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震设计理念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2021-01-06

河南建材 2021年9期
关键词:抗震结构设计房屋建筑

崔 瑜

身份证号码:360104198704061514

自然灾害已经严重危及许多人的生命。所以,在房屋设计上,要结合整体的抗震结构进行抗震设计,尽可能地增加房屋的抗震能力,提升房屋的抗震等级,尤其是在地震高发区域,应对除特大地震外的地震震级。要探讨建筑结构设计的特点,努力保证建筑结构的可靠性。

1 房屋结构设计的特征

1.1 抗震性能好

建造房屋要达到的基本特征就是出色的抗震性能。必须从房屋的外观设计、结构等方面提高抗震性能。尤其是要注意在房屋建设中材料的使用,不能为了提高房屋的抗压强度而只选择抗弯刚度较高的材料,而忽略软材料的选择。一般刚性原材料具有较高的抗渗性能,常见的刚性原材料主要是混凝土和石材加减水剂的混合材料。软质原料必须具有高可塑性,玻璃布是常见的软质原料[1~2]。

1.2 抗压变形能力好

一般来说,房屋建筑在施工现场会发生变形,这种情况可能是由很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方面是由于外负载工作压力过大,另一方面,是由于每个建筑都有一定的应用周期,超过这个应用周期时间就会发生变形。房屋建筑的变形相对缓慢。房屋建筑的安全性能与变形程度有一定的联系。因此在房屋建设中,尤其要注意在房屋的原料中适当加一些减水剂,使建筑钢筋具有极强的抗压强度和伸长率。房屋良好的抗变形能力意味着其具有很强的承重能力。

1.3 水平荷载稳定性高

水平荷载在高层住宅结构设计的全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一般情况下,为保证建筑在水平荷载条件下具有较强的可靠性,设计者必须提高建筑结构的抗弯刚度,合理应对大风引起的高层住宅建筑和承载中产生的变形。

1.4 不易发生变形

不易产生横向变形也是建筑结构设计的一个关键特点。对高层住宅危害更大的荷载,加上抗弯刚度的危害,会使所有的建筑发生横向变形。在房屋建造的全过程中,一定要保障房屋应对各种地质灾害的稳定性,要对房屋建筑的侧向抗弯刚度进行科学研究设计。在此基础上,要结合房屋的性能选择对应的解决方法,才能保障整体及房屋结构适合人们居住,真正减少灾害安全事故的发生[3~5]。

1.5 抗震和防震能力强

高质量、可靠的房屋建筑可以在发生地震灾害时降低房屋的损坏程度。在房屋建设过程中,需要结合房屋的特点,改进建筑结构以应对地震的能力。设计人员针对屋顶的设计应选用材料轻、抗压强度高的基础建筑材料,减少屋顶装饰的总数,减轻屋顶的质量,保证屋顶的质量达到居住要求。另一方面,减少墙体的净重。对墙体和屋面开展科学研究,真正建造出带有抗震性的房屋,在建设新建筑的过程中吸取过往经验[6]。

2 抗震设计的重要性

2.1 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建筑行业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不同类型的建筑。这些建筑不仅让人们有了自己的家,同时让人们有自己的工作环境。如今,为了自身权益,一些建筑企业经常使用以次充好的建筑材料,导致很多建筑不能应对突发的地震,危害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人们在没有发生地震时觉得没有什么危险,导致很多人从心理上觉得与地震灾害很远。因此,人们只关注房屋的位置和美观,对房屋是不是能有抗震性能,甚至连能否防止水灾都没有真正重视,导致我国在房屋的具体设计上抗震房屋的数量很少。因此较大地震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非常大的危害,要减少这样的损失就必须重视房屋的抗震设计[7~9]。

2.2 加快推动城市规划

在房屋的建设上一定要满足整体的房屋建设标准,在房屋施工的每一个细节上满足房屋的抗震能力,考虑整体合理布局。在建设城市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时间,在此期间可能会发生各种紧急情况。所以建筑过程中注意抗震性能可无形间增加建筑的寿命,尤其在建筑整体设计完成后,可以结合城市整体的规划进行具体的设计,不仅要注意建筑的结构设计,更要注重建筑的分布和抗震等的设计。如果建筑在城市发展中不重视抗震设计,遭到地震等自然灾害的破坏,势必将严重影响到城市的整体发展[10]。

3 抗震设计在房屋建筑结构的应用

3.1 严格遵守抗震设计标准

因为制定地震防灾规定是基于一定的客观事实,所以在建筑设计中,对不同类型的房屋一定要符合不同的抗震性能要求,以确保房屋的抗震能力符合当地的地震防灾规定。也就是说,在房屋建设中,必须要注意施工细节,尤其要注意房屋的抗震性能是不是符合国家的具体要求。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保障每一栋房屋都可以满足抗震性能,增加房屋的安全性。

3.2 合理设计建筑物的高、宽度

不同的建筑物在建设的过程中会有一定的不同性。如建筑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偏斜,建筑总面积缩小会增加房屋建筑的起伏。因此,在发生地震时,建筑物的整体宽度和纵横比、损坏程度呈正比关系。在房屋设计的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类型的房屋控制高度,才能使不同类型的房屋在遇到地震时减少一定的破坏程度[11]。

3.3 设置多层抗震防线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涉及施工场地的选择、室内空间布局等诸多方面。在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坚持实用有效的设计原则。要进行双向侧向力管理系统的设计,以获得非常好的抗震效果。

3.4 对地基部分进行抗震设计

在房屋工程建筑施工环节中,不能同时使用不同的地基进行相关模块的基础施工。应尽可能使用天然施工材料。在铺设建筑物地基时,要有效地提高铺设深度,防止建筑物的固定端作用减弱。另外,地基如果不够深,当发生地震时会受到很大的地震振幅,很容易造成房屋倒塌。因此,在设计工程建筑时,应以偏移量作为抗震设计的参考点,对结构进行定性分析,防止发生地震时土体动能的释放,同时防止同震问题。

4 结语

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提高,可以合理减少地震造成的破坏,保障人们的人身财产安全。在房屋建筑基础施工全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要求和规定进行抗震设计,进一步提高抗震设计的质量和水平。因此,要提高建筑物的整体可靠性和安全系数,必须减轻地震的影响,为建筑业的健康和稳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抗震结构设计房屋建筑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人防结构设计疏漏的思考
漾濞书协抗震作品选
关于房建结构抗震设计的思考
结构设计优化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探讨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在土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房屋建筑设计中节能设计的探讨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分析探讨
对房屋建筑设计及其发展趋势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