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逆向设计的课程教学与创新研究
2021-01-06马小瑞
马小瑞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工程经济学院(451464)
0 前言
美国的课程研究专家格兰特·维金斯和杰伊·麦克泰提出逆向设计的概念。逆向设计是一种设计过程的理念,先确定教学目标,再选定合适的方法去验证是否达到了既定教学目标。根据预定的学习目标要求学生正确理解应该知道的知识点,掌握学生是否已经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明确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是否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逆向设计具有倒推式、循环往复、注重教学内容的优先顺序、突出引导性问题的特点。
预定学习目标,将认知水平维度划分为识记、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六个维度。
选定评价标准,课堂提问,分组讨论,章节测验,课后作业等,采用系统的评价标准,有利于判断是否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课程设计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和技能,通过模拟真实的工作场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将知识点按照认知水平维度分别制订教学目标,设计多种环节、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意愿,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成果,不断去更新学习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反思,自我评估。
工程计量与计价是工程造价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内容主要包括建筑面积、工程量计算规则、计价方式等。课程的实践性较强,课程内容涉及建筑材料、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房屋建筑学、会计学原理、工程经济学、项目管理、项目可行性研究等,内容丰富,涉及面广。
逆向设计理念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具有良好的指导性、且可操作性较强。文章针对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程工程计量与计价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知识结构等方面进行探讨,希望能对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的教学有所助益。工程计量与计价是工程造价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课程,是一门集实践、理论于一体的课程。
传统的工程计量与计价教学主要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上讲授为主,课下学生练习计算。由于涉及的构件、构造做法和定额说明较多,需要在课堂上仔细讲解,课堂时间比较紧张,学生能够理解的内容也有限,所掌握知识也不够深刻。整个课堂都无法形象地以立体等形式给学生讲解,影响了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积极性[1]。
1 课程教授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作为长期在教学一线从事工程计量与计价教学工作的教师,深刻体会到了教学相长四字的含义,在备课和教学过程中加深了对工程量计算与计价的理解。在近些年的教学中,笔者为了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曾先后多次到施工单位、工程造价咨询单位等进行顶岗实践。通过实践,使理论知识得到了丰富和深化,同时也将实践中的一些经验和知识通过课程教学传递给学生。通过教学和顶岗实践,总结出一些关于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的认识,主要有以下几点。
1.1 教材选用滞后
基本上每个省份的教学都是结合本省的定额进行讲授。以河南省为例,河南省的定额每隔几年就会进行改版,最近一次的改版是在2016 年,工程计量与计价教材从编写到出版需要一定的时间,学生上课的时候使用的仍然是老版教材,考虑到教材从编写到出版,再到使用,需要一定的时间,等到两年后毕业,学生学习的工程计量与计价内容已有了一定的滞后性。另外,工程造价专业的另一个必修课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这门课一般是在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之前开设,是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的先导必修课程之一,是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课程内容。同样学生两年毕业后,一部分技术及做法已过时,实际施工的时候已经不再使用[2]。
1.2 知识点难掌握
工程计量与计价知识点庞杂,同时结合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建筑材料、定额计价模式和清单计价模式等内容,大多数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都将该课放置在大二下学期或者大三上学期。这一阶段是从专业基础知识过渡到专业核心技能的阶段,不但要求学生了解工程施工过程和构件特点,同时还要将工程计量与计价和计算规则、 计价模式结合起来。该课程学时不多,学生很难完全掌握工程计量与计价的全部知识点,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3 教学内容不全面
教学重心的不同导致学生实践能力较弱。根据往届学生的实习及学生在毕业座谈会的反馈情况,大多数学生表示,对课程学习不透彻,所教所学所掌握的知识有限,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求,毕业生对工作的适应较慢。实际工作中除了大量的计量工作,还有很重要的计价工作。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在授课的过程中,前期计量会占据较多的课时,而计价所占课时较少,导致学生学到的知识和练习也较少。而实际工作中,完成一份完整的工程预算书或者结算书,计价工作更为重要。从用人单位反馈过来的信息中,了解到应届毕业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练习薄弱,计价技能较弱。
