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海平在文字中穿行的温情男子

2021-01-06

南风 2020年35期
关键词:宝安区深圳读书

李海平

广东省五华县潭下镇人。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常务理事。曾出版散文集《在文字中穿行》、诗集《走进阳光》(合著)。现任深圳市富源学校行政办主任、工会副主席。

在深圳感受秋天的气息,其实是比较稀罕的。不过2020 年不一样,2020 年深圳的秋天来得比较真实,国庆节刚过,天空吹过些凉风,地上飘过些微雨,深圳的秋天就丝丝缕缕地来了。但是,毕竟是深圳,尽管秋意浓郁,基调仍然是绿色的。富源学校道路两旁,绿树成荫,秋风拂过南国的午后,暖阳下,绿荫中缓缓飘下许多金黄的落叶,轻舞飞扬,这让适应了深圳常绿色调的我,竟然有了一些梦幻的、童话般的错觉,疑心回到我的四季色彩分明的江南去了。

正诧异间,有人叫我的名字,循声望去,李海平先生正站在学校办公楼前的小公园门口,向我挥手,敦厚的笑容里充满温情。

文艺青年走上了仕途之路

李海平出生在教师家庭,父亲和兄弟都是极喜爱读书的人,家里总有一些书籍、杂志。他幼时读“小人书”,稍长读四大名著。李海平说,能读书,有书读,在他的童年生活中,是一件快乐和幸福的事情。小时候放牛时,李海平总是带着书。因为读书多,他从小就爱上了文学。

从学生时代起,李海平就开始文学创作。1989年发表处女作——小说《愣六娶妻》。学生时代曾担任《岭南少年报》小记者、县城《世纪风》文学社编委、校园文学报刊主编、学校《太阳神》文学社社长。

1992 年8 月,李海平从师范学校毕业后回家乡潭下镇中心小学执教,潜心育人,并担任镇少先队总辅导员。尽管教务繁琐,但他从未放下文学创作。他在报刊陆续发表了一些小说、散文和新闻作品。2000 年7 月,因为文学创作成绩突出,以“特殊人才”的身份调入县文联工作,担任县文联刊物《长乐文艺》副主编、县文联秘书长、县作协秘书长等职务。2001 年,在县文联领导缪德良老师的倡议下,他和家乡一些诗友联袂出版诗集《走进阳光》。2002 年,他被吸收为梅州市作家协会会员。

2003 年7 月,县里选派李海平到基层乡镇挂职锻炼,文艺青年走上“从政”之路,担任五华县郭田镇镇党委副书记。

如果李海平热衷仕途,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开始。

深圳之行,改变了李海平的人生轨迹

2004 年冬天,县文联领导资助一位贫困生初中毕业,安排李海平送其到深圳宝安找熟人安排就业。改革开放如火如荼的深圳,车水马龙的深圳,生机勃勃的深圳……一下子攫取了李海平的心!相对于每天工作中规中矩和日子平淡无奇的梅州,深圳的繁华与繁忙,给李海平带来了巨大的心灵震颤,他看到了与老家梅州完全不同的生活场景与生活态度,心潮起伏,热血澎湃……

从那时起,他对自己的生活产生了怀疑,内心一直在纠结,心乱如麻。是守在梅州做一个平凡的乡镇干部?还是趁年轻,奔赴深圳,融入特区火热的生活洪流之中去?李海平难以轻易抉择。最终,文联主席缪德良成为他抉择的坚定后盾。缪老师说,趁现在年轻,去外面闯闯、看看,未必不是一件好事;闯不好,大不了就回来重起炉灶!2005 年8 月,李海平被梅州市作协选送到广州参加省作协举办的小说创作培训班。半个月的学习结束后,李海平在家人的支持下,义无反顾,从广州直奔深圳,应聘成为富源集团旗下富源学校的一名行政管理人员,成为特区的一名民办教育工作者,融入了深圳特区火热的洪流中。

读书、育人,满腔热血写芳华

在深圳,他很快适应了这里快节奏的工作生活方式。“教书育人,行政事务,文件材料,宣传报道”,每天忙得不亦乐乎。虽然每天工作事务繁琐,但他没有停下学习与创作的步伐。夜阑人静,李海平常常沉浸在自己的读书与写作世界里,在书香里沉醉,在文字中穿行,孜孜不倦,常常忘记了夜已深该回家休息了。哪怕是在最繁忙的时候,他也没有丝毫懈怠。读书与写作,是他每天的必修课。他手不释卷,博采众长,吸取书中的营养,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他读教育,读文学,读历史,读文化,读管理,读《论语》,读《读者》……在他的家里,房间、客厅也都摆放了大大小小的书橱,床头、茶几、桌上摆的全是书。全家人的周末经常是在宝安书城和图书馆里度过。

他负责学校的内刊编辑、对外宣传等工作。2010 年,由学校办公室负责编辑的学校内刊《富源教育》获得中央教科所主办的全国校园刊物评比一等奖。他积极参与举办丰富多彩的读书与文化活动,邀请教育专家、心理学专家、作家、文化学者到学校开展专题讲座,不遗余力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李海平曾经长期协助学校党支部书记负责学校党务工作,经常组织党员到梅州山区进行“党员送教下乡”活动,为山区教师上示范课,送去深圳的先进教学方法。作为工会副主席,他积极协助主席组织学校的工会活动,活跃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组织职工外出参观学习,组织职工文体比赛,慰问生病住院教职工,都是他的日常工作。2017 年,他参加“宝安区庆五一职工征文比赛”,作品获得一等奖。2020 年,他参加宝安区教育系统的职工征文比赛,也获得一等奖。

