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陆地区建设“空中丝绸之路”综合试验区路径研究

2021-01-06张晓鹏

区域经济评论 2021年1期
关键词:内陆地区试验区建设

张晓鹏

在河南、湖北、陕西、甘肃、四川、重庆等内陆地区建设“空中丝绸之路”综合试验区,不仅有助于推动自身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加快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而且有助于内陆省市持续推进“四路并进”,积极主动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一、内陆地区建设“空中丝绸之路”综合试验区的重要意义

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这对一个国家、一个省份而言都是如此。建设“空中丝绸之路”综合试验区顺应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推动我国内陆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

1.是完善对外开放通道积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的重要探索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不断拓展合作区域与领域,尝试与探索新的合作模式,使之得以丰富、发展与完善。内陆地区建设“空中丝绸之路”综合试验区,旨在打造引领内陆地区发展,服务全国大局、联通全球重要经济区的空中经济廊道,提高国际间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统筹处理好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的关系,不断激发内陆地区发展动力,挖掘合作潜力,拓展合作领域,从而有力推动内陆地区全方位、多维度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在支撑“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核心战略作用,进一步丰富和延伸我国“一带一路”建设的内涵,推动与“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共同构成全球最具合作空间、最具发展潜力的宏大战略构想。

2.是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加速融入全球发展格局的关键举措

面对新时代国际国内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的变化,我国在一以贯之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基础上,提出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内陆地区是我国国内大循环的主阵地,但同时,多数内陆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也是国际循环的“洼地”。内陆地区建设“空中丝绸之路”综合试验区,顺应了我国对外开放区域结构转型的现实需要,有利于充分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航空港实验区等战略平台叠加效应,推动形成内陆地区连接国际国内的重要纽带,进一步挖掘内陆腹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交流合作的潜力,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进而促进全球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

3.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内陆地区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传统产业优势明显偏弱,新旧动力转换仍旧缓慢,周期性因素和结构性问题叠加,特别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层次低成为导致内陆地区经济发展质量不高的重要制约因素。内陆地区建设“空中丝绸之路”综合试验区,有利于加速推动参与国际产能合作,加快以临空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发展,不断扩大高时效、高质量、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需求,有效应对全球区域产业格局重构新挑战,在全球产业重组和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快速涌现中趁势而上,抢占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制高点,有效应对全球区域产业格局重构新挑战。

二、内陆地区建设“空中丝绸之路”综合试验区的现实基础

内陆地区加快建设“空中丝绸之路”综合试验区,具有独特的市场潜力优势、交通枢纽优势、腹地广阔优势、政策支持优势等战略机遇叠加的有力条件,也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1.市场潜力巨大

河南、湖北、陕西、甘肃、四川、重庆等省(市)地处内陆腹地,同时也是广阔国内市场的重要支撑。目前,这些省市在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上都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存在显著的差异,但是,随着这些省市发展潜力的逐步挖掘,经济总量将稳步提升,部分省市的经济增长速度甚至超过了东部沿海省市。同时,内陆省市的居民收入水平也在稳步提高,居民消费升级加快。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 万美元以后,内陆地区的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水平都会有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再加上这些内陆省市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相对较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在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中,城镇化作为拉动内需最大潜力的引擎作用将进一步发挥,也将进一步提高内陆省市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从而加快释放内陆省市的市场潜力,这些都为创建“空中丝绸之路”综合试验区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2.交通枢纽初步形成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内河航运、普通铁路、国道公路的快速发展,我国内陆省市逐渐完善对外交通运输体系,完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布局,形成了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综合交通运输大通道,成为了国家或国际性的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以“米”字型高铁枢纽城市为例,当前正在建设或规划建设的“米”字型高铁枢纽城市中,包括郑州、武汉、西安、合肥、重庆、贵阳、南昌、长沙等内陆城市。随着未来时速200公里左右的高铁物流的进一步发展,这些城市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优势也将进一步发挥。内陆地区建设“空中丝绸之路”综合试验区,不仅能够推动这些城市和地区加快形成“公铁空海河”联运的高效运输网络,而且将优化整个国家的物流布局,推动内陆地区的对内对外双向开放。

