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土钉墙在深基坑中的应用
2021-01-06李向群周鹏程
李向群 周鹏程
吉林建筑大学测绘与勘察工程学院(130118)
复合土钉墙适用于对深度相对较深的基坑进行支护或边坡加固,不宜用于含水丰富的粉细砂层、淤泥质土及一些软弱土层。现如今复合土钉墙已经在工程中得到广泛使用。文章所研究的实例工程位于城区的软弱土层中,通过土钉加水泥搅拌复合的支护方法进行施工,获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靖江市滨江新城区,毗邻马洲公园和市行政中心。地块南临新洲路,东至同兴路,西至城东大道,北至阳光大道。从建筑功能上可分为高层文化区及商业剧场区。其中高层文化区由图书馆/报社、文化馆、规划馆/博物馆3 栋高层及裙房组成,商业剧场区由支撑大跨桁架层的4 个巨型核心筒及剧场部分组成。
该建筑为高层民用公共建筑,主要建筑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钢结构。建筑工程总用地面积约112 025 m2,建筑面积约156 580 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 97 990 m2,地下建筑面积为 58 590 m2;地上 18 层(最高),地下 3 层。建筑高度为 69.1 m;基坑开挖面积为9 998 m2,基坑深度为16.4 m。
2 地质条件
根据钻探揭露,场地内岩性为泥质砂岩,结构为泥砂质结构,中厚层构造,泥质胶结。根据室内试验分析,软化系数标准值为0.38,属于软化岩石。受场地附近区域构造影响,岩体节理、裂隙很发育,岩体呈碎裂块状~松散状,钻探揭露泥质砂岩风化程度为全风化、强风化、中风化,描述如下:
第1 层为杂填土:由粉质黏土、碎石和一些建筑垃圾组成,平均厚度为1.78 m。
第2 层为粉质黏土:黄褐色,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和压缩性,平均厚度为2.23 m。
第3 层为全风化泥质砂岩:红褐色,结构基本破坏但尚可辨认,岩质极软,岩体风化成坚硬土状,属中~高压缩性土;厚度变化较大,层厚为0.80~3.50 m,平均层厚为2.06 m。
第4 层为强风化泥质砂岩:红褐色,结构大部分破坏,裂隙很发育,泥质胶结,泥砂质结构,岩质极软,厚度变化较大,层厚为0.30~6.70 m,平均层厚为2.57 m;层顶埋深为0.00~9.00 m,平均层顶埋深为2.04 m。
第5 层为中风化泥质砂岩:红褐色,裂隙发育,局部裂隙面含铁质,泥质胶结,泥砂质结构,岩质极软;该层场地均有分布,均未揭穿,平均层厚为3.5 m。
3 复合土钉墙的设计方案
复合土钉墙支护设计按照1∶0.6 放坡,共设置10排锚杆,其中第2 排、第5 排、第8 排为预应力锚杆,采用振动花管工艺,花管采用壁厚为3.25 mm 的φ48 架子管。混凝土面层为 φ6.5@100 mm×100 mm钢筋网片,主筋为HRB335φ20 及一根 φ16 的横压筋。混凝土面层厚度为150 mm,其强度为C25。面层混凝土配合比约为水泥∶砂∶石=1∶1.5∶1.5。
土钉水平间距为1 m,倾斜角为8°;土钉直径为90 mm,面层加强筋为φ12。锚杆水平间距为1 m,倾斜角为 12°;锚孔直径为 140 mm,配筋为 2φ315.2的钢绞线,自由段长4.0 m,外侧固定于槽钢上,锁定力为100 kN。
4 复合土钉墙工艺技术要点研究
4.1 基坑土方开挖及人工修坡
工程中基坑开挖采用机械开挖配合人工开挖的方式。开挖至设计深度后,人工整平边坡,并清理边坡坡面,确保工作面整洁。土方开挖遵循分段分层开挖原则,开挖前设置排水沟和截水沟,防止侧向地下水向基坑内渗透。基坑分段开挖长度为30 m,分层开挖厚度为1 m,严禁超挖。
4.2 混凝土初喷
