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师参与社会慢病管理中的指导效果研究
2021-01-06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450000王延锋秦燕燕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450000)王延锋 秦燕燕
慢病,即高血压、糖尿病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非传染性疾病的统称。据调查研究显示,我国慢病患者近2.6亿人,以老年群体最为多见[1]。因该类疾病起病缓,病因杂,病程长,发作易反复,需长期性治疗控制病情。故慢病管理已成为现今重视的热点[2]。基于2017年颁发的《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中强调慢性病危险因素控制,充分宣贯健康教育,全面规范诊疗管理。而借鉴国外、国内药师参与慢性病管理的优秀经验,我院自2019年1月正式将药剂科临床药师纳入社会慢病管理中,旨在配合专业医生、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主动、连续及周到诊疗管理。截至2020年1月,为期1年特色化慢病管理已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所获成果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便利抽样法从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于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慢病患者中抽取164例进行研究,于2019年1月正式将本院药剂科5名临床药师纳入慢病管理。所选患者中男87例,女77例;年龄38~75岁,平均年龄(52.36±6.14)岁;病程8个月~13年,平均病程(6.32±2.24)年;疾病类型:糖尿病69例、高血压78例、代谢综合征1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7例。因按应用先后作对比试验,故两组基线资料完全一致,可进行比较(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相关慢病诊断标准且于本院建立档案行长期随访治疗患者;②年龄30~80岁;③递交申请已获审批,征询患者同意且自愿参与,家属获有知情权。排除标准:①严重精神疾患;②临床资料缺失。
1.3 方法 对照组慢病管理中未强调临床药师参与作用,行常规慢病管理,即于院中及院外开展健康教育、叮嘱用药及生活指导等方面管理。观察组则行临床药师参与社会慢病管理策略,构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药学服务体系。具体实施内容分四阶段详加阐明:①入院初期管理:增设临床药师查房、问诊内容,完备患者性别、年龄及体征等健康档案,评测患者慢病基础知识掌握度及用药认知度,依据不同慢病类型患者自身特点,制定初始治疗方案,在药师擅长的健康教育、用药指导等领域加以深化,针对不合理医嘱及时变更,优化药物选择及联合用药,提升用药安全性,且通过与患者密切沟通交流,可消除用药等方面错误观念,利于疾病规范化治疗进行;②入院中期管理:慢病患者已初步具备慢病管理知识及能力,临床药师服务群体以自身疾病认知偏差人群为主作“一对一”指导,根据相应疾病评估量表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及用药指导,叮嘱患者按医嘱规范用药,必要时提供药物不良反应处理、联合用药相互作用等用药咨询;③入院后期(即院外初期)管理:制定慢病患者院外用药指导、随访及监测计划,并形成固定性、常态化的药学服务,培训慢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包括药物正确规范使用、心率血压等体征科学监测,并定期前来本院行肝肾功能、凝血功能、肺功能等检查,完善做好特殊药物储存、诊疗注意事项及药学随访工作;④院外中后期随访管理:大多数慢病患者于院外初期药物使用可按剂量规范服用,但随时间延长,易出现自行用药替换、用药频次不规律及停药等情形,故根据不同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差异行个体化随访干预尤为必要,譬如依从性差心衰患者,应密切监测其尿量、体重及电解质等。有助于提升慢病患者用药意识,增强慢病患者依从性,利于预后改善。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自我管理水平、生活质量、依从性及安全性。其中,①自我管理水平:参照谢博[3]学者于《多维度慢性病自我管理效能量表的研制与评价》中编制的多维度慢性病自我管理效能量表进行评估,包括用药自我管理、病耻感管理、躯体不适管理、情绪管理、烟酒控制管理及健康生活方式管理6维度共42条目,采用Likert 5分评分,每条目0~4分,评分与自我管理水平呈正相关;②生活质量:采用蓝晓红[4]学者所用EuroQoL健康指数量表(EQ-5D)量表,包括行动能力、自我照顾能力、日常活动、焦虑/沮丧、疼痛/不适五层面,按每层面严重程度综合测算,范围0~1,趋近于1,表示生活质量越佳;③依从性:量表由本院自行拟定,统计服药情况、定期复查等方面共计8条目,每条目1~3分,以≥16分计依从性高,反之,依从性低;④安全性:以不合理用药发生率进行评价,包括用药不规范、超常用药及用药不适宜。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软件行分析处理,以“± s”作UI自我管理水平、生活质量统计,行t检验,以“%”作依从性及安全性统计,行χ2检验,若P<0.05,判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自我管理水平比较 观察组多维度慢性病自我管理效能量表评分(109.26±14.36)高于对照组的(93.21±12.34)(P<0.05)。
2.2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观察组EuroQoL EQ-5D评分(0.74±0.15)与对照组(0.62±0.23)比较更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依从性及安全性比较 观察组依从性85.37%(140/164),优于对照组的72.56%(119/164),且用药不合理总发生率为3.05%,与对照组的9.15%比较更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慢病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病症之一,此类疾病病程长、易反复发作,需行长期药物诊疗及有效日常管理。而随着时间延长,长期用药过程中易出现药物使用不规范等问题,不利于疾病控制。而既往慢病管理中,临床医师诊疗工作负担较重,“一对一”沟通交流模式难以充分开展,部分慢病患者错误用药习惯未及时纠正,故慢病管理策略有所制约[4]。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慢病人数逐年递增,党和政府对慢病管理亦尤为重视。自2012年出台《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以来,继2017年又颁布《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7-2025年)》,由此,慢病管理亟待寻求一套系统、科学管理模式。考虑到慢病管理中临床药师扮演有重要角色,而以往慢病管理中未充分重视临床药师管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5]。基于此,本院结合2017年发布的《药师药学服务胜任力评价标准(试行)的通告》,选用本院药剂科5名临床药师参与慢病管理之中,现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药学服务体系。而据多维度慢性病自我管理效能评分量表结果显示,观察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将临床药师参与社会慢病管理中,可提升慢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且通过EuroQoL EQ-5D评分比较,观察组相比于对照组亦更高。据此可知:慢病患者应用临床药师参与慢病管理模式,患者生活质量大为改善。此外,由依从性及安全性结果指出:观察组高依从性人数达140例,与对照组的119例相比显著高。且用药不合理发生率仅为3.05%,远低于对照组的9.15%,可见临床药师参与慢病管理中,可使患者依从性提升,且用药不合理情况得以较大幅度降低。具体分析其原因在于:临床药师参与慢病管理全过程,通过配合医师、护士,可使药师在用药、营养等方面专业性得以有效发挥,且宣贯药物用法用量、适应证、药物使用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有助于使慢病患者明确规范用药知识,可降低慢病管理中用药风险[6]。
综上所述,实施临床药师参与社会慢病管理,指导效果确切,利于慢病患者自我管理,且生活质量有所改善,依从性上升,安全性较高,可作后续慢病管理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