3.发展腹地较为广阔

我国拥有14亿人口,河南、四川、湖南等内陆省份都是我国的人口大省,重庆、成都、武汉、郑州、西安也是我国重要的国家中心城市。国家中心城市的布局,也是基于充分考虑要在我国广大内陆地区的腹地,形成若干个能够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以郑州为例,“1 小时”高铁圈覆盖人口超过1 亿人,“2 小时”高铁圈将实现与武汉、太原、西安等其他内陆重要城市的互联互通。“2 小时”航空圈可以覆盖到9 个国家中心城市。相比较而言,内陆地区建设“空中丝绸之路”综合试验区,发展腹地的规模和空间将超过沿海地区的城市。

4.政策支持日益有力

2017 年6 月14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卢森堡首相贝泰尔时强调指出:要深化双方在“一带一路”建设框架内金融和产能等合作,中方支持建设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为我国内陆地区建设“空中丝绸之路试验区”提供了根本的政治遵循和指导方针。河南、陕西、四川等广大内陆地区建设“空中丝绸之路”综合试验区,是积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的重要路径。当前,我国关于支持推动航空运输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也不断完善,如在国家综合物流枢纽布局中,明确支持郑州、长沙、武汉—鄂州、成都、贵阳、西安、银川等城市建设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既有完善规划和用地支持政策,确保枢纽用地规模、土地性质和空间位置长期稳定的土地政策,也有加大投资和金融支持力度,研究设立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支持符合条件的运营主体通过发行公司债券、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企业债券和上市等多种方式拓宽融资渠道等投融资政策。同时,对于郑州、西安等城市也给予具体的政策支持,如支持郑州加快建设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支持西安建设国家航空城实验区。

5.开放门户功能提升

经过多年的对外开放实践,特别是随着“一带一路”向纵深发展,我国内陆地区依托强大的腹地经济和交通枢纽优势,不断强化开放门户功能,逐步从内陆腹地走向开放前沿,为建设“空中丝绸之路”综合试验区创造了有利的门户条件。如2018年成都出台《关于加快构建国际门户枢纽全面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意见》,提出全面构建联通全球通江达海的战略大通道、积极推动国际贸易和投资优化升级、精准高效促进资源要素全球配置,促进成都立体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形成,都为建设“空中丝绸之路”综合试验区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但是,在创建“空中丝绸之路”综合试验区过程中,也需要广大内陆省市着力解决一些矛盾问题和制约因素,如同类竞争加剧、龙头企业和高端人才缺乏、产业生态发育不全、贸易监管政策不完善、多式联运协同性缺乏等。

三、内陆地区建设“空中丝绸之路”综合试验区的总体构想

内陆地区建设“空中丝绸之路”综合试验区应树立以人为本、互利共赢、市场化运作等理念,注重发挥优势,科学进行定位,找准发展路径。

1.内陆地区建设“空中丝绸之路”综合试验区的功能定位

内陆地区建设“空中丝绸之路”综合试验区应依托地理区位优势、交通枢纽优势以及国家战略平台叠加优势,可以着眼于提升中国内陆地区对外开放层次,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功能定位。一是以疏解北京、上海、广州等国际性城市航空枢纽压力为导向,以成都、武汉、西安、郑州等国家中心城市的航空枢纽为支撑,建设连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世界重要枢纽机场的航空运输网络,强化国际人员往来、物流集散、中转服务等现代综合服务功能,打造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航空枢纽。二是以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为导向,推动在民航管理、海关监管、金融支持、土地利用、服务外包、文化交流等领域开展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提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开放合作水平,打造我国内陆地区重要的开放门户。三是强化历史文化资源集聚优势,扩大丝绸之路东方起点的品牌效应,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友好合作精神,大力开展文化、旅游、教育、科技、健康等领域的合作交流,打造中国丝路文化重要的对外交流和创新中心。四是充分发挥航空运输资源配置效率高、综合带动作用的优势,吸引高端要素特别是人才资源集聚,大力发展航空偏好型产业,做强做大临空产业集群,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打造航空经济引领转型发展的先行区。

2.内陆地区建设“空中丝绸之路”综合试验区的推进路径

内陆地区“空中丝绸之路”综合试验区在坚持“五通”(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基础上,加快构建形成中国中西部至欧洲、北美、俄罗斯、东南亚、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以及到非洲的空中合作通道,使中国品牌的“空中丝绸之路”在全球范围内引领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水平,助推由“一带一路”建设支撑的全球化3.0 方案能够更加有效地落地实施,从而形成空前规模的全球化立体网络。具体而言,应突出以下几个方面推进路径。