基坑边坡按1∶0.6 放坡且经人工整平后进行混凝土初喷。本工程中,混凝土砂浆按工程试验确定的配合比设计进行拌和,水泥采用P·Ⅱ42.5R 快硬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大于45 min,终凝时间小于6.5 h。细骨料采用连续级配中砂,细度模数为2.6~2.9,含泥量控制在2%以内;粗骨料采用5~10 mm连续级配碎石,针片状颗粒含量小于10%,含泥量小于1%。混凝土材料经进场检验合格,按配合比拌制混凝土砂浆。初喷时,喷头与喷射面保持垂直,自上而下喷洒混凝土,喷射厚度控制在35~45 mm。初喷结束,待混凝土砂浆初凝后,进行喷洒养护管理。
4.3 土钉成孔
经工程测量确定土钉孔位,经测量复核后弹出孔位十字控制线。土钉按水平间距1 m 布设,倾斜角为8°。第一层土钉采用人工开挖成孔方式,局部遇到地下不明障碍物,个别土钉长度仅为3.0 m。对于施工长度小于5.8 m 的土钉,采用两孔之间补打土钉的方式进行加强处理;长度大于5.8 m 的土钉无需补打土钉。
土钉采用一次成孔注浆施工工艺,成孔直径为100 mm。土钉成孔且成孔深度、直径经检查无误后,清除孔内杂物,并在孔内放置Ⅱ级螺纹钢筋。为确保土钉浇筑过程中钢筋主筋不发生移位,采用定位架固定钢筋主筋。
4.4 土钉注浆
本工程中,混凝土砂浆采用P·O 42.5 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选用连续级配中、粗砂,骨料含水率控制在5%~7%范围内。为避免影响混凝土黏结性能,本工程采用清水拌制混凝土砂浆。混凝土注浆时,在注浆口设置止浆塞,以确保混凝土砂浆深入孔壁,增强土钉的锚固力。
4.5 锚杆设置
按要求加工制作锚杆。锚杆安装时,杆件按土钉中心点位置安装。为确保锚杆安装质量,在锚杆杆件上安装中架,中架按1.0~1.5 m 间距布设。锚杆自由端套塑料管,并借助铅丝与锚杆绑扎在一起。锚杆安装倾角与土钉倾角一致,放置杆件后一同注浆。要确保锚杆放置后与土钉钻孔中心一致。
4.6 注浆
严格按工程设计要求配制混凝土砂浆,水灰比为1∶0.43。砂浆配制后及时注浆,防止混凝土砂浆凝结影响注浆质量。注浆时,借助注浆泵和花管将砂浆灌注至孔底,直至排气管不再排气时,停止注浆并稳压3~5 min。注浆过程中,密切关注注浆压力,如出现压力快速上升问题,应加强对花管进行堵塞检查。注浆完成后缓慢拔出花管,避免带出钢筋。注浆完成后,清洗外露钢筋并落实保护措施。
4.7 绑扎钢筋网
本工程中,挂网网片规格为φ6.5@100 mm×100 mm 钢筋网片;主筋为 HRB335φ20,并采用一根φ16的横压筋加固。为确保钢筋网片绑扎牢固,钢筋网绑扎采用搭接方式,搭接长度不小于35 d,以“梅花型”方式绑扎。钢筋网绑扎完成后锚固主筋和横压筋。钢筋网锚固牢固后,报监理工程师进行隐藏工程验收,验收合格后喷射面层混凝土。
4.8 喷射面层混凝土
面层混凝土喷射方法与初喷混凝土方法相同。混凝土喷射前,应对初喷混凝土固结情况和钢筋网绑扎情况进行检查,如果有松动情况要采取补喷、加固措施。面层混凝土喷射厚度为50 mm,喷射时应确保混凝土覆盖钢筋网,形成钢筋网保护层。面层混凝土喷洒完成后要加强养护管理工作。
5 基坑工程支护施工监测
本工程复合土钉施工完成后,对基坑沉降、变形进行了监测。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规定的报警值,以基坑水平位移大于30 mm 作为警戒值,根据业主提供的测量基准点,每3 d 监测一次基坑位移情况。现场共计布设监测点40个,详细记录各监测点位移数据。经监测数据跟踪与监控,各监测点累计位移、沉降值均小于20 mm,符合技术规范和工程设计要求,表明本工程基坑支护方案合理、支护质量良好,达到预期施工技术目标。
6 结语
实践表明,本工程复合土钉墙的设计方案是安全、经济、合理的。
复合土钉墙在深基坑中的应用,能够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既节约了资源,又减少了污染,值得深入研究。在施工中应加强施工管理,及时发现危险源,确保工程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