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语服装词语的借代思维和传统文化内涵分析

2021-01-06李清园

化纤与纺织技术 2021年4期
关键词:借代汉语词语

李清园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大量事实证明,某种事物在人类语言体系中专属词语越多,越表明此类事物与人类的关系密切。在汉语中,就包含有非常丰富的服装词语,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服装与人们日常生活和精神内涵之间的密切关系,人们不仅用这些词语指称服装,甚至运用它们借代某种称谓,并由此形成了借代思维。服装在其诞生和发展的历程中,除发挥御寒、装饰、遮羞等实用功能以外,还是人们的身份地位、审美喜好、内在修养的象征,被赋予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这又进一步强化了汉语服装词语的借代思维。因此,有必要对二者之间的形成关系与促进作用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

1 汉语服装词语的借代思维

(1)借代思维的形成。自古以来,人们就习惯用借代的方式给事物命名,借代也因此成为人们普遍的思维方式,甚至成为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手段。运用服装词语借代某种称谓,不仅体现了人们借一个事物象征另一种事物的心理认知模式,更体现出中国人注重内心体悟、凡事以经验为基础的思维习惯与价值观念。或者可以理解为不对事物本质进行抽象、概括、浅显的理解与认知,而是透过其外面表象上的突出特点,采用借代的方式对事物进行更深层次的定义与诠释。以“布衣”一词为例,如果仅仅依靠语言、概念、逻辑推理这些途径理解,显然无法穷尽其奥义,这也是人们认为汉语词汇深奥难懂的根本原因所在,唯有通过“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这一方式才能透彻理解布衣一词的真正含义。 布衣一词是以布料材质来形容或者比拟穿这种服装的人,最终完成从布衣到平民的借代过程。伴随着布衣一词在民间的广为流传,人们便在约定俗成中普遍认同了二者之间的借代关系,其词义也实现了凝固化和稳定化[1]。

(2)类比思维的形成。伴随着服装词语借代关系的形成,也会随之形成与称谓相关的借代义场。在这个过程当中,还会依据借代本体的内在差异,进一步细分为多个子义场,这也是人们类比思维的结果。概括而言,类比思维是根据两个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事物间的对比,从某一事物的某些已知特征去推测另一事物的相应特征存在的思维活动。自古以来,人们在感知和认识天地万物时,就意识到不同类别的存在,之后沿用“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这一思路,结合不同事物之间的差异性、关联性等特征进行类比或者分类归纳,逐渐形成符合当时历史背景的民族意识、思想观念与价值取向。在运用服装词语借代称谓时,还体现了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与深刻内涵[2]。

(3)服装词语称谓形成。在汉语体系当中,服装词语称谓可谓是数量繁多、五花八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古代先民的心理状态、社会习俗和认知层次。通过史料研究,不难发现服装词语称谓的形成过程。其一,服装是人们接触最为频繁、密切、直接的一种事物,不仅如此,随着服装款式、布料种类的不断增多以及各种服饰的诞生与应用,服装还成为体现人们内在的外在表象。这就决定了服装存在众多用其代指的称谓,而这些称谓往往存在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的特点。其二,服装词语称谓反映出与古代避讳称呼相关的礼制。当人们见面时,运用服装词语代称朋友,可不必直呼其名,从而达到委婉以称的目的,这非常符合古人的语用心理和礼节习惯。同时,这种代称还具有通用性、群体性,并在历时与共时的文化系统中广泛流通,相延习用,保证了其稳定性,为其使用提供了社会文化土壤。由此可见,语言是一面镜子,透过它,可以挖掘出人类思维深层次的东西,也可以折射出社会历史文化的诸多方面。

2 服装词语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

(1)传统文化思想。对于中国古代服装而言,基本形制就是“礼”。上层社会的服装体现的是“克己复礼、礼乐治国”等儒家思想,通过具象的服装体现君臣等级、尊卑老幼等礼节,已经成为中国古代服制的核心内涵。这就意味着不同身份地位的人在不同场合、不同时间要穿适合的服装,以此提醒人们恪守本分,规范社会秩序。《论语·尧日》曰“君子正其衣冠”。君子就要做到衣冠周正,这是君子应当遵守的礼节。在《老子》中,两次提到服装观点,即“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和“美其服”。老子认为,简单朴素的服装,还原的是人的“本真”与“自然”,反映的是人的内在美与道德美。在《庄子》中,提到“捉襟见肘”“曳屣而歌”“衣弊履穿”等服装词语,也佐证了老子的这一观点。这些传统思想,几千年以来始终对中国服装文化产生着深远影响,更为人们形成对服装的审美认知提供了思想根基。