一是聚焦政策沟通,就经济发展战略和对策进行充分交流对接,以信息技术、航空航天、智能终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大数据、新材料等适合临空经济发展的领域合作为重点,共同制定推进区域合作的规划和措施,积极合作共建一批高端特色中外合作产业园和科技园,为务实合作及大型项目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二是聚焦设施联通,强化航空枢纽的集疏功能,加快航空枢纽基础设施建设,加密联系欧洲、北美、俄罗斯、东亚、东南亚、澳洲、非洲等国家和地区重要枢纽机场的客货运航线,积极争取或利用第五航权,吸引集聚国外航空公司在试验区建立基地,开展全球化联程联运,完善“铁、公、机、海”多式联运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三是聚焦贸易畅通,发挥航权和网权时代对外经贸的独特优势,探索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新机制,持续放宽市场准入,建立完善“1+N”功能口岸体系,构建“空中丝绸之路”贸易指数体系,打造国际先进水平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同时,探索“跨境电商+空港+陆港+邮政”运营模式,构建跨境电子商务产业链和生态圈体系,加快吸引集聚国际电商平台企业、物流集成商和知名品牌,推动建立网上世界贸易组织(EWTO),创建“网上自由贸易试验区”。

四是聚焦资金融通,紧紧围绕航空经济产业链体系,做大做强多层次资本市场,吸引集聚国内外证券交易所、商品期货交易所、大宗商品现货交易所及关联金融等服务机构,鼓励成立中外合资合作金融机构,推动骨干金融机构国际化发展,试点人民币跨境借贷、融资、结算、支付等金融服务,探索在成都、武汉、西安、郑州建设“空中丝绸之路”国际金融中心,构建开放型的国际融资体系。

五是聚焦民心相通,在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科技等方面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行动计划,加快建设领事馆区、国际签证中心、国际会议中心、国际医疗合作中心、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国际教育合作中心等一批国际服务中心,打造一批知名国际会展和论坛品牌,吸引国际组织、外国商协会等机构入驻,构建地方政府、国际组织、投资促进机构、使领馆、商协会、企业的“六位一体”商贸服务与人文交流促进机制。

四、内陆地区建设“空中丝绸之路”综合试验区的对策建议

在我国积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大背景下,内陆地区加快建设“空中丝绸之路”综合试验区,既是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内陆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内陆地区建设“空中丝绸之路”综合试验区,在争取国家战略的大力支持的同时,可重点从营商环境、航权航线、重大设施、国际人文交流合作、金融支持以及人才支撑等方面入手,统筹推进、精准施策,将“空中丝绸之路”打造为内陆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1.打造良好发展环境

首先,加强组织领导和顶层设计。结合地区要素禀赋和强项优势研究制定本地区“空中丝绸之路”综合试验区。其次,强化政策支持。要敢于先行先试,比照国际国内自贸区和自贸港政策环境,围绕重大平台、重大工程、关键项目和重大改革试点的落地,制定并实施土地、财税、金融、信息、技术、创新、创业、人才等方面一揽子倾斜扶持政策措施。再次,进一步减少政府干预。持续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资源的直接配置,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活动的直接干预,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着力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切实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增强发展动力。最后,加速创新体制机制。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以深刻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协同联动,完善法治保障,对标国际先进水平,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良好营商环境。

2.优先安排航权航线

首先,优先安排航权开放。争取和推动国家在本地区国际机场进一步开放航权,保障全货机起降时刻,对于落地本地区的国内外航空公司在航线经营权、航班时刻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其次,完善全球货运网络。依托地区既有的国际货运航线,加快构建覆盖中亚、东欧、美洲等地区的国际航运网络,以更优惠的政策开通更多客运洲际航线,完善通航点布局和航线网络,支持国际国内航空公司在本地区建设基地公司,探索推进与世界各地区重要枢纽机场建立货运联盟。同时,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国际对接、合作共赢的思路,积极打造国际航空货运枢纽或重要的国际货运节点,吸引大型物流集成商和品牌货代公司落地本地区,在本地区建立全球航空货物集疏基地或转运分拨中心。最后,进一步优化空域资源。创新军民融合发展模式,协调民用机场与军用机场空域资源,优化空域资源配置,拓展机场发展空间,强化国际机场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功能,加快发展通用航空。