2 逆向设计对课程教学与创新的启示
2.1 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2.1.1 教师主动更新知识
工程计量与计价的课程内容应立足高校所在地,紧跟政策变化,丰富教学内容。除了更新本课程的知识内容,也应注重学习诸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101 图集、房屋建筑学、建筑材料的新知识,确保知识体系的完整性、科学性、连续性和实效性。
应及时学习相关行业新知识,BIM 和装配式建筑是目前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但教材中对该部分知识相对欠缺,介绍的相关知识过于简单,因此,应根据实践的需求,对教学内容有所更新,并详细讲解该部分知识。现代科技发展较快,教学内容也应及时更新和补充,应及时增加新技术理论和建筑发展的前沿性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其学习热情。不断丰富教学素材库。比如,有一些新的建设项目利用了BIM 技术,可以实时地在课堂上播放,让学生对新项目有所了解,通过这样的不断积累和更新,素材库的资料会越来越多[3]。
2.1.2 教学内容与考核方式结合
工程计量与计价理论课程包含两大部分的内容,一部分是工程计量,另一部分是工程计价,其中工程计量包括建筑面积的计算和工程实体工程量计算,教学内容较多。计价最能够为客户创造效益。新形势下,工程计量与计价的内容已经不能够完全满足实际需要,要做到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否则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都应该有所改变。丰富课程考核方式,在考核方式中注重将认知水平维度与考核方式结合,根据认知水平维度将客观题与实际、理解维度结合起来,将案例分析题、计算题等试题与应用、分析维度结合,将论述和主观题与评价、创造结合起来。以此种方式反哺教学、以评促教,达到课堂教学的目的。
2.2 注重课堂互动、课下交流
教师是整堂课的主导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主体,教师在讲课过程中不但要将知识点讲透讲清,还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并做课后总结及课后日记,将授课过程中的感受及学生的接受程度记录下来,以便定期地进行教学反思。无论是课堂提问还是课后作业,每次作业都要作讲评,让学生从作业中能有所收获,而不仅仅是为了完成作业而完成作业。通过作业的讲评及时掌握每个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据此来调整课程进度、教学内容和方式,对掌握不好的学生可进行单独辅导。
2.3 教学手段信息化
现在新兴的多媒体制作工具有很多,可以制作一些动画视频,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加深印象,并且可不受客观条件的控制,学生可以在课下学习。随着社会的发展,基本上每个学生都是人手一部手机,如何引导学生不看手机,或者提高手机的使用效率,如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方式,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互联网络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更新学习方式。利用 “学习通”等APP 布置作业,与学生线上互动。
2.4 将课程设计定位为实战训练
在课程教学中,大部分时间都是教师一个人在讲台上“独舞”,而讲台下坐的都是“观众”,这是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场景。为了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们也是下足了功夫,课程设计随之出现,并被广泛使用。
2.4.1 结合实际工程教学
在对课程设计下达任务书时,假设学校正在新建一个小型变电房,正好适合学生做练习使用。任课教师可以将自己的课程和实际工程结合起来,也有利于学生提升学习兴趣。实际工作一般时间比较紧凑,可以跟随实际做预算的人员进度,从实际工作中找到差距,查漏补缺,激励学生认真学习,提前让学生感受一下实际工作的艰辛与不易,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2.4.2 各类造价文件、定额、清单等资料的使用
工程计量与计价不仅需要专业知识,也需要熟练运用相关工程技术资料。在教学过程中,把一些建筑资料带到课堂上,如学校里的某个教学楼、学生宿舍、图书馆等的复印图纸和变更、现场签证等实际资料的复印件带到课堂上。又如讲到过梁工程量计算时,可以让学生结合图纸结构设计要求与图集,获取过梁的截面尺寸、钢筋配置等内容。
2.4.3 教师主导,严格管理
工程计量与计价的课程设计可分为算量、计价等过程,以往在课程设计的时候都是教师把图纸发给学生之后就不再具体管理,学生完成课程设计并上交成果,过程中容易出现学生相互抄袭、懈怠。教师应把控整个过程,每天检查、提问,培养学生的执行力和必要的基本职业素养。
3 结语
在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体系中推行基于逆向设计的课程教学与创新研究,是一个反复的系统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教师注重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根据预先设定的教学目标,逆向设计教学内容与考核方式结合,注重课堂互动、课下交流,教学手段信息化,将课程设计定位为实战训练。不断反思考核方式看是否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进而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方法,发挥课堂的作用。在探索的过程中不仅学生获得了知识,教师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和职业生涯的发展,通过对教学方式、方法、手段等的不断摸索创新,努力地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既有创新能力又有实践能力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