李海平加入了深圳琴江文化研究会艺术团,积极参与传播家乡文化。他创作的《为五华而歌——献给家乡的赞美诗》《五华,如果我忘了您》等诗歌,经艺术团成员演出朗诵后,深受在深五华乡亲的喜爱和好评。

李海平的工作表现得到了学校的认可,也为自己赢得了一些荣誉:2005 年以来,他先后三次被评为西乡街道先进教育工作者;多次被评为宝安区优秀党务工作者、宝安区十佳工会干部、工会积极分子;2013 年,被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选聘为常务理事;2014 年10 月,他被宝安区区委组织部选送参加“全国流动党员示范培训班”脱产培训学习,并担任培训班的临时党总支书记。2015 年,被评为宝安区教育系统宣传工作先进个人,同时被宝安区委组织部选聘成为宝安区青年党员讲师团成员,应邀到基层党组织宣讲党课。2012 年11 月25 日,李海平应邀在 “宝安文化茶座”主讲,与众多宝安市民分享了其家乡梅州五华县的“民性”。大家为李海平介绍的“五华阿哥硬打硬”民间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深表认可。近些年,李海平还多次应邀回家乡学校,为学生讲文学写作课。2017 年,李海平荣获“宝安区十大读书成才职工”荣誉称号。

最是书香能致远。读书丰富了他的人生,成就了他的生命价值,提纯了他的生活品质,同时达成了他的梦想:因为读书,他得以诗意地栖居在深圳这座美丽的城市;因为读书,他长期坚持从事业余文学创作,从而成了一个作家,实现了作家梦。

那个爱读书的温情男子始终穿行在文字中

在深圳的十多年时间,李海平笔耕不辍。他创作了一些小说、诗歌、散文、随笔等,迄今已在各级报刊发表文学作品400 余篇(首),共50 余万字,新闻及报告文学作品300 余篇,共计10 余万字,有10 多篇小说、报告文学被选入国家级丛书或专辑,作品多次在各级征文比赛中获奖。2012 年,李海平出版了其个人散文集《在文字中穿行》。2015 年,李海平被吸收为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

现在,他的第二部个人作品集——诗集《驿路花香》,正在印刷出版之中,不日将与读者见面。著名作家何中俊为该书作序,他是这样评价李海平:“在繁忙劳碌的工作之余,海平君还能够怀揣对生活、对梦想、对诗歌炽热的爱,以亲情、乡情、爱情为主线,用深情的文字描述自己丰富多彩的生活、真实纯朴的情怀,将自己的现实观察诉诸笔下,单就精神的意义来说已是难能可贵。他通过诗歌找到了穿越浮华尘世的精神出口,也深知实现自己诗歌梦想、创造理想境界的价值所在。故他的作品风格大都是以直抒胸臆为主,语言清丽朴实,情感饱满真挚,节奏明快流畅,既富于鲜明的画面感,又呈现和谐的韵律美。”

阅读他的许多诗歌,普通人在他的诗中都是摇曳生姿,充满温情。

例如,他的诗歌《睡在地下通道里的兄弟》:“人们在他身边匆匆穿梭着奔赴希望/嘘!人们啊!请放轻前行的脚步吧/别打扰他的梦/他已沉沉入睡/睡在都市里一个地下通道的地板上/在都市拥挤的夹缝中/像一条受冷蜷缩的毛毛虫/又像一片冬日里瑟瑟飘下的落叶。”“兄弟,当你一梦醒来/我想,给你留下的十元钱/是否可以给你换回一碗香喷喷的米饭/抑或几个冒着热气的面包/那么,今天的这个晚餐/你就不用那裂口的瓷碗乞求”。他的文字充满了对一个睡在地下通道的乞丐的同情和体恤。

再比如,他的诗歌《空调安装工》:“期盼着过上最底层的生活/就是要到那么高的地方/才能追求/兄弟哦!请再仔细检查一遍安全绳/请不要将你的肉身/轻易地发配远方/家乡,在你的家乡哦/还有那留着长长秀发的小芳姑娘/在等你回去娶她/还有那须发已经斑白的父母/日夜翘首期盼你平安回家。”诗中,对空调安装工的关切之情跃然纸上。

文学评论家张况说:“海平的脸上永远挂着单纯而平和的微笑,那淡然的一脸真诚,一如司空见惯的五华蓝,给人予和美的温煦与平静的晴明。”

李海平,一个在书籍与文字中穿行的温情男子。

猜你喜欢

宝安区深圳读书
深圳市宝安区天骄小学 办未来学校 育时代骄子
第23届SIMM深圳机械展
热炼健身·深圳侨城至臻会所
深圳欢乐海岸喜茶LAB店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集影院、KTV与会客于一体的娱乐空间 深圳宝安区曦城私人影院
深圳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