(2)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在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敬天思想。古时人们认为天意可以主宰一切。在这种思想认知之下,“天子”的服装尽可能地取法天地之象数,达到一种“天以象呈人,人承天而行,上呼下应,天人合一”的境界。类似于“天冠地屦”“戴圆履方”“被山带河”等服装词语也体现出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因为服装与人体紧密依附,所以帝王服饰无论是在形体制式、色彩搭配上,还是饰物的材质用料、加工工艺上,全部彰显出帝王的尊贵地位。由此可见,服装已经被人们视为天人合一的媒介,更进一步促进了天人合一这种世界观和传统观念的最终形成[3]。

(3)等级观念。伴随着我国古代服装的发展,服装本身的价值已经超越了驱寒、护身这些基本功能,更多的是成为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在汉语服装词语当中就包括众多相关词,如“冠冕堂皇”“服冕乘轩”“顶戴花翎”“簪缨世家”“乌纱帽”“衣冠云集”等。这些词语都可以反映出穿戴者的社会等级和身份地位。由此看来,中国古代服装制度存在严明的尊卑之分,而且非常直观地体现出各个社会阶层之间的差别,上层社会有“五服”,而庶民则是“同衣服”,服装的等级高低与人的尊卑之分已经一体化。这既是古人上下有序、君臣有别之本,也是服装制度的根本。在帝王和官员的服装上,也渗透着等级尊卑的观念。因此,从历朝历代的官员服装服饰上看,都具有非常严格的规定,一旦有下级僭越,必将受到严惩。这种服装制度与官职制度之间已经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服装制度规范社会秩序,明确统治者的地位,告诫臣民百姓要安分守己,这已经成为统治者彰显自己的尊严、地位的主要手段。

(4)节俭观念。我国传统文化体系提倡“衣食俭中求”,节俭向来都是被大力提倡和高度认同的传统美德。在古人的服装审美当中,节俭也是一个重要思想,节俭已经被视为立国、立家之根本。《论语·学而》提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提到勾践“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在汉语服装词语当中,也包括众多体现节俭观念的词语,如“衣无二彩”“衣不完采”“衣不兼彩”“衣不曳地”“衣取蔽寒”“衣不重裘”“节衣缩食”等。可见人们善于运用服装词语来代指节俭、形容节俭这一传统美德,这也说明人们对节俭思想的高度赞同[4]。

(5)审美观念。自古以来,人们就习惯通过服装的颜色区分社会成员的身份与地位,这样的服装制度对人们的思想认知、思维习惯具有深远的影响,甚至由此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服装文化和色彩文化。例如黄色属于帝王专属色彩,龙袍也成为皇帝“昭名分,辨等威”身份地位的象征。在汉语服装词语中,包括“黄袍加身”“白衣公卿”“朱衣点头”“乌衣门第”“紫袍玉带”“青襟”“乌纱帽”等众多反映服装颜色的词语。中国古代服装虽然色彩丰富,但大体可以归结为青、赤、黄、白、黑这五种色系。人们不仅将其统称为“五色”,还将“五色”与“五行” “五德”相提并论,对其认可程度可见一斑。人们还认为,五色的更替与五行相配,而有些颜色甚至成为各朝代的崇尚之色。迄今为止,这种观念仍然体现在服装色彩的运用上。例如周代火德,王尚赤;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认为秦属水德,故而尚黑;至隋朝,帝王根据“土居中央”当中的理论,开始服黄。这也是后世用黄色作为皇权象征的根源所在,在人们的思想认知当中,黄色已经成为帝王象征和尊贵之色。在汉语服装词语当中,就有“黄袍加身”这样的代表性词语。除此之外,红、紫、黑等色彩也具有其专有属性,如红色象征吉祥喜庆,是人们参与庆典活动的首选色彩;紫色象征雍容华贵,同样也是尊重地位的象征;黑色象征着威严,是古代官员大臣的标志性色彩[5]。

3 结束语

在我国,以周礼为基础,逐渐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服装制度,而且这种服装制度已经与道德教化融为一体,对人们的思想观念、认知习惯、价值取向产生深远影响。在古代服装体系当中,服装已经成为体现人们身份、地位的主要载体,并且逐渐形成丰富的汉语服装词语体系。这些词语在人们日常沟通交流的过程中,还被赋予一定的借代功能。不仅呈现出多元化的汉语词语应用渠道,还成为体现人们思想道德观念的有效载体。

猜你喜欢

借代汉语词语
容易混淆的词语
学汉语
初识借代手法
找词语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说借代
关于比喻、借代区别的一点研究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一枚词语一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