反映本次工作成果,在段落的首句或最后一句总结创新成果。使用标志性的词汇突出创新成果,如“首次”、“填补……空白”、“在……基础上研究了……”、“获得了……新认识”等等。
8 结论及建议
作为一名合格地质工作者编制出高质量的矿产资源地质勘查报告,既是工作任务,又是基本业务技能,要充分体现出完整性、真实性、规范性、美观性和创新性。
(1)高质量地质勘查报告首先要与国家及地方的规定、产业政策一致,前期各项工作质量合格,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2)要求主要编写者要有较为深厚的矿床勘查理论知识和熟悉相关规范。
(3)高度重视报告的整体谋篇布局,先要拟定紧扣主题、生动新颖的报告标题,大的章节遵从勘查规范要求,较低级别层次的章节要层次清晰、重点突出。
(4)要求报告、附图、附表、附件中的相关数据内容要一致、逻辑合理,地质数据要估算有据、简洁明了,文字报告要语言流畅、文字通顺。
(5)报告成果反映要在科学严谨、客观、公正论据充分的基础上适度拔高,来提高整个报告的技术含量和理论水平;尤其使用标志性的段落和词汇来突出创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