3.推进重大设施建设

首先,强化国际机场的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本地国际机场合理规划建设更多跑道,积极完善提升航站楼、客货转运区、货运专属跑道等综合配套设施建设,着力提升机场吞吐能力。其次,支持打造“空中丝绸之路”大数据平台,在整合现有客运、货运、跨境电商、海关、检验检疫等数据平台资源基础上,与中国民航局及其他枢纽机场数据库积极对接,构建统一的“空中丝绸之路”大数据平台,为各类市场主体围绕“空中丝绸之路”在本地区开展业务提供数据支持,打造新型航空信息枢纽。再次,支持多式联运设施网络建设。重点探索“航空—高铁”联运模式,同步规划建设地区高铁快运物流基地,配套建设物流基地至国际机场货站联络线,积极与中国铁路总公司合作推进空铁箱体标准、安检标准、通关模式等无缝对接,探索空—铁货物集输新模式,打造多式联运国际性物流中心。最后,支持积极探索建立国家新型对外文化贸易基地。目前,北京、上海、深圳建立了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成效显著。内陆地区应充分依托、挖掘本地区文化资源,积极建立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推进艺术品进出口在通关、结算、仓储等方面便利化,大力发展跨境文化电子商务,打造新兴的文化产品及艺术品进出口基地,助推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

4.深化国际人文交流

首先,支持领事馆区建设。支持在本地适宜地区建设领事馆区,为各国大使馆在本地设立领事馆或签证处提供便利,提高人员往来便利化水平,方便与全球的交流合作和民心相通。其次,支持在本地国际机场开展114小时过境免签。争取国家支持开展114 小时过境免签、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及设立口岸进境免税店,吸引国际商务和旅游客户在本地区落地和中转。同时,支持优先开展“航空—高铁”一票制试点,提高国际旅客中转效率。此外,深化教育交流合作。围绕航空经济深化教育领域的国际合作交流,支持本地区高等院校与国际知名院校共建合作办学项目,聚焦航空制造、航空维护、航空物流、航空管理、跨文化等专业,创新航空人才、多语种跨文化人才培养。最后,构建国际交往平台。加快构建国际机构集聚区和“空中丝绸之路”中央商务区,吸引国际组织、外国商协会入驻,建立健全与重点国家或地区政府、投资促进机构、企业等不同主体的常态化人文交流机制。

5.创新金融支持方式

首先,支持离岸金融创新。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注册成立离岸公司,加快吸引和集聚离岸贸易主体,推进以人民币离岸业务为重点的离岸金融业务发展,积极发展外币离岸业务;支持银行设立机构开展外币离岸业务,允许符合条件的中资银行试点开办外币离岸业务;吸引跨国企业结算中心入驻,拓展跨境人民币创新试点范围,探索开展跨境人民币创新业务和跨境电商线上交易线下人民币支付模式;建设境内境外互动、本币外币互动、内企外企互动的人民币离岸业务在岸结算区域交易中心。其次,支持构建多元化基金体系。引导各类社会资本联合组建先进制造、冷链物流等特色产业发展基金等,助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高端产业项目入驻。再次,争取国家金融平台支持,支持本地区利用丝路基金、亚投行等金融平台,加大对“空中丝绸之路”重大项目建设的资金支持。最后,支持航空金融发展。支持设立供应链金融公司,支持飞机融资租赁、航空保险、贸易融资等产业发展,为本地优势产业转型创新发展提供融资支持。

6.强化人才支撑保障

首先,强化人才培育和引进。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和引进激励机制,研究出台超常规的办法和政策,引进和培育一批创新型、复合型、领军型国际化人才,建设高素质、国际化企业家人才队伍。其次,构建创新人才有序流动的体制机制。健全社会保障体制,建立和完善人才市场体系,制定双向兼职、短期工作、项目合作等灵活多样的人才流动政策,为人才合理有序流动创造条件。再次,优化提升人才管理。针对基础研究、工程技术、科技研发、技术管理和文化艺术等各类专业创新人才成长的不同特点、规律和关键性问题,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培养方式、激励措施和管理办法,逐步建立能够充分发挥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作用的分类管理体制。最后,强化人才的平台载体支撑。通过引进大财团、大资本、战略投资者、风险基金等,以市场化运作模式,进行产业研发,打造集研发、培训、中试、试验、检测、成果交易、人才服务于一体的研发综合体,与国内外知名研发机构合作创办产业技术研发基地,加速高端人才聚集,使人才人尽其能。同时,鼓励国家“一带一路”研究机构、高等院校、服务中心等智库平台优先落户,探索设立地区空中丝绸之路研究中心(智库)。

猜你喜欢

内陆地区试验区建设
推进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18个自贸试验区
各试验区先行先试 探索创造模范做法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中部内陆地区风电行业发展现状及信贷风险管控
内陆地区:创新链视角下的科技成果转化
4个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实施